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十五年,长安府,苏宅,偏院清墨斋。
“夫人,今天是舅老爷寿辰,您该带小姐去前院了。”丫鬟小翠边麻利的收拾着胭脂盒边对主人说道,“要备的礼物奴婢昨日已经包仔细了,夫人尽管拿着便是。只是小姐这身衣裳太素了,怕是有些不合礼数。”
苏影,也就是小翠口中的夫人,半倚在藤椅上,淡淡道:“无妨,我那哥哥最是不在乎这些礼数,夕儿年幼,自小不喜大红大绿的打扮,随她去吧,这身粉蓝色的裙装是太素净了,倒也清爽,不碍事,她喜欢就好。”说完,兀自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陷入了沉思:自离开扬州,来这苏府十年了,岁月实在无情,虽是自小长大的地方,毕竟出阁家道没落再回来,哥哥待我母女虽好,但是平日也鲜少在府内走动。
“娘,娘,看看夕儿画的这墨梅图,如何?夕儿可是画了一个上午了,舅舅那么疼我,这是我送他的礼物哦!娘觉得好不好?”苏若夕,一边看着自己的画,一边赖在母亲的身上撒着娇。
苏影轻轻抚摸着夕儿的头,看着眉眼和自己如出一辙的孩子:眉如远黛,不描而漆,唇如丹寇,不点而朱,一对剪水双瞳,似乎随时能沁出雾来,在阳光下亮如星辰。苏影十年前回到苏府后生下这个孩子,因出生在日暮时分,遂取名若夕,如夕阳璀璨芳华之意。
收回飘散的思绪,不知道最近怎么的,老是会神游天外,总忆起之前的种种,如果那时可以更勇敢一点,现在是不是另一番模样呢?
“夕儿画的甚好,你舅舅一定喜欢的紧,我们这就去前院吧。”苏影遂起身,拉起夕儿的小手,命丫鬟收拾好礼物和画,一行人往前院而去。
清墨斋是独立的一个院落,和前院的主殿是分离开的。要经过一个小湖,穿过湖心水榭,桃园,在经过偏殿怡景园才可以到达。夕儿很少到各处玩耍,因而十分兴奋地东瞅西看。经过桃园时,边迈开小短腿边对苏影说:“娘,夕儿去采支桃花吧,很快就追上你们的。”苏影摇摇头,也就随她去了。
此时正是烟花三月,桃园里花正盛,如一片绯色的云霞,清香四溢,夕阳穿透林间花枝,迷离的粉金色,如梦似幻。夕儿站在花枝下,伸着手,使劲够着较低的一丛花枝,可怎么也够不着。搬来一块石头,总算摘下一段,正乐滋滋的往出走,被耳畔的一阵清越的笛声吸引住了,便寻着声音的源头找去。
往桃林深处,花更繁盛,一阵风吹过,落下漫天桃花雨,夕儿在这馨香的花雨中和着笛声轻舞旋转,娘曾是长安歌舞才貌第一的女子,夕儿自幼耳濡目染,又得娘悉心教导,精通音律,舞姿轻盈,小女儿态毕现。
笛声渐渐停了,夕儿也觉得疲累,想寻个地方略作休息,漆黑的大眼睛骨碌碌转着,却险些吓了一跳。只见桃花林中间的假山旁,一少年正负手而立,饶有兴味的看着她。眼前的少年约莫十二、三岁年纪,面如冠玉,剑眉星眸,身材颀长而消瘦,在一片粉金色的花海里,竟有如谪仙,欲乘风归去之感。
“你是谁?”夕儿瞪着眼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大男孩,噘着嘴问道。少年莞尔一笑,眼前的小女娃娃粉雕玉琢的圆脸,乌黑的大眼,胖乎乎的身子,蓬松的扎着两条辫子,只在发尾绑了浅蓝色的丝绢,头上落了几瓣桃花,实在可爱的紧。许多年后回忆起来,方知这般短胳膊短腿的模样那时就闯进了自己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