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9800000047

第47章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疏:前章明上德下禮淳漓不同。故舉丈夫去取之行,示物向方。此章明物得道用而成,履道則存,矜之則喪。故叙侯王謙卑之德以為戒者。○義曰:夫天地神谷,萬物之得一者,所以明用道則安,失道則危,戒王侯履道則吉,違道則凶也。而侯王故履道者在於謙卑抑損,積德為基。不欲如玉,顯明以為至戒矣。

昔之得一者,

注:一者,道之和,謂沖氣也。以其妙用在物為一,故謂之一爾。

疏:昔,往古也。一者,沖和之氣也。稱為一者,以其與物合同,古今不二,是謂之一。故《易?繫》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蓋明道氣在陰與陰合不在陽與陽合一爾。言昔者,將欲原始要終,抑末歸本,引昔得以證今得,得一之數,略於下文。

義曰:老君將欲明冲和道氣,通生萬物,歷叙得一之妙,以明生化之由。道之生化,無終無始,借古昔久遠之義,以為布化之源。所以謂道為一者,萬物之生也,道氣皆降之,氣存則物生,氣亡則物死。物之稟道所察不殊,在物皆一,古今雖移,一乃無變。故云不二,是謂之一。道非陰陽也,在陽則陽,在陰則陰,亦由在天則清,在地則寧,所在皆合,道無不在,非陰陽也而能陰能陽,非天地也而能天能地,非一也而能一。周旋反覆,無不能焉。昔既得之,今猶昔也。是知虛心則道合,冥寂則一歸。能冥寂虛心者,是謂抑末歸本矣。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繫》之辭也。一謂之無,無陰無陽,乃為之道。一得為無者,是虛無太空,不可分別,惟一而已。故一為無也。若其有境,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為一。故在陰之時而不見為陰之功,在陽之時而不見為陽之力,陰陽自然,無所營為,此則道之謂也。以一言之為數,以數言之謂一。以體言之謂無,而物得間通之道。微妙不測謂之神,變化應機謂之易。總而言之,皆無謂之道。故聖人以人事隨其義理立其名號,不一而一故能常一,常一非一,亦非非一。而為一者,蓋天地之始,萬物之元,生化之本,有生之尊也。自一而能陰能陽,所以一生二也。原始要終者,原,本也。要,明也。本其始而明其終,《易?繫》詞也。

天得一以清,

疏:氣象之大者,莫大乎乾元。故先標之為得一之首。純陽之氣,由得一故能穹隆廣覆,資始萬物。

義曰:陽氣浩大,乾體廣遠,又以元大始生萬物。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得其生,故《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也。夫天積氣也,故為氣象之大,形如倚蓋,故曰穹隆。是有穹天之說。言天穹隆高大而圓,包覆萬物,天乃純陽虛無之象,非有礙之質。然夫天也,非冲和道氣所運,則不能清浮而不息矣。《易?繫》曰:乾,天下之至健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正義》云:此明天之得一,剛質確然,示人以和易。由其得一無為,物由以生,示人易也。若乾不確然,或有隤裂,是不能示其得一簡易之道也。

地得一以寧,

疏:形質之大者,莫大乎坤儀。純陰之質,由得一故,故能盤礡厚載,資生萬物。

義曰:陰氣浩大,坤體廣厚,生長載物,合會無疆。地積形也,故為形質之大,柔順安靜,萬物資生焉。然夫地也,非冲和道氣所運,則不能厚載而安寧矣。《易?繫》曰:坤,天下之至順也。夫坤,隤然示人簡矣。《正義》曰:此明地之得一。以其得一,故坤隤然而柔,自然無為,以成萬物,是以示人簡矣。坤不隤然,或有確然,則不能示人以簡,是乖其得一也。

神得一以靈。

疏:神者,妙萬物以為言,由得一故能通變無方,不可形詰。

義曰:在天曰神,在地曰衹,在人曰鬼。通而言之,謂之神也。神者,陰陽不測,隱顯無方。然夫神也,非沖和道氣所運,則不能變化通靈矣。不能變化無方,通靈不測,是乖其得一也。

