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9200000011

第11章 美好的中文(6)

陈村:闻一多很神往,说大师上课就是这样的。我看了也很愣,课居然可以这么上。梁实秋的版本有点不同。梁启超用他的声音和体态向你强调了诗的好。至于怎么好法,每个人会到的不一样了。这像鲁迅的三味书屋,他老师什么“铁如意,指挥倜傥”,学生的声音小下去,他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自得其乐。鲁迅说他老师“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很传神。这是中国旧文人最深最淳的最无可救药的陶醉。

章培恒:昨天我碰到一个人是南通的。南通中学教出来的学生,有十七个院士。每一次高考在江苏省里,不但是录取比例最高的,录取的名校也最多。高中毕业要辅导学生去高考的时候,先放几天假,让他们去玩。脑子轻松了,再来辅导。这确实是很好。平时学得也相当轻松。

陈村:我觉得最不好的是,学文学学艺术,学到最后人文不见了。孔子还要跟学生说,“吾与点也”,要跟他们唱唱歌,跳跳舞,吹吹风。我们今天读的时候变成了纯粹的技术问题,这个虚词怎么解,古今的韵有什么不一样。文章里面我们最看重的那部分东西反而淡化了。把美肢解了。就像说西施之所以这么美,就因为这耳朵鼻子,鼻子的几何形状是怎么的。说得很累,说了半天,西施不会美。

章培恒:《文汇报》的周毅要我给《悟空传》写篇东西。

陈村:你喜欢《悟空传》吗?

章培恒:看了印象一般,如果我很喜欢的话,也可能写。印象一般,也不觉得不好,也不觉得特别好,杂事又多,所以就没有写。

陈村:我不喜欢《悟空传》,虽然我是最早推荐这小说去出版的人。我看了觉得年轻人会喜欢。《大话西游》我倒是能接受,当初陪女儿去看的电影。

老师,尤其是教国文的老师,应该年纪大点。中国的那些古书,等你悟到了,孔子五十岁读《周易》,就是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体会。当然你要讲得动,有学生来要跟他说话。放老了只有好。

章培恒:这也难说。有些年龄大的先生,一个是跟时代离开得太远,一个是本身确实也没多少学问。用贾植芳先生说的话,主课都学得很好,副课差一点。你知道贾先生话的意思吗?“文革”期间,阶级斗争是主课。

陈村:刚才讲文人生态,你这样很好,教教书,在大学里,有几个学生跟着,像孔夫子一样教诲一下,过过日子。我们专业作家,被剥离了。按理说,应该二十四小时待在家里,没什么事情一定和你有关,你可以多写,可以少写,有时候可以不写。可以用五年时间写个长篇三部曲。这种活法就有问题,跟古文人的生活情趣差得太远。一天到晚在家里,跟谁搞呢,跟保姆孩子纠缠纠缠,老婆回来和你说几句。这生活一点艺术的气味都没有,像鲁迅小说里写的大白菜堆成个A字。

章培恒:我的那种生活状态其实也并不好,整天疲于奔命。

陈村:你可能研究中心里有事,官家那边有点事情。如果这些事情撇开,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学术的东西。最无趣的是自己跟自己玩。我们这种所谓的专业作家,写作跟人家没什么可讨论的。所谓创作跟学问还不一样。学问大家谈谈蛮有意思,创作没什么好谈的。所以活得很枯燥。当老师好,跟年轻人在一起,心态好些,年轻人总是有朝气,有可爱之处。

章培恒:但是,看到没有悟性的学生怎么办呢?(笑)

