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55300000004

第4章 黄河边的西部旋律(3)

出于慎重,当年宁夏考古工作队迅速组织人马开赴陵区,对其进行首次考古性发掘。在战士们曾挖出残碑的周围,他们很快就寻找到1775块刻有西夏文字的残碑片。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精心拼对,一个由16个字组成的残碑,最终成为揭开这片陵墓群神秘面纱的物证。通过分析、考证,最终确认这片陵墓群,就是早已消失在中国历史中西夏王朝的陵园。

这是1972年的8月,此时距西夏王朝的灭亡已过去了整整743年。

据《宁夏嘉靖新志》记载:贺兰山下西夏王陵的建造形制,是仿河南巩县宋陵而做……

但在这之后,却揭示出了与宋陵越来越不相同的内容,这就如西夏文字,初看像汉字,细看一个不认识。

西夏,一个神秘的王朝。

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原是我国古羌族的一支,祖先原居住在今天的四川、西藏等省区的黄河九曲之地。他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属游牧民族。公元629年以后,党项族所属的8个部落先后接受招安,归顺了大唐王朝,受封于今天四川西部的松潘一带。

唐初年,西藏吐蕃王朝进入强盛的松赞干布时代,松赞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后,开始了强有力的军事扩张。党项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最后,经唐王朝恩准,落脚于陕北横山一带的无定河流域定居。

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改变,使他们由游牧文化逐渐过渡到了农牧并重的文化。

唐末年,随着大唐帝国国运的山河日下,雄踞在横山以北夏州党项族中的拓跋氏,日益强大,发展为在陕北拥有地方武装的党项羌酋。

这里曾是党项人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根据地,也是西夏初创时期的中心地带。

公元881年,在配合李唐王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中,党项首领拓跋思恭作战有功,被赐李姓,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

从此,党项人形成了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

公元982年,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着手削藩。时任夏州第九任定难军节度使的党项人李继捧审时度势,被迫入“宋”,献出五州,并被宋朝赐“赵”姓。

就在李继捧入“宋”献地之时,他19岁的堂弟李继迁却逃出已归顺北宋的银州城,叛宋自立,拉开了与北宋王朝的战争序幕。

李继迁,迅速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夏州以北近200公里的灵州,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灵武市。历史上的灵州,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地带。对李继迁来讲,占据灵州,就可以西打吐蕃,北牵回鹘,然后向南发展,图谋中原。更重要的是,能以这里为跳板,向河西发展,达到占据河西走廊的目的。

公元1000年2月,李继迁在距灵州以东不远的浦洛河,截获宋军运往灵州粮草40万担,切断了灵州的生命线,随即重兵包围了灵州。

当年灵州之战,宋朝的6万援军还在行军途中,灵州就早已失陷在党项人的久困之下。

占据灵州后,李继迁很快建都于此,号西平府,而后发兵河西走廊,凉州失陷。

公元1004年,李继迁在凉州之战中,身受箭伤。为保住血本之地,李继迁临终前曾叮嘱其子李德明:卧薪尝胆,上表宋朝,请求归附。

这一年,李德明送走了父亲李继迁,却迎来了儿子——李元昊的出世。

公元1020年,有着战略眼光的李德明,又以一个美丽的传说为由,将都城由灵州迁往新建的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市。

在李德明迁都之时,李元昊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了党项人的版图,西夏王朝初具规模。

遗憾的是,就在李德明大业将成的时候,却于公元1032年病死于兴庆府,西夏的帝王宝座与他失之交臂,28岁的李元昊继承了父位。

应当说,李元昊在建国前推行的所有措施,留给今天的,恐怕也只有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法律形式创制和推行的西夏文字。这对中国历史文化,至今都是一个贡献。

这里曾是党项人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根据地,也是西夏初创时期的中心地带。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圆了几代党项人的梦想,在兴庆府登上国王宝座,立国号为:大夏;并去掉了唐宋王朝的赐姓,恢复了党项姓氏,自号嵬名氏。