谷得一以盈,

疏:水注川為溪,注溪為谷。言谷得一,故能泉源流潤,盈滿不竭。

義曰:漢谷得冲和道氣所運,而水注盈滿。道氣去之,則深谷將為陵矣。若深谷為陵,水涸川竭,是乖其得一之用也。

萬物得一以生,

疏:物者,通該動植、有識無情,總謂之物。得沖和故能生成運動,而不歇滅。

義曰:萬者,舉其大數也。《春秋》曰:萬,數之大也。物者,有質可見,總謂之物。該,約也。動者,謂鱗甲羽毛、裸蟲飛走之屬也。植者,謂山川草木之屬。有情者,謂有形而有情識者也。無情者,謂有其形而無情識者也。此物之眾,拘於億兆之類,然不得沖和道氣所運,則不能生、不能成矣。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疏:侯王,人主也。侯者,五等之爵。王者,萬乘之主。言侯王得一故能永有天下,無思不服,而為天下正平也。本或作貞字者,貞即正也。

義曰:王者,人君之通號也。管子曰:通德曰王。古之製字者,三畫象天地人,連其中畫以通其道,故曰通德為王。亦云人所歸往曰王。居尊位,統三才,三畫而中畫通之,以貫天地人,而為之主,故為王字。《春秋》曰:今之王,古之帝也。昔堯舜之前,皆稱為帝。舜授於禹,禹以謙讓,自云德不及帝,故去帝稱王。亦云禹歿禪位於益,禹之子啟居於箕山,啟賢,故諸侯去益而朝啟,禹雖有禪益之名,而天下之人、皆歸於啟。啟以德不及五帝,乃自稱王。自是之後,皆以王為號。至秦並天下,吞滅諸侯,獨為一統,乃上採三皇,下兼五帝,通為皇帝之號焉。今之王爵,居五等之上。漢法,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自是相承,以天子之眾子為王,嫡為太子。自周有天下,王之子為王子,王之孫為王孫。國朝定法,以皇帝之孫姪為郡王,承嗣者為嗣王。異姓有功則封王,或別錫美號,或封郡王。然皆無列土之位矣。侯者,五等之爵,公侯伯子男也。言侯王者,取文之順而舉其一,餘可知也。然夫侯王既居尊極,富有萬民,當用冲和之道,無為之理以守其位,乃能長為人主,理化平正。故經曰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也。無思不服者,《詩?文王之風》言文王之德,,東西南北之人皆感其德,心無不歸服也。

其致之。

疏: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存則名立,用失而實喪矣。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致之爾。故云其致之。

疏:此總釋前義,而生後文。致,得也。言天之清澄、地之寧靜、神之靈變、谷之盈滿、物之生成、侯王之正平者,何以致其然耶?皆得道之妙用爾。此明得道之為益。下文明失道之為損。

義曰:言天地神谷萬物侯王六者,能保其常、安其所者,何哉?由得冲和道氣,而各臻其妙也。天以之清,地以之寧,神靈谷盈,萬物以生,侯王正平,能不失其道,則各當其分矣。其有失者,如下文所明矣。

天無以清,將恐裂;

疏:無以者,致誠之詞也。以,用也。夫矜存者喪,執得者失。言天得道用則致清浮,若不守道冲和,而但矜用其清,將恐至於破裂,不成象也。

義曰:天,陽氣也,人君象之。陽氣亢極則為灾衰,沖和氣散則致破裂矣。故占云天裂者,陽氣不足,君德衰微,天乃開裂。晋惠帝元康年中,人君德衰,天示灾變,天裂數丈,殷然有聲,是失冲和得一之道氣也。自此,西晋版蕩,惠帝哀帝皆罹其咎。君象於天氣之相感,信矣。

地無以寧,將恐發;

疏:言地得道用而政寧靜,當須忘其寧靜。若矜用其寧靜,將恐至於發洩,不成形也。

義曰:地,陰氣也,人臣象之。亦主妃后女主之位。陰氣既極,冲和氣散,則有發洩之變矣。《史記》云周幽王二年辛酉,西周三川皆震,岐山崩。老君曰: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人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源必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衍而人用也。土無所衍,人乏財用,不亡何待?斯乃失冲和道氣之用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地震有五,又有梁山崩、沙鹿崩、石言等妖異。洎秦漢已降,不可勝紀。大則淪陷城邑,小則摧圯廬舍。皆分野為灾,人罹其咎矣。

神無以靈,將恐歇;

疏:言神得道用而能靈變無方,當須忘其精靈。若矜用其靈,將恐至於歇絕,不能妙用也。

義曰:夫天地質象,萬物稟形,皆有神明主之。神明者,乃氣中之精靈者,感化'而為神焉。其大主天地,其小主邦國山川。若守常循和,則能變化不測。若肆其威福,見怪於人,乖其道氣,將致歇滅矣。《春秋》僖公三十二年七月,神降于莘。虢公享之。周惠王問內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將興,明神降之,鑒其德也。將亡,神亦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亦有得神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矣。虢名涼德,其將亡乎?後虢國遂滅。昔河神為虐,娶女於人。西門豹投巫於河,其害遂息,神亦歇滅。是乃神不守道氣,肆害于人,自取殄滅矣。

