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0200000011

第11章

问:“看来学者要本体工夫合一,须是识得‘时’字;而要得‘时’字明显,则又须从天命之性说来也?”

曰:“‘天命之谓性’,正孔子所谓‘默而识之’、所谓‘知天地之化育’、又所谓‘五十而学易,知乎天命’(《论语》原文作‘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标点者注)者也。盖伏羲当年亦尽将造化着力窥觑,所谓‘仰以观天,俯以察地,远求诸物,近取诸身’。其初也,同吾侪之见,谓天自为天,地自为地,人自为人,物自为物。争奈他志力精专,以致天不爱道,忽然灵光爆破、粉碎虚空,天也无天,地也无地,人也无人,物也无物,浑作个圆团团、光烁烁的东西,描不成、写不就,不觉信手秃点一点元,也无名、也无字,后来却只得叫他做乾画、叫他做太极也。此便是性命的根源。三代圣人如文王、周公俱尽心去推衍拟议,及到孔子,又加倍辛勤,韦编之坚,三度断绝,自少至壮、自壮而老,直至五十岁来,依然乾坤混沌、贯通一团而曰‘天命之谓性’也。居常想象吾夫子此言出口之时,真倾泻银汉、尽吸仓溟,以将润其津唾、扶摇刚风、回旋灏气,以将舒其喘息,而又安知天不为我而我之不为天、命不为性而性不为命也耶?自此以后,口则悉代天言,而其言自时;身则悉代天工,而其动自时。天视自我之视,天听自我之听,而其视其听亦自然而无不时也已。所以率此性而为道,道则四达不悖,其学也又安得而或厌?修之以为教,其教则并育而有成,又安得而或倦也耶?”

问:“《易》为圣之时也,果为有据矣。不知如何将此时习、将此立教也。”

曰:“乾行之键即时也,自强不息即习诸己而训诸人也。初九以至上九即时也,潜而勿用以至亢而有悔即习诸己而训诸人也。推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时也,皆所谓天之则也,亦皆是习诸己而训诸人、奉天则以周旋而时止时行、时动时静也。推之即《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中节’之‘节’、亦即《大学》‘致知格物’之‘格’也。又推之礼乐之损益、《春秋》之褒贬、《诗》《书》之性情政事,更无出于‘时’字之外者矣!先儒曰:‘《易》其五经之原乎!’不明乎《易》而能通五经者,难且甚矣!”

问:“‘群龙无首乃见天则’,天则必如何乃可得见也?”

曰:“据汝之问,果欲见天则耶?”

曰:“然。”

曰:“若天则可以见而求,可以问而得,则言语耳目各各用事,群龙皆有首矣,宁不愈求而愈不可得也耶?盖《易》之象原出自文王,《诗》之颂文王者必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又曰‘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其所谓畔援歆羡者,岂皆如世之富贵外物哉――即汝今日欲求见天则之心是也。故道岸之登不难,而歆畔之忘实难;帝则之顺不难,而知识之泯实难。”

曰:“若然,则吾将言语知识俱不用之可乎?”

曰:“即此不周之心与求见之心,又何所分别也耶?”

问:“‘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何分别如是?”

曰:“乾坤之德只是‘知’、‘能’两字,其实又只是‘知’之一字。盖生天生地、生人生物,透体是此神灵为之变化,以其纯阳而明故也。然阳之所成处即谓之阴,而阴阳皆明以通之,所以并举而言则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又曰‘乾知太始,坤作成物’。及兼统而言于乾则曰‘德行恒易以知险’,于坤则曰‘德行恒简以知阻’。究竟阳之初动为复,而曰‘复见天地之心’,是天之复则明统乎地之姤;曰‘复以自知’,是坤之能则又果属乎乾之知也已。”

问:“孔子于《易》言复而未尝言礼,乃告颜子而必曰‘复礼’者,何也?”

曰:“复者阳而明者也。‘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是身之阳所自明也。‘畅于四肢,发于事业’,是阳之明所必至也。故礼曰‘天地之节文’,而又曰‘礼,时为大,顺次之’。夫复则天,天则时,时则顺而理,顺而理则动容周旋、四体不言而默中帝则,节而自成乎文矣。复在乎己也夫!安得不动之而为礼也耶?是以孔孟立教,每以仁礼并言,盖仁以根礼,礼以显仁,则自视听言动之间而充之,仕止久速之际,自将无可无不可而为圣之时也已!”

问:“吾侪为学,此心常有茫荡之时,须是有个工夫作得主张方好。”

曰:“据汝所云,是要心中常常用一工夫,自早至晚,更不忘记也耶?”

曰:“正是如此。盖因忘记,故心茫荡,若工夫常在,则茫荡自无矣!”

曰:“圣贤言学,必有个头脑。头脑者,乃吾心性命而得之天者也。若初先不明头脑,而只任汝我潦草之见或书本肤浅之言,胡乱便去做工夫,此亦尽有志。但头脑未明,则所谓工夫只是汝我一念意思尔。既为妄念,则有时而起便有时而灭,有时而聚便有时而散,有时而明便有时而昏。纵使专心记想,着力守住,毕竟难以长久。况汝心原是活物且神物也,持之愈急则失之愈速矣。”

曰:“弟子所用工夫,也是要如《大学》、《中庸》所谓‘慎独’,难说‘慎独’不是学问一的头脑也。”

曰:“圣人原日教人慎独,本自有头脑,而汝辈实未见得。盖独是灵明之知而此心本体也。此心彻首彻尾、彻内彻外更无他有,只一灵知,故谓之独也。《中庸》形容谓其至隐而至见、至微而至显,即天之明命而且监在兹者也。惧则敬畏周旋而常目在之,‘顾諟天之明命’者也。如此用工,则独便是为慎的头脑,慎亦便以独作主张。慎或有时勤怠,独则常知而无勤怠也;慎或有时作辍,独则常知而无作辍也。何则?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慎独之功,原起自人,而独之知,原命自天也。况汝辈工夫,当其茫荡之时,虽说已是怠而忘勤,已是辍而废作,然反思从前怠时辍时,或应事,或动念,一一可以指数,则汝固说心为茫荡,而独之所知,何常丝毫茫荡耶?是则汝辈孤负此心,而此心却未孤负汝辈。天果明严,须当敬畏,敬畏!”

