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有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才能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使自己获得成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自己的工作,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生需要有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才能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使自己获得成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自己的工作,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有什么用呢?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想在院子里盖间小厨房。当他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他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材料,只要走在街上,他就会留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碰见砖头捡块砖头,碰见瓦片捡块瓦片,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把原料备全,最终就能把小厨房盖起来。可如果连盖厨房这个目标都没有,那么他走在街上就不会注意是否有砖块,也不会注意是否有瓦片,即使这些材料都摆在他的面前,他也会认为是没有用的东西。
可见,如果是两个人,一个是有目标意识的人,一个无目标意识的人,那么在同一条街上走过,其收获也会大不相同。所以,一个有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和目标的人,和一个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定位和目标的,走过同样的人生,成就的事业也绝对不会相同。人生如同盖房,也需要有目标,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向着目标的方向努力,才能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材料,创造条件,使自己获得成功。
一个人只有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和发展自身潜能,才能正确把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一些不能体察时代变迁和环境变化的人,往往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从而在自己的职业过程中紧张不安、不知道何去何从。正是因此,个人才需要去认真地设计和规划出自己的职业生涯。毕竟兴趣是人们行动的巨大动力,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使职业本身化为人生的乐趣。因此,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便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对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认准了目标,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以后要达到什么位置,工作起来才会有激情,才能每天都有进步,如果不趁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的话,那就只能混混沌沌过日子,最终一事无成。很多人之所以遭遇下岗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一开始懂得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现在很多大学生觉得所学专业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适应,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漫无目的”地“博学”,毕业的时候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投厚厚的简历,往往事倍而功半。他们可以先找出想做的以及能够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明白了追求的目标后,便把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该领域营造和强调自己的优势。
一位女士回忆自己的初期职场生涯:工作的第一年,是我最无聊的一年。从学校走出,又回到学校,从教学楼的二楼搬到三楼,我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了。那时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不用坐班,每星期只是象征性地在办公室出现一次,无所事事地待上一会儿,然后悻悻地离开。半年后同学聚会,大伙滔滔不绝地谈论各自的职场经历,举手投足已有了很浓的社会气息。而我却一直窝在老地方,什么长进都没有,看上去要多背有多背。这种百无聊赖的日子让我全然没有参加工作的喜悦。记得有个清晨,我在街上看到那些早起的人们,裹着大衣嘴里哈着热气,站在寒风中焦急地等待上班的公共汽车。这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羡慕——朝九晚五,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体面的工作。这座城市里绝大多数人都在这样中规中矩地生活着,而我却挥霍着大把的时间,过着晨昏颠倒的日子,简直是一种病态的人生。
工作的第二年,我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兼职,努力地把自己搞得很忙。有一阵子忙到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日复一日地超负荷运转。可即使在这样的忙碌之下,我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感觉——没有自己的办公桌,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也没有稳定的同事圈子——作为工作最重要的元素全都缺失了,即使再忙,也不能算是一份像模像样的工作。转眼到了第三年,我被单位派去国外进修,又重新做了回学生。朝九晚五地坐在课堂里,争分夺秒地坐在台灯下继续啃书本。晚上一闭上眼,那些艰涩的外语单词就像潮水一样汹涌扑来,压得人透不过气。半夜醒来,发现惊出一身冷汗。想想这三年来的经历,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工作:除了朝九晚五的规律作息、一张舒服的办公桌和一帮有趣的同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八小时之外,不再需要动用大脑,可以把工作的事情彻底抛开。换言之,工作要像工作,休息要像休息。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一次,有一位美国公司的部门经理上班迟到了,没完全听到总经理的报告。后来总经理找到他说:“我前面所讲的话你没有听到,我简单地给你重述一遍,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问。”迟到的部门经理惭愧地说对不起。总经理说:“没关系,其实,我作报告是你买了我的时间,可以由你自由支配,我是为你服务的。”在美国,学生交了学费就等于买了教师教授课程的时间,不听,来不来听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可没有任何损失,相反,受损失的是你自己。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购买别人的时间,和不断地销售着自己时间的过程。
