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4500000027

第27章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师子吼品之三

起卷。第三明缚解。众生虽有佛性。为惑所覆不能得见。须修万行解生惑尽。佛性理彰故明缚解。文有五番问答。初问答中初问为二。先领旨唱无。次是五阴下。生灭为难。若正性不生不灭故无缚解。缘性念念不住。又无缚解。此惑体性即起即灭。云何此惑能缚众生。既其无缚即亦无解。有法有譬有合。答为二。初诫许次正答又二。初明缚后明解。就初缚为三。一死阴二中阴三生阴。就初死阴中三。有法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云。日既西没。虽残光东照终不归东。人命将尽。虽有余气终不更生。此阴灭已彼阴续生。此乃即死明生。众生下合又二。先正合。次如灯生闇灭重更引譬。次如蜡印印泥下。第二明中阴又二。先譬后合。蜡譬死阴。泥譬中阴。印灭文成者。譬死阴若灭中阴即起。文非泥出者。此身非是中阴所出。又非无因亦不余来。藉于死阴而得现也。不可求其处所。但因缘故有。问亦有不受中阴者不。答通论皆受。如大理狱责定行刑。中阴亦尔。核定善恶恶坠善升。若有别从猛利善恶。如五逆者径坠。十善者径升。[矛*(替-曰+貝)]矛离手遂到彼方。则不论中阴。现在阴灭下。第二合譬。初正合次二眼三食。初又二。初正合次举譬帖合。二料简二眼三食者。自无抟食既是改报。宁得有饭而抟。既有想阴则有思食。有身故则有触食。以有意故则有识食。俱舍中广明中阴等。古人有四食章等。于此非要。父母交会下。第三明生阴。通论六道并有生阴。且就人道。初明起三烦恼。次明具四颠倒。所以为缚。不得难言念念灭故故无有缚。三烦恼者。一爱二嗔三谓己有。此是我见亦即是痴。是人若得下。第二明解又四。初明近听思行。皆如文。师子吼言空中无刺下。第二番先问后答。初问又二。初作逆喻举空中无刺。后举阴无系者。云何系缚。上德王云。心本无贪。云何贪欲能系于心。即是此义。答为二。谓法譬。初法者就理为论。谓续故不断。坏故不常。不断不常非缚非解。若未达斯理即有缚解。举屋举拳。约掌合时论缚。掌离时论开。本不合时论不缚不开。系缚等三即此意也。缚即论假。脱即论真。不缚不脱即论中道。乃是三谛相即之相。师子吼言如眼下。第三番先问次答。此问蹑前答文作难。前云名色缚众生众生缚名色。名色只是众生。云何自缚。如刀不自割。故后复难。若其众生只是名色者。还是名色缚于名色。云何名色能缚众生。答如文。师子吼言若有名色是系缚下。第四番问答。问如文。答中有法譬合。初法说中。罗汉子烂故无缚。报在故有缚。而言未见佛性者。大乘望之子果俱缚。小乘不尔。次譬合如文。师子吼言灯之与油下。第五番亦先问次答。初问意者。佛前言灯喻众生油喻烦恼。今难此语有两解。一云。灯览众法。明油器等共成一灯。明名灯明器名灯器。二云。明与油异正取明为灯。灯是火性油是湿性。正取后意为难。灯之与油二性各异。众生烦恼本来不异。云何为喻。佛答为二。初举八喻。后合灯喻。八喻为二。初列章次解释。从小向大为顺喻。从大向小为逆喻。现者取现事为现喻。前逆顺亦是现事。除逆顺边取余现事。非者都非其类。先者先喻后合。后者先法后譬。渧此是帝音。滴此是的音。