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旋复代赭石汤。降虚气而和胃。
旋复代赭石汤方第六十三
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代赭石(一两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上件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虚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娄氏云。病解后。心下痞硬。噫气。若不下利者。此条旋复代赭石汤也。若下利者。
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十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汗下虽殊。既不当损正气。则一邪气所传既同。遂用一法治之。经所谓若发汗。若下若吐后是矣。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
桂枝人参汤方第六十四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白术(三两味甘平) 人参(三两味甘温) 干姜(三两味辛热)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甘草于理中汤也。
张兼善云。大柴胡汤。泻也。桂枝人参汤。补也。皆治下利。心下痞硬。若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表和而里病也。以心中痞硬。故为实。当以大柴胡汤下之。二者心下痞硬虽同。而虚实之症有异。故用药有攻补之别也。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下后复发汗。则表里之邪当悉已。此心下痞而恶寒者。表里之邪。俱不解也。因表不解而下之。为心下痞。先与桂枝汤解表。表解。乃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内经曰。
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活人云。大抵结胸与痞。皆应下。然表未解者。不可攻也。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吐利心腹濡软。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腹痞硬者。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病如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言邪在表也。头痛项强。为桂枝汤证具。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不在表而传里也。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今寸脉微浮。则邪不在表。
亦不在里。而在胸中也。胸中与表相应。故知邪在胸中者。犹如桂枝证。而寸脉微浮也。
以胸中痞硬。上冲咽喉。不得息。知寒邪客于胸中。而不在表也。千金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满者。吐之则愈。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瓜蒂散方第六十五
瓜蒂(一分熬黄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温)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其高者越之。越以瓜蒂豆豉之苦。在上者涌之。涌以赤小豆之酸。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素有宿昔之积。结于胁下为痞。今因伤寒。邪气入里。与宿积相助。使脏之真气。
结而不通。致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而死。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吐若下后。七八日。则当解。复不解而热结在里。表热者身热也。里热者内热也。本因吐下后。邪气乘虚内陷。为结热。若无表热。而纯为里热。则邪热结而为实。
此以表热未罢。时时恶风。若邪气纯在表。则恶风无时。若邪气纯在里。则更不恶风。
以时时恶风。知表里俱有热也。邪热结而为实者。则无大渴。邪热散漫则渴。今虽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未为结实。邪气散漫。熏蒸焦隔。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生津。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
背虽恶寒此里也。则恶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
吴氏云。石膏辛寒。解足阳明经本热。蒸蒸发热。潮热。表里皆热。舌燥烦渴之圣药也。且时时者。时或恶风而不常也。背上恶者。但觉微恶而不甚也。所有盛热燥渴而用。则无疑矣。若夫表证恶寒。常在背上。恶寒而不燥渴者。切不可用。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黄汤。渴者宜五苓散。非白虎所宜。
大渴欲水。无表证者。乃可与白虎加人参汤。以散里热。临病之工。大宜精别。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勿下之。
心下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而以太阳脉。下项挟脊故尔。肝俞以泻少阳之邪。以胆为肝之腑故尔。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明是半表半里证。前第八证云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于胃。以发谵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
黄芩汤方第六十六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二十枚擘味甘温)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第六十七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根据黄芩汤法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
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
黄连汤方第六十八
黄连(味苦寒) 甘草(炙味甘平) 干姜(味辛热) 桂枝(去皮味辛热各三两)人参(二两味甘温)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辛温)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数多。
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也。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
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术。
桂枝附子汤方第六十九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甘草(二两炙味甘温)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姜枣辛甘。行荣卫。
通津液。以和表也。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薄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
甘草附子汤方第七十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味辛热) 白术(二两味甘温)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
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者为妙。
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风邪而固卫。附子白术之辛甘。解湿气而温经。
活人云。身肿者。加防风一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一两半。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浮为在表滑为在里。表有热。外有热也。里有寒。有邪气传里也。以邪未入腑。故止言寒。如瓜蒂散证。云胸上有寒者是矣。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邪。
白虎汤方第七十一
知母(六两味苦寒) 石膏(一斤碎味甘寒) 甘草(二两味甘平) 粳米(六合味甘平)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以散热。热则伤气。甘以缓之。甘草粳米之甘以益气。成氏云。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
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非是汤则不能解。暑之气。得秋而止。故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谓能止热也。
李东垣云。身以前。胃之经也。胸胃、肺之室也。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号为白虎也。
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代之脉。动而中止。能自还者。名曰结。不能自还者。名曰代。由血气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悸动。知真气内虚也。与炙甘草汤。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炙甘草汤方第七十二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地黄(一斤味甘寒) 阿胶(二两味温甘) 麦门冬(半升去心味甘平) 麻子仁(半升味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味甘温)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
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液耗散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
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代之脉。一为邪气留结。一为真气虚衰。脉来动而中止。若能自还。更来小数。
止是邪气留结。名曰结阴。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其呼吸。阴阳相引。复动者。是真气衰极。名曰代阴。为难治之脉。经曰。脉结者生。代者死。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