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9400000012

第12章 艺术再现的真实性(2)

斯大林提出“要描写真实”,就文艺的生活真实性的意义的强调来说,与马列的基本主张是一致的。但这一问题在1932年提出,还有它的直接具体的针对性,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在苏联的文艺界有一个从十月革命之前旧俄国延续下来的“左倾”的文化流派,它就是波格丹诺夫、普列特涅夫等人所掌握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打着“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偷贩着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在十月革命后虽然遭到列宁和斯大林的批判,但这个文化流派后来以“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拉普”)的名义,一直存在到1932年4月。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哲学基础是马赫主义,他们的“无产阶级文化”概念是从马赫主义的“组织科学”理论中引申出来的。他们不是把观念形态看作客观现实的反映,而看作是所谓“社会组织经验”,文学、艺术是其中的一种“经验”,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是剥削阶级的“经验”,所以必须统统抛弃,像教徒抛弃异教的教义一样。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诗人疯狂地叫喊,要当“美的刽子手”,“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要烧掉拉斐尔,我们要毁坏博物馆,我们要踩烂艺术的花朵”。他们要在完全抛弃文艺传统、艺术遗产的情况下,在决裂已往艺术描写经验的条件下,“建立阶级的思想意识的上层建筑”,也就是臆造所谓“无产阶级文化”。这些冒牌的“无产阶级文化人”,在方法上,用的是“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在艺术特征上,他们声言“新世界的造型艺术将是一种生产的艺术,或者说,它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在文艺对生活现实的关系上,他们宣告“艺术将不再只是对生活的外部粉饰”,而且变成了“概括地、一元论地思维”;在文学的语言上,他们胡说“革命的疯狂般的快速度”,已经把词句压缩到“毫不连贯的境地”。这种思想的流布,使得文艺战线出现了许多没有生活真实,没有艺术特征的空洞、抽象的冒牌文艺品。无产阶级文化派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原则,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斯大林针对当时这个派别团体中许多人极“左”的思想倾向,用说服引导的方法,促使他们迷途知返,回到革命实际生活中来,在深入革命生活,描写革命生活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做一个实际上的而非“左”倾空谈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对生活事实的真实揭示

由于真实性的问题是艺术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所以在艺术实践过程和理论范畴中是经常被人谈论的,而不同的创作原则的人,对这个概念所赋予的涵义差别性又远远大于一致性。比如自然主义的作家和理论家认为真实性就是事实本身;现实主义的观点则认为真实性是从生活事实中揭示出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浪漫主义的观点却认为真实性是区别于历史真实的诗意的真实;而现代主义理论竟认为真实性就是自我内心的尽情表现。在美学原则上要使这四家达到一致认识,取得共同结论,是绝对办不到的,而且也无须去强求一律的。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遵循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却必须排斥自然主义和现代派的主张,坚持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浪漫主义为参照的真实论。

我们先从事实与真实性的联系与区别说起。

事实,指的是生活的自然形态,它所涵盖的乃是事物本原及其运动过程,世界上的任何的一种存在,作为具体的实体、实状,都是事实,不仅山水花鸟的存在是实物存在,是事实,就是自然界里的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为都有它们的具体存在形态,因而也是事实。我们可以说,事实就是事物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由于事实的存在是如此的广远无限,它就为文艺的表现提供了深厚的存在基础,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文艺的生活源泉的意义上说,事实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现实基础,艺术创造就没有起点,没有依托,因而也就没法产生,没法进行。在文艺发展史上,许多人对此是认识得很清楚的。陆机说为文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刘勰说创作是作者的“神与物游”,要通过形象表现使“物无隐貌”。钟嵘说诗人的创作是源于物,“气之动物,物之感人”,通过诗的形象去“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这些观点,充分表明了事物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我们具有这种认识,才能更好地坚持文艺源泉与表现对象上的唯物论。