先后可解。此中应作养音上。看下为养。下看上为样音。遍喻者尽其始末。师子吼言众生五阴下。大段第四明修道。既其有缚云何得脱。故论修道而脱其缚。文有四问答。初明道可修。二正明修道。三修道之用。四劝修。此四次第者。诸法虽毕竟空而道可修。是故正修。修能断惑是故有劝。初番有三问答。初问五阴众生人法皆空何故有修。佛答。诸心念念相续不断。虽念念灭烦恼连接。所以有修。是故第二更问。心念念灭何有修道。佛答。虽念念灭得论修道。如灯虽念念灭而能破闇。汝言念念灭下。更复取意解。汝言无增长者不尔。后举六譬皆明有增长。如文。第三番问更蹑前六譬为难。虽念念灭而能破闇等。修道亦尔。初虽未圆久能破惑。师子吼承此更难。如初果人善法五阴。亦应相似相续生净国土。那忽至于恶国生杀羊家。佛答。虽生恶国不失名者。名谓无漏无漏恒在。阴则不尔。善阴恶阴由业所得。非无漏法之取招也。故佛答不相似。虽生恶国不作恶者。由无漏力持故。答中先法兼出六譬。香山譬初身。师子譬见谛无漏。雪山譬恶五阴。飞鸟走兽譬诸恶法。又香山譬善阴。雪山譬恶阴。雪山鸟兽并不敢住。譬在善恶两国之中皆不生恶法。此关习报两因之义。习因种类相似常生终不为恶。报因牵于异类之果故生恶国。有人譬须陀洹身。赀产巨富譬见谛无漏断惑之功。唯有一子者。四果中之初果也。又见思两道中。唯是见道故言一子。先已终亡者。见谛无漏而不现前。出观则无。其子等者。思惟无漏因见谛生。故言其子有子。复在他土者。思惟无漏望于见谛名为他土。奄便终亡者。须陀洹人七生终没。孙闻是已还收产业者。思惟道中还承接前见谛之功。虽知财货非其所有者。见谛无漏非思惟中无漏。无遮护者。见思虽别同一无漏。师子吼言如佛说偈下。第二正明修道又二。初明修道。次明修道因缘。初又二。先释次论义。初举偈问者。上两句修道。下两句得果。能修三品不退得果。三品是因近大涅槃是果。初牒偈问。次一一请答。答中三番解释。初番真伪对辨。次番偏为破恶。后番偏为生善。就真伪为二。先伪次真。初伪为三品。下下一向不能持戒。下中畏于恶道之苦是故持戒。下上为度众生苦恼是故持戒。此三并伪。今取此人尚不可得。次真者知诸法空而能持戒。为诸众生而求佛果。果不可得众生尚无。况有佛果。名真持戒。次能破十六恶律仪者。此就灭恶更释三品。魁侩者。旧云。是贩鱼肉典军之人。又云是行杖者。无身三昧者。空定灭色故言无身。无边心者即识处定。净聚者即不用处。世边者非想。此定能知八万劫以此为边。又非想在三界表故言世边。世断者八万劫外既不能知。便谓为断。世性者即是冥初。是世之本性。世丈夫者。以此定力能见劫初水中丈夫。即韦纽天。非想非非想者。即是存亡观为定体。修习戒者为身寂静下。第三就生善释三品。诸有者即是三有二十五有。诸界者即是三界及十八界等。诸谛者即二十五谛及以六谛。师子吼言不生不灭下。第二论义。因前修道故见佛性。得菩提涅槃。今难涅槃及以佛性。凡七番问答。初三番难涅槃。次四番难佛性。初云若不生灭为涅槃者。只凡夫人亦不生灭应是涅槃。凡人一期从生至老不更生故。故名不生。而复未灭亦是不灭。此不生灭是涅槃不。又云。若以三相中生相为难。只此一念生已生故故是不生。复未灭故故是不灭。是涅槃不。答中先印述之。后解。既非涅槃为始终故。亦须更通上之两解成始终义。初生为始命尽为终。一念三相生相亦尔。初起为始念灭为终。世尊下第二难。明生死法亦无始终。十二因缘轮转不住。何有始终。佛答者。