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
灵兰秘典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注 膀胱为水腑,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气化则水液运行而下出矣。】
气厥论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注 膀胱者,胞之室也,冲任起于胞中,为经血之海。胞移热于膀胱,是经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热则水道燥涸,故癃闭也。】
标木病传论
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胻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注 此腑邪传脏,水泛土败而死。病先发于膀胱,则小便闭;五日而之肾,则少腹胀腰脊痛;一日而之胃,则腹胀;一日而之脾,则身体痛。冬鸡鸣在丑,乃少阳太阳生气之时,气绝而不能生也。夏下晡,乃阳明生气之时,阳明之气亦绝矣。】
灵枢经
本输篇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注 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天也。水中之生阳,上合于天。水随气而运行于肤表。】
经脉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顖项痛,目黄,泪出,鼽衂,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注 太阳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腰似折、腘如结者,病在太阳之气而有似乎形证也。太阳为诸阳主气而养筋,故是主筋所生之病则为痔,经络内薄则为疟,厥逆于下则为癫狂。顖、项、鼽、目、腰、背、腘、踹诸证,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
【膀胱经诸穴歌 足太阳,六十三。睛明攒竹,诣曲差五处之乡;承光通天,见络郄玉枕之行。天柱高兮大杼抵,风门开兮肺俞当。厥阴心膈之俞,肝胆脾胃之藏。三焦肾兮大肠小肠,膀胱俞兮中膂白环。自从大杼至此,去脊中寸半之旁。又有上次中下四髎,在腰四空以相将;会阳居尻尾之侧,始了背中二行。仍上肩胛而下附兮二椎之旁,三椎魄户,四椎膏肓。神堂譩嘻兮鬲关,魂门兮阳纲。意舍兮胃仓肓门,志室秩边胞肓。承扶浮郄与委阳,殷门委中而合阳。承筋承山,到飞扬辅阳。昆仑至仆参申脉,金门探京骨之场,束骨通谷,抵至阴小指之旁。】
【分寸歌 足太阳兮膀胱经,目内眦角始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曲差发际上五分。五处发上一寸是,承光发上二寸半。通天络郄玉枕穴,相去寸五调匀看。玉枕夹脑一寸三,入发二寸枕骨现。天柱陷后发际中,大筋外廉陷中献。自此夹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俞五椎之下论。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大肠十六之下椎。小肠十八膀十九,中膂内俞二十椎。白环廿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排之。更有上次中下髎,一二三四腰空好。会阳阴尾尻骨旁,背部二行诸穴了。又从脊上开三寸,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譩嘻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廿秩边,背部三行诸穴匀。又从臀下阴文取,承扶居于陷中主。浮郄扶下方六分,委阳扶下寸六数。殷门扶下六寸长,腘中外廉两筋乡。委中膝骨约纹里,此下三寸寻合阳。承筋脚跟上七寸,穴在腨肠之中央。承山腨下分肉间,外踝七寸上飞扬。辅阳外踝上三寸,昆仑后跟陷中央。仆参亦在踝骨下,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骨际量。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节前陷中强。至阴却在小指侧,太阳之穴始周详。】
经水篇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
【注 清水与黄河分流,而膀胱为津液之腑。六腑皆浊,而膀胱之水独清,故合清水属膀胱而通水道焉。】
病传篇
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注 按此发明标本病传论膀胱病一节未发之意也。】
淫邪发梦篇
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注 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太阳之气虚行也。】
扁鹊难经
膀胱腑形象
四十二难曰: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
中藏经 【汉 华佗】
论膀胱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与肾为表里,号水曹掾,名玉海也。足太阳是其经也。总通于五腑,所以五腑有疾即应膀胱,膀胱有疾即应胞囊。小便不利,热入膀胱,则甚气急而小便黄濇也。膀胱寒,则小便数而清白也。又石水发则根在膀胱,腹胀大者是也。又膀胱咳而不已,则传之三焦,肠满而不饮食也。然上焦主心肺之病,人有热则食不入,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语声不出也。实则上绝于气不行也,虚则引起气入肺。其三焦之气和,则五脏六腑皆和,逆则皆逆。膀胱中有厥阴气,则梦行不快,满胀则小便不下。脐下重闷或有痛绝,则三日死,死鸡鸣也。
膀胱腑形象之图
见图
下连前阴,溺之所出。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膀胱腑论
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迭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两边等,应二十四气。鼻空在外,膀胱漏泄。
膀胱实热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劳也,名曰膀胱实热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胞转,不得小便,头眩痛,烦满,脊背强,名曰膀胱实热也。
膀胱虚冷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名曰膀胱虚冷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肌肉振动,脚中筋急,耳聋,忽忽不闻,恶风飕飕作声,名曰膀胱虚冷也。
胞囊论
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精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濇小便不通,尿黄赤。若腑中寒,病者胞滑,小便数而多白。若至夜则尿偏甚者,夜则内阴气生。故热则泻之,寒则补之,不寒不热依经调理,病不生矣。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膀胱腑赋
膀胱上口阔二寸半,而盛溺九升九合,中广九寸而重九两二铢。无出窍也,资气海以施化,腑名津液。
【膀胱以虚受水,为津液之腑,有上窍而无下窍,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泻,气海之气不足,则秘隐不通。】
透绝顶也,司升降之消息,官号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