这次办国学经典导读班,总要有个主题,才能把大家吸引来。如果离开大家的关注点太远,大家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就不来了。所以我们把这个班的主题定在经营管理。那么,国学和经营管理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是管人,人的特点就是有文化。管人和管动物不一样,人是有文化,有思想,有精神世界的。你要处理上下内外左右的人际关系,这些绝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所以与其讲管理科学,还不如说是管理文化。当然,管理有科学性。但我觉得,在管理中,文化层面的东西可能比制度性的东西更重要。企业是一个共同体,政府管治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共同体。既然是共同体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文化。管理者要了解这种文化,建设这种文化。
前面讲了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接下去要说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东西方企业的文化也是不同的。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人际关系、思想和行为方式都不同。你讲人际关系,西方的人际关系是很清楚的。个人对个人。重点是落在这个“人”字上面。我跟你打交道,重视的是你这个人。如果我们是生意伙伴,重视的是利益如何分配。我要不要跟你做生意,首先考量的是你这个人能不能合作。外国人要采购,认准了你这家,另一家要来竞争,哪怕便宜个百分之二十,他未必肯换,他就认准你这家。因为跟你交道打久了,认准你这个人,知道可靠,你供货的时间、质量都比较稳定。我去换一个不认识的公司,不认识的人,可能价格是便宜一点,但跟他签了合同,到时候不交货,或者样品很好,真正大量出货的时候,根本达不到样品的质量。所以他们是落在这个人上面,是个体的人对人的关系。中国不是的,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是伦理本位的,重点落在“关系”上面。什么是伦理本位的关系?就是依据人跟人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根据人跟人之间地域关系的远近,来决定我对你的态度。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书里讲过:“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以我这个人为中心。像一个石头投到水里,产生了波纹。人与人的关系就像这个波纹一圈圈散出去,根据这个波纹的间隔距离来决定我和你的关系。”所以中国人在熟人圈里和人打交道,他很知道要怎样做。你是我的亲戚,还是同乡,还是什么其他关系,我应该怎么对待你,他很知道怎么做。一旦和陌生人打交道,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没有社会公德观念。中国人在熟人圈里很讲究克制,什么事不能说,不能做,很克制。一旦离开这个圈子,比如说从长期生活的村里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周围的人都是不熟悉的,他就非常具有进攻性,不再克制自己。在熟人圈里一个很胆小的人,一旦到了一个满是陌生人的异地,他什么坏事都敢做,因为没有人认识,没有人知道。这就是东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在企业管理中,你不得不考虑这个因素。
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西方人喜欢在一个整体中把事物一部分一部分地剥离出来进行分析。他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个局部所组成的世界。中国人强调的是整体,眼睛一张开看到的就是世界、宇宙、天地,是具有模糊性的。因此,中国人善于综合,善于提出一个整体的概念,具体的操作性就不大注意了。十多年前,我初到香港,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很能反映西方思维的特点。当时看英国皇家警察的守则,上面讲服装要整洁,中国人可能认为这么规定就差不多了。皮靴要擦亮,你们大概已经觉得规定得很仔细了。可是手册上对这个皮靴擦亮的规定是有标准,可以考核的,要求拿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在25支光的灯光下面,离开这个皮靴多少公分,要能在皮靴上看到硬币的倒影,这样才叫擦亮。他的思维模式是分析,分析什么叫“服装整洁”,一定要有操作性,要可以检查。我想,中国人一定不会规定得这么细致。所以我说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是很大的。一个企业拟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如果你抛开文化差异,认为这是大家应该知道的,可能恰恰他就是不知道的。因为他的思维模式就是模糊的。其他国家的管理制度可能很好,可是你不能生搬硬套。你把西方的管理制度用到企业中来,忽略了企业的中国文化背景,过一段时间,这个制度一定变形,执行上会出现问题。《晏子春秋》上有一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日本的例子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日本过去经济繁荣的时期,买了很多美国资产,用日本传统的家族式管理,依赖团队精神,用这一套搬过去管理这些美国企业,大多数都失败的。这就说明在企业管理中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