生死之法有因有果。十二因缘轮转不住。过去二因现在五果故非涅槃。第三番难。明涅槃之中亦有因果。戒定慧等能得涅槃。岂非因果。佛答涅槃有因而非果。又复是果而非所得。又佛性为涅槃因。复不能生涅槃之果(云云)。第二有四番问答论佛性义。初番就共有不共有为难。先标两章门。后释如文。佛答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言不一不二。不一故非共。不二故非各。虽尔终是一切众生同共有之。地人云。一切众生同梨耶识法界体性。若尔一人得时应多人得。成论师云。众生各有佛性。但成佛时权智齐等同一法身。力无畏等亦复如是。若尔佛性可数即是无常。正当此难。然佛性平等非一非二非共非各。亦如今之持戒修行之人。不可一不可异。人人各修岂得是一。我解彼解彼解我解。是故不异。又如五种佛性并不一异。众生等有岂可异。五种不同岂可一(云云)。问众生于五佛性中为具几许。答尽有尽无。众生无观智之了则不能发境。发境之智既无亦无观境。因既无因。宁别得果及以果果。既无因果云何非因非果。尽有者必当得故。从缘现故。故言尽有。今时虽无必当有之。次譬如文。第二番难忍辱草譬。若一者一人修已。余人亦得佛答。佛性是一随多人修。各各得之不相妨阂。第三番问。如多人在路于后为妨。佛性亦尔。前人修时亦妨后者。佛答者如路桥医并是少分。圣道之路则不如是桥等亦然。第四难。天人六道其相非一。云何共有一佛性耶。佛答。置毒乳中。随其五味毒能遍杀。佛性亦尔偏一切处(云云)。十六大国下。第二明修道因缘又二。初明道缘。二明道因。初道缘又三。一处缘。二时缘。三人缘。非处非时非善知识皆不能得。故云待处待时待伴。就处又二。先城处。二树处。城处又二。先问。次答。问意。言十六大国有六大城。如来何故在此小城。答为二先。诃次。正释。初诃问者。佛所居处不应言小。举三譬况。如来世尊是人中之尊。居止之处其处则尊。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念往昔下。第二正释又二。一报地恩。二驱邪党。初报恩又三。一报发心。二报四无量。三报弘誓如文。次驱邪党又二。初遍六大城。后明至此降伏。既了邪穷正尽。即寂灭涅槃。六城为六。初即至王城。然外道溃乱诱引众生令堕三恶。故须来此而驱遣之。又国主有请。佛不违言故往王城。外道自知其术浅薄仍奔舍卫。佛因化三迦叶及通慧二人。时彼城中有一长者下。是第二往舍卫逐外道。就文为三。一明往之缘起。二共试神力。正论往彼。然诸外道在王舍城不敢拒抗。行至舍卫仍求面论。珊檀那者是王舍城人。此翻护弥。祇陀。此翻胜氏。须达多者是舍卫人。此翻善温。问佛名闻十方。须达亦是六大居士。何以聘婚夜宿始闻佛名。答初非不闻孟浪飘瞥。今道机时熟。闻则毛衣遍竖。

师子吼品之四

起卷是第二至城共试神力。文为三。一试缘。二正试。三众益。初又四。一求试。二王不许。三重求。四王许。所以求者。前于王城已被斥逐。今复更来舍卫城中。夺名失利不可容忍。诉王求试。就初为二。一褒美于王巧言令色。二贬挫于佛动容剧谤。年既幼稚者。佛既三十成道。于时只可年三十余。苦行止六年而已故言学浅。真实不生王种中者。彼言佛是幻化必非王种。劫夺他人父母者。佛教令人离俗出家。即是劫夺父母之儿。亦是断他父母子胤。不许妻娶。亦是劫夺家他父母(云云)。王言大德下。二是王不许。六师答言云何无妨。