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要像做工作一样认真投入地来求职,把这当成工作。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如果用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永久地沉沦。无论前景如何不明朗,作为未来的职场人士仍要义无返顾。
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要像做工作一样认真投入地来求职,把这当成工作。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如果用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永久地沉沦。无论前景如何不明朗,作为未来的职场人士仍要义无返顾。
找工作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实找工作也有大学问,把求职当作“工作”来做,就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对于自己这份工作——“求职”,你一定要敬业,像我们做其他工作一样,一个敬业的员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怎么做,你对这份工作就应该怎么做。
找工作时轻易放弃,是很多人的通病。我曾经问过一些求职者,为什么那么容易放弃?他们对我说,“我认为找工作不应当这么艰难,我认为不应该花这么长时间。”在大多数求职者的心目中,希望只要投放十几份简历、打上几个电话、参加两三次面试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去找工作,碰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最终可能一无所获。也许他们要把上述工作量放大十倍,才会有理想的效果。
有一个美国学者把数学用到了对求职学问的分析上。他认为,把求职当成“工作”做,你的工作到来的时间才会缩短。他提出,当你从事这个“职业”——求职的时候,你也应和一个职员一样,上午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在你求职期间,如果你想加快求职速度的话,必须下决心付出所有的时间。因为,你求职的成功率与你所花的时间成正比。
求职者还应当搞清楚几个问题:
l.找职业还是找企业。许多求职者在择业的初期,往往是看中某一个企业的知名度而投奔该企业麾下。而相反,有的企业初创时期名不见经传,规模也不大,为了吸纳人才煞费苦心也很难得到优秀人才的垂青。对此,一些优秀人才的回答是:为了寻求一个安定的栖身之处。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现代企业、或者说能够让你工作一辈子的企业已不复存在,现代社会永远充满着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因此在择业时应当选择一个长期、稳定、有发展前途的职业,而不是企业。
2.找职业还是找工作。许多求职者在择业时属于盲目的跟从,对自己要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和分析。许多求职者被问及他们对所申请职位的看法时,往往一问三不知,那么,如果连你申请的职位应当做些什么工作、该职位发展前景如何你都一无所知,企业又怎么会录用你呢?
许多人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也没有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综观这些求职者的履历,不难看出,他们今天当销售人员,明天担任行政助理,后天又去了房地产公司从事策划工作,每一次择业都从头开始,从中反映出这些择业者的盲目性。每一次重新择业都不是在原来职业基础上的发展和延续,属于缺乏长期眼光的单纯的找工作行为。
3.找工作还是求头衔。综观许多求职者的履历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求职者年纪轻轻便有了诸如“经理”、“总监”之类的头衔,而他们的薪金远远达不到这些头衔应当获得的市场价值。当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很多求职者坦言,现在这些头衔早就缺乏以前的传统上的含金量了。求职者在择业时应当非常清醒地分析,知道企业究竟招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千万不能为所谓的“主任”或“经理”的头衔所吸引而忘乎所以。
4.谋高薪还是求发展。求职者在择业时应当着眼于该职位的市场前景以及发展潜能,千万不要为暂时的薪资方面不尽如人意而放弃了一个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只要你所谋求的职业是有着光明的前景,既使目前工资低一些,只要能够学到本领,就定能有所发展。
5.求稳定还是顾眼前。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同一职位、同等要求倒是小企业出的工资比较高。其实大企业所提供的除了一份薪金之外尚有完善的福利和稳定性保障,而小企业所能够给予求职者的稳定性略逊一筹。因此,求职者在择业时应当进行自我分析,我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择业者在谋求职业时应当平衡眼前的暂时利益和长远的价值,寻求一个理想的最佳的平衡点。职业指导专家告诫求职者:40岁以前的年轻人可以多考虑一些眼前利益,40岁以后应当把企业的稳定性放在首位,因为除了年龄因素之外,当自身的职位达到某一阶层时,可选择的机会已大大减少,再择业的可能已大大减少。
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雷科·鲍克说: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待遇又高的工作。然而在实际择业过程中,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确实很难如愿。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职者能否客观看待择业。常见的现象有小毛驴的犹豫——许多人在选择职业、成就事业时,都会存在“小毛驴的犹豫”——一头小毛驴,在干枯的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堆草,但是一再迟疑,不知道哪一堆更好,结果活活饿死了。这就告诫我们,人的期望值不可太高,绝不可以左顾右盼而坐失良机。做梦娶美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这种人想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只能是做梦娶美人——尽想好事。总想拣个大西瓜——求职者往往在择业时挑肥拣瘦,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因此,求职者在择业前,应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衡量后再去择业。
在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许多流连于招聘会的求职者开始认识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应该是既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与自己的兴趣和长处相吻合,又能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培养。
