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0700000015

第15章

問。何名緣覺也。

答。觀無明是妄。始知諸行為幻源。斷二因之牽遶。滅五果之纏縛。此之所謂緣覺乘也。

問。何名菩薩乘。

答。等觀一子。普濟羣萌。秉四弘之誓心。運六度之梵行。此謂菩薩乘也。

大乘五位

問。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

答。謂具大乘二種種性。各於五位漸次悟入。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二習所成種性。

問。本性住種性。

答。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

問。何者名為具本性人。

答外凡人是。

問。何名外凡。

答。雖具此性。未發堅固大菩提心。名外凡位。

問。習所成性。

答。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問。此何等人名習性。

答。內凡人是。

問。何名內凡。

答。此性定在發心已後。約初入劫。名內凡位。

問。云何入劫。

答。為發心後。修十千劫。方入十信。言入劫者。乃三僧祇之初首。名為入劫。

問。具此二性。當幾類人。

答。定性菩薩。二乘回心。

問。二乘五果。回心向大。望頓悟人。至初入劫。修習劫數。同別多少。

答。下從初果。上至五果。回心向大。至入劫位。乃經八。六。四。二萬十千劫。至資糧初。頓悟發心。亦十千劫。至資糧初。

問。何故五果劫少。初果劫多。

答。煩惱有無。修證少多故。

問。略於五位。

答。一資糧。二加行。三見道。四修習。五究竟。

問。漸次悟入。

答於識相性。資位中。能深信解。至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至見道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盡未來際。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此名漸次悟入。

