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各行各业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内容,文化报道往往会对读者产生共同的兴趣。文化的本身又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行业,应该说正是它的这一特性,为新闻的报道提供了成功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文化报道,如果写成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新闻,那就无言以对文化本身了。一个好的文化新闻记者,如果他写的稿件能像齐白石、李可染的画,像梅兰芳的戏曲,不用签名,不用见人,见其画,闻其声便可知是谁的作品,是谁的风格,那便是一种真正的成功了。
当然,文化新闻如同其它新闻一样,也是有其规律、特点、要求的,诸如情节、细节、场面、背景、况趣等等,新闻的要素也应“五脏俱全”。诸如标题、开头、导语,语言表达的生动程度,即文采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否真实地、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文化新闻活动的本质,文化新闻有无文化,有无新闻,是否有特色,是否能产生新闻的效应,同时也能产生文化的效应,应该是文化新闻采写追求的目标。
2001年12月15日
自述体报道
这几年,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我们时不时会收到一些自述体的稿件。许多编辑在编稿时每每心存疑虑,搞不清这是一种什么体裁,怀疑这样的稿件算不算新闻。
其实,自述体报道是借鉴文学作品中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我”的口吻、“我”的体会、“我”的角度,展开叙述、描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产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新闻创新,从严格意义上讲,它的历史距今仅有20多年,是一种新闻形式的创新。自述体报道中的“我”,是32新闻事件中的主要当事人,或称“主人公”。
由于自述体报道以写当事人所亲身经历的事为主,写起来易于直抒主人公的情怀和体会,故读起来生动、自然、亲切,给人以可信度高、说服力强的印象。
有人讲,自述体报道和亲身经历报道一样,都是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且都是亲身经历的事。其实,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亲身经历报道的题材,属于突发性事件,或惊心动魄的事件;而自述体报道的题材,则属于非突发性事件,它包括当事人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当事人谈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和感受,既平常,又不平常,时间跨度、空间跨度则往往视内容、情况而定。
二、亲身经历报道,一般是由记者、通讯员记录整理的。记者、通讯员往往要在开头写个提示或引言,以此来表明写作的目的或意图,或者在结尾部分来一段思考性总结,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思索回味的余地。自述体报道,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功底,写作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题材,要将实例和体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生动、简洁地写好提示或引言,语言也能够符合主人公身份。
总之,自述体报道属新闻的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尝试。愿我们的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为这一新闻形式的更加完美而努力。现代新闻,亟需我们打造更多的“兵器”。
2001年12月17日
散文体通讯
新闻报道,只要内容精彩,就一定能吸引读者吗?回答是否定的。精彩的内容,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且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才能吸引读者。
内容和形式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从来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从来没有无内容的形式。随着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广播、影视、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强烈冲击的形势下,报业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报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传统的“几大样”新闻运作形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已不能满足报业改革与创新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新闻报道形式相继出现,给一度沉闷的报纸新闻报道带来了缕缕生机。这其中,散文体通讯便是较为成功与突出的一例。
就常规而言,通讯是与消息、特写、调查报告并列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散文则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讯报道的是真人真事,散文通常描写的也是真人真事,在这一点上,散文接近于新闻体裁中的通讯。通讯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除叙述之外,可兼以描写、议论和抒情,在这一点上,通讯又接近于散文。通讯的新闻性和时效性都较强,与形势结合得较紧密;散文的感情色彩较浓重,表现形式更多样,表达方式更自由,更讲究文采与美感。通讯侧重于报道现实生活,而散文则更注重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这些年来,在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新闻界在变革新闻文体时,创造性地把通讯的优势与散文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介于通讯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便是本文的标题,并已为新闻界基本认可、命名的新的新闻形式一一散文体通讯。
散文体通讯调动散文的文学手段,为报道真实的事件服务,它比一般的通讯更具自由活泼、感情丰富的特点,更具文采,也更能吸引人、感染人,从而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穆青的《意大利散记》、白继开的《楼兰百年》及我的《蓬勃的青春路上》、《天湖的男人女人》等作品,都属于对散文体通讯这种新文体的探索和尝试。
2001年12月19日夜
杂文体新闻