陈村:也蛮好,像孔子骂樊迟,“樊迟,小人也!”也很有意思。说他朽木不可雕,说他是什么粪啊不能往墙上糊。

章培恒:孔子的那个,日子还比较好过。我是说从他教书的角度。反正人家来跟他学,给他一点束。然后他骂的那个樊迟,如果樊迟不高兴不来了,反正少一点束就算了。我们现在来了学生,你还得包他毕业。你教的学生十个有八个不毕业,这事情也无法交待。他如果是有悟性的,大家也轻松愉快,他轻松愉快地把论文写出来了,我大致看看,这事情就算了。如果是悟性不好的,你说破嘴皮他也不懂的,即使弄得懂了,他也弄不好。

陈村:有些人心不在此。

章培恒:也不是的,有些人还是蛮用功,实在不开窍。

陈村:读不到我们讲的中文的美。

章培恒:今天中午跟骆玉明在一起,他就说到现在有个学生念书非常用功,就是不开窍。他对这个学生的评价,一旦他开窍了,他可以很有成就,如果老是不开窍,就什么事情做不成。而且他认为,到最后,不开窍的可能性比开窍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我就跟他说,你就学学南通中学的办法,你先叫他去玩个一年半年再说。

陈村:这个困难大概也就是人家说的,小说是不能教的。小说是教不会的,不可能爹教儿子,让他变成小说家。做学问,你这书读过了,知道哪个资料在哪里,很多人都做到了。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像中国历来要求文人当一个通人,通就难了。

章培恒: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就是他能够正常地进行逻辑思维就可以了。

陈村:那时候我应该去读个研究生。训练一下和不训练不一样。我是瞎读书。觉得什么好玩了,把书从角落里找出来,读着玩玩。读一阵不读一阵。

章培恒:这就是你们写小说的人创作的人舒服的地方。用不着很系统地读书,读的书呢你还是有兴趣才去读它。我们就不一样,有许多毫无兴趣的书也必须去读,还必须去教。

陈村:我以前读过孔子和老子的书。我读它是因为自己瞎起劲,接过了两个事,和孔子老子有关的,写文章。我答应这个事情也是想,别的人不说,我应该把这两个人读一读。以前的读也是乱读,不算,要做就要认真地读。读读也有好处。给你一个压力以后,带着工作状态去读,就会仔细点,会想一想。不像以前,满足于知道孔子骂过樊迟就可以了。读古书,历来有那么多的人去解,就像“四书五经”解的人最多。我觉得有些人解出来怎么那么不对,有些人解得那么好。就像讲孔子碰到一个人,说“老而不死是为贼”那个。有人就说是骂人的,但有人解它是见了老朋友,看到他跟他开开玩笑,你怎么还没死啊。解得那么好,而且孔子这个人也一下子出来了。

章先生,你这第三本也给出版社了?

章培恒:还没有。所以现在很着急。

陈村:这第三本你现在做到哪里呢?

章培恒:现在做是可以说差不多做完了,清代的部分还要统一下。

陈村:不是,我问的是你写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还是写到什么地方断掉?

章培恒:就是到十九世纪末。

陈村:为什么不再写几年,到一九一一年,讲起来清朝没有了。

章培恒:我这次把朝代打破了,觉得从一九一年开始,已经是一种新的情况了。

陈村:以前总是先讲朝代再讲文章。

章培恒:现在当然朝代还考虑到,另外还有一个文学史的分期,就不完全是按照朝代。一九一年以后我觉得就属于现代文学史的范围了,将来再写个现代文学史。

(录音磁带翻面)

章培恒:……无法说了。我写了一篇文章。从去年开始,我跟陈思和先生在《复旦学报》上主持了一个中国文学史的分期讨论。第一期是两篇文章,一篇是陈思和先生的,一篇是谈蓓芳的。第二期,就是我的一篇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的。这样的讨论下来,准备出一个论文集,如果顺利的话,五月份大概可以出来。

陈村:章先生,写论文是不是要比写史稍微自由一点?