是第三重求。王言善哉下。是第四王许。王虽私许又须咨佛。佛言善哉下。是第二正试又二。初命王多造。二正现神变。如贤愚经(云云)。三时众得益。此中不明交论往复。直尔示于希有奇异。外道睹变自知不逮。仍奔至于婆枳多城。问何不交论。答三轮之中宜神通轮当是时也。时众及以外道徒属得益。其外道师犹未信伏。尔时六师内心下。是第三佛复向彼城。问佛有大悲不恼众生。云何处处追逐六师不得停足。答欲摧异见救无量人。令出邪济除生死缚得大涅槃。此非哀悯更以何等为慈悲耶。于是六师复相集下。是第四向毗舍离。如来复往为庵罗女及离车等。种种说法。此即耆婆之母瓶沙夫人。既有丽色诫诸比丘观身念处。次为离车说不放逸破其憍慢。国法每选智能为主。余者参议。是故翻之为边地主。亦云传参国事。是时六师下。第五复至波罗奈城。六师闻已下。第六复至瞻婆城。尔时六师周遍六城下。二明至拘尸皆被追逐不知何去。正言拘尸陕小且自保而住不意佛来。就此文为三。一邪教。二正教三邪正论义。初是外道至拘尸城。广谈佛过令人起邪。文云。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此有何意。意言。人之生法自有常仪。何因乃从右腋而生。岂非幻母而生幻子。二佛至说正拨邪。归正则邪正各行。尔时六师复作下。第三邪正合论。凡七番问答。前六番正论。后一番降伏。此即初番。先立邪义。以见者为我。即十六知见中一。佛破有三。初令六根俱用。其上举向为譬今还难之。人在向中见色闻声俱取六尘。汝以我在眼中只能见色不能遍取诸尘者。当知汝非。次令老少不殊。如在向中。乃至一百年见外分明。我在眼中百年见物亦应分明。若老我在眼不及少者。何得用向而为譬耶。第三令内外俱见。人在向中内外俱见。我在眼中何不见内。六师复言若无我者下。第二番进问此非正难。为前难甚故更问我。佛言有色下答又三。一示因缘。二破邪我。三结正我。此即初示藉诸因缘而得见色曾非我见但横见言有。六师若言下。第二破其邪我又三。初标唱不然。次何以故下别出诸过。我以自在为义。只应唯作婆罗门种。何故复受六道不同。色既无我。受想行识悉无有我。以无我下三结过。六师如来下。第三结示正我又二。初略示。次对辨。初文意者。前既破色受等无我。其即更问如来为是色等已不今悬取其意答云。如来我者无复色缚。亦无受想行识之缚具于四德。汝所言我不免四缚。次更结。亦与外对辨。外道言我从因缘故。是故无常。如来我者。非因缘得故常乐我净。六师言瞿昙下。第三番外道改宗。或云部别。以偏一切处为我。不取色为我。佛言下如来破之有二意。初直就遍破。后更就一异检。初文又两。复次初复次责遍。我既遍者。不应初不见应常见也。次责我遍者。应遍五道何故畏三恶道。为人天身持于戒善。次就一异者又二。初先唱两章门。次一一释。就一责如文。就多责者。一一身中各有一我。我是自在。云何利钝愚智不等。瞿昙众生我下。第四番外道重救。我则是一又亦恒遍。众生修业自有差别业果不同。佛破云。我既遍而且常。岂得善恶迭谢。便应罪福俱有。故言行恶应有善。行善应有恶。若不俱有即是不遍。又我是自在应善恶自行(云云)。瞿昙譬如一室下。是第五番外道复救以然灯譬。虽同一明而灯体各异。我终是遍但善恶用异。如一室中然百千灯(云云)。佛破又二。先唱不然。次三种破。一从缘破。二就明出异处破。三就明闇共住破。初破云。汝灯譬于法明譬我者。明由于灯。多油炷者灯则明盛。