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0700000005

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会

第一节 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〇强调“全性之道”

〇人本思想

〇“适性”、“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吕氏春秋》是由战国末年秦庄襄王丞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其中内容庞杂,“备天地万物之事”,它适应封建大一统帝国产生的需要,以恢弘的历史眼光和俯仰宇宙的气概,对宇宙自然、社会人事以及各种现象作了阐述,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吕氏春秋》对与文学批评有关问题的论述,大多体现在它的音乐理论中。先秦以来儒、道二家的文学批评观念中的“中和”思想,在《吕氏春秋》中得到了融合。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历来以杂家著称。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在大体上它是折衷着道家与儒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尊重理性,而对于墨家的宗教思想是摒弃的。它采取着道家的卫生的教条,遵循着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论,行夏时,重德政,隆礼乐,敦诗书,而反对着墨家的非乐非攻,法家的严刑峻罚,名家的诡辩苟察。”《郭沫若全集》,第2卷,4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郭沫若先生的话,基本上把握了《吕氏春秋》的思想特征与方法特征。《吕氏春秋》论“中和”的最大特征就是调和儒、道,内道外儒,它鲜明地提出了“和出于适”的命题,将“适”置于“和”的范畴之上。而“适”的内涵就是重己、养性、卫生,主要来自于道家思想。道家论主体心性之和,立足于养身修性。老庄认为,万物以自然为旨归,所谓“和以天倪”,就是使心性摆脱外物(包括富贵、贫贱、寿夭、穷达、生死、毁誉)的役使,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地。《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情欲》等篇,带有浓重的道家养生色彩。《本生》篇指出: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

《吕氏春秋》作者强调以“全性之道”作为基准来衡量审美活动,主张以主体的“全性”来选择声色滋味。虽然它也强调节制嗜欲,但完全是为了“全性”,而不是为了“修礼”。在中国哲学史与文论史上,《吕氏春秋》的作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主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制导作用,它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不是相反,任何事物都必须对人而生成。后来魏时嵇康以养生为特征的人生观与美学论,直接从《吕氏春秋》那里汲取了理论营养。

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吕氏春秋》的作者突出了审美的需要必须与人的贵生相结合。《吕氏春秋》认为:“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蹙,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重己》)也就是说,圣人追求美的享受是为了顺应生命的保养,宫室台榭的建构以有利于生命为前提,而不是相反。如果一旦离开了人的生命本体,则任何享受都没有意义。在当时物质生活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秦王朝以权力财富为荣的风气下,《吕氏春秋》作者的这些观点显然是具有纠正时弊、为人们指明生活意义的作用。

第二节 论音乐的“和”与“适”

〇“声出于和,和出于适”的命题

〇从音乐起源的角度谈“和”

〇“适”作为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

〇“心必和平然后乐”与主体论

〇“音亦有适”与客体论

〇“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与审美主客体的合一

《吕氏春秋》对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将和谐作为音乐的最高审美形态。所谓“和”是从各个方面去说的,即音乐自身的和谐,以及对象与主体的和谐。值得重视的是,它在传统的中和观念之上,还提出了“适”的概念,明确声明“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将“适”即是否适应主体作为音乐与艺术欣赏的价值尺度,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范畴。先秦时儒道两家对于“和”的问题均有论述,对于“适”则谈得不多,在《庄子》中的《大宗师》、《骈拇》和《达生》篇中也提到了“适”的问题,包括“适人之适”、“自适其适”和“忘适之适”三个层面,但没有作专门的论述。《吕氏春秋》的作者所以要在“和”之外另外标举一个“适”作为重要的范畴来讲,显然是为了彰显以人生为本体的思想。

《吕氏春秋》的作者论音乐之“和”,是与它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体化的观念相统一的。作者论音乐之“和”的产生,主要是从音乐起源的角度去谈的。其《大乐》篇在谈音乐产生时说: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

这段文字描绘了音乐从最初的始基“太一”生出,经过阴阳两仪的交感变化,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吕氏春秋》论音乐起源的看法显然受《周易》的影响。《周易》在描述天地万物氤氲化生时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吕氏春秋》用它来说明音乐的产生,认为“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音乐也本于“太一”。但《吕氏春秋》论音乐的形成又突出了这几点:第一,音乐是由于“形体有处,莫不有声”而产生的,即万物形成后,物体运动的振响产生了音乐,这比春秋时一些思想家笼统地说“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更加接近唯物主义。第二,它把音乐的“和”与天地的“和”联系了起来,认为音乐的和谐本于自然界的和谐,“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音乐之和是自然之和在音响上的反映。而且,音乐之和也受到社会人事的影响,“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反过来,“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可见,音乐之和是社会与人世状况的反映。第三,最重要的是,它在先秦“以和为美”的思想中,第一次提出“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将“适”作为“和”的最高范畴,以为“先王定乐,由此而生”,这就比荀子等人的乐论大大前进了一步。

《吕氏春秋》论“适”,首先将它作为一种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认为心境如何决定了审美对象是否适应于主体。换言之,能否达到和谐的审美境界,并不仅仅取决于对象本身,而主要取决于主体。《吕氏春秋·适音》篇指出:

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吕氏春秋》的作者在这里指出,对声色之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使然,但是外界的声色滋味能否对人构成审美对象,关键在于主体心境如何。如果心境不乐,再好再美的声色滋味都不能成为对象,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魏晋时嵇康在著名的《声无哀乐论》中提出“和声无象,哀心有主”,就深受《吕氏春秋》这一说法的启发。《吕氏春秋》进而指出“心必和平然后乐”,强调主体只有处于和谐的心境状态下才能对美声、美色、美味加以感受和品味,形成美感效应。这就打破了儒家乐论将和谐单纯视为外界感染所致的观念。