谷無以盈,將恐竭;

疏:言谷得道用而能虛受,當須忘其盈滿。將恐至於枯竭,不能流潤也。

義曰:谷之所以虛受不竭者,由其得冲和道氣,而能無竭。道氣去之,則為變怪,繫於邦國廢興也。老君曰: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周幽王辛酉,川竭山崩,周亡之徵也。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數及於十紀,猶極也。十一年庚申,西周為犬戎所滅。平王東遷是矣。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疏:言萬物得道用而能生,若矜而用之,將恐至於死滅,不為生靈也。

義曰:有形之物,有情無情之眾,稟冲和道氣則生,失冲和道氣則死也。《西升經》曰:氣散生者死。《內觀經》云: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形謂之死。神與氣,皆道之一謂也。道存則生,道去則死。信哉。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注:蹶,顛仆也。言侯王得道之用,而能為天下之王。當須忘其尊崇,謙以自牧。若矜其尊貴,將恐至於顛仆,不能正定天下也。

疏:得一者,不可矜其用。故戒天無以其清而矜之,將恐分裂;地無以其寧而矜之,將恐發洩;神矜則靈歇,谷矜則盈竭,物矜則生滅;侯王矜其貴,則將顛蹶矣。聖教垂代,本為生靈。雖遠舉天地之清寧,而會歸只在於侯王守雌用道爾。故下文云。

義曰:侯王用道化民,所以安其尊位,貴居人先,高居人上。若守謙冲之志,戒盈滿之非,因百姓之心,行清靜之化,則享祚長久,天下樂而推之,欣而戴之矣。《易》謙卦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若違道反常,肆行凶德,失冲和之妙,乖執一之方,則身喪國亡,顛蹶殞仆矣。侯則晋靈公夷皋、宋昭公杵白、齊懿公商人、陳靈公平國是也。王則夏之太康、殷之武乙、周之幽厲、漢之桓靈是也。皆違逆天常,反道敗德,以取滅亡矣。

疏:注云聖教垂代,本為生靈者,《書》云天生萬物,惟人為靈。元后作人父母,是知聖教所屬,在乎一人。雖始戒天地,使忘清寧之功,終戒侯王,無矜化育之德。用謙之道,具如下文。

義曰:惟人萬物之靈者,《尚書?泰誓篇》武王十三年,大會盟津,誓眾之詞也。聖教者,指此上下經。垂文於代,本為愛養生靈,令遂其性,故戒王侯,使取則此經,清靜行化。生靈者,言人為有生之最靈也。元,長也。后,君也。一人,天子所稱也,《尚書》曰在余一人是也。天子應天順人,為人父母,當法於道化,愛育于人,如父母之愛子爾。先引天地清寧發裂之義,以戒侯王守謙慎靜之規。言天地至大,失於道氣,猶致其禍,況人君乎?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注:侯王貴高,兆人賤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當勞謙以聚之,令樂其愷悌之化。不然者,離散矣。

疏:貴高斥侯王,賤下謂黎庶。言侯王因黎庶得貴,是知賤下為貴高之本基也。

義曰:夫理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一人以為理,必資於眾,然後侯王得深嚴其居,尊崇其位,行其教令,布其恩威,而理於眾焉。黎庶者,皆眾也。

疏:《書》曰人惟邦本,本固則邦寧。人君務謙聚,人可謂固邦之本也。

義曰:人惟邦本者,《尚書?五子之歌》:太康在位,畋遊無度,畋于有雒之表,十旬不返。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述大禹之戒,以作歌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婦愚夫,一能勝予。言天子當畏敬小民,所以得眾心也。太康,啟之長子,啟乃禹之子。此言太康失德,以速滅敗,故有窮氏因人不忍,距之于河,不克反國,夏祚遽亡。及少康年長,方復社稷矣。務謙者,言人君當以謙下為務。《易》曰:謙,德之枘也,謙尊而光。又曰:天道虧盈而益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以下人,故為德柄。如刀斧之有柄,然可執而用之。人君執謙,可御天下。位既尊矣,而能守謙,益政光大。謙則人眾歸往,故曰聚人。邦者,國也。本者,基也。人為國之本基,豈可不愛而育之乎。

