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4600000009

第9章

以吾一心之三觀。觀彼一境之三諦者。乃理觀也。亦別觀也。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者。乃事觀也。亦總觀也。亦即專稱名號也。然此淨宗。唯在發願求生。是故總觀別觀。皆無不可也。虎溪大師。乃元朝虎溪懷則法師。述一心三觀頌曰。境為妙假(云云)。境為妙假者即心也。觀為空者。即境也。境觀雙亡者。非心非境也。亡照何嘗有先後者。遮照同時也。一心融絕了無蹤者。唯一中道妙心。更無空假之蹤迹也。既日用中具足三觀。尚何不法爾乎。三觀法爾門竟。

八感應任運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我心感諸佛。彌陀即懸應。天性自相關。如磁石吸鍼。

感應之相。略明四句。一者冥感冥應。謂過去善修三業。現在未運身口。藉往善力。為冥感也。雖不現見靈瑞。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而知。是為冥應也。二者冥感顯應者。過去殖善。為冥感已成。便得值佛聞法。現前獲利。是為顯應。如佛初出世。先得度者。現在何嘗修行。如來照其宿機。自往度之。即其義也。三者顯感顯應。現在身口。精勤不懈。而能感降。如須達長跪。佛往祇園。又如道場禮懺。能感靈瑞。即顯感顯應也。四顯感冥應者。如人一世勤苦。現善濃積。而不顯應。冥有其利。此顯感冥應也。若解四意。一切低頭舉手。則知福不虗棄。終日無感。終日無悔。若見喜殺長壽。好施貧乏。不生邪見。若詳論者。則有三十六句等種種義也。天性者。佛性也。相關者。連係也。有二種相關。謂天性。誓願也。我於諸佛。但有天性相關。我於彌陀。則有二種。故於彌陀最有緣也。磁石者。吸鐵石。山之陽產鐵。山陰必有磁石。二物同氣故也。

二論文分三。初天性相關。二誓願相關。三結示淨宗今初。

論曰。諸佛眾生。同一覺源。迷悟雖殊。理常平等。故曰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眾生乃諸佛心內眾生。迹此而言。則諸佛眾生。心精無時而不通脗。但諸佛無時不欲度生。而眾生念念與之迷背。故勢至菩薩曰。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關。故得任運拔苦與樂。

文分三節。初正明。二引證。三總結。初中同一覺源者。同一天性也。脗者。脗合。即相關也。第二引證中。有事理二意。今但約事釋。一人專憶。喻佛常欲度生。一人專忘。喻眾生念念迷背。佛常欲度生故若逢。念念迷背故不逢。逢故見。不逢故不見。此喻理即位也。子若憶母。喻眾生常念佛。喻名字觀行相似位也。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喻分證位。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此以法合喻也。現前見佛。如遠公三覩聖像。當來見佛。或命終時見。或於淨土見。去佛不遠者。去自果佛不遠也。第三總結。一理。即天性也。拔苦與樂者。悲能拔九界苦集二諦之苦。慈能與佛界道滅二諦之樂也。天性相關竟。

二誓願相關。

況無量壽佛。因中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滿。故凡百眾生。弗憂佛不來應。但當深信憶念。數數發願。願生西方。如磁石與鍼。任運吸取。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鍼能合磁。而不能合玉。譬猶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陀。而不易感諸佛。豈非生佛。誓願相關者乎。

文分二節。初明誓願。二明相關。按無量壽經。過去久遠。世自在王佛世中。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發無上道意。棄國捐王。而作沙門。號曰法藏。詣世自在王佛所。求佛說法。時世自在王佛。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發無上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國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白佛言。唯願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故發四十八種大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說有一願不滿。不取正覺。今道果久成。僧那者。此云宏誓也。此明誓願。然磁能下。明相關也。然諸佛度生。原無揀擇。而因中願力不同。結緣有異。故有相關不相關者。彌陀因中願勝。與此土眾生緣深。故誓願相關也。誓願相關竟。

三結示淨宗。

是故求生淨土者。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彌陀要解云。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是故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感應任運門竟。

九彼此恒一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若人臨終時。能不失正念。或見光見華。已受寶蓮生。

普賢行願品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此中能不失正念者。正謂唯此願王。不相捨離也。此實在操之有素也。

二論文分三。初舉事。二顯理。三引證今初。

論曰。往生傳云。張抗。仕石晉為翰林學士。課大悲呪十萬遍。願生西方。一日寢疾。唯念佛號。忽謂家人曰。西方淨土。秪在堂屋西邊。阿彌陀佛。坐蓮華上。見翁兒在蓮華池。金沙地上。禮拜嬉戲。良久念佛而化。翁兒。抗之孫也。