李元昊建立的大夏国,在中原以西,西夏的名称,也由此而得。

此时,它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西夏王朝迎来了它的第一个辉煌。

西夏的建国过程,也就是其势力范围不断向西扩张的过程。建都兴庆府,正是西夏政治、军事实力向西扩张的重要标志。

建国后的李元昊,为得到北宋王朝的认可,依然采取了战争的手段。

公元1041年,在距天都山不远的好水川,李元昊摆兵布阵,和宋军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称:好水之战。

这场战争又是以西夏军队大获全胜画上了句号。

西夏王朝在近200年的历史中,历经十世,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第五代帝王李仁孝,西夏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国中古时期唯一原本保存完好的国家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国第一本双解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都是在这一时期修订完成的。

西夏后期,随着王朝内部出现分裂,随着党项人原有尚武精神的退化。这个统治了中国西北部近两个世纪的少数民族王朝,开始走向了它的衰败。不过,最终仍然是战争,将它深深地埋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西夏王陵,就像整个西夏历史一样,仅仅是个残卷。

史料记载,六征西夏的蒙古铁骑,曾三次到达贺兰山下,而西夏王陵是途经西夏国都兴庆府的必经之地。

还有,成吉思汗死于征讨西夏期间,这也可能是给西夏王陵带来毁灭性灾难的重要原因。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党项人连同那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不过,走出宁夏的历史烟尘,我们却发现一种奇怪的景观:历史上最能让宁夏引起自豪的,仿佛就是这里独特的西夏文化。

奇怪的是,西夏文明在这片土地上始终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有一种不解的现象。

在西夏王陵周围,有一股充满着神奇的力量,庇护者这方陵园。

在这里,最早的王陵距今有900多年历史,如此漫长的岁月,许多附属建筑早已被风雨侵蚀而毁坏坍塌。

但在阳光的映照下,为什么以夯土筑成的九座王陵主体却依然挺拔独存?为什么会显得金光富丽?

这神秘的王陵背后,又隐含着多少关于西夏王朝的神秘踪迹,西夏王朝的坚守又预示着什么?

生活在贺兰山麓的党项民族,是以原始部落游牧方式为主的民族,西夏王陵周围自然是放牧的好地方,可是为什么唯独这王陵寸草不生呢?

有人说,陵墓是夯土筑成,没有草籽驻留生根的缝隙,在其坚硬且光滑的表面,没有草籽生存的条件。可是,泥土能比石头坚硬吗?

在人烟稀疏的西北地区,鸟兽在此聚集较多,尤其是鸦雀遍地都是。乌鸦可以肆无忌惮地落在牛羊背上,麻雀更是集群在一棵枯树上密密麻麻。可是,鸦雀为什么不落在王陵上?

有人说,光秃的王陵没有鸦雀可以觅食的草籽。可是,光秃秃的石头和虬枝也不见得会有许多食物。那为什么鸦雀总是把石头和树枝作为“集散地”,而从不在王陵上造次?

文化的凝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西夏文,看着这些似懂非懂、似曾相识又难以解读的文字,不禁让人生出对少数民族的大智慧而感慨万分,更何况西夏文字比汉字更繁复、更有意趣呢?

猛吸一口北方的冷空气,想到西夏王国前期与北宋辽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宋金鼎足相持,雄踞西北近两个世纪,无不使人顿生敬佩之情:

感慨这个“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的民族,竟然在荒芜的大西北开创王朝,写下辉煌的篇章;

感慨这个“逐水草畜牧,无定居”的民族,竟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改变了生活方式,三分天下,盘踞一方。

……

徘徊在西夏王陵的每个角落里,抚摸着王朝遗迹,哪怕是一粒尘土,似乎都可感受世间的变化。

那么屏住呼吸,是否可以寻觅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是否可以飞行于西夏王朝的时空?是否去探幽党项帝国传奇般的辉煌?

