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900000003

第3章 风月无边茶一杯

心外的世界很浮躁,有着许许多多的无奈。可只要持有一个平常心,留下一片安祥清净,就会有“无边风月茶一杯”的人生境界。

唐代大同禅师和投子禅师在山水间品茶,纯净的茶水映现着无边风月。

投子禅师指着茶杯说:“森罗万象尽在其中。”

大同禅师将那杯茶泼了问:“森罗万象究在何处?”

投子大师说:“可惜了一杯好茶!”

心含十方世界,森罗万象,尽在心中。有纯净无染的心,犹如洁净的明镜,才能映出纯净的无边风月。若是心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再美的景致也不可能进入,更不可能映现。

大同禅师将那杯茶倒掉再问“森罗万象究在何处?”意思是一切不住,“不住”,就是不执着于有无的分别,执着即污染。心如明镜,映现一切,无论执着于什么不放,都是污染,镜子便不再光洁,照什么都一片模糊。

正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杯茶被倒掉,不再映出森罗万象,但森罗万象依然如故,如如不动的存在。一切归结于空,归结于真空妙有。

投子大师说:“可惜了一杯好茶。”又回到茶,以俗情了结,不再说禅以淳茶喻心,这是两位大师的禅话。

读禅话,切莫离开“心”去读,切莫离开“心”去解,只在字面上纠缠,就是读“死句”。若就禅僧“参话头”而言,就是参了“死句”,总也透不出去。两位大师说的是茶,若只在茶上钻,就被一杯茶淹死了,钻不出去了。

读诗词书画,同一个道理。

许多的美,用画卷和文字都是无法表述的。不过还是有了那么多的文辞诗画。而诗画清浊高下,全随诗画者的心而定。这并非指瞬间的情绪好坏,而是一个人的境界。所以才有了“诗仙”、“诗圣”、“诗佛”、“书圣”、“画圣”之说。

只是当我们在读而且是很努力地读那些作品时,我们同样只能以心去感受诗人的心,而无法以语言文字去解说它们。

如被称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王维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怎么解说?若从字面解说,则等于什么也没说。或者说根本就没读懂它。因为那是个空寂无念,不被尘俗欲念遮蔽的干净的境界,也就是诗人自己无染的心性。这类诗被称为以禅入诗,这样的境界就叫做禅境。禅不可说,只可意会。在禅宗趋向鼎盛的唐代,这类诗可说是唐代山水诗的主流。至北宋更甚,几乎诗禅合一了。

南宋诗论家严羽,首开以禅论诗的先河,他说:

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他这里所说盛唐诸公的兴趣,并非遣词造句的兴趣。而是能感受到无边风月的清净心,真性情,所写一切,唯在写出真性情。其实清净性情又如何能写?只有通过他文字去感觉,感觉诗人的真心。仅凭文字是写不出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的。因为一切实相,均无相可得。

如东晋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一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其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大家都生活在滚滚红尘里,每个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生活很富裕,住在四周风景秀丽的别墅。推窗揽月,开门见山,也不见得就会有如此悠然自得。陶渊明可是一生穷困,除了一大堆书,别无余财的人。他喜欢喝酒,又买不起酒,倒是乡亲们很友好,常送他些家酿薄酒。

陶渊明想说的“真意”是什么,他想说,可又“欲辩忘言”,不知从何说起。就是读者,感觉到了,也不知从何说起。

这同样是森罗万象,尽在此中。此中者,即心中而已。说有感觉无感觉都说不清,那就是真空妙有。

罗丹在《艺术论》中说:“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的眼睛没有发现。”他所说的眼睛,也就是能感受到美的心灵。因为,只有心才能感受。眼睛是“用”,心才是“体”。体用不二,才有了感受的真切。

“发现”美不易,表述更难。西湖很美,古往今来还没有看到真能表现“西湖十景”的画卷。明白人不画,画的人不明白。因为“心”不可画,画出来的不是“心”。正如明末清初禅画大师担当禅师所说:“有一笔是画也,非画。无一笔是画,亦非画。”简直无从下笔。

写西湖的诗也很多。多为应景之作,或是景点介绍之作。写茶的也很多,也多是“虎跑泉水龙井茶”的重复。

个人最欣赏的是苏东坡的两首诗。也是最为人知的两首。

写西湖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西湖有多美?像西施一样美。谁见过西施?谁也没见过。那就以自己的心去感觉西湖吧。有多少人到过杭州西湖,就有多少个西湖。西湖的美,只在心中。