石晉者。後晉也。高祖石敬塘。後唐明宗之壻。借遼兵而滅唐。有天下。改稱為晉也。舉事竟。

二顯理二。初尅本體直示唯心。二就行人點示唯心今初。

所以爾者。蓋西方極樂世界乃吾心中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約土而言。有十萬億彼此之異。約心而觀。原無遠近。

所以爾者。承上文西方秪在堂屋西邊而言也。極樂者。乃吾心之淨土。心淨故所以土淨也。娑婆者。乃吾心之穢土。心穢故所以土穢也。約土而事論。而有彼此之幻相。約心而理論。彼亦唯心。此亦唯心。原無遠近也。直示唯心竟。

二就行人點示唯心。

但眾生自受生以來。為五陰區局真性。不契心源。念佛之人。果報成熟。將捨現陰。趣生陰時。淨土蓮華。忽然在前。唯心境界。非有去來彼此之相。

自受生以來者。謂從無始以來也。為五陰區局真性。不契心源者。被色受想行識。分隔真如實性也。謂六凡五陰。區局真諦性。不契性量之源。二乘五陰。區局俗諦之性。不契性具之源。菩薩五陰。區局中諦之性。不契性體之源。現陰者。現在五陰也。趣生陰者。趣淨土清淨五陰也。陰有四種。謂現陰。命終時。名死陰。死陰後生陰前。名中陰。投胎時名生陰。又名四有。大善大惡。不落中陰。今念佛人直趣生陰者。不落中陰也。捨現陰。趣生陰。故曰生則決定生。唯心境界。無有去來。故曰去則實不法也。顯理竟。

三引證二。初引經證。二引古證今初。

故首楞嚴經云。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大佛頂經云。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饈。口中水出。乃至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溼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乃至心存佛國。聖境冥現。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云云)。未捨暖觸者。即前文云。最後剎那。第八識趣生陰時也。善惡頓現者。亂心位也。純想即飛者。謂純是虗想。不能從墜也。若飛心中。謂上升心中也。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者。平日所修福慧。並發求生淨願也。自然心開者。一切境界無有障礙也。無障礙故。所求淨土自現。隨願力往生也。下文還有一情九想。二情八想。乃至純情無想。隨情想二分。判其升沉。茲不具錄也。引經證竟。

二引古證。

法智大師云。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亦此意也。

彼此恒一門竟。

第十現未互在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蓮華開敷。

蓮華開敷者。喻因果同時也。華開蓮現。故曰因中有果。功德不唐捐也。

二論文二。初約心法圓融明互在。二約心性常住明互在今初。

論曰。圓頓教人。頓悟心性。無修而修。修彼樂邦。性中所具極樂。由修顯發。而此心性。豎貫三際。橫裹十虗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是以念佛之人。名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雖名為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與所具果法。同居一念。心性圓融。無法不攝。故如蓮華開敷。華中有果。

頓悟心性。無修而修。修彼樂邦者。頓悟隨緣不變之性。雖然無修。然而不變隨緣之用。無所不修。以性中所具法身之極樂。由般若解脫二種修德而顯發故也。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者。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也。由同居一念故。是以念佛之人。名為全法身之性德。起成般若解脫二種修德。全二種修德。仍在法身之性德中。約修德而論。雖名為因。約性德而言。因中有果。以因法果法。同居一念故也。理具三千因法。事造三千果法。同居一念。故曰心性圓融。無法不攝。猶如蓮華開敷。華。喻因。蓮。喻果。華開蓮現。喻因果同居一時。故現未互在也。心法圓融明互在竟。

二約心性常住明互在。

況此心常住。無生滅去來。即今念佛之心。便是當來華池受生之時。故說初發心人。極樂寶池。已萌蓮種。若精進不退。日益生長。華漸開敷。隨其功德。大小輝煌。其或懈退悔雜。日漸憔顇。若能自新。華復鮮麗。其或不然。芽焦種敗。且此蓮華。人誰種植。現未互在。斯言有歸也。

越國夫人王氏。宋哲宗從父荊王之妻也。專修淨土。晝夜無間。導諸妾婢。并志西歸。中有一婢。獨懈慢。夫人曰。不可以爾一人。壞我規矩。擯之。婢悚悔。遂發憤精進。久之不倦。一日謂同事曰。吾其行矣。夜聞異香滿室。無疾而逝。越宿。同事者告夫人。夜夢化去之婢。令致謝夫人。幸蒙訓責。得生西方。感德無量。夫人曰。彼能入我夢。乃可信爾。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如前。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行。頃之。見一大池。有蓮華大小間錯。或榮或悴。夫人問其故。婢曰。世間修西方者。纔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精進者榮。怠廢者悴。若歷久不息。念熟觀成。形消神謝。決生其中。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也。婢曰。楊傑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夫人又問何人。曰。馬玗也。兩人俱修淨業。事具本傳。夫人曰。我當生何處。婢導之行。可數里。望見一華臺。金碧晃耀。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處。乃金臺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眡之。則已化去矣。現未互在門竟。