一望无垠的孤烟大漠,托起一座座高大宏伟的“金字塔”,在广袤的西部天空下,显得格外雄壮。

逝去的岁月,埋藏着帝国多少的恢宏与辛酸;失落的文明,涵盖了党项民族多少的永恒和更变。

岁月是把无形的雕刻刀,过往的历史烟云,留给人类的仅仅是文明的遗迹。

梦幻的西夏,西夏的梦幻,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

宁夏,曾经是一片辉煌的疆土!是一片值得留念的悠久文明之地!

然而,历史的富足,文明的悠久,毕竟都是昨天的故事。

西部大开发的春风,能够让这片土地燃烧起澎湃的激情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佐证吗?

黄土叹息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

……

歌舞厅中的轻歌曼舞者很轻松地唱着,跳着。黄土高原上的贫苦,生活在东部的人,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是无法想象得到的,也不屑于知道的。

同样,吼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人,虽赶着“西北风”的时髦,却远没有西部人那样的直率、粗犷和豪放。

对他们来说,西部就像美国“西部片”中的“西部”差不多,浪漫的传奇,瑰丽壮美的风光……

不错,西部的大中型城市,与沿海城市相比,不会太逊色,甚至更富特色。那里的许多工业企业,也能在国家排上名次。

但是,广阔的乡村山野,与内地就大不一样了。

西部的乡村山川究竟是什么样?西部的宁夏到底有多穷?宁夏人到底咋样?

对于许多国人,特别是东部沿海的人,似乎不甚了了,甚至是个谜。

宁夏,拥有一身傲然独立的雄浑西北汉子骨质,拥有一种深沉与神秘相映的西北汉子的精神气质。

眺望历史,宁夏江河上跃动着的,是一个民族悲欢离合的光波;巍峨贺兰旁耸立的,是一个王朝盛亡兴衰的春秋佐证。

辉煌的历史背影,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曾让宁夏风光独占。

然而,俯瞰现实,宁夏却背驮着自然与历史的沉重包袱。

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誉。

可是,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当你来到宁夏时,对这片西北土地的概念,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落后”“荒凉”“贫穷”“风沙”。

宁夏,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全区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50多万。

这里,有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长廊。然而,世人却不知这里的葡萄究竟是甜还是酸。

春,珍藏着梦幻,孕育着生命,承载着希望。

西部大开发的热流,冲刷着宁夏人多年沉闷的思想,点燃了宁夏奋发拼搏的激情。

现实的境况是,宁夏太小,知名度太低。

在外界人们的印象中,宁夏似乎是隶属于哪个省的一个地州,乃至常常有人写下这样的邮件地址:“甘肃省宁夏市。”

贫困,是宁夏的实际区情;

贫困,是宁夏的最大困惑;

宁夏太穷,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欠发达,仅国家级贫困县就有9个。

那时,一说到贫困,即使是宁夏人自己都缺少应有的自信。如今已是银川市交通局局长的陈志文告诉我:当年,他到发达的苏南常州学习培训时,每当有人夸耀自己家乡,说自己是某省某地人时,作为宁夏人的他,却吓得不敢吱声。

为何?原因非常简单,一次,他说自己是宁夏人时,外地的朋友惊讶地问他:“你咋来自宁夏的?宁夏在哪?属哪个省的?”

如此窘境,常常搞得他哭笑不得。

宁夏到底有多穷?西海固地区似乎最具代表性。

西海固,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土地面积4.3万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5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1%。其中,回族人口133万,占全区回族人口的59%,占整个宁夏的“半壁江山”。

然而,这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世人难以想象的。晚清以来,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全国农村贫困地区中的特困地区,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即1980年的8月9日,新华社记者胡国华、傅上伦、冯东书和戴国强四人,来到六盘山下的固原采访,他们走村串户,目睹了一幕幕贫困的镜头,亦用良知的笔墨真实记录了这里的赤贫场景:

我们立即赶去调查,走了七八个村,看了几十户人家,没想到这里的情况比延安、比榆林还要惨得多。我们粗粗一算,有一半农家的全部财产还不到100元!许多农家,不仅炕上没被子,孩子没衣穿,就连吃饭的碗都没有,只在睡觉的炕边挖几个小坑,就算是饭碗了,更不提所谓的饭了。

四位记者立即向总社做了汇报。于是,新华社500多字的内参消息立即传到了中南海。

就在新华社内参发出的第三天,即1980年的8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视察延安后专程来到固原。他一下飞机,就手举那篇内参说:“是几位新华社记者把我调来的,我到你们这个贫困的尖端地区来看看!”