在此我们应当明确,文艺所追求的真实性,并不是作者只要摄取了生活事实就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事实还不等于真实性。真实性的达到,有待于对生活事实的内在本质的集中的揭示。只有当形象的再现,真正把生活本身的内在特点反映出来,而这种反映至少也须具有某些本质方面时,这才可以说揭示了事实的真实。事实是实存性的、自在性的;真实则是存在于许多事实中的有待于揭示的本质性的东西;真实性的整个显现过程都脱离不开对于事实的典型概括性的表现。正是由于事实与真实有此联系与区别,所以真正有创作经验的作家既在理论上重视区分这二者的界限,又在实践中注意把事实提高到具有本质意义的真实地步,努力追求高于某种个别事实存在的典型的真实性。

然而真正在从认识到实践都能解决事实与真实性具体矛盾,正确处理好这种审美关系,却是很困难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可以记取的教训。

清代作家纪晓岚写有一部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他写此书时有一个基本思想,认为小说要达到真实可信的地步,只要写出人物的事实行为就行了,如果写了人物的密室私语、内心思索等等艺术加工之笔,那乃是作者的猜测性的代言,不可理解。纪晓岚的话,由他的门人盛时彦写在为他的《姑妄听之》作的书跋之中:“先生尝曰:《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纪晓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事与愿违。鲁迅对此曾加评析,并因之而阐述了文艺创作中生活事实与真实性的关系,指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竭力只写事状,而避去心思和密语。但有时又落了自设的陷阱,于是只得以《春秋左氏传》的‘浑良夫梦中之噪’来解嘲。他的支绌的原因,是在要使读者信一切所写为事实,靠事实来取得真实性,所以一与事实相左,那真实性也随即灭亡”。浑良夫原系卫臣,为卫太子所杀,卫侯在梦中见他披发大叫,纪晓岚在笔记中怀疑梦中之噪,认为不足以作为记述之凭。对此,鲁迅特别说明,艺术再现生活的特点之一乃是“假中见真”,所以它“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三闲集·怎么写》。

按照艺术反映现实的规律,艺术家必须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向艺术审美的高度跨进一级台阶,由事实的相对水平向真实的绝对性跃进一步,明确事实并非是艺术美学范畴所指的真实性,以致要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建立起事实有时是不真实的美学观念。

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说:“有时候真实的事演出来可能并不逼真。”德国启蒙主义戏剧家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到古希腊的雕像拉奥孔,指出在维吉尔的诗中,拉奥孔穿着祭司的道袍,并围着头巾,但在雕像群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完全裸体的。按习俗的事实这是不符合的,因为没有祭司裸体登坛的事实。莱辛解释说,雕塑中改变事实、甚至违反穿衣服的事实,是为了求得人物体态与表情的逼真。在莱辛这里,事实、真实、逼真,是一步比一步高的梯级,他最崇尚的是逼真,逼真是具有高度典型性的真实。这说明,艺术的表现有超过个别事实以追求艺术及逼真的必要。这对我们在实践中追求艺术表现中的典型的真实,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可是,为什么事实有时还不真实呢?而按真实与逼真去改造事实又是怎样改造的呢?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事实是以现象形式呈现出来,在这种现象形式当中寄寓着事物的本质,但是现象形式有时是假象,并不是本质的直接表现。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江青1976年到大寨,曾装模作样地下到田间,照了几张她在与农民“划等号”的“劳动照”,这“劳动”是事实,自然也是客观的,但这是假象,不是江青本质的直接现象体现。在这里正如列宁所说,“假象=本质否定的本性。”所以艺术家要揭示本质,必须透识假象,发掘出事实中“否定的本性”,否则,面对事实也写不出真实来。

第二,生活事实的存在是非常广泛复杂的,就事实本身来说,由于它有实存的客观性,所以并不发生真实与不真实的问题,只有以艺术形象对事实加以反映时,才发生是否真实再现的问题,即是不是由表及里、由形到神地揭示现实对象的全面特点的问题。这就发生了艺术反映现实的从事实到真实的矛盾,从而也显出各种艺术品在真实性上的差别。许多素被称道的真实作品,它们的要义并不在于写的是事实。鲁迅创作小说,以事实为起点却不全用事实,而要有对事实的改造和生发,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真实地再现现实。以《阿Q正传》来说,在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落后的“国民性”上,它比写几部如实的“阿桂传”,都更富有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在对事实的必要改造、生发条件下达到的。