一資糧位

問資糧名。

答。資謂資益。糧謂津糧。從此積集福智津糧。資益己身。遠趣大果。故名資糧。

問。又何名為順解脫分。

答。為有情故。勤求究竟大解脫果。由此亦名順解脫分。資糧自利之名。順分利他之號。

問。此資糧位。當修何行。

答。謂修大乘順解脫分。

問。從何而何是資糧位。

答。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齊此皆是資糧位攝。

問。此資糧位。有幾行位。

答。有四十心。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問。此位由何。於唯識義能深信解。

答。因四勝力。謂內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糧力。

問。何者因力。

答。大乘多聞熏習相續。

問。善友力。

答。逢事諸佛。出現於世。

間作意力。

答。一向決定勝解。名作意力。

問資糧力。

答。由三力積集無間。名資量力。

問。此位伏除何障染法。

答。少能伏除取二取現。

問何故少能。不能多也。

答。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所以少能。

問。何名外門。

答。散心名外。

問何知如此。

答。本論頌云。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故唯能伏取二取現。

問。散心脩者。華嚴何說十住菩薩現八相等。豈非定力。

答。既云多住外門。即知少能入定。是故能現。

問。福智資糧。何者是福是智。

答。前五度福。第六度智。

問。此位中斷修之相。

答。有三種練磨心。除四處障。

問三練磨。

答。一菩提廣大屈。引佗況己練。二萬行難修屈。省己增修練。三轉依難修屈。引麤況妙練。

問四處障。

答。一離二乘作意障。二諸疑離疑障。三離聞思我我所執障。四斷除分別緣似我法義境障。

二加行位

問加行名。

答。加功用行。名為加行。近見道故。立加行名。

問。此又何名順決擇分。

答。欣遠之心。不如始業。且求見道名順決擇分。見道之智名決擇故。

問。不如始業。

答。非屬力劣。行合如此。是知涅槃。不越於此。故且求近。云不如始。

問始業。

答。始初發心。一至遠求大涅槃。故。

問。此位行業。

答。即修大乘順決擇分。便是行業。

難曰。近見道故。名加行者。資糧遠見道。無加行義。

答。若加功用行。而行資糧。亦名加行。若近見道加功。四善獨名加行。故對法說。有資糧皆加行。有加行非資糧。

問。資益己身之糧。加行不名資糧。加功用行求果。資糧不名加行。

答。資糧遠望大果。最初獨名資糧。加功萬行。加功資糧。亦名加行。

問。加功而行萬行。資糧得名加行。加行亦望大果。加行亦名資糧。

答。初位發心最猛。四善不名資糧。萬行加力方行。初位亦名加行。

問。初位心猛。獨名資糧。四善近見。獨名加行。

答曰可爾。若加功行萬行。初位名加行。若近見名加行。初位不得名。

問。若果資糧。四善亦得名資糧否。

答曰。不爾。若如爾。

難。見道亦是果之資糧應名資糧。恁麼。則如何即得。

答。從增立名。但可名見道。不得名資糧。

難曰。從增立名。見非資糧。既是從增立名。資糧亦非加行。

答。固知如是。所以五道立名不同互不相濫。

問。加行位所脩之法。

答有四位。四能發。四所發。四能觀。四所觀。

問四位。

答。謂暖。頂。忍。世第一。

問四能發。

答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

問四所發。

答。下四尋思觀。上四尋四觀。下如實智觀。上如實智觀。

問所觀四。

答。名空。義空。名義自性空。名義差別空。

問能觀四。

答即前尋思如實四觀是也。

問。依何位。入何定。發何智。觀何法。

答。初依暖位。入明得定。發下尋思觀。創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皆空。

問。何由得空。

答。觀所取四。皆自心變。皆假施設。實不可得。不空而何。

問第二位。

答。次依頂位。入明增定。發上尋思觀。重觀所取名等四法。實不可得。唯自心變。

問第三位。

答。復依忍位。入印順定。發下如實智觀。印前所取四法是空。順後能取之識。亦是其空。印前順後。名印順定。

問。何義順後能取亦空。

答。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空。

問何以故。

答。所取能取。相待立故。

問。此忍有幾。

答。有下中上。下忍印無所取。中忍即無能取。

問第四位。

答依世第一位。入無間定。發上如實智觀。印二取空。伏除二障。俱生分別。

又問。初位何義名暖。

答。至初獲道火前相。名之為暖。

問明得名。

答。至此初獲慧日前相。名明得定。

問尋思名。

答。尋思名等。假有實無。名曰尋思。

問。名義二法。何故別別而觀。名自性。義自性。名差別。義差別。合而觀之。

答。名文與義能所相異。故別尋求。名義自性。及二差別。二二合同。故合思察。

問第二位。何義名頂。

答。尋思位極。立以頂名。

問明增名。

答。明相轉增。名明增定。

問。何故頂位。重觀四法。

答。初伏難故。所以重觀。

問。第三位何義名忍。

答。忍境識空。故名為忍。忍者印也。順也。

問。印順定。

答。印前順後。立印順名。

問四如實智名。

答。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

問第四位世第一名。

答。有漏位極。名世第一。

問無間定名。

答。從此無間。必入見道。立無間名。

問。頌云。現前立少物。何為少物。

答。心上變如。名為少物。

問。頌云以有所得故。所得者何。

答。帶相觀心。名有所得。即前少物也。此名相縛。

三見道位

問通達名。

答。謂無漏智。體會真如。故名通達。

問見道名。

答。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問。此之見道。有差別否。

答。有真見道。相見道。

問。真相見道。有差別否。

答。有。若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若三心真見道。十六心相見道。

問。云何一心真見道也。

