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企业的高度取决于企业家的高度,那么一个企业能否顺应潮流完成转型,自然也取决于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如果企业家的思维不能完成转换,这个企业的转型基本上很难完成。
我认为,要成功,先发疯,自我颠覆,要从企业家自身开始。也许你会说,自我颠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自我颠覆之所以难以实施,在于对人的内心引起严重的认知失调和不安全感。即一个人的行为选择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简单说,当你放弃能预见的未来,转向一个更加难料的轨迹时,你不免会感到孤单、害怕,甚至穷困。但当你面对自己的创新窘境时,成功的可能性和广度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企业来说,也需要自我颠覆,这就需要企业家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过:“失败,不是因为你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今天,不管你做出多么正确的商业决策,都有可能死掉,因为你计划的基因不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原来新东方的成功要靠个人努力、个人讲课能力、个人辛辛苦苦勤奋的能力,但是今天这种能力没法跟互联网、移动技术相结合。未来想让新东方更加成功,就必须更换我本人的基因,同时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更换基因这个坎过不去,基本上就要死。”
这里提到的“更换基因”,就是企业的自我颠覆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注定会万分痛苦,但这是企业在新商业时代创造辉煌的唯一选择。
互联网本身的逻辑就是颠覆和自我颠覆的概念,它需要靠想象力去创造出这个世界未曾有过的东西,才能实现它的成功之路。颠覆和自我颠覆是互联网的常态现象,他每天都在颠覆和自我颠覆。
骆驼服饰品牌的创始人万金刚,年近50岁,他的同龄人多数对互联网很陌生,但他却跟一帮20岁左右的后生在一起,了解互联网,熟悉互联网,参加淘宝的电商培训班。他说,变革首先来自创始人的思维和心态,过去成功的经验是好事,但有时候会阻碍接受新事物。要有空杯的心态来学习互联网,互联网变化太快,慢了一年半载,就很难追赶上来。
他不仅满怀激情地学习互联网,还接受培训师的建议,重构了服务互联网的组织架构——原先线下每个部门是逐级向上汇报,但是互联网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总经理可以直接指挥到每个小组。这样,2013年双“十一”当天,骆驼销售额达到3.8亿元。
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团队的思维,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惯性的、固定的、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不积极主动的创新,这种思维就可能形成死角。
在做一膜就靓之前,我做顾问公司接的项目也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本来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却做起了面膜,身边的朋友和团队都很反对,不明白我怎么会选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产品,有的人还以为我疯了。在2014年10月,我毫不犹豫把我的运营总部搬到了杭州,在杭州这个电商发达,人才济济,各方面条件先进的地方,我自我颠覆了自己,让一膜就靓登上另一个台阶,迈向全国、全球。
我知道,如果按照以前传统的方法去经营,我相信企业是做不大的,而且毫无意义去做。这时,我就要学会颠覆自己,先把自己逼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得不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任何事物只有不断的发展才有持续顽强的生命力,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的根本来源则是思想上的创新。要想挖掘无穷的创新能力,就要丢掉惯性思维,不为定势所累,要不断开阔视野。
在大变革时代,企业家一定要走出惯性思维。不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我们的思想都不能因循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