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南车务段 张丰梅
有这样一个车站,车站和服务区在线路的南侧,家属区在线路的北侧,道北的铁路职工、家属和附近的居民一直从站场线路上穿越。兰新复线开通后,道北与道南的立交桥也通了,可是为了图省事,少走路,人们还是延续着多年从站场上穿越的习惯。
随着铁路大提速,对线路和站场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线路和站场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有关单位在线路两侧设置了护栏网,然而过不了几天,护栏网就会破一洞,再过两天,护栏网就会自己开好几个口子供行人通行。每天到了上班、上学、下班、放学的时间,就会有爷爷、奶奶牵着孙子、孙女的手,父母牵着儿女的手从站场和线路上横越穿行。到了9点多,卖菜的、闲逛的人又三三两两地从站场穿越。有时偶尔有老人想走立交桥,子女或孙女就说,从车站走,路近而且快,于是护栏网从最先的尼龙网变成铁丝网,又从铁栅栏变成围墙,仍然没有杜绝行人的穿越。
然而一件偶然发生的惨剧很快改变了这一切。那是2003年春末的一天,退休职工老张头带着从山西老家来的弟弟和老伴,准备上市里逛商店,在穿越线路时,本来已经越过了2道的老张头回头看到,从农村来的兄弟正站在道心里发愣,老张头想都没想就冲进道心将兄弟推了出来,自己却瞬间葬送在飞驰的车轮下。
在举办丧事的几天里,小区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到了,一是老张头活着的时候为人热情、热心助人。而更多的人则是大人领着小孩,老人领着孙子、孙女前来看一看,好让孩子们知道从站场线路上穿越的危险和后果。站区也抓住这一时机在社区进行安全教育。从那以后,道北的围墙好像特别的坚固,那条通向车站的小路也悄悄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