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0500000022

第22章

伤寒发热者。寒已成热也。经水适来。则血室虚空。邪热乘虚入于血室。若昼日谵语为邪客于腑。与阳争也。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是邪不入腑。入于血室与阴争也。阳盛谵语则宜下。此热入血室。不可与下药犯其胃气。热入血室。血结寒热者。与小柴胡汤。散邪发汗。此虽热入血室而不留结。不可与发汗药。

犯其上焦热入血室。胸胁满。如结胸状者可刺期门。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结。不可刺期门。犯其中焦。必自愈者。以经行则热随血去。血下也已。则邪热悉除而愈矣。所为发汗为犯上焦者。发汗则动卫气。卫气出上焦故也。刺期门为犯中焦者。刺期门则动荣气。荣气出中焦故也。脉经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岂谓药不谓针耶。

王宇泰云。犯胃气。谓下之。犯上二焦。谓发汗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为外证未去。不可攻里。与柴胡桂枝汤以和解之。

王宇泰云。支节。犹云枝节。古字通也。支结。谓支撑而结。若训作散。则不能结也。

南阳云。外证未解。心下烦闷者。非痞也。谓之支结。

柴胡桂枝汤方第五十四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娄氏云。病虽属太阳表证。而有里证兼之者。则不言太阳病。但称表不解。外证未去。其兼心下支结。则此条柴胡桂枝汤是也。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即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未解也。胸胁满。微结。寒热。

心烦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余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第五十五

柴胡(半斤味苦平)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干姜(三两味辛热) 栝蒌根(四两味苦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 牡蛎(三两熬味咸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胡黄芩之苦。以解传表之邪。辛甘发散为阳。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咸以 之。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辛以润之。干姜之辛。

以固阳虚之汗。津液不足而为渴。苦以坚之。栝蒌之苦。以生津液。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邪结于里也。大便硬。为阳结。此邪热虽传于里。然以外带表邪。则热结犹浅。故曰阳微结。脉沉。虽为在里。若纯阴结。则更无头汗恶寒之表证。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今头汗出。知非少阴也。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服汤已。外证罢而不了了者。为里热未除。与汤。取其微利则愈。故云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邪在半表半里之时。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是为柴胡证具。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不罢者。不为逆。却与柴胡汤则愈。若下后。邪气传里者。邪在半表半里则阴阳俱有邪。至于下后。邪气传里。亦有阴阳之异。若下后。阳邪传里者。则结于胸中。为结胸。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与大陷胸汤。以下其结。阴邪传里者。则留于心下。为痞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与半夏泻心汤。以通其痞。经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

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此之谓也。

半夏泻心汤方第五十六

半夏(半升洗净辛平) 黄芩(苦寒) 干姜(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温甘) 甘草(三两炙甘平)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辛入肺而散气。半夏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泻痞热。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之。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而反下之。二经之邪。乘虚而入太阳。表邪入里结于胸中为结胸。心下硬。少阳里邪。乘虚下于肠胃。遂利不止。若邪结阴分。则饮食如故。而为脏结。此为阳邪内结。故水浆不下而心烦。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浮而紧。浮为伤阳。紧为伤阴。当发其汗而反下之。若浮入里。为阳邪入里。则作结胸。浮不入里。而紧入里者。阴邪入里。则作痞。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

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

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十枣汤方第五十七

芫花(熬味辛苦)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 大枣(十枚擘甘温)上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

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

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辛以散之。戟花之辛以散饮。苦以泄之。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水者。肾所主也。

甘者。脾之味也。大枣之甘者。益土而胜水。

杜壬云。里未和者。盖痰与燥气壅于中焦。故头疼。干呕。短气。汗出。是痰膈也。非十枣不治。但此汤不宜轻用。恐损人于倏忽。用药者慎之。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

里有痞为阴独。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 动者。阳气太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即阳气得复。

故云易愈。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硬按之痛。关脉沉者。实热也。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虚热也。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

大黄黄连泻心汤第五十八

大黄(二两味苦寒) 黄连(一两味苦寒)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内经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苦入心。寒除热大黄黄连之苦寒。以导泻心下之虚热。但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虚热内伏也。恶寒汗出者。阳气外虚也。与泻心汤攻痞。加附子以固阳。

附子泻心汤方第五十九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

为水饮内蓄。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水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

金匮要略曰。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

生姜泻心汤方第六十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一两)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

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甘草泻心汤方第六十一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云。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泰。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痞与结胸。有高下焉。邪结在胸中。故曰陷胸。留邪在心下。故曰泻心。