“适”除了主体的心境因素之外,也包含着审美客体的因素。《吕氏春秋》的作者强调审美主体的适并不是单纯的主体问题,也是与客体的性质相关联的。因为主体的美感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外界客体的刺激。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审美过程中,主客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吕氏春秋》指出:“夫音亦有适,太钜则志荡,以荡听钜,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特,不特则怒。故太钜、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适也。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适音》)《吕氏春秋》的作者详尽地阐述了音乐之适与主体之适的关系,认为音量过大或过小、过清或过浊,都会刺激人的生理感官,引起不适。

那么,什么是“适”呢?这就是“衷音”,即恰到好处,“小大、轻重之衷也”,只有这种和谐之音才能使主体感到和谐舒适。为此,《吕氏春秋》提出要调和音声,使物以适人,主客体达到和谐一致,“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寒、温、劳、逸、饥、饱,此六者非适也。凡养也者,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能以久处其适,则生长矣”(《侈乐》)。作者强调音乐之和在于使人适性,并且抨击了乱世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的审美观念,认为唯有适音才能和乐。

《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末期的一部杂家巨著,具有兼容并包、关注人生的特点。其“和出于适”的命题,具备了融合儒道文论的气魄。后来西汉的《淮南子》与魏晋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吕氏春秋》的文学批评观念。

“关键概念”

重生贵己 声出于和 和出于适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吕氏春秋》的审美观融合了儒道两家?

2.《吕氏春秋》与秦汉文学批评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书目”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许维遹,新编诸子集成·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新探案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新探案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与教的新评价

    学与教的新评价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本书结合具体教学实例系统阐述国际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趋势与新方法,为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理解学与教的评价在教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构建学与教评价的新体系提供新视野,新方法。
  •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是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
  •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星囚

    网游之星囚

    十九年前,六岁的他从母亲手里接过年仅两岁的小弟,从此失去了全家的音讯。十九年后,作为精英玩家的他进入了当时最受期待的虚拟网游《星囚》,却找到了当年事件的一丝线索。且走进《网游之星囚》让我们一起探索这迷雾的世界。
  • 经典家常保健菜

    经典家常保健菜

    本书为家庭实用菜谱类工具书,主要介绍菜名、原料、制法、特点、提示等内容。书中介绍的菜肴都是比较有益于健康,而且材料基本上都是物美价廉,易于大众接受的。
  •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为了她人而努力为了守护而变强心中的思念...是她执着的理由但为了守护却失去了翱翔天地的梦想...那因巨大力量而崩溃的身体永远的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力量却又用那纯真的微笑面对着那些想要守护的她们可敬意之人可悲之人...."魔法的世界"号称百分百的虚拟拥有一切魔法的设定"神灵"以神字开头新崛起的公司是魔法的武斗还是虚幻的现实
  • 永夜之空:罪与赎的审判者

    永夜之空:罪与赎的审判者

    魔族战争结束十年后,魔族再次攻入人类世界,而这一次,将会是魔族的胜利,人类最强魔导师勒瑞斯如此预见到曾经拯救了世界的勒瑞斯没有再一次出手,早已对人类失望的他将一切作为赌注,将世界的命运赌在了六名少女(?)的身上
  • 未来陌生人

    未来陌生人

    (此文略带泪点,属于回忆式,不喜勿进)我和你的相遇也许是错误,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你在我深入我的心里,是我一场最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我此生最痛苦的回忆。你是电光石火刹那的洁白,存活在我的记忆里。你就像是我记忆深处躲起来的人,想去找寻缺怎么也找不到,是你藏的太好还是我太笨?我只想陪在你的身边,陪你再一次颠沛流离,可是你早已远去……
  • 武圣至尊

    武圣至尊

    此小说写一个少年由弱到强,逆天之事,发展出一个绝世强者之路
  • 豪门蜜恋:甜宠萌妻100天

    豪门蜜恋:甜宠萌妻100天

    沈希萱跟郁清隐婚了。原因很多——比如当初她的相亲黄了,他的相亲也黄了。再比如她跟他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办公室里擦出了冤家的火花。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某夜过后,他明目张胆来逼婚!郁氏掌权人,高高在上的商业帝王,竟然拿着她欠他的人情来逼婚!他说:“沈小姐,你要对我负责。”沈希萱无语:“郁先生,要对你负责什么?”他挑眉,似笑非笑:“哦?不想负责也可以,欠我的人情,今天带上户口本还我。”“带户口本干什么?”“去民政局登记!”沈希萱默默凝噎!
  •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铁牢重犯凭借一根悬空绳索离奇失踪?古寺壁画幻化出一群地狱使者四处杀人?阁楼盆栽竟能吐出蛛丝将人活活缠死?相府内的花、草、人、畜也都一一变成杀人利器?长安城内一时诡案迭起,危机四伏。破案天才袁昇临危受命,抽丝剥茧,力挽狂澜。殊不知……解得开诡案背后的千丝万缕,却逃不出宿命布下的天罗地网;真相被揭开的刹那,血洗长安的计划才真正开始!
  • 灰太狼的爱情

    灰太狼的爱情

    生不回、死不退,一入奈何永不归。不忘乡、不轮回,唯有血河洗孽罪。千道轮回无始终,万般因果皆归一。
  •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是微软人给年轻人的职场奋斗说明书!告诉你职场精英是如何炼成的!改变青年人的自信励志经典,为新手打开职场之门,为老人解决职场困惑,帮助你找到成功法则的奋斗说明书。在思维和方法论上强大自己,改变原地踏步的人生,掌控未来的职业命运。善用你的人生,把自己推向成功耀眼的人生舞台。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