问:“孟子说‘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原良知良能并言,后却只言知者,何也?”

曰:“知者吾心之体,属之乾,故乾以易知。能者心知之用,属之坤,故坤以简能。乾足统坤,言乾而坤自在其中。如下文孩提知爱其亲、知敬其兄,既说知爱亲、知敬兄,则能爱亲能、敬兄不待言矣。”

曰:“心体之妙如此,乃今时学者于阳明良知之宗犹纷纷其论,何哉?”

曰:“阳明先生乘宋儒穷致事物之后,直指心体,说个良知,极是有功不小。但其时止要解释《大学》,而于《孟子》所言良知却未暇照管,故只单说个良知。而此说良知,则即人之爱亲敬长处言之(‘此’指近溪先生自己所言的‘良知’,于阳明有异也――标点者注),其理便自实落,而其工夫便好下手,且与孔子‘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宗旨毫发不差,始是传心真脉也。”

曰:“阳明说要致良知,则其意专重‘致’字,原亦不止单说良知已也。”

曰:“即良知本章《孟子》亦自有说致的工夫处,原非‘格其不正以归于正也’(阳明语――标点者注)。”

曰:“如何见得是致的工夫?”

曰:“致也者,直而养之,顺而推之,所谓致其爱而爱焉而事亲,极其孝致其敬而敬焉而事长,极其弟则为父子兄弟足法而人自法之。是亲亲以达孝,一家仁而一国皆兴仁也;敬长以达弟,一家义而一国兴义也。非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耶?”

曰:“注谓‘达之天下,是证见人所同有’。”

曰:“上言无不知爱敬矣,此又何必再证也哉?”

同类推荐
  • Glengarry Schooldays

    Glengarry School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agic of Oz

    The Magic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unyan Characters

    Bunyan Charac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Home Book of Verse

    The Home Book of Ver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江湖之锦衣卫

    江湖之锦衣卫

    罗泽因为意外来到了水星,建游戏,逍遥世间。挥刀问情,情无出;刀落情断,何所依;情尽于此,暗恨生:怒斩情丝,破红尘;情心一横,百事哀;杀心成焚,天地动;刀断情终,轮回绝;天地无情,自逍遥。夹杂了很多私货的小说,请勿对号入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终身的事

    终身的事

    我要讲的就是婚姻这一件终身大事,这么大的事却叫几个年轻人拿来随意玩耍,幸好容应鱼是个守规矩的女孩,在父母与朋友的帮助下,让这段契约婚姻一一礼成,最后高冷的阎律师也只是说:“没有亏损就好!”
  • 如果只是梦一场

    如果只是梦一场

    如果只是梦一场,醒来何必多思量;眼边清泪两三行,哪里只是梦一场。一个关于世俗观念的故事,讲述三家因为生男孩女孩不遂人愿的问题,而相互换孩子,让别人代养,最终三家酿成大错,害的三家家破人亡,造成终生的遗憾。由于一时冲动而把孩子交换了,待到心中渐渐开化时,才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可怜,可恨,可悲,可气,可叹。这时便想到“如果”。哎,如果当初我不做这件蠢事,哪有现在这样悲惨的结局呢?是的,如果早早的就看到后面的结果,即便是傻子也不会去做。可是事情已成定局,只顾着悔恨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用泪水和痛苦去洗刷生活中的每一天。正所谓:头白眼花才回头,事物成败已定头。待到回心转意时,阎王那边斩断头。
  • 带着房屋去穿越

    带着房屋去穿越

    如果你有一套房屋能穿越历史,你会怎样?至少,我希望自己能有钱,从古代中随便买点古董回来就卖钱,哈哈哈!去耶稣时代看看再去一下大卫家,到秦始皇的皇宫里泡泡妞,你觉得如何?
  •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梅落落在自己十八岁生日会上对白正启产生敌意,因为他比自己大七岁,是父亲政治联盟的男人。离家出走的梅落落加入“租赁小三事务所”,没想到第一次任务就是给白正启当小三,迫于所长的“威胁”以及丰厚的报酬,不得不接下这门任务,误入了腹黑男人的陷阱……
  • 曾似惊鸿照影来

    曾似惊鸿照影来

    天地初生之时,有九股灵气化作九颗灵珠,散落在天地间。数千年来,灵珠仅出世三颗。为夺灵珠,黑白两道争斗千年,互有输赢。三百年前,罗浮法会大战之后,白道中兴,黑道衰落,桃花谷外一个弃婴的出现能否改变这个局面?然而就在黑白两道斗得不可开交之时,真正可怕的对手才刚刚出现......
  • 龙刑九天

    龙刑九天

    传,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追忆如梦的恋人

    追忆如梦的恋人

    这本书主要写青春的校园生活,请大家多多介绍给你的朋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