若尔我由于业业灭我死。业既陕小我则不遍。第二责处者。明从灯出。若尔者我从业出。则业有我非我有业。第三明初灯时与闇共住。若尔汝之常我。皆应在于无常我中。无常之我亦应在于常我之中。瞿昙若无我者下。第六番外更请问。佛答又二。一破邪我。我既是常云何能作。常何有作。设令有作何不作善而或作恶。既善恶不定则无常也。次明正我。即是如来常住无阂。第七一番外道归伏如来结章如文。善男子以是因缘下。第二明树处又二。先结前生后。次正明处。初如文。东方双者下。第二正明树处为三。一表理。二护法。三法味利益。初表理理即四德。何意以东譬常无常等。一解云。趣取一事无的所在。亦可以东譬乐无乐。二河西云。二株枯干表应化身灭。二株敷荣表法身常存。然菩提树。亦一觚生一觚枯。至佛法灭二株皆枯。若尔何必定破常无常等。然佛随缘化应有所以。河西云。东方双表常无常者。外道所事大自在天在东方住。教行于西。今佛法常破其无常。故言东方双者表常无常。南方表我者。南是右方右手作便。譬我用自在。西方表乐者。西方行佛教即得乐。表佛法乐。北是净方又是出家之处。故表佛法中净。又云。自在天面向东。则右手在南。皆是为破外道四倒。表佛法四德。故作此配。此中众生为双树故下。第二护法。先举事后明理。事者佛在树下入于涅槃。四天大王常护此树。不令外人侵毁其枝叶。昔召伯治理有善政。常听讼于小棠之下。及其既没百姓思其仁爱其树而作勿剪勿伐之诗。况复如来娑罗树耶。从华果常茂下。第三明法味利益。先譬。次合释。华果者。华敷严饰见者生爱。譬法身湛然常住无变。故用华表我果表乐者。其味甘甜色香具足。见闻嗅触尝食遍乐。法身亦尔。一切众生皆同此乐。师子吼言如来何故下。第二时缘又二。初二月时。次十五日时。前二月时有问答。答为二。初举喻明事。次合譬明理。初文者。若依夏时即是二月。若依周时即是四月。众生悦时皆保常故。破著悟道。又云。六时中者二解。河西云。外国二月为一时。年有六时。是则春夏冬三时各有前后。金光明云。若二二说足满六时。三三而说一岁四时。今此正取二二足满六时。招提云。举春冬两时各有孟仲季故言六时。文中举孟冬对阳春(云云)。言二月者下。第二合譬明理。二法身者即是真应。河西云。常身无常身俱为照世。果喻四果。一云。是小乘四果。大能兼小故也。二云。是四德。师子吼言下。第二明日时。亦先问。次答。问者长阿含说。八日出家八日入涅槃。此云。十五日盖由感见不同。亦是如来身密自在。次佛答为二。初就本。次就迹。初本者。欲明妙本圆极故。以十五日为譬。如十五日下即是就迹。师子吼言何等比丘下。是第三明人缘于中又二。先出人。次论义。初明人中有问答。言庄严者。此人具德具行多知多见。巧示巧说故能庄严双树。亦是德行具足堪可依凭。故得是缘。佛答为二。初明因中六人。六人者。或是略说或是物宜。或是对上六师故举六耳。问何不取菩萨庄严双树。答菩萨游化无定不常随佛。此六人者常随侍佛。得是人缘。又此比丘即是菩萨(云云)。文云。身子闻涅槃不忧。闻常住不喜者。阿含中云。身子闻佛欲涅槃不忍见佛。去世乃前入灭。云何言闻涅槃不忧。佛答中述其德果。知正是菩萨之义。不可作小乘意释。若有比丘能说下。第二明果人。即如来是前出人竟。次惟愿下是论义。有三番问答。初虽非正难亦得称问。佛言下答为二。先明本。次辨迹。本为两。一略无住。二广无住又二。先法。次譬。初法中二。先释住。此释无住于中。云名虚空者。妙体非有故言虚空。