答。謂根本智。實證二空真理。實斷分別惑智二障。雖多剎那。事方究竟。總說一心。

問。三心相見道。

答。一內遣有情假緣智。二內遣諸法假緣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

問。何故此名相見道。

答。以真見道。不別緣故。今則別緣是相見道。

問。三心真見道。

答。前三心說為真見。

問。復約何理。却說為真。

答。以相見道。緣四諦故。今不緣彼。為真見道。

問。十六心相見道。

答。謂苦集滅道。四諦之下。各有四心。故成十六。

問。四心者何。

答。苦法智忍。苦法智。苦類智忍。苦類智。餘三諦准。

問。此十六心。有差別否。

答。有二種。有能所取十六心。有上下諦境十六心。

問。能所取十六心。

答。法智法忍。緣於真如。其真如者。是智所取。類忍類智。緣智見分。其見分者。是能取智。名能所取十六心也。

問。上下諦境十六心。

答。法智法忍。緣下界如。類忍類智。緣上界如。名上下諦境十六心也。

問。何故如此。

答。下界入見。現前名法。上界名類。

問。示能所取。

答。且苦法智忍緣如。倣真見道中。無間道見分斷苦諦惑。苦法智緣真如。倣真見道中。解脫道見分證苦諦下理。苦類智忍緣前能倣之心見分。倣第一心無間道自證緣見。苦類智緣前見。倣第二心解脫道自證緣見。集滅道三。倣此作法。

問。請示上下。

答。苦法智忍緣欲界如。倣無間道見分斷欲界惑。苦法智緣欲界如。倣解脫道見分證欲界理。苦類智忍緣上二界如。倣無間道見分斷上界惑。苦類智緣上界如。倣解脫道見分證上界理。餘三諦准。

問。三心相見道。

答。內遣有情假緣智。倣無間道見分斷我執。內遣諸法假緣智。倣無間道見分斷法執。此二別緣。名之為法。遍遣有情諸法假緣智。倣解脫道二空見分證二空理。此一總緣。名之為類。

問。又如何理。此三名真。

答。若三名真。不說倣法。乃根本智別斷總證。

問。一心真見道。

答。雙空智起。無間道中。雙斷二障。解脫道時。雙證二空。

問。二種十六。皆小乘法。菩薩何作。

答。此約菩薩修作說之。

問。何故修彼。

答。降伏二乘故修。成遍知故。

問。此通達位之分齊。

答。於十地中。每地有三。謂入住出。此通達位。當其初地入心也。住出二心屬修道故。

問。何故見道。偏時促也。

答。明來暗謝。智起惑亡。一念尚無。何恠時促。

問。既無一心。何當入心。

答。約相見道。多時排布。事方究竟。說當入心。若真見道。豈屬三際也。

四修習位(附 五究竟位)

問修習名。

答。修謂修理。習謂習學。有為無為功德法故。名為修習。

問修行位。差別之相。

答。大分有二。初十地因。後轉依果。

問十地因。

答。十地皆具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之因。

問十地名。

答。一極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

問。初地何義。名為極喜。

答。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名極喜地。

問。初地中修習何行。

答。施行三。謂財。無畏。法施。

問斷何障。

答。異生性障。及斷二愚。一執著我法愚。二惡趣雜染愚。

問證何理。

答。遍行真如。

問二地離垢之名。

答。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名離垢地。

問修何行。

答。戒行三。謂律儀。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問。斷何障愚。

答。斷邪行障。微細悞犯愚。種種業趣愚。

問證何理。

答。證最勝真如。

問。三何名發光。

答。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名發光地。

問所修行。

答。忍行三。謂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

問所斷。

答。闍鈍障。及欲貪愚。聞持陀羅尼愚。

問所證。

答。勝流真如。

問。四地焰慧之名。

答。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問所修。

答。三精進。謂披甲。攝善。饒益精進。

問障愚。

答。斷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愛愚。法愛愚。

問所證。

答。攝受真如。

問五難勝。

答。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問行。

答。三靜慮。安住。引發靜慮。辦事靜慮。

問斷。

答。斷二乘般涅槃障。純作意背生死愚。向涅槃愚。

問證。

答。無別真如。

問六現前。

答。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問修。

答。般若三。生空。法空。俱空般若。

問斷。

答。斷麤現行障。現觀察流轉愚。相多現行愚。

問證。

答。染淨真如。

問七遠行。

答。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問修。

答。方便二。謂回向善巧。拔濟善巧。

問斷。

答微細現行障。微細現行愚。純作意求無相愚。

問證。

答。無染淨真如。

問八不動。

答。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問修。

答。願二。謂求菩提願。利樂有情願。

問斷。

答。斷無相中作加行障。無相作功用愚。相自在愚。

問證。

答。不增減真如。

問九善慧。

答。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

問修。

答。力二。謂思擇力。修習力。

問斷。

答。斷利陀門中不欲行障。辯慧陀羅尼自在愚。辯才自在愚。

問證。

答。所依真如。

問。十法雲地。

答。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蔽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問修。

