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山峻岭,穿越远古的呼唤,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流而来的一条神秘的大河。
黄河,这条东方巨龙,奔流着民族的血液。从青藏高原一路飞流而下,奔腾咆啸,浩浩荡荡,使人肝胆欲裂!唯独进入宁夏,她慢步舒缓,信步闲庭的恬淡。
在亚洲巨人面前,民族的诗人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掀起她的怒涛,发出她的狂叫,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嘹亮歌声。
一条大河波浪宽,天下福音佑宁夏。
“黄河金岸”,一个春天里的美妙音符,回乡人一颗跳动激情的心,像奔流的黄河水一样的喜悦。
“黄河金岸”,一首时代的昂扬旋律,它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西部激情,首先在回乡点燃。
这激情,澎湃万丈!这激情,铿锵豪迈!
黄河奔流
宁夏,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宁夏,地域小,人口少。
宁夏,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
宁夏,既是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
宁夏,既有引黄灌区,又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有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明显,在西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西部的缩影。
前任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宁夏时,曾这样说:“要把宁夏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确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和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努力开创宁夏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宁夏,需要面对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宁夏的优势在哪?
宁夏的地形,乍看上去就像个枣核,中间宽,两头尖。
有一首民歌形象描绘说: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
在宁夏旅游,你会发现:一会儿在沙漠,一会儿又在绿洲;一会儿是杏花春雨江南,一会儿是长河落日孤鹰……塞北大漠与江南水乡,巧妙结合,错落有致。
在中华大地上,山脉大多是呈东西走向的,而在宁夏却有两座南北走向的山脉:那就是著名的贺兰山和六盘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贺兰山,最早见于《隋书·地理志》《隋书·宇文庆传》《隋书·赵仲卿传》记载。到了唐代,贺兰山已颇为闻名,《旧唐书》《新唐书》皆有记载,且出现在各种史籍、文学作品中。咏贺兰山的唐诗,则不下20首。唐代李吉甫的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灵州保静县后记载:“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同为唐代杜佑所著《通典》记载:“突厥谓驳马为曷剌,亦名曷剌国。”“曷剌”当是“贺兰”之音译,同为突厥后裔——突厥语族的哈萨克人,迄今将“驳马”称之为“khula”,亦即唐籍所云“曷剌”,而“驳马”是意译。于是便有了贺兰山之名。隋朝和唐初活跃于贺兰山一带北人当属突厥。
贺兰山属阴山山系,山脉绵延200多公里,最高峰3556米,是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更是银川平原的一块天然屏障。
古代人们对山川的依恋和崇拜是固有的民族传统,他们相信通天的高山都有主宰的神灵。因此,在不同朝代,依山设祭坛、修庙宇、建佛塔。贺兰山,不仅有西夏行宫,古代岩画等名胜古迹,也是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煤炭资源的储量也十分丰富。
明人有诗赞贺兰山:“贺兰之山八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断峰迤逦烟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这是何等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贺兰山岩画更为世界著名,那凿刻在岩石上的画,竟然有数百幅:从牛、马、羊、犬、虎、豹、狼、鹿,到飞禽以及犏牛;从射猎、交媾,到战争、群舞……人类的活动,丰富多彩,场面壮阔。贺兰山岩画,既是古人类的文化遗存,也是对贺兰山自然生态的真实记录。
南部六盘山,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
想当年,一路横扫世界的成吉思汗的铁骑、一个帝王的车辇到达六盘山时,却停下来了。在这里,他的蒙古军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抵抗,这座险山峻岭一度阻挡了他继续前行的梦想。