第三,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是以有限反映无限,这一点决定作家、艺术家总是从一定的审美和立意的角度去反映作为现实存在的事实,这就使艺术摄取角度之外的许多事实,不能成为艺术表现中的真实。也就是说,摒除在题材之外的事实,它们没有进入艺术品,因而不能构成为艺术范畴中所说的真实。按照艺术规律来看事实与真实性的关系,我们既不能以个别生活实事作权威,强使艺术的表现去依样画葫芦,以为非此就没有真实性;也不能无视生活的基本事实的构成,全凭想象去向壁虚构,杜撰没有生活真实的虚假东西。正确的作法,应是选取和提炼艺术创造所需要的事实,造成艺术表现所要求的真实,这就是艺术从生活事实中摄取真实的创造之功。

第四,艺术中的真实有待于从许多事实的联系中加以提取,并使之得到典型概括的表现而成。作家、艺术家如何对待个别事实,也应具有列宁所指出的态度:“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深通艺术表现规律的作家、艺术家,向来就是在综合个别事实中创造真实的典型形象的。巴尔扎克说到他的创作经验时,重要的一条就是综合许多事实:“风俗历史家就应该这样做,因为他的使命就是把一些同类的事实融成一个整体,加以概括地描写。难道他不应该是力求表达事件的精神,而不要去照抄事件的吗?所以他是对事件作综合的处理。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往往必须掌握几个相似的人物。此外,还常常会碰到一些怪人,他们身上有着许多可笑的、足以用来塑造两个人物的东西……文学采用的也是绘画的方法,它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肩。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古物陈列室>、<钢巴拉>初版序言》。鲁迅所说的他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表明的也是综合个别事实的典型化的原则,这是艺术形象达到生活真实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历史上时常会遇到一些所谓“写事实”的作品,它们的作者把“写事实”与“写真实”等同,又把“写真实”与现实主义等同,以致把现实主义降低为对于个别的事实的描摹。这样的照相底片的“真实”,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的真实性。拉法格说:“如果扮演照相底片角色的脑筋既不敏感,又不很宽广,那就很难免获得只是很不完整、很不全面的形象,比用最荒唐的幻想画成的图画更远离现实。”有人不仅搞的是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且在表现内容上还为自然主义热衷于描绘人的生物性的本能进行辩护,想把作者自己对于丑恶、污秽、肉欲的欣赏,推责任于生活,说生活中有这种事实,作者就不负事实的责任。这种观点是不能被赞同的。作者当然不为生活中存在哪种事实负责,但他却无可推脱他对自己作品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如果他的作品展览了许多丑恶事物,而他自己在这些事实面前既无健康的审美原则,又无进步的道德倾向,就难免不使作品发生危害世态人心的作用;这时,事实的自然主义式地展览者也就难辞其咎了。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尼采箴言录

    尼采箴言录

    本书分为人生·命运、宗教·信仰、平凡·伟大、哲学·哲理、道德·修养、知识·认识、读书·写作、以自信·自强以及尼采年谱等内容。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修鬼之旅

    修鬼之旅

    在一个正邪相争的修真世界,名为吕杰的少年不幸失去双亲,之后满心悲愤的吕杰毅然走上了修仙之路。之后的遭遇可谓惊险重重,偶然间得到的灵器,与等阶比自己高的鬼兽的激斗,参加了九死一生的宗门试炼,如此等等。且看吕杰如何应对修仙途中的险境,最后又能否有所成呢?
  • 史前绝密

