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继位,后来则是一系列的削藩政策。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皇宫大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面目已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正是建文帝、马皇后和长子朱文奎!随后六月廿日,朱棣以天子礼葬之,造成惠帝已死的假象。当然,建文帝的下落也至此成了千古谜题!同年,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永乐元年二月,朱棣迁都北京;永乐二十二年,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最终庙号为成祖!”
只听这里,满朝百官连同龙椅座上的皇帝皆是既震惊又心痛地睁大了眼睛!
“靖难之役”,这段历史,血的教训,他们怎会不知道?!
皇帝更是气得拍案而起,恨得咬牙切齿“朱棣那狗贼气煞朕焉,真当受雷劈挫骨,永世不得超生!篡我江山还敢登基为帝,气煞朕焉,气煞朕焉!”
众臣见状,连忙跪地悲呼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想那奸贼一定未得好死,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皇帝恨恨地甩开了搀扶着他的一名太监,怒目道“后来呢,‘靖难之役’后,朱棣狗贼可有虐杀我惠帝本族亲眷及大臣?这种奸贼逆党,可有被后世百姓鄙夷唾骂?!”
李皓诚皱了皱眉,自然不会告诉他,除了对建文帝忠臣的处理过狠,有关朱棣的政绩成就在历史上还是评价很高的!他文武兼修,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外国受封之国多达三十余个,国势达到极盛!
自古成王败寇,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若换做建文帝掌权,大明,甚至是今天的中国可能又会是另一番场景!但他们作为建文帝的后人,他们也同样理解这样的悲愤和仇恨!被自己的亲叔篡位,将他们逼到这里,换谁都无法泰然释怀!
李皓诚缓了缓道“建文帝四年六月廿五,朱棣杀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还将他们满门灭族。其中,因方孝孺受牵连而死的,共八百多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因黄子澄受牵连有三百多人。后来,景清降后想要密谋行刺朱棣,可惜后来事情败露,不仅被杀还被灭了九族,朱棣后来还屠杀了他的整个家乡!还有很多旧臣,比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等,死伤流放···不计其数!有的还被残忍的处以剥皮、下油锅的极刑,还···甚至还将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了令人发指的‘转营’,每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余男子的凌辱,各中情况还要经常向他报告,有被摧残蹂躏至死的,朱棣就···就···”
这段后续真的太过血腥残酷,让李皓诚说得几度哽咽难语,听得一旁的慕容雪和欧阳雪亦是头皮发麻,后背冰凉。她们虽然知道的不如李皓诚这么详细,可那些血腥史事,她们也是在历史书上读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