疏:注云令樂其愷悌之化者,《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樂也,悌,易也。君子有樂易之德,愛養於人,故百姓思之,如子之於父母也。若為德反是者,財人離散矣。

義曰:《詩》者,《大雅?洞酌篇》之詞也。召康公戒成王,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侯王有道則天饗之,有德則天親之。與天相通,則民歸之,如子之親父母矣。若違道敗德,則眾叛親離,不能克有其位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注:孤、寡、不穀,凡情所惡,侯王自稱,以謙為本。非乎者,則是以賤為本也。

疏:是以者,結前義也。侯王自為孤、寡、不穀者,按《春秋》云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是也。

義曰:孤與二三臣者,《春秋》昭公七年二月,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宮室始成,祭之為落也。太宰蒍啟疆曰:臣能得魯侯。薳啟疆來召公,辭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大夫嬰齊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將使衡父照臨楚國,鎮撫其社稷,以輯寧爾民。嬰齊受命于蜀盟。蜀盟在成二年。奉承以來,弗敢失殞,而致諸宗桃。自我先君恭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傳序相授,於今四王矣。謂恭、康、郟敖、靈王也。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遑,汎能懷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楚國,以信蜀之役,政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類之,豈惟寡君?若不來,使臣請問行期,寡君將承贊帛而見于蜀,以請先君之貺。公將往,夢襄公祖。梓慎曰:公不果行。襄公之適楚也,夢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實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嘗適楚,故周公祖以導之。襄公適楚矣,而祖以導君。不行,何之?三月,公如楚。鄭伯勞于師之梁。孟僖子為介,不能相儀。及楚,不能答郊勞。四月,享公于新臺,使長鬣者相。好以大屈之弓。既而悔之。蒍啟疆聞之,見公。公語之,拜賀。公曰:何賀?對曰:齊與晋、越欲此久矣。寡君無適與也,而傳諸君。君其備禦三鄰,慎守寶矣,敢不賀乎?公懼,乃反之。此言楚靈無信,所以不終也。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苟能禮者從之。遂令南宮敬叔已下學禮於孔子。孔子與敬叔適周,問禮於老君焉。

疏:稱寡人者,即先君以寡人為賢之例是也。

義曰:《春秋》隱公三年,宋穆公和有疾,將立其姪與夷,謂大司馬孔父

曰: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舍與夷,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段,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憑也。公曰: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憑出居于鄭。八月,穆公卒,立與夷,是為殤公。所謂先君者,宣公也,乃穆公之兄也。雖弟繼兄位,亦稱先君,言臣繼於君也。謂之先君,得其禮矣。

疏:稱不穀者,即不穀惡其無誠德之例是也。

義曰:《春秋》成公十一年,秦晋為成,將會于令狐。晋侯先至,秦伯不肯涉河。晋厲公、秦桓公也。秦伯次于王城,使大夫史顆盟晋侯于河東。晋郄犨盟秦伯于河西。范文子曰:是盟也何益?齊盟,所以質信也。會所,以信之始也。始之不從,其可質乎?秦伯歸而背晋成。十三年四月戊午,晋侯使呂相絕秦。時秦桓公既與晋厲公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與楚,欲導之以伐晋,諸侯是以睦賓於晋。呂相語秦伯曰: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雖與晋出入,余惟利是視。不穀惡其無誠德,是以宣之,以懲不一。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率以聽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顧諸侯,而賜之盟,寡人承寧,諸侯以退。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不能以諸侯退矣。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之。晋樂書、士燮、韓厥、趙旃將四軍,郄毅御戎,樂鍼為右。五月丁亥,晋師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于麻隧。秦師敗績。獲秦成羌及不更汝父。此言秦伯背盟,秦曲晋直,有是敗也。

疏:又按禮,無父稱孤,無夫曰寡。穀,善也,不穀猶不善也。凡此三名,人之所鄙,而王侯以為稱首者,蓋謙以自牧,不矜其尊也。

義曰:孤、寡、不穀,皆非美稱,侯王以謙下為基,故自以不善不美為己之號,而稱之也。自牧,《易》謙卦云: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牧,養也。矜,誇也。大此明居人上者,以謙柔為本,卑讓為基,故經云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天下樂推而不厭。此其謂歟。古人有言曰:有道之君以樂樂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樂人者眾悅而身安,樂身者眾怨而身殞。理國理人之主,得不戒哉。

