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人的头脑从质量上比较,一点儿也不比西方人的头脑差,历史早就有定论。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地聪明、智慧,一样地勤劳、富于创造,一样地充满理想,一样地慷慨、无私、富于奉献,一样地富于自我牺牲。我不同意“丑陋的中国人”这种提法。
——读《丑陋的中国人》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我报近年来探索、实践并获取成功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就同一重大主题,在同一时间坐标上,展开了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在同层次的面上表现了一个母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并列关系。它使我报的新闻报道以其开拓的思维方式和有效的组织,形成了对传统报道形式的一种挑战与推进。然而,作为媒体,其报道形式勃兴于此,又如何发展于此呢?社会是流动着、变化着的,如何使“系列报道”适应这种流动和变化,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今天的编前会,在研究近期稿件、选题,特别是对重大专题,如“新机制探行”、“综合改革试点”进行审定并进行布局时,我有强烈的感觉:我们的专题“系列报道”已经落伍,变得复沓、浅近了。这样一个高度集中的重大选题,如果缺乏了策划、创新,就会走入僵化,成为一种毫无活力的系统。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新机制探行”、“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一个重大主题,为我们进行策划、谋篇、采写、版面布局构建了极为宽阔的创作空间,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以单一的述评形式、通讯形式应付,应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应多种形式并举,使“系列报道”系统地纵向、横向地流动起来,厚重起来,鲜活起来。我们既要讲思想、讲深度、讲导引,同时也要讲策划、讲形式、讲创新、讲艺术。在掌握规律的同时,永远求新,永远创新。这样的报道,这样的选题,这样的报纸才会有风格、有思想、有特色、有水平,才会更好地服务于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更大范围地拥有读者。请编辑记者们思考。
编前会业务点评2001年8月28日
改变思维方式加强深度报道
目前,我们的报纸缺乏深度报道,不仅理论方面,新闻和其它方面都缺乏深度报道。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我们的知识人才相对有限,全方位、高水平的记者不多,能够驾驭大场面的记者确实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我们也有不少像祥的编辑记者(包括部门主任),不是不能担当重任,而是没有开发出来,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就深度报道而言基本方式是有规律的。我们过去的思维往往是从微观到微观,只盯一点,其它均视而不见,即便会议报道也往往只盯着窄窄的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变微观思维为宏观思维或者将二者结合。微观思维往往是单调的、抽象的、片面的、局部的,这样出来的新闻往往是很简单、肤浅、缺乏深度的。如果你能够站在更髙的、战略的、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的思维就会改变,你眼中所有的新闻事实都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同样的东西在你眼中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功夫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功底,特别是政治功底。有了功底,你又善于思考、善于实践,你肯定就会有较快的提高,就会逐渐成为大家。第二,必须变平面思维为立体思维。我们的思维平时往往停留在平面思维的状态下,是平视的、单色的、片面的,这种思维方式造成我们的报道往往是简单肤浅的。一些很好的主题由于思维不到位、准备不到位、写作不到位,浪费了大量的题材,机会就错过了。我们的文章里总是一些死材料、死资料、“四字句”、文件政策,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有人说,当记者初期是模仿,中期是模仿和抄录相结合,再往后是抄录少,自己的东西多,最后达到没有抄录、全是自己的东西。作家如此,画家如此,记者也是如此,画版更是如此。不能永远抄别人的东西,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创造。要变平面思维为立体思维,也就是从思维的简单化到系统化。理论部、新闻部的记者尤其要把握这一点。第三,必须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目前,我们的记者静态的思维多,动态的思维少,因此,新闻性较差,前瞻性的思考少。这种状态要努力改变,我们报纸的新闻性才会增强。
对编辑部的业务讲评2001年8月31日
通讯报道也应创新
通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之一,与消息及评论等形式同称为新闻报道的最古老形式和最主要形式。
何谓通讯,通常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和新闻消息一样,它同样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的主要文体。采写通讯,写好通讯,是编辑、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采写通讯,一般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主题要鲜明
主题指的就是中心思想,是贯穿通篇写作过程的一条主要线索。通讯主题不鲜明,势必陷入事例堆砌。提炼主题,贵在新闻、集中。关键要抓两条,一是集中在揭示人物、事物的本质上,二是集中在报道的针对性、目的性上,并且把这两个方面妥善地结合起来。
二、取材要精
取材要精,是指按通讯主题思想所需,去釆集材料,选取素材,把最关键的、最能反映主题思想本质的素材精选到手。在日常的采写中,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常犯的通病往往有:材料平平,不具典型性,笼统、枯燥,缺乏细节;没有现场感,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或是采访不深入,该获取的素材没有获取。写通讯,取材务必要精。精,关键是注重典型、新颖、细节,要以少胜多,以质取胜。
三、注重写人与写事