六盘山的神奇是,助了中国共产党人。1935年,中央红军登上六盘山时,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留下了那著名的词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宁夏的独特,不仅仅有这两座南北走向的奇特大山,更在于有黄河水的滋润。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从天而下的雄浑气势,孕育、造就了中华民族之魂。她,汹涌澎湃,气贯长虹。
《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渎,而河为宗。”她,从青藏高原出发,蜿蜒东流,九曲黄河,呈巨大的“几”字形,如一条中华民族图腾的大黄龙,义无反顾,直奔蔚蓝色的海洋。
滔滔黄河,穿峡谷,过险滩,九回十折,一路奔腾,咆哮万里。
进入黄土高原后的黄河,为她的中上游河段,长达3009公里,约占黄河全长5464公里的55%。整个流域中的76条一级支流,竟有73条是在这一段汇入黄河的。它们在将涓涓细流逐步变成滔滔巨流的同时,也让这条原本清澈的大河彻底改变了颜色。
从甘肃刘家峡入黄的洮河,是黄河接纳的第一条输沙河,每年有2900多万吨的泥沙从洮河进入她的水系。此后,黄河开始由清变浊,裹挟着这些半路进入她体内的泥沙,滚滚向东。而后,经甘肃出黑山峡,孕育出了她的第一大平原。
从宁夏平原腰间穿过的黄河进入内蒙古地区后,在鄂尔多斯高原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游动,受到阴山阻挡后,折北东行,到托克托的河口镇,结束了她的上游流程进入中游,遂掉头南下顺着晋陕峡谷,穿越黄土高原的东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马蹄形转弯,河套平原由此而得名。
然而,人们发现,自西而东奔腾不息的黄河,在进入宁夏中卫后,则一反桀鹜不驯的常态。在银川平原之间,她东移西摆,以其充沛的水源,滋润着两岸土地,形成了如今的河床和漫滩地带,湖泊湿地顺势而成,在茫茫沙海中,神奇地孕育出了一片富足的绿洲。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天下黄河富宁夏。”
“塞上江南。”
……
或许,这就是世人对美丽富饶宁夏平原的赞许。
黄河,流淌在北方大地辽阔的平原和广袤的草原上,给黄河沿岸人民带来了水源、富足、幸福,也带来了水患、贫困、灾难,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
然而,当我们一次次站在黄河岸边,看到的是被水、旱、荒、沙反复洗劫的贫瘠土地,看到屡遭蹂躏的破碎山川: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无边无际,曾经林草丰茂的黄土高原,如今已是赤身裸体,体无完肤……
其内心的沉痛是难以名状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表土无存,财富何求?
一位科学家大声疾呼:这已不仅是“大动脉出血”,而是“尸骨分离”,是“魂飞肉散”!
一位诗人悲叹:“荒沙裸露无寸土,从此山河贫到骨。”
然而,黄河在宁夏则不同了。宁夏黄河灌区,渠道交织,阡陌纵横,荷塘映绿,稻谷飘香;山水交相辉映,千顷碧波荡漾……
谁能不说这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一派江南好风光!
黄河,是我国唯一纵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河,给西北、华北、华东地区提供着宝贵的水源,被誉为中国北方的生命之河。
宁夏地处黄河流域上游,处在毛乌素、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之中。沙漠与黄河交相呼应的特殊地理条件,形成这样一种现状:有水,就是一片绿洲;无水,则是一片荒漠。
得益于母亲河的哺育,宁夏——这块处于西北旱塬上的黄土地,才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加上足够的水土,就可以转换为瓜果、蔬菜、花草和粮食。
黄河,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水沙参半,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在黄河带来的大恩泽和大劫难的交替中,让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始终战栗地生活。
在对待黄河的治理上,历代君王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继大禹之后,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批治河精英人物。汉代的王景采取十里立一门、水沙各行其道的方式,使黄河安澜近千年。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提出“疏其下流,浚以入海。”指明了河水淤淀溃决的原因和治理方式。元代的贾鲁、明代的潘季驯、清代的靳铺均以治河先治沙、以水攻沙、源流并治的方法为理论。
历史上每个正常运行的统治集团,都将治河列为当朝要务,“患则治”,成为一条社会发展的铁律。
一代伟人毛泽东,1948年春天,在和他的战友周恩来、任弼时等东渡黄河时,面对滔滔的黄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
四年后的1952年,一个秋风萧瑟的深秋,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黄河岸边,留下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意愿。
黄河为何偏偏垂青于宁夏?
