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注定是一个民情激奋的年份,正当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国四万万民众的命运上下奔忙奔走呼告的时候,身在甘肃一个以冉姓居多的村寨的五世贫农子弟冉世存迎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不安分的血液在他的胸腔里熊熊燃烧起来,他在一夜之间就感到自己长大了,接下来他就彻彻底底地热血了一把,在与邻村豪强争水的械斗中失手打死了末代举人周半世的独生子,从此开始了他福祸难料的流亡生涯。
在流亡过程中,冉世存结识了同样苦命的兰花花,正像所有发育正常的青年男子都要娶妻生子一样,两个苦命人在苦难中磕磕绊绊地组成了家庭。殊不知,冉世存就此拉开了家族婚姻史上“弱弱结合”的序幕,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也似乎就此与冉家无缘了。生活依然动荡,家势浩大的周半世为独子组织的复仇活动仍在继续,为躲避追杀,冉世存注定要一辈子颠沛流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的后人们也像先祖一样,每一代人都要挪一次窝,当然挪窝的原因不再是躲避追杀。他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周半世作孽多端却可以风光一世在械斗时双方都死了人,身为械斗的组织者的周半世却能够继续过着逍遥日子,而他自己和后人怎么就像断线的风筝再也找不到落点?
那是因为周半世是读书人,是官绅和乡民眼里的厉害人物。一想到这一点,冉世存就满眼是火,一身的腱子肉就蠢蠢欲动了,而他终究拿读书人和他们的权势毫无办法,他由此仇视起所有的读书人,以及读书人身上特有那种玩意儿——文化,他在口授的家训中严厉制止后人求学读书。
冉世存哪里知道,许多年以后他的后人冉富有却要置先祖的遗训于不顾,为了让儿女们能求得一星半点的“功名”,为了这种他骨子里看不起的东西付出了多少辛劳,到头来又要经受怎样的迷惘和痛苦。如果后人严格执行家训,结果会不会是另一种样子呢?无知却又自信的后人当真要为“不听老人言,吃眼前的亏了”。倘若冉世存九泉下有知,会不会从长睡中惊醒,再为他的不肖后人补上一堂人生的课?
与先祖不一样的地方是,冉希望和他的弟妹们生来就对文化有种天真的向往,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接近神圣的文化殿堂,他愿意承受寻知路上的一切苦痛,最终实现他难于言表的梦想。或许,终其一生都可能与他的信念擦肩而过,但是他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读书,他不知疲惫,不畏人言的与“读书无用”的愚顽思想做着另一种意义上的较量。读书!读书!读书不能给他带来金玉满楼,读书也不能为他带来锦绣前程,甚至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他不怕,别人越是讥笑他越读的来劲。可能就像别人想的那样,他这一辈子的书白念了,也可能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俗人相比,他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人生的意义很难言说,孰对孰错也不好判断,只能留给后世或更清醒、更聪明的人来解读,他要做的无非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弱者力所能及的一点拼搏,或曰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