在人的一生中,所有人从量上惟一均等的就是时间,而从质量上来说,惟一不均等的也是时间。人生就是在不断地销售自己时间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地增值。那么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30岁之前要走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再一个任务,就是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年轻人步入职业世界,表现如何,对未来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些年轻人总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到单位后不屑于做零星小事,不能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危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学习。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是工作后学习的。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参加工作后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还不可忽视修订目标,及时充电。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展示才能,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三十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对于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重点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环境因素也要做客观分析,切勿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人之过。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客观原因,才能解决问题,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此阶段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重要的是能让你感觉工作时快乐的地方就好!在大公司里做事情,抱怨它的管理比较僵化,想去小一点的公司吧,又担心那里可能没有年假和其他的一些优惠。人生,最怕的就是不掂掂自己到底有几两重,一味地贪得无厌,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到时候两者皆落空。其实,这是很多刚入社会求职的年轻人的困扰。若是到大公司工作,福利好、制度完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公司都规定得很清楚,相对的缺点就是比较僵化、学习的知识有限。反之,到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去工作,制度尚未建立,工作流程比较混乱,有时候甚至像是来打杂的。但是相对而言它也有优点,工作有弹性,而且很快地练就十八般武艺,将来不论去哪里、碰到什么事,都难不倒你。关键不在环境,而在于个人是否认识清楚环境的特质,进而把握学习的重点。
一位成功者的感言: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并不是很有名、规模也不大的本土企业,一待就待了几年。从最初老板的行政秘书角色做起,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做到海外部总监,我代表公司全世界跑,承揽订单。由于公司正处在良好的发展阶段,我比同龄人所接受的锻炼和所接触的社会层面都要深入。这份工作不仅收入很高,而且我个人也获得了超前的自信和成长,但我知道这仍然不是我的职业奋斗目标,我的理想是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板。当我的老板得知我想要自己创业后,不仅没有指责我,还对我的敢想敢为大加赞赏,他十分看好我的未来发展潜能,表示如果我成立公司的话,他可以投资。如今,由我控股的化妆品公司已经正式运作,代理了几个国际上知名的化妆品品牌,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卖场。我以前的老板现在是公司的大股东,我们的工作方式从上下级关系上升到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所谓水到渠成的一种职业态度,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成功自然就会来临。
第一块敲门砖的关键是,你想从中得到什么?选择第一份工作,的确对一个人的职业方向有很大的影响,但它并不是规模大小或待遇福利好坏的问题,而是你想要从所处的环境中吸收哪些养料和收获。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学习,并累积丰富的经验,才能稳健地跨出下一步。请千万切忌好高骛远、贪得无厌!
要想实现职业成功,你应该按下面的思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定位要先行挖掘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人本因素,找到职业潜力在哪个领域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发掘。
职场判断要理性了解了自己后,还要在职场上寻找这个领域工作的切入点。如何获取这个切入点,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有哪些等等问题一定要在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下进行分析,这些将是你能否在确定职业方向之后走稳走对第一步的关键。这里面包括对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行业产品信息以及在它影响下的人才结构的变化信息的了解,以及学会使用高效、专业的求职方法。
职场看重的是人的职业价值本身,而非经验多寡和学历高低。如果经验和学历正好在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之上,就能够加快职业发展,否则就是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职业停滞就是危机的前兆,在这个职业发展生死存亡的结点上,整合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道路和求职计划才是摆脱危机获取成功的关键。你可以用五个问题归零思考,从问自己是谁开始,然后一路问下去:
l.我是谁?
2.我想做什么?
3.我会做什么?
4.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5.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你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听听一位恬静的女孩的想法吧:
记得大学即将毕业时曾梦想过要做一名女强人,大概是做老板、自己开公司之类的想法,并常常为自己的伟大梦想激动不已。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可真不了解自己!
毕业四年,干过三份工作,才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确切地说,我是一棵缓慢生长的植物。对于植物来说,什么是幸福呢?应该是安然地、缓慢地生长吧?我对生活就是那样的思维,像正午的阳光,随意地洒下来,慵懒,散漫无边。虽然现在的我也时常会奔波、劳走,也会勤奋和不顾一切地实现各种梦想,但“懒”字在我这里是个深刻的主题。它不是叶子,它是根和脉络。
对于职业生涯我是一个小人物,没什么野心,我认为这些都是老总他们的事,所以我从来没好好考虑过这个问题。很多事情,并不是你规划了就能实现的,希望越大,可能失望也会越大,为了不让自己痛苦,我认为还是顺其自然吧。我想我会是永远的打工仔,行囊会永远简单、易于打理。我不会把生活像一张大饼那样摊开,让自己无法收拾。我会是最听话的那一类打工仔——诚恳地对你笑;别给我太多权利、责任和压力,我会干好手头的事情!
我知道我渴望自由,我知道我不能被任何东西捆绑,尤其是被自己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捆绑在某地。所以,我永远不要做什么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