在这里,黄河充分显示了她温柔的一面。在宁夏,早在两千多年前,先民们就开始利用黄河水自流浇灌,造就了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在这里,历史上的秦渠、汉延渠,还有唐徕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数千年来,黄河由南向北哺育着塞上的千里沃野,使之牛羊成群、稻谷满仓。“天下黄河富宁夏”,这是宁夏这片土地的写照,也是宁夏人的骄傲。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宁夏岂能空有一腔热情?
宁夏的贫困难题,从现象上看是中南部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全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贫困问题严重。这种贫困,既有生产条件没有改善的问题,也有过度开发的问题;既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缺乏增长极带动的问题。
多年的实践表明:单纯就扶贫而扶贫,其结果是越扶越贫,路子越走越窄。
可见,中南部地区的发展,必须纳入全宁夏发展大局,来通盘考虑,来统筹解决。
大自然是有灵性的。你掠夺了她,以怨报德,那你就必然受到她的惩罚。
历史上的宁夏,并不是被沙漠和秃岭紧紧包围的。
“天下黄河富宁夏。”这是历史宁夏的美景图画。
唐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入灵武》(灵武为今宁夏灵武县)诗中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说的就是宁夏“粮果飘香耕耘忙”的景象。
历史上,贺兰山曾神祇般养孕福佑了匈奴、突厥、羌戎、鲜卑、吐蕃、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那个南北绵延250多公里、东西宽60多公里的贺兰山,绝对不是今天的“面如死灰”。它一定是北方动植物的乐园:峰高林密,树木葱茏,水草丰茂,马鹿成群。这不仅有明诗可鉴,更有遍布贺兰山的古岩画做证。
《山海经》说,六盘山上“其木多棕”。棕是亚热带植物,大量生长在六盘山上,足见六盘山和它脚下的西海固是多么的温暖湿润。
然而,这一切也都消失了,六盘山上的森林绝迹了,黄土高原上寸草不生了。六盘山下曾经青山葱茏的西海固,却成为万山秃尽,每年水土流失数万平方公里,每年损失1亿多吨肥沃土壤,成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宁夏土地沙化面积达17000平方公里,地处西鄂尔多斯荒漠区的盐池县,曾因滥挖甘草而使土地迅速沙化,面积达700多万亩,占县内沙区面积的86%!
……
可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才是人类的根本。
宁夏的水资源问题,从现象上看是短缺问题,实质上是配置不合理和利用方式不科学的问题。
从用水结构看,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偏大,且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用水严重不足;从地域看,北部灌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银北地区盐渍化严重,中南部普遍缺水;从季节看,用水高峰时缺水,不用水时无法蓄水。这种结构性、地域性、季节性用水矛盾,共同造成宁夏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宁夏的发展,对水的需求是刚性的。在黄河引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水生态和谐?如何优化水资源配置?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宁夏的“三农”问题,从现象上看是城乡差距问题,实质上是工业化、城市化滞后的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谋发展,必须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的路子。
还有……
宁夏的问题,现象上看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实质上是西部和全国的问题。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曾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
中国人喜欢将节气看作大的时间坐标,也习惯于把百年兴衰,看作是历史长河的短暂瞬间。盛衰的交替,犹如冬去春来。多么重大的社会变动和人间灾难,也似乎是过眼烟云。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但同时,也都不像中国人那样奉行着一种独特的、听天由命的生命哲学。
宁夏的境内有一段明长城的遗址。
用这段长城来诠释宁夏的历史风云,似乎太意味深长。在宁夏,历史上除了贺兰山,似乎没有更高大的屏障抵挡游牧民族的铁蹄侵扰。因为,长城仅仅是熟透了的农耕文明紧裹着的装饰。
北方那个沉默的蒙古高原,常常会突然苏醒过来。特别是遇到干旱,游牧人的牲畜大批死亡,他们就会统一起来,冲下高原,给邻近的农业文明带来灭顶之灾。
当成吉思汗的铁骑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别说长城,就连黄河、长江这样的天堑,也抵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