疏:此其以賤為本耶者,言若此,豈非以賤為本?非乎者,假間之辭,應答云:實是以賤為本爾。

義曰:老君欲顯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故發問答之辭,用彰其義。夫有問即答,有唱即和。亦猶形分即影見,聲出即響隨。假為問答之端,重彰戒勸之意爾。

故致數輿無輿。

注:數輿則無輿,輪轅為輿本。數貴則無貴,賤下為貴本。轅為輿本,當存轅以定輿。賤為貴本,當守賤以安貴。將戒侯王以賤為本,故致此數輿之譚。

疏:故者,仍上之辭。前明侯王因賤得貴,貴無定相。其理難明,故借數輿以況之。極輿之數,竟無輿名,乃是輪轅假合為輿之名本。以喻侯王,數侯王之貴,竟無貴名,乃是賤下假借為侯王之貴本。輪轅為輿本,當存本則有輿,無本則無輿。賤為貴本,當存本則有位,無本則無位。言此者欲戒侯王愛養下人,不弃惸獨爾。

義曰:聖人說經,義有多種。或直指事理,徑入法門;或假借諭辭,用符玄意。欲明侯王貴位以賤為本,輪轅眾名為輿之號,意欲存輪轅則有成輿總號,存卑賤則有侯王尊名,不忘其源,不棄其本爾。所云貴無定相者,自混淪之始,逮澆季之前,變化殊方,立名著號,德有優劣,世有盛衰,民命不同,風離俗異,故有冥寂玄默,無名無稱。即有鴻蒙廣大而為皇,潢然沐浴而為帝,或廓然昭顯而稱王,或通達叅錯而稱霸,其下則后辟公侯子男、卿相大夫元士,皆因時立名,隨世興號,紛綸等級,卑高不同,皆貴而牧人者也。既處其上,臨御于人,不宜以尊極自高,抑人矜己。自高必傾覆,侮物必危身。當以謙下持心,損抑為志。故聖人立號垂戒,以孤寡惸獨之義,不穀非善之名,使以為稱,表其以賤為本,貴不忘賤,尊不忘卑,則可以天祿永終爾,景福者矣。違於此者,未或不忘。又與無輿字,或云車無車,亦指就車而求無車之實,但有廂轂雜號,轅軛眾名,總而為車爾。《莊子?則陽篇》曰:太公調答少知曰: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立其馬於前,總其百體而謂之馬。此明合皮毛蹄尾則為馬,總輪轅厢轂則為輿,與此義同矣。或云譽無譽者,欲尊位之人尚其質朴,不貴浮譽。此義雖異,亦戒勸之旨也。又《想爾注》云:故致數譽,俗人貪名譽也;無譽,不欲俗人無有不名譽者也。此析句分理,亦申戒勸之人,惟當恭己下心,愛人恤物,以從玄元之教也。

不欲琭琭如玉,硌硌如石。

注:琭琭,玉貌。硌硌,石貌。以賤為本。

疏:夫玉貴而石賤。如玉者,自貴也。如石者,自謙也。侯王既以賤為本,不欲琭琭如玉,而自尊貴,當硌硌如石,以守謙卑也。

義曰:夫玉與石者,所以明貴賤也。車與輿者,所以諭總眾也。此兩句重結侯王以賤為本之義。夫上德之君,託神太虛,隱貌玄冥,動反柔弱,靜歸和平,戴規履矩,鏡視太清,而不以名稱自尊,亢極自大也。下世德衰,君有九重之尊,萬乘之貴,四海之富,六合之殷。崇高擬天地,光明配日月,出令象寒暑,震威象雷霆,不以萬物為心,不以羣生為念,繁奢自處,尊極自居,雖有孤、寡、不穀之言,而不達其意。洎秦始皇虎噬天下,鯨吞諸侯,並滅海內,總為一統,而鄙斥孤、寡、不穀之名,自稱曰朕。朕、余、吾、我也,以此為號,失其謙光之旨,而彰尊大之名矣。自此人君矜尚浮譽,比堯舜以稱榮。輕陋賤名,將瓦石而同棄。斯則輾敗亡之轍,踐凋落之塗,可不痛也。太上格言殷勤垂戒者,欲使冥心於玉石之間,不多不少,不貴不賤,以一為紀綱,以道為楨榦,德制天下而不為有。理身之士,其志若此,則處貴而無樂,處賤而無憂,高而不殆,卑而愈泰。得不勉而修之乎?