杂文体新闻,也是近年来新闻创新中的一种新的新闻文体。一般来说,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常常以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短小精悍、发人深思为特色。能否将杂文的尖锐性、形象性、深刻性和通讯的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出一种介于杂文和通讯之间的边缘文体,既有杂文味,又有通讯味呢?近年来,许多重要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纸均带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加之近年来,许多作家、杂文家加盟报业,他们的冲击使文学为新闻服务,新闻大胆借鉴文学的手法成为新闻改革的一种时尚。如《工人日报》的《坐井岂能观天?》、《人民日报》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小议》,均属于这种杂文体通讯,我的《天涯海角》也近似于这种类型。
当然,一种新闻文体的出现与成熟,是需要时间的。杂文体新闻作为一种探索中尚待完善的新闻文体,目前尚有许多争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新闻事业将更加蓬勃发展,一些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将会更多地涌现,这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们应为这种新的新闻文体的涌现而感到高兴,应为这种新闻文体的成熟和完善增色、添彩。
2001年12月19日夜
政论体新闻形式
政论体新闻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政论色彩,同样属于新闻改革、新闻创新的产物。
近年来,我翻阅了几十本新闻教科书,很少发现关于这种文体的注解或论述。因此,只能主观地将其纳入实践的产物这一定义。
政论体新闻往往和通讯有关,换句话说,政论体新闻往往是指政论体通讯。这种通讯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每每都兼有通讯及政论两种体裁的特色和优势。如《人民日报》1983年刊登的《对水,要看得长远些一写在引滦入津通水以后》,该文之所以受到好评,就在于“叙述、描写和议论、评论水乳交融,层层递进”。如穆青、郭超人、陆拂为这几位新华社的老领导、名记者1981年所写《历史的审判》即属于这种类型。这几篇稿件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在于,均兼有通讯和政论两种体裁的优势,作品均能将通讯对真人真事的叙述、描绘甚至抒情,与精辟的政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读后使人既能对文中的事实坚信不疑,又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启迪。这种介于通讯和政论之间的边缘文体,称得上典型意义上的政论体通讯,这便是政论体新闻,政论体新闻形式。
2001年12月19日夜
幽默性新闻
幽默性新闻起源于西方媒体,近年来传入我国,经过实践的磨合,已逐渐被新闻界认可,成为中国特色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幽默性新闻,其定义一般以最新发生的、十分有趣、幽默而意味深长的事实,运用幽默的表现手法所做的新闻报道,如同漫画新闻,但又不完全雷同于漫画新闻的报道形式,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尤其在众多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及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报道中,幽默性新36闻的出现,会起到一种活跃、振奋、调节、快乐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新闻效果,令人难以想象。
有人问,像我报这样的专业报,能有幽默性新闻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闻从来就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幽默性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形式,任何新闻媒体、任何新闻记者均可运用。
但是,既然幽默性新闻是一种新闻形式,我们在采写时就应该遵循其规律,应该有所顾及,有所注意。其特点主要是:首先,要去捕捉笑料,采集、了解和弄清反常现象。常言:“笑是幽默的动力”。采写幽默性新闻,笑料是不可缺的东西。笑料是幽默性报道中幽默美的基础。换句话说,没有笑的原料,哪来幽默性报道?
有的读者认为,幽默性新闻的笑料,是某些记者编造出来的,或想出来的,这种观点无疑是十分错误的。假设幽默性新闻的原料是如此而来,那不就彻底背弃新闻必须真实的基本原则了吗?
其实,生活中幽默性新闻的原料很多,有荒谬的、滑稽的,有千奇百态的,有矛盾百出的,也有愚不可及和出人意料的,诸如此类。生活是个万花筒,幽默性新闻的原料在这万花筒里,便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当然,这些生活笑料,它们的生活现象往往表里不一,时而现象与本质矛盾、背离,时而又违反常理、常规、常识和常情。我们的记者在采写幽默性新闻时,务必要善于采集和弄清诸如此类的反常现象、反常心态和矛盾的特殊规律,从而真正捕捉到笑料这个幽默性新闻的源。
其次,幽默性新闻的采写重要的也在于稿件的独特构思,在于文章结抅的精巧布局,及幽默手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确实,生活中原材料很多,笑的原材料也很多。但是,拥有了原材料,获取了原材料,有了对来自生活的反常现象和反常事实的了解,并不等于就写得出耐人寻味的幽默性新闻。这里,不仅需要记者具备较扎实的思想理论功底、文化新闻功底,还必须具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技能。尤其在立意视角、手法表现、结构安排、文章整体布局等诸多方面都应该有一套熟练的且极具个性的手法,或者叫艺术手法:
所谓别致绝伦、一波三折,正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幽默性新闻的一大特点和客观要求。
再次,是语言的功力,这是幽默性新闻区别于其它新闻体裁的一个重要标志。
闻其言如见其人,听其声如见其人。枯燥、乏味、晦涩,这是新闻的通病。老舍先生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幽默的语言带来生动的效果,可见其不言而喻的道理。尤其作为以幽默见长的新闻,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这是区别,也是标志。
当然,幽默性新闻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很多,诸如智慧、见解等等,但分寸的把握也是必须的、重要的。
说话过了头,办事过了头,所谓一说就过,一喝就醉,有如生活中这种过头、失去了分寸的现象,在幽默性新闻的采写中也是必须注意的。新闻要讲政治,新闻要讲纪律,新闻要讲政策,新闻要守土有责,新闻应担负起正确引导舆论的责任,如此云云。无论是政治的、文化的、信息的、科技的、生活的,新闻都有若干个责任和规矩,自然也有若干个分寸。幽默过了头便是滑稽,或日哗众取宠、轻薄,有时甚至会添乱。所以老舍先生说:“嬉皮笑脸并非幽默。”
既要幽默,又要避免油腔滑调,还要带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作家林语堂早就说过:“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他的这段话,从某一个方面说明了幽默应该如何把握分寸。
所以,我们的记者在进行幽默性新闻采写中,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分寸。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像作家蒋子龙先生所说:“幽默是一种广大而多方面的智慧,是一种横溢的才华,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形态。”让我们努力学习、实践、创造,在新闻创新的实践中,努力采写幽默性新闻,为读者送去更多更好的幽默性新闻,让大家在获取幽默美及其喜悦的同时,引起更多的心灵共鸣。
200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