同类推荐
  • 诗经稗疏

    诗经稗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四不可得经

    佛说四不可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阵乐

    破阵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一见很钟情

    一见很钟情

    一卿回到家发现自家的三宝不见了,找了半天还没找到,吓得急忙打了电话给苏辰“我把三宝抱给爸妈养了,我们平时都得上班,不方便照顾”苏辰听完一卿的话在电话那边一脸的一本正经。他看那条狗不爽很久了,自家老婆平时对那条笨狗有时比对他还好→_→一卿“……”哪有不方便,她现在每天只上半天班而已-_-b…………学长,我们当初说好的高冷呢?
  • 时间大门

    时间大门

    《时间大门》整个故事以主人公吴非的一场“一天25小时”实验展开,自由职业者吴非因经常听身边的人埋怨时间不够用,某个周末去书店看书之后受书本内容启发,决定设计“一天25小时”实验,人为地把一天24小时延长至25小时,尝试通过调整时间来重构生活规律。实验开始后,他经历了昼夜颠倒、经历了时间错位,甚至发现了24小时世界和25小时世界两个平行世界,而且自己能通过电梯往来于这两个世界。他通过在这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来之间来回穿越的方法,帮助身边的朋友度过各种难关,最后也帮助自己见到了已故奶奶的最后一面。该故事有着一个唯心的外壳,但包含着一个唯物的内核,通过各种生活故事,讲述了时间、人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
  • 无限之雷霆领主

    无限之雷霆领主

    在主神空间,血统为尊,但在梦魇空间里,技能才是王道,主角没什么金手指,但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爬上巅峰。在瓦罗兰大陆中学习技能,在热血格斗中磨练武技,在大唐双龙传里教寇仲徐子陵武功,在武侠世界中开店隐居,在三国中建了个图书馆当馆主,各种著名的偏门的东西都会在书中出现。这是一个独行侠的故事,一个会享受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小白写的第一本书,如有bug,多多体谅,多多收藏,前面的章节字数有点少,后面就好了,希望可以养肥了再杀)
  • 无良小皇帝

    无良小皇帝

    一个年轻少年,无意穿越到古代。他既是秦朝的终结者,华夏的创建者......从遇上秦晓,到皇帝,后宫三千......一条神龙,一本异于正常版本的《金枪不倒》,平凡少年夏雨的热血修行路就此开始!期待着他创造的神话......
  • 你在,三生有幸

    你在,三生有幸

    如果人有来生,该是怎样面对未知对象;如果你没有前世的记忆,看到某个陌生人擦肩而过,胸口隐隐作痛,这样的你,够可怕吗?如果人都有前世的记忆,是否就能感知到未知的东西,这样,是不是可以每次轮回,都拒绝孟婆的甜汤,即使走过奈何桥,泪水在心蔓延,也抵不过你回眸看我的眼神。如果这一世,再遇见,我一定不会错过你,还记得之前我在三生石的十里亭等你吗?我等你,但你要来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EXO愿岁月回首

    EXO愿岁月回首

    机会失去以后就没有了,我给过你们机会是你们一再不相信,所以,你们没有权利怪我狠心,【人生的莫测与无奈。其实得到与失去也是一线之隔,正如佛经所说:“失就是得,得就是失。”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懂得失去这个词,失去了谎言,我却得到了信誉;失去了悠闲,我却得到了发展。‘失去’让我拥有了现在的幸福。”】
  • 无心大小姐:闺门毒秀

    无心大小姐:闺门毒秀

    她是从地狱中挣扎出来的恶鬼,阴险,奸诈,邪恶,她是江湖赫赫有名的魔教妖女,云门九音的名声使人闻风丧胆,她是失踪多年的相府大小姐,一朝归来,阴谋,权术,毒计接踵而来。她冷眸微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妖孽男人是个什么鬼??
  • 大总裁恶宠冒牌甜妻

    大总裁恶宠冒牌甜妻

    七年前她是如花似玉的美少女,七年后她是人见人害、车见车爆胎的某男怀里的胖球球……最悲催的是对小三不能打不能骂,更不能和小三置气。某男:“你才是小三!”某女指着遗照上跟自己长的一样的女人对某男吼道:“姓容的,睁亮你那72K铝合金彩钻蓝眸,你女人我是活的!”你吖的,晚上睡觉不抱软呼呼的我热炕头,竟抱着我的‘遗照’睡冷床…看你的女人我怎么从小绵羊变成扑倒你的红太狼!
  •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