写茶的:

要知玉雪好心肠,不是膏脂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那份玉雪清纯的情怀,那份沁人心脾的淡雅,唯有与茶为侣者心知。

苏东坡在中国文化史上是难得的通才,诗词书画无一不精,融汇儒、道,统摄六艺。与当时禅门诗画大家交游甚广,深得宗门三昧。从这两首小诗也可见其心迹之一斑。

一杯茶不仅能映出森罗万象,还能映现禅门“神通”。

麻谷禅师和南泉禅师等三人,年轻时云游参学,途中遇到一个已入禅悟境界的老婆婆。一路闲聊着,到了老婆婆的茅屋茶馆。

三人至店,婆婆煎茶一瓶,携盏三只至,谓曰:“和尚有神通者即吃茶。”

三人相顾,都不敢贸然动手。婆婆说:“看老宿自逞神通去也!”于是拈盏倾茶便行。三个和尚都以为自己没神通,不敢喝那杯茶。婆婆拈起茶杯,一口喝下,顾自走开了。什么是“神通广大”?“无住无著,本分天然”,就是神通广大。

参禅如此,诗文书画同样如此,心性通达即神通。百千妙用,只在一心。若能如此,何愁无佳作。

这也是一杯茶中的风月。

心外的世界很浮躁,有着许许多多的无奈。可只要持有一个平常心,本分自然,安祥清净,就会有“无边风月茶一杯”的人生境界。就能在难得的闲暇中,无须奢侈与豪华,在山水间,在屋檐下,静静地品味着一杯清茶,品味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一切。那美好的一切,都在心里,是森罗万象,还是无迹可求,都只属于自己,都是无边风月。

满腹牢骚,内心世界欲念丛生的人,即便面对再美好的景致,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能有丝毫感受。

两位禅宗大师品茶品出了禅味,从“森罗万象,尽在其中”到“森罗万象究在何处”,杭州龙井茶园,有幅不知出自何年何人的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诗、茶、花、雨、春风、秋月,尽在一杯茶中。谁也无法永远留住这美好的一切,却又能永远品味着那无穷的韵味。

韵味无穷,正是风月无边。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世界篇

    本书对世界文化艺术做了介绍,分为文学名著篇、美术雕塑篇、音乐歌剧篇、历史遗迹篇、节日风俗篇、饮食文化篇、饮食文化篇。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本书针对普通社会读者,为广大立志实现梦想的人群介绍了从平凡到优秀的种种方法,这些中肯的建议将帮助读者朋友从“改变”开始,逐步走向“优秀”。
  • 洛君赋

    洛君赋

    先卷为散文,后卷中洲之战,引天下分分合合,究竟落谁主宰。吹一曲落君赋,淡天下之忧而忧。若非今生已奈何,吾必登天问青云。他日乘龙去,今宵酒梦回
  • 学会独自去面对:个人成功自助法则

    学会独自去面对:个人成功自助法则

    本书为读者讲述了如何学会思考、培养健康的心态以及怎样才能增强行动的果断力等内容。
  • 仙艮

    仙艮

    老天若是不给,我就自己拿!师傅死后,萧晨终于明白了这一句至理名言,从此,他踏上了一条逆仙的不归之路。
  • 游必有方

    游必有方

    生活随笔,工作感悟,游历心得,均用散文记录之,只求心中一念闪,十年可追溯。
  • 雨镇

    雨镇

    绝望少女以跳楼的方式结束十五岁的生命,到达了“地狱”,“死”后的她,却觉得自己像获得了新生。
  • 韶华你知

    韶华你知

    【免费】【短篇】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了他,只是记得,刚进入校园,就一眼看见了他。或许是缘分使然,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定数,或许,这是我的爱。我的爱,最终会走向何方?没有人能够预知。我也只能走一步算是一步。我的爱,会无疾而终?
  • 李萧潇的平凡生活

    李萧潇的平凡生活

    何为平凡,不高傲,不崇高,不夸张,不虚饰。看主角如何平凡生活,体验世间百态,冷暖人情。在平凡中成圣,在奢华中归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