    史前绝密

    达尔文进化论的致命漏洞,疑似人造卫星内部中空的月球,神秘的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惊人的联系,世界各地的洪水传说,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沉没,埃及金字塔的真实作用,利莫里亚文明在太平洋上的残留,来自百慕大深海下的召唤……种种未知的东西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最早出现文明的人类……
  • 无限之小人物传奇

    无限之小人物传奇

    原本的小混混,切看他如何亦步亦趋,把握自己走向巅峰。
  • 恐怖森林

    恐怖森林

    五个青年相约去森林游玩,他们一连失踪了好多天,几天后,有一个青年回来了,由于他说话失常,不久便被送到了疯人院。警察陈枫奉命前往森林查案,随着案件一步步的进行,结果马上揭晓,陈枫能否逃出死亡森林,真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死亡森林。
  • 遗忘北辰:璃花下的邂逅

    遗忘北辰:璃花下的邂逅

    全球知名北氏集团继承人北辰,她心思玲珑聪慧至极,玩转商业毫不费劲,花样的年华,却惨死心爱男人手下,他夺走属于她的一切。不甘心的她灵魂进入璃南筱的体内,成为名誉"黑帝"的第一大少赫司柒的名义表妹,他对她溺爱入骨,本以为只是兄妹之情。可换入北辰的南筱,却越发超乎他的掌控......她前世情伤累累,不再信爱,全心复仇,想要夺回自己的所有。她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恍若一片云烟,谁都无法触碰到她无法拼凑起来的心。北辰....北辰...她究竟是谁?是那个风华绝艳的商业传奇北辰,还是那个璃花下满目死气忧伤惆怅的璃南筱?试图忘记的过去,被那四个男人,勾起,又放下....(书群:487838140)
  • 将门娇:皇家贵后

    将门娇:皇家贵后

    她本是当朝战功卓著的巾帼将军,却因错嫁良人怀胎十月惨死井中。苍天有眼,让怨念极深的她亡魂附在路边已经冻死的乞丐身上。一朝重生,她被皇子所救,给她吃食,助她找回武功。她立誓要将前世所伤她之人皆送入阎罗地狱,一个一个,永不能翻身。
  • 曾倾诉

    曾倾诉

    我曾听见过那么多的声音,却没有一种是你的心跳。依稀只记得那年我和他并肩树下,看那良辰美景。许是年纪越大越容易忘记过去的事情,往事一件件从他嘴里说出来而我却毫不知情。我娘亲水慕华可谓是雪国知名人物,从雪国开创以来朝堂上唯一的女官,而且还是个宰相,并且天下无一不服者。相传雪国有相水慕华,面容桃花眉似柳,心中大志震河山,雪国历史五百年来一直处于七国中较弱的位置,而娘亲上台后推出新政雷霆手段合并小国最终形成三国之局面。而我,则是她最疼爱的大女儿,在雪国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病秧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狐妃:君上看紧点

    嗜血狐妃:君上看紧点

    他们因场事故相遇,本以为不会在见面,却不知这只是他们开始“小羽儿,这三千世界若大,一个人很孤独的,陪在我身边好吗?别在离开我了行吗?”她低下了眼眸,看着这个全天下最尊贵最强大的男子,此时正十分孤弱的抱着她,一向邪魅的声音中带了几分颤抖。“好”“真的,真的吗?小羽儿!”她看着这个高兴的不知什么是什么的男子,一向淡然的眼里出现一抹柔情“真的,我凤倾羽立誓不会离开帝邪域”“嗯”#伪病娇真单纯女主vs真病娇伪单纯男主#你们说谁会赢????
  • 龙元战纪

    龙元战纪

    他是人族大叛徒的遗子,守戮者联盟悬赏金额达到一千万金元币,百年以来金额最高的悬赏他是龙族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存在,想要捕获他的龙兽可以数以万计,但死在他脚下的更多带着一个憨憨的仆从,提着一个陈旧的酒壶,一名自称陆晓的少年来到了乐安小镇从那日起,原本平静的小镇,热闹了起来……
  • 蓝薄荷拉面

    蓝薄荷拉面

    清凉蓝薄荷?拉面?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