写事为了写人,写人也必须写事。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即使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不写人,难以写出本质,写出深度。同样,写人不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场面去写人,势必空空洞洞。好的通讯,应是人中有事,事中有人,这是通讯的辩证法。差的通讯,往往是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物。
写人,就要注重写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情感,人的作风,人的工作方法,人的活动等等。而写事件,则要有情节、细节、事例,以此昭示读者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以此启迪人们。
四、掌握好角度
掌握好角度,就是选取最佳角度。通讯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老一套”、“老三样”、“老面孔”,以这样的老角度观察、思考写出的稿件,往往给人“老”的印象。似曾相识,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从最佳角度、不同的角度、多个角度去观察事物、人物,从正面、反面、侧面去反映事物、人物,鸟瞰、平视、仰望、俯视、远眺、近看……角度多维,会印象各异。若再能选取最佳的角度,往往能使稿件增添新意,别具一格,引人人胜。所以,通讯这个老手段、老形式,尽管乃新闻“永恒”的手法,也确实应有所创新。
五、注重新闻中的反差
内容和技巧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无技巧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技巧。马克思说:“人们要求新东西一一形式和内容都新”。好的通讯,内容和技巧都要新。
同样的素材,为什么有人能写得妙笔生花,生出波澜,而有人却写得枯燥无味,缺山少水。究其原因,在诸多因素中,反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这种反差就是写作中的构思与布局,而构思与布局的过程不仅是对一名记者实际功力的考验,也是对记者创新能力的考验。反差内容很丰富,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学艺术手法的运用,诸如绘画的色彩、音乐的音符音阶、摄影的层次、小说的扣子、舞蹈的造型、雕塑的凹凸等,其实就是反差手法。人们常说,尽可能运用文学的手法为其新闻、通讯服务,就是这个引用,就是这个道理。
新闻反差是多方面的,有标题的、层次的、段落的、场面的,有事件的,也有人物的,有外形的,也有内在的,如此云云。当然,也许我们在采访中往往遇不到反差强烈的环境与事件。但生活并非如此,只要有心,只要自觉地有一种创新精神,自觉地去运用一些反差的思维、反差的技巧,必将增加写作的效果。如结尾的反差运用,可以增加“顺水推舟”或“意味深长”的效果,这是许多新闻借用文学、艺术手段所达到的效果。再往深运用一步,逆向思维,运用反差,“逆水行舟”,又可以产生无穷回味的思考,这便是反差的效果,也是新闻通讯创新的效果。
社会在进步,事业在发展,新闻应创新,通讯写作也应创新。
2001年12月15日夜
现场新闻采写
现场新闻是时下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形式。何谓现场新闻?是指记者、通讯员深人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于现场采写,具有亲身感受、有现场感的新闻。
现场新闻形式产生于广播、电视的发展,特别是得益于广播与电视的竞争。现场新闻的新闻性强,现场感强,其效果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近年来,随着报业的竞争与改革,现场新闻这一形式被许多报纸媒体接受并运用,随之产生出极强的新闻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现场新闻这一新闻形式的出现,使新闻更具竞争力,使报纸与广播、电视乃至网络这一第四媒体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现场新闻特点较多,但较突出的特点有四:一是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所目击的新闻事实,用自己的身心去亲身感受现场;二是稿件成型后体现出的极强的现场感;三是非常突出的新闻时效性;
四是巧场感所产生的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均是现场新闻独特的特点。采写现场新闻,最起码的要求,记者必须深入采写现场,亲身完成所有采访。当然只拍、只记、只录是不够的,只耳闻目睹是不够的。还要向读者报告自己的现场感受,即思想感情。而这种感情,不应是空泛的议论,而应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特殊“情感”。当然,还应抓取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本身最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最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利于生动地表现新闻事件中的人与事,从而加深读者对现场新闻的印象。当然,好的现场新闻,不仅采访上要下功夫,诸如立意、布局、技巧运用,选材、取材,写作方法、文字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都需下功夫。
2001年12月15日
文化新闻采写
文化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媒体的必备功能。文化新闻的报道面很广,从广义讲,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所有方面,或和文化相关的所有方面;从狭义讲,包括文学、艺术、电影、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诸多方面。从报道内容分,有文化会议新闻,也有文化演出新闻;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也有专业类、科技类、生活类的等等。
文化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的文化新闻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报道得好,会强烈地作用于政治,在这里“四句话”的要求不能忘记。然而,文化艺术又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文化新闻报道不应是简单的理论宣传,应讲究方法。最重要的是政治敏感性,即作为文化不拘于理论、政治宣传,但可抓住富有政治意义的文化活动去透视一种政治思想、政治主题,以起到教育人、感染人、振奋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