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曰。方便者。權方宜便。即權乘之教。教有權寔。權則躡事。寔乃窮理。故云窮源。若歷三阿僧祇劫。廣修六度萬行。而證三賢十聖。皆是權乘。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一地。故曰不落階級。言一念相應便與道合者。謂若得稱真。則無惑可斷。無理可證。無行可修。無位可得。故曰便與道合。心雖契道。力不自由。見有幻相未除。空塵未脫。應以如幻之智。斷幻惑。證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研覈自心至理。擇取幽玄。直須斷至無斷。證至無證。方曰窮源極底。圭峰云。然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行萬德。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故三乘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至於求生淨土。亦修十六觀禪。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淨。凡聖無差。禪門。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若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若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磨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達磨未到。古來高僧。皆依前四禪八定修之。並得功用。天台南嶽。令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義雖最玄最妙。然其趣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獲證三賢十聖之階梯。唯達磨所傳者。頓同佛體。逈異諸門。故宗習者。難得其旨。得即成佛。疾證菩提。失則成邪。速入途炭。亦隨人之根器。禪名雖同。而門不一。深入一門。皆證道果。如石膏一物。性分冷熱。南石性冷。北石性熱其熱病者。應服南石。其冷病者。應服北石。以愈病為最。出世為要。學者思之。自取決焉。三止者。一體真止。謂體達無明妄想。即實相之真。二方便隨緣止。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三離二邊分別止。謂不分別生死涅盤有無之相。三觀者。一空觀。二假觀。三中觀。三諦者。一真諦。二俗諦。三中諦。謂觀一念之心。即具三諦之法。若觀心空。則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諦。若觀心假。則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諦。若觀心中。則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諦。此之三觀。全由性發。實非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是也。又三一無礙。即是圓融三諦。廣如別釋。
博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
初二句參請師友。次二句宗幽理致。後二句悟本惑除。謂此直指之宗。乃心地法門。非麤心淺學者能得其妙。故須參問知識。請益善友。得悟真源。為心地之正因。惑淘業解。塵勞漸出。所謂理雖頓悟。事要漸除是也。
記曰。先知善友。是正緣。欲得正因。必得正緣相助。玄之又玄曰妙。凡聖路絕曰宗幽。言思所不能及曰理致。無窮幽之智曰麤心。非廣參博問曰淺學。永嘉云。應當博問先知。伏膺誠懇。執掌屈膝。整意端容。曉夜忘疲。始終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顧形骸。專精至道者。可謂澄神方寸歟。
此則破三界。二十五有。
上句總標。下句別出。斯明眾生依正二報。約依報則分三界二十五處。論正報則具四生十二類有。此則者。舉上彰下之詞。以頓悟出塵。故破界有。原界因心建。心悟則界破。有從妄立。妄息則有空。故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盡成消殞。古德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斯則一念頓悟自心。而三界二十五有。了不可得。是為破矣。三界者。欲色。無色。界也。二十五有者。略言三有。廣言九有。二十五有。以破邪遣執。故分而言之。欲界則四洲。四惡趣。及六欲天。色界則四禪。及梵王。無想五淨居天。無色界則四空天。共為二十五有也。然梵王無想。及五淨居。俱在四禪天中。而別出其名者。以外道計梵王為常。是生萬物之主。計無想以無心故。妄謂涅槃。計五淨居。為真解脫。故經論別出此三天。為對破外道之邪計也。
記曰。有云五淨居天中。有大自在天王處。外道之人。計彼天王。能為造化之本。歸之則得解脫。如來為破此見。故別標之。四洲者。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惡趣者。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欲天者。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四空天者。一空處天。二識處天。三無所有處天。四非非想處天。四禪者。初禪有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天。二禪有三天。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有三天。謂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四禪有九天。謂無雲天。無想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後五。名五淨居天。乃三果聖人所居。亦云五那含天。梵王天。居初禪二禪中間。無想在第四禪中。言九有者。即九地。以欲界人天鬼畜地獄。總為一地。色界四禪為四地。無色界四空為四地。共為九也。
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
上二句總相。下二句別相。內則身心。外則器界。又內是四蘊。外是色蘊。四蘊是心。色蘊是身。身即四大所成。心乃六塵緣影。器界是眾生所依之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界。數雖多。而不出三界。有情雖眾。而不出二十五有。如此身心器界。悉從妄念而有。妄心無體。分別始生。了此心境元虗。是知不實。則五蘊身心器界。當下不可得矣。從心變起悉是假名者。謂諸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假合。無我我所。畢竟是空。而凡夫迷自法身。故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即有緣慮相起。六塵是所緣。妄識是能緣。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本無有實。乃至妄起凡聖見等。故曰悉是假名。如是了達。即知本來心性空淨。具足圓明。惑不能染。智無所淨。虗寂澄湛。真覺靈明。本非緣慮。而眾生久迷此心。妄認攀緣六塵影像。乍起乍滅虗妄之念。以為自心。念念隨之。是故輪迴三界二十五有也。