汎能懷思君德:檢《左傳》,『汎』作『況』,於義為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世情怨,踏碎繁华

    一世情怨,踏碎繁华

    在今生,他们在血泊里离别,在时间浏览中,她为了真爱,去了许多地方,却都与他不期而遇,是手拿古筝的王爷,是霸道的不可一世的总裁,还是在花田里的老农,而命运在现实与梦幻中展开。
  • 冷情总裁:女人,回到我身边

    冷情总裁:女人,回到我身边

    “总裁,林小姐离开了。”“什么?那个女人,竟然敢离开。把机场封闭,不让她离开”嘿嘿,封机场,我就坐私人飞机,怕你哦,文文讲的是大总裁的追妻之路,很艰难,不是一般的艰难哦
  • 伤寒捷诀

    伤寒捷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女重生:惊华天下

    帝女重生:惊华天下

    你相信,所谓神的存在吗?那日,他从后面轻轻拥住她,富有磁性的优雅又惰懒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乖,不动。”他夺走了她的吻,双眸间有着似水的柔情,一袭白衣,墨发飘飘,似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不被世俗所污染,高贵的让人不敢亵渎。“你是谁?”她的警惕心很强,他淡然一笑,“你的未来夫君,神王沐羽熙。”留下一地的落花,以及愣在原地的她。再次相见,他以沐国三皇子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拥住她,淡笑。“又见面了呢。”“真是凑巧,王爷。”那次,花树下,他问她:“阿曦,永生永世与我在一起可好?”她没有回答,他浅笑,食指在她的唇上摩擦。“一方星辰,天下为聘,生生世世,白首不离。”可我,死过了一次……
  • 血色APP

    血色APP

    在繁华喧嚣的大城市中,某个隐藏的角落,总会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假如你在一些奇怪的地方看到一些二维码,那么代表死神已经出现在了你的身边,千万不要尝试扫描因为死神的镰刀已经落在了你的脖颈之间。。。当一切成为定局时,你只有杀与被杀的选择
  • 芒果情人

    芒果情人

    “文盲!你干嘛?”“没干嘛。”“那你放下放在我胸上的手!”“啊?不是要按摩吗?我再给你按摩啊!”“按摩你个头!谁让你给我按摩这个地方!!”“我啊!”“滚”“我这是为你好,好长大点嘛!”“......”“太小了!”“......”“我嫌弃!”“......”一对欢喜恋人,曾经的青梅竹马,现在的温柔情人;曾经的甜腻爱人,现在的陌生路人;一场身世的诀别,一段记忆的消灭,他等待的,寻找的,终究会是她温情的回应;一次冒死的经历,一年苦苦的沉睡,她梦见的,是经历的,醒来会是他温柔的拥吻;“爸比!妈咪!你们不要我了!”“怎么会呢?”“没关系,妹妹给我就行了!你们继续!”—第一次开文,希望大家喜欢!求支持!
  • 花落涟漪,夕夜迢迢

    花落涟漪,夕夜迢迢

    对于一支吸血鬼来说,穿越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但对于落雨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喜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落雨从小的愿望就是能够穿越到古代去,这下真的踩到狗屎运了,哈哈哈哈哈。不过,这一个个本来唾弃我像唾弃狗一样的京城六大美男,咋一个个都送上门来啦,既然你们自己来,那就别怪我这个君子没有成人之美啦!!!精彩片段一:“走,晓婷(女主忠心耿耿的丫鬟),咱们去青楼玩玩!”落雨突然说。在硬逼晓婷穿上男装之后,就准备启程啦。这时候,落雨就该偷笑了(来青楼可是每个穿越者的愿望啊)。但是却没想到,在青楼里惹到了那个不该惹的人..........
  • 不愿回首往事

    不愿回首往事

    她与他,外冷内热;她与他,唯我独尊;她与他,热情奔放。她与他将以怎样的方式诠释心中的爱;冰山相撞,擦出火花,融化彼此。她与他,桀骜不驯;她与他,温柔可人。她们(女主们)之间的神秘,流露出的悲伤,形影不离的依恋,一切的一切不从得知,只能静静等待结果。好奇心的驱使,一步一步的,不知不觉的,走进她们心里,破碎了的心会不会就此复原。尝试爱与宽恕…………
  • 众生皆敌

    众生皆敌

    数百年前,较为安宁的源大陆转眼间便风云莫测,你争我夺的场景随处可见。当他再次醒来,真正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 消逝的青春记忆

    消逝的青春记忆

    青春,是个梦,让我感觉现在的一切变得不真实,他,一直敲打着我最脆弱的部位,将我的孤独化为温暖,又将温暖化为分别,最终,我还是输给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