学计算机专业的小邓,被几家电脑公司看中,愿出高薪聘请。其中有一家公司答应给他年薪4万元,很有诱惑力。他到该公司实地考察后,感觉工作环境的确不错,但老板只要求他搞一般的文字和数据输入,工作很轻松,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不愿接受他们的低职高聘,假如我一直被困在简单的操作中,更有价值的软件开发就成泡影,长久下去,会消蚀自己的创造力,这不值得。”在小邓看来,能否施展才能才是择业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周女士是一家生产建材产品企业的“头头”。当年她刚去这家企业时,眼前四壁空空。那时她每个月的薪水仅一百多元,而其他行业的收入有的已达数千元。她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工作,更看准了建材产品未来的前景,没有动摇。那时她的生活费经常靠家人贴补。然而,两年之后,这个企业越来越红火,产品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自己也凭才能一步步升迁,工资也跟着翻番。她说,我的最大长处就是有耐力,喜爱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而进入这家企业正好使我的长处增了值。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最高文凭是中学,因为在哈佛大学他没有读完就经营他的电脑公司去了。盖茨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自己长处的人,他成为世界首富不足为奇。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也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的职业,应该选择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这是因为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的“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
确定了方向和原则,就该准备第一份工作任务——写你的简历了。眼下这方面的指导建议浩如烟海,我只想强调几点:
l.量体裁衣特制简历。用人单位想知道你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含糊笼统、毫无针对性的简历会使你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必须避免你的简历千篇一律。如果你有多个目标,最好写上多份不同的简历。每一份针对招聘单位的特点和要求,突出相应的重点,表明你对用人单位的重视和热爱。雇主非常不喜欢那种有“自恋心态”的简历“我有非常强的团队精神、专业的知识背景、良好的沟通技巧??”因为太宽泛,既没有实质性内容,也没有突出个性。更何况你会这样写,别人也会,每天看着同样的简历,如何不产生“审美疲劳”?不夸张地说,这样的简历还没有到人事经理手上就被扔进碎纸机了。
2.让简历看起来舒服。“我们首先选择看上去让人感到舒服的简历。有的人为了求新,在封面上用美人照,用很怪异的文字;有的简历写得像病历,很乱,揉得很糟。这样的简历,我们一般看都不看,直接淘汰。”一家知名公司的人事经理如此说。
3.让简历内容突出。内容是一切,简历一定要突出你的经验、能力以及过去的成就。你需要用证据来说明你的实力。记住要证明你以前的成就以及你的前雇主得到了什么益处,包括你为他节约了多少钱,多少时间等,说明你有什么创新等。可以写上你最突出的几个优点,但是最好与应聘的职位相称,不是漫天说好。最聪明的做法是告诉别人,我能做好这件工作,而不是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如果教育背景不过关,就要强调工作经验或与之相关的技能。应届毕业生一般没有工作经验,这是个致命的弱点。可以把和应聘职位相关的实习经验罗列出来。
有个女孩当初应聘网络公司时,她所学的经济专业和对方要求的计算机专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她对自己的教育情况只用了一句话概括,花了很多篇幅来描述读书时参加学校网页设计大赛的情况。她详细叙述了自己确定创意、收集素材、进行设计的过程,强调自己具有扎实的设计功底,能熟练使用各种网络软件,最后还附上了获奖作品。该作品得到了公司老总的赏识,因此过关。
有的人因为学历或资历过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果愿意降低期望,不妨隐去后来所受的教育。比如北京某高校的一位博士想在课余找份兼职工作,可别人一听说他是名校博士,就表示小庙容不下大菩萨。无奈博士只在简历上写明本科学历和读硕士之前的工作经历,对研究生教育经历略去不提。这样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后来老总得知他是博士,惊叹他居然如此脚踏实地,越发器重他了。
4.力求精确。阐述你的经验、能力要尽可能的准确,不夸大也不误导。确信你所写的与你的实际能力及工作水平相同,还要写上你以前工作的时间和公司。你的表达或材料的某个细节如果让人感到可疑或者不舒服,你就可能错失良机。与其把很多抽象的概念化的素质写出来,还不如用具体数据、事实等来表明你的工作实力,让别人自己得出结论。假若你有在GE工作过的经历,那么写清楚这段经历远比自诩“团队精神”、“抗压能力”等等更具有说服力。应聘营销方面的职务时,最好列出你过去完成的项目、数量、完成的周期、效果、标的等。用头衔、数字和名字来突出你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远比那些空洞的形容词要好。
5.注意用词。使用有影响力的词汇。同时要注意:雇主们总认为错别字说明人的素质不够高,他们最讨厌错字、别字。许多人说:“当我发现错别字时我就会停止阅读。”
当然,求职中你还要提防某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设置的陷阱。岗位虚设是企业在招聘的计划阶段最常用的办法。一些企业为了造声势,往往会将一次小型的招聘“策划”成一个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只缺一个人,招聘广告上却写招4个人;明明只在省内经销的产品,却写招聘外埠多个城市的主管,而业务员根本没有限量。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造声势,鼓吹公司的规模。还有更“缺德”的企业不缺人手,纯粹是为了扩大知名度。许多求职的人投出个人简历后,犹如石沉大海,不少人都认为真的是自己技不如人,被淘汰掉了。特别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将个人简历做得异常精美,造价很高,结果简历的命运是看都没看便进了碎纸机。
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到国企、机关这类单位工作,要通过熟人介绍才有把握,而企业招聘时同样会受人情左右,不过方式有所不同。因为企业机制相对现代化,所以操作时比较隐蔽。比如我想进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某个人要帮我,那么这个人可能与负责收简历的人递话,于是这个人会把所有条件超过我的都放在一堆,在交给上级前直接送进碎纸机,老总只能见到我和所有不如我的人。而在简历被分派到各个部门时,可能会经历第二次同样的手脚。
应聘人员一般都会认为参加企业培训就代表已经进入了试用期,但高兴得太早了。新人的培训是很多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一次重要工作,但有些企业会把这段时间模糊处理。特别是一些新生的、成长期的企业往往把培训变成推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有的保险公司常年招聘、常年培训高级管理人员,但培训时不论应聘什么职位,都要求完成一定任务量后才能转正。签合同时有的企业把《劳动法》里规定的一些重要环节省略掉了,也就把企业的一些责任和义务省略掉了。已经签了合同也单方面撕毁合同,用很多办法“刺激”员工主动辞职。比如,小差错大处理。最“阴险”的办法是主管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不好,很多人因此主动辞职,这叫作“制造离职气氛”。
但无论前景如何不明朗,作为未来的职场人士,相信你仍将义无反顾,因为,未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