章培恒:也不一定。

陈村:写史总要更加郑重其事一些。

章培恒:写论文总得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看法总得表达得系统一些,要让人家看起来能自圆其说。写史你可以不要什么新的观点。

陈村:跟我们的工作不一样。写小说是瞎编的,可以讲古人说过,不必去查出处,原文对和不对其实差别也不大,我甚至可以生造一个古人出来。你们搞学术的学者,活儿做起来就麻烦了,什么话都是要有来处的。

章培恒:古人也有造的。有两个古人在这方面比较有意思,一个叫杨慎,你看散曲,明代有一个女的写散曲的作家,叫黄峨,杨慎就是她的丈夫。这位先生在家里藏书很多的,宰相之后,他就说在我家里藏的书里面,一部什么书有什么事情。人家也弄不清楚,他到底是吹牛还是确实有这部书。另外一位,我们浙江人,叫毛奇龄,清初的一个人,他自己书读得很多。他跟人家争辩,实在辩不过的时候,他说什么书里有什么话。他书读得多,至少在口头争辩的时候,人家不敢说那书里没有这个话。(笑)

陈村:我看《苏东坡传》,不知真的假的,殿试的时候,苏东坡写了一段尧的事情,考官梅圣俞当时不敢问,一问就显得他没学问了。那时我把你录取了,你就算我门生了。后来问他那个出典在哪里,谁知苏东坡说,以尧的圣德,想当然应该是这样。

章培恒:毛奇龄有一次跟一个人争,这不是伪造典故了,那个人是喜欢宋诗的,说苏东坡诗里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好。他就说,鹅也知道,怎么说鸭先知呢?(笑)

陈村:也是他们的情趣。对了,那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怎么把僧和鸟对在一起。读的时候也就读过去,一想就好笑了,不怀好意。看笔记,一辈子闲着没事,瞎琢磨也蛮有趣的。现在要考数学物理外语,不可能用一门东西来取代所有了。

章先生,当一个中国以前的文人,到底要看多少书,他才可能洋洋洒洒,几乎什么东西都难不倒他了,什么典故都知道。

章培恒:能够什么东西都难不倒他的人,在历史上也很少——实际上是没有。

陈村:大体上,什么读过了,就算过得去了?以前书很金贵,到天一阁,人家不让你上去。能看到一本书很幸福的。

章培恒:到明清的时候,考八股,基本上读点八股文章,“四书五经”再读一点。“五经”当时是分开的。我专门学《诗经》的,《书经》可以不管;专门学《易经》的,别的东西也可以不管。那个时候,要读的书其实是很少的。所以你看《儒林外史》里面,马二先生还读过《纲鉴》,《纲鉴》也是当时一种通俗的读物。鲁迅讲到《儒林外史》,说马二先生读过《纲鉴》,当时已经算是比较渊博的人了。

陈村:今天麻烦了,你当一个中文系的教授,讲文学史,这书几乎是无边无涯的。

章培恒:你可以多读一点也可以少读一点。你也可以只读人家的文学史,然后把那里面的东西大致讲一讲。

陈村:读得少也麻烦,学生问你,一问三不知,什么都说不出,也很没面子。

章培恒:现在有些新办的大学,老师,好一点的,老老实实地跟你说我不知道。不好的跟你胡扯一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跟着胡扯。

陈村:总是应该把主要的东西涉猎了。比如,刚才我看见书橱里的孔尚任,你不把它全看完么,总是要挑几种看看吧。

章培恒:没有这么严格。能够把《桃花扇》看一看,上文学史讲《桃花扇》,就算蛮认真负责了。

陈村:我很喜欢一个人,喜欢金圣叹。见他在那里瞎闹,蛮好玩。他不是批《六才子书》吗,我看过他批的《西厢记》。被他一批,批出很多妙处来。你看很容易滑过去的。给他一批。他批《水浒》也好玩,没《西厢记》好玩,《西厢记》比较密集。刚才说元曲,一是衬词,再是它的诗不独立表意,跟念白混在一起。以前诗是独立的,很完整,变成戏了,有唱的有说的,两者相辅相成才行。