沈亮宸云。半夏泻心。甘草泻心。皆下后伤真气之过也。生姜泻心。因于食。大黄泻心。因于热。附子泻心。因于寒。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

当利其小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厘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第六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

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女人的样貌,看似不可改变,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改头换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内心智慧的沉淀,需要众多时日,以水滴石穿之力,渐渐浸入内心,融入灵魂,方能令气质大放光彩。《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搜集了众多北大女生及一些普通女子的事例,从心、品、貌等方向入手,讲述强大气质的修炼方式。此外,这些女子虽是出自北大,却也首先是个普通女人,同样有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会犯下女人易犯下的错误。在她们的跌宕人生中,气质的轨迹隐约浮现,只待我们自己去发掘。
  • 紫月君临

    紫月君临

    荒古结束,神魔隐去,众生追寻天道,欲争一线机缘,武破虚空,登临绝顶,一心问道巅峰,成就天道至尊。雪白的发丝,暗紫色的眼眸,俊美无暇的面容,他,是盛传的白妖,却骤变突起遗落凡间……一个捡回来的身份不明的孩子,背负着怎样的惊天秘闻,他在残酷的洪涯古界又将走出怎样一条路……
  • 给我一点小温暖(全本)

    给我一点小温暖(全本)

    推荐好友文;《情人劫:女人休想逃》http://novel.hongxiu.com/a/375332/“为什么总是逃离我的身边,你骗我,害我,为什么到头来却让我成了囚禁你的罪人。”严寒疯狂的占有着身下这具日思夜念的胴.体,没有餍足。这具身子曾迷惑了多少男人,她凹凸有致,腰身不盈一握,覆上去,怕压坏了,闯进去,却沉湎其中,情愿溺死。男女的情.欲他不知享受过多少,但却只有她是他唯一的解药,孤岛逃离,远离人世,他愿意和她生生世世,死也死在一起!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因为爱情,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少女时代的意外失身,使米明珠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她决定大学时代绝不谈恋爱。但好友梅若兰却无意中把她引到校园王子林秋水的身边。她一再抗拒真爱的来临,却越陷越深。但年少的梦靥却如影随形,心结无法打开,她挥剑斩情丝。林秋水得知了明珠年少的秘密,他痛苦迷茫,这段感情将何去何从?********推荐我的另外两个文:风尚文:《先生,看你不顺眼》(更新中)http://novel.hongxiu.com/a/313368/高干文:《为遇见你伏笔》(火热更新中)http://novel.hongxiu.com/a/282547/********喜欢的亲们帮忙收藏啊!!!!!!亲们,云外建了一个群,欢迎乱入。群号161706642敲门砖:文内的任何一个角色名字。
  • 乱世悦兮

    乱世悦兮

    陈悦兮,她是陈府弃女,在此乱世成为了流匪首领的女人,意外与其云雨,放下的尊严她日后会一一拾起,无论命运的齿轮将她带往何方,她都要站在食物链的上层,豪气大笑三声,悦兮!悦兮!悦兮!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凉冬

    凉冬

    冬天,是孤独的。我的世界,是黑暗的。然而在某一天,我的世界中出现了一丝温暖的光线。我以为那是希望的曙光,却不曾想,那是谎言与欺骗的牢笼。如果我能够早一点看清现实,是不是就不用一个人在冬雪降临时,卑微地落泪?
  • 神医嫡女偶遇腹黑邪王

    神医嫡女偶遇腹黑邪王

    恋人背叛,魂穿古代,可偏偏不穿越到王公贵族,穿越到了王公贵族,越没人疼,没人爱。姐回归,前呼兵马,后唤魔兽,身份一层层、身世一层层,可姐扮猪吃老虎。可偏偏偶遇他,被制服得死死的,却被他宠溺似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有兴趣,加进来吧。邪王溺爱已弃,重新改编,翻版!
  • 竹小染的奇幻穿越

    竹小染的奇幻穿越

    外星女子竹小染,为了完成任务穿越中国不同朝代,看她如何巧妙周转各朝代美男之间!
  • 遁甲演义

    遁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谨此献给路易斯小时候

    谨此献给路易斯小时候

    故事讲述了路易斯快乐成长的童年,我们农村80后的成长历程,和一系列的开心游戏,经历了太多的匆匆变化以后,来到城市打拼的艰辛,当残酷的生活现实突然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的无奈于心酸。在不知不觉中想起了快乐的童已年,已经渐渐消失在陪伴我们成长的美丽星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