西海固,宁夏的痛。1982年,西海固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6元,人均占有粮食仅88公斤,许多家庭人无隔日之粮,畜无过夜之草。

同类推荐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 枫叶醉秋

    枫叶醉秋

    本书作者擅长散文写作,《枫叶醉秋》是其多年来的散文合集,文字优美,内容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文学水准。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帝王家太过无情,嫁入王府身不由己。君皓程轻笑:“我只爱江山,不爱美人。”上官语碟调侃:“你风流债却不少。”看她如何血洗京城,帮他坐上王位,看她如何风华一世,帮他铺平王路,看她如何傲视群芳,谱出在世情殇。“如果你后悔了,请不要忘记她。”当他站在至高无上的地方看着天下苍生,笑问:“江山,美人,金钱,名利,都不如她陌上嫣然一笑。”
  •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
  • 佳人如梦望君醉

    佳人如梦望君醉

    被男友劈腿就算了,还穿越!穿越就算了,还穿到青楼!穿到青楼就算了,还遇到一个又一个极品美男子,看我如何欺负你!欺负你还不算,我还要你,爱上我。
  •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淘宝4钻轮椅店主的不败人生

    她从小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导致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变形、强直。更不幸的是,一直照顾她的母亲撒手人寰。她克服重重困难,摆脱依赖。她想出了发明“自理工具”,来完成“自理”。躺在炕上,她开了淘宝网店。她躺着打包装手指磨出了血,躺着写快递单髋关节磨破了皮。从瘫痪十八年,到网络创业先锋,她开辟出了一条不能自理的重残疾人、自立自强的生存之路。她躺着把店里的产品卖到了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还卖到了香港……她被誉为“中国淘宝张海迪”。
  • 若遇晴天

    若遇晴天

    我记得他(她)的眼睛,像夜空里最璀璨的那片星海。是最纯净的存在。我在等,等我们长大,等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哪怕用自己的倔强熬成了沧桑。从星星走成了夕阳。【这本书献给三班,不管是八三班,还是九三班】
  • 荒古绝神

    荒古绝神

    他,是一个在大战中陨落的玄帝,却阴差阳错重生到一位废物身上,无法修炼。却偶得上古龙魂融合,成就天下第一圣体。得功法,获玄技,看他如何成神,笑傲天下
  • 桃花逸事

    桃花逸事

    一年前师傅突然半夜来到我的床前,演起了那酸气书生的桥段,声声温柔的唤着我,自从凡间回来,这睡眠就不比从前,总是浅眠,他这一闹腾,我醒来就撂了他一脚。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倒在我的床前,我一把扯掉夜明珠的遮光布,就看见师傅胸前一片血红。
  • 无双近卫

    无双近卫

    他们是皇帝的近卫,是拿破仑帝国最尖锐的刺刀;精锐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他们是传奇,早已超脱凡俗;皇帝以他们为荣,最爱的一句话是“近卫军,冲锋!”他们也从未让皇帝失望,总是在冲锋时高呼“皇帝万岁!”然后……带来胜利!直到那亡命的滑铁卢,近卫喋血,传奇永生……程林是个狂热的拿粉,却在去法国朝圣的路上不幸身亡。或许是上天可怜他,让他重生在了1789年的法国。这一世,传奇的近卫军将由他来组建!为近卫,当无双!
  • 三金生存实录

    三金生存实录

    看一个平常人如何带着家人与朋友在这末世中生存。
  • 当前世界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