答智二。謂愛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問斷。

答。斷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及大神通愚。悟入微細秘密愚。

問證。

答。證業自在所依真如。

問。何名等覺。

答。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名等覺位。

問。此金剛心。斷何障愚。

答。此無間道。斷微細所知煩惱障。於境微細著愚。極微細礙愚。齊此名因修道後邊。

問。妙覺名。

答。前念金剛心時。名無間道。斷盡一切微細二障。至第二念。棄捨四事。名解脫道。證蓮華相好功德。獲三種身。故名妙覺。齊此名果究竟位。初十地因竟。

四轉依果

問。轉依果。

答。轉依有四。一能轉道。二所轉依。三所轉捨。四所轉得。然此轉依。通因及果。

問能轉道。

答。此復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斷道。

問能伏道。

答。有漏無漏。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能伏二障。名為伏道也。

問能斷道。

答。謂無分別根後二智。斷迷理事根隨惑。故名能斷道。

問所轉依。

答。此亦有二。一持種依。二迷悟依。

問持種依。

答。謂第八識持染淨種為所依故。名持種依。

問迷悟依。

答。謂真如法。能為迷悟之根本故。名迷悟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爱如相见初

    爱如相见初

    如果没有爱,什么都没意义。所以我愿在缱绻时光里,将全部爱与温度都交托在你掌心里。我爱你,像血液在血管里流淌;我爱你,像骨髓在骨骼里滋长。我爱你,是交织在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初次相遇,林未央知道,他人如其名般温暖。阳璟荣,是阳光般明朗和煦的男子。婚后,她说,我知你早有预谋。他浅笑,我的心告诉了我答案。她问,是什么答案?他答,Iloveyou,always.然而,当谜题逐渐显露,归回至许多年前;我们灵魂里最深重的愿望能否守得住?
  • 凌霄花开木棉不散

    凌霄花开木棉不散

    一个人的青春,该是什么颜色,是五彩缤纷,还是黑白宁静!一个人的执着,能到什么地步,是时间治愈,还是地老天荒!凌霄和苏小棉,相遇于年少,情牵在年少,错过在年少,彼此的青春在各自最璀璨的岁月里,悄然绽放!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误会分离。而最残忍的事情,就是在你死后,我终于学会忘记,勉力接受幸福的那一刻,你却出现!凌霄花开木棉不散,曾是幸福的泡沫,如今,变成活下去的意义!
  • EXO之曲终人未散

    EXO之曲终人未散

    如果爱早已悄悄潜入彼此内心,我们还要不要这样折磨。
  • 莫吟江山如画

    莫吟江山如画

    江南才女姜楠溪就这么掉进了夫子的温润中,左胸第二根肋骨下方的小东西只为他而跳,然而夫子竟害她至深。温婉的江南女子执笔在宣纸上画下雄阔江山。
  • 武侠之无限幻想

    武侠之无限幻想

    本人大爱飞升之后,以飞升第一次神魔大战为起点,构建一个全新的属于战帝的故事,改变太古人族被神魔欺压的悲惨命运。故事期间夹杂穿越其他影视,动漫作品世界。或许黎明文笔一般,或许比不上皇甫大大,但这是我所希望的太古,我所希望的飞升。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兽无疆2010

    万兽无疆2010

    作为万兽之王的他,转世为人在人类的世界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胭脂泪:美人倾城

    胭脂泪:美人倾城

    一朝穿越,成水中丑女,还圣女呢,剩女才对。看她玩死渣男,弄死渣女,走遍天下!
  • 下一个,路口见

    下一个,路口见

    爱,让两个人在一起;爱也会使两个人分开。当我们走散了,我们还能相遇在下一个路口吗?
  •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