記曰。本來心性既非染淨。云何而為根塵識等所惑。良由眾生。最初不覺心起。與生滅合成阿賴耶識。復由執此為我法。故轉起餘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執取此現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共業。故內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既由識起。故盡知不實。凡聖見等者。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故也。本文四句。不出色心二法。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毗婆沙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字。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間名字。悉從心起。
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上句誡擬心卜度。次句敕心離境。下句境不妨心。元至理虗玄。擬之已差。心境本空。將之即錯。情忘執謝。其境自寂。至理現前。何物礙人。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三祖云。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有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記曰。既是變起假名。何用將之湊泊。然情物。即妄心境。心源若止。法界同寂。何物礙人。
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
上句得性。下句契理。既不礙人。故任使周流。法性即是物境。心不起妄。法法全真。在有情中名曰佛性。住無情中則曰法性。法性本自如如。體常寂滅。猶若虗空。廓周沙界。取之則迷捨之則喪。若斷若續。即墮斷常。不取不捨。方為妙契。苟能得諸法正性者。則橫臥法界。任使周流。逍遙無礙矣。
記曰。斷即滅。續即常。常即有。滅即空。生滅斷常空有。名異而義同。取即續。捨即斷。故墮二邊。捨二邊故契中道之理也。若妄心取相。即隨境生滅。故若斷若續。真心無著故任之周流。周流故無住。無住故廓周沙界。清涼國師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作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深能廣。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終無始。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離。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不取不捨。無對無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忘照。則萬慮都捐。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亡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亡之中道。
聞聲見色。葢是尋常。
上句根塵相對。下句了達心境。情忘執謝。如鏡對像。無取捨心。故曰尋常。兜率悅頌曰。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一心靡異。萬法非殊。溈山云。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目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祇說濁邊過患。若無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渟無礙。喚作道人。亦名無事人也。
記曰。聞見是根。聲色是塵。塵即境也。覺知是心。知心離念。了境元空。耳聞目覩。不起真妄之見。是曰尋常。龐居士曰。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花鳥逢人亦不驚。木人體本自無情。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這邊那邊。應用不闕。
上句得體。下句得用。前舉見聞聲色之根塵。已該盡一切諸法。法法圓融。事理交徹。通身應物。體用全彰。折旋俯仰。縱橫自在。觸目皆真。遇緣受用。所謂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誰得誰失。何親何疎。拈頭作尾。指實為虗。翻身魔界。轉脚邪途。了非逆順。不犯工夫。故大珠云。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四祖云。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善。不作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皆是佛之妙用。所謂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分別現文殊之智。動用運普賢之行。門門而皆出甘露。味味而盡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長處華藏之海。晃晃而無塵不透。朝朝而遊日騰輝。豈勞妙辯以宣揚。何假神通而顯示。斯乃無事道人。大自在用。非凡境界識心所知。得者即如如佛矣。
記曰。謂真如法界性全體而起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是則諸法全是性起。起無別起。全體而起。故全體即用。全用是體。體用全彰。事理交徹。故得任運騰騰。體周用遍。是以通身應物。上來了達事理體用。向下正明用德。以大用無方。化被一切。上酬四恩。下資三有。故曰往來三界為他作則。
二讚勉
如斯行止。實不枉披法服。亦乃酬報四恩。拔濟三有。
上二句明自益。下二句明益他。謂如上修履。誠為不徒在緇門。既而德行備。充四恩自然被益。傳唱敷揚。三界盡沾利樂。
記曰。法服。即袈裟。梵語袈裟。此云壞色。謂以青黑木蘭三如法色染之。三世如來同著此衣。故云法服。披之能斷煩惱。復名離塵服。龍得一縷。則免金翅鳥食。故名救龍衣。亦名忍辱鎧。亦名蓮華服。亦名解脫服。亦名福田衣。有如是種種功能。故佛制之。常與近身。不得離宿。事鈔云。律制謹護三衣。如身薄皮。鉢如眼睛。敬之如塔。常須隨身。如鳥二翼。飛走相隨。諸部律文。并制隨身。今時但護離宿。不應教也。記云。今時希有護宿。何況常隨。多有畢生。身無法服。是則末世護宿猶為勝矣。良由自無淨信。慢法輕衣。現前袈裟離體。當來鐵鍱纏身。真出家兒。願遵聖訓無自輕也。
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往來三界之賓。出沒為他作則。
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謂雖頓悟自心。而塵沙煩惱。無始習氣。非一日可淘。故須澡心育德。蘊素精神。始不被隔陰之昏。乃能生生不退。習盡德圓。法身顯露。而佛果自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悲智而相輔翼。運無緣慈。度有情界。隨類分身。入廛垂手。和光同塵。周旋六趣。與眾生作不請之友。為人天三乘之軌則者也。
記曰。前啟悟真源。是契自心真如因地佛。此中言佛階者。乃證究竟果位佛也。欲要不被隔陰之昏。須得此心常不昧。方能往來自由。出沒任己。或曰。既證佛階。是得無生。何有出沒。答曰。諸佛證得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所證灰身斷智無餘涅槃。故不住生死及與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若住涅槃。無度生用。若住生死。無斷障用。以能斷障。及能度生。故名無住。雖窮未來際。具無量利生大用。而體永寂。故名涅槃。又教有權實真俗兩門。真諦門中。則聖凡有無之心俱泯。俗諦門中。則聖凡緣生之心不無。故有感隨應。為他作則也。言和光同塵者。和是渾雜。光是智用。塵謂三界六道塵污之境。而聖人渾和其間。以教智光。而開導之。周旋者。即往來出沒也。
此之一學。最妙最玄。但辦肯心。必不相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