章培恒:金圣叹批《西厢记》,最好的就是《酬简》的那一折。那里面写到了张生和莺莺的所谓床上戏。他批语里边说:有人说是最鄙秽的一则。这个事情是哪一个家里没有的,既然家家户户有这事情,哪儿是鄙秽的事情。要讲到文章,能够把这个事情写得这么美的也从来没有过。能够写得这么美的文章,又哪儿是鄙秽?所以他说,你说它鄙秽,大概你不懂得那个文章,只懂得那个事情,所以鄙秽的只是你自己。(大笑)

2002年4月25日 复旦大学

同类推荐
  • 笔墨相拥

    笔墨相拥

    本书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抒写成长心路历程的点点滴滴,既有日记节选,又有大段的心灵独白,既是对成长的守望,又是飞扬青春的宣言。全书以成长时间为脉络,抒写成长中感悟的自然美、人性美、文学美,语言充满灵动美,并提出自己的思想,给人带去感动与共鸣,引发读者对自己青春年华的加快和思考。
  •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当代励志散文经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边走边想

    边走边想

    《陈世旭散文选集》主要收录了陈世旭的60多篇作品,包括:“森林”、“河谷”、“三清山”、“李白墓碑”、“园博园”、“洞经音乐”、“ 常山高士”、“人生的资产与负债”、“像鱼那样生活”、“学会遗忘”、“文学天地”、“古怪一族”、“自律四戒”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热门推荐
  • 莜莜一见很倾情

    莜莜一见很倾情

    她相貌普通,家境一般却阴差阳错救了被人迫害导致家境一落千丈被人追杀的富家学霸……不断成长,璞玉终究会发光。
  • 夏至沫期

    夏至沫期

    “离婚吧”某男说。两年后。“女人,我要复婚,你不许不答应!”“我就不答应!”
  •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民法》《合伙企业法》等与相关条例和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THE HISTORY

    THE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之舞

    星河之舞

    纯属科幻,茫茫宇宙中,我们不是唯一的生命!自由的路,只有在战争之后的和平中寻找……当人类第一次踏出太阳系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星灵、类人生命、未知生物,当一个个的生命种族与地球人类接触后,给地球带来的不仅仅的外界的共享,还有毁灭的危机……
  • TFBOYS之青春回忆

    TFBOYS之青春回忆

    他,一个遥不可及的人,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好。正是因为他,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可他依旧是我的伤。
  • 羁绊双子

    羁绊双子

    陨石坠落,灾难频频发生……高中生虞蓝在一场诡异的梦中认识了一位奇异的男子,自此,种种恐怖的事情便如蝴蝶效应般在他的周围发生。男子不惜生命的保护……他,到底是谁?
  • 我的极品妹妹

    我的极品妹妹

    恶魔妹妹强迫我假装男友去学校做挡箭牌,却在众目睽睽下吻了我……什么,要我和恶魔妹妹住……什么,我和恶魔妹妹感情好到不寻常……什么,女王妹妹是兄控……什么,没有血缘关系啊……
  • 那些年我摆渡过的灵魂

    那些年我摆渡过的灵魂

    那日,我死了,跟着黑白无常进入地府,闯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最后才得知,我是天地的化身,自幼爱林正英,那日才知道这世界上有鬼,而鬼,比人还要善良,我重新度化为人,脱胎换骨,才知道这世上有那么多令我去追求,去爱的东西。与黑白无常之间的兄弟情,闯十殿阎王,击败红衣女鬼,降服四大僵尸始祖,闯地狱,一次一次成长,最后,无比辉煌。知道了人性的丑恶,知道了鬼的善良,也许你不会记得我,可是你记住这本书,会让你受益终生!
  • 那年高一情窦初开

    那年高一情窦初开

    高一报名那天,她偶遇到了心目中的男神,但有喜有悲,遇到了一个讨人厌的同桌,本书爱情的萌芽将会在这三个人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