金刚三昧即是如来者。旧解云。十地穷学乃未是佛。相续道中转金刚心即名为佛。今依此文云是如来。此名通于因果。例如首楞严通因果。檀波罗蜜等者。非谓六行能成于果。上文云。六波罗蜜满足之身。道品亦然。譬如虚空下。二就譬说无住又二。先譬。次合。初譬。如文。次合中反以差别简空。空即无住。于中云。六住菩萨烦恼因缘堕三恶道者。或言六心或言六地。私云。恐是六地。善男子如来今于此下。第二明迹。方便道中还归寂定。众生不见谓佛入涅槃。师子吼下。第二番问答。如来何故不常利生而入寂耶。佛广答其意。不共法藏者不与二乘人共。其中或为灭恶或为生善。即四悉意须入寂定。师子吼言下。第三番问答。问云何名涅槃为无相耶。佛答为三。初直明十无相。次明有相之失。三明无相之得。师子吼言何等比丘下。第三明修道之用文为三。初明三法。次辨二法相资。三明力用。初文前略问答。后广问答。略问答如文。然三法不同。若圣行以戒定慧为三法。今文以定慧舍为三法。定慧为正舍是调停。而言时时者非专一品。应时时调均令得自在。师子吼言云何名下。第二广问答。问中二。初通问云何为定慧舍相耶。次别问三法为二。初广约定问。次以慧舍例。初问定为三初据本有。次就一境。三就一行。初本有中言皆有者。谓一切众生皆有三昧。数师明。十大地中有三摩提是定数。此定本有何须修习。河西云。取造事心专。不必十大地中定数。次心在一境者。若但行一境为定者。更复缘余便非是定。若不余缘云何得名一切智人。三就一行为问者。若一行是三昧行。余行时即非三昧。若不行余行非一切智。次慧舍二事例亦如是。问佛答中。先答别问。次答通问。先答别问中二。先答定。次答慧舍。先答定中前问定有三。今先答第二问。以第三问例。次追答第一本有之问。今初第二。云如是余缘亦是一境。谓心专一缘此是定境。以定缘之无境不定。非谓犹是问境之一。盖是定心缘境非是散心。以定一于一切。名一切智。若是散心缘境为境所牵。若定心缘境设改缘易观。非境牵心故得是定。行亦如是者。即兼答第三一行之问。若以散心而行诸行。行牵于心若以定心行于诸行。令诸行一。又言众生下。追答第一本有之问。善三昧者不取大地。通三性定乃取善修之定。次以住如是下。答慧舍又二。先答其慧相。不见三昧慧异答其舍相。复次若取色相下。第二答前通问文为四。一略标三法体。二释三法名。三更广三法体。四明功用。初略标体为三。先标定体。言取色相者。非定执色相之心。乃是禅定门户入住出相。不能观色常无常者。正作静摄不作照知故不能观。次若能观色下。出于慧体。常无常俱照故非偏慧。三三昧慧等下明舍体。二事合调故云平等。又三。先法。次譬。三合法如文。次譬者。偏定是迟偏慧是疾。二法均平故以驾驷为喻。三菩萨亦尔下合。合中云十住菩萨智慧多三昧少者。河西云。十住进求胜地。方建大乘严土化人。智用偏起故不见性。二乘自调自净志求证得。定多智少亦不见性。于二平等则能见性。今明入空多则是迟相。入假多是疾相。空假双亡是平等相。能见性者是别教意。即空即假即中乃不迟不疾。是善驾驷即圆教意。乃能见性。奢摩他下第二释名。先释定名。一本云陀。亦云舍皆梵音轻重。翻名不同。一翻为止止息恶缘。或名为定。此名多训故留本音不可偏判。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忧毕差翻为舍相。亦平等不争等。奢摩他有二种下。第三更广三法体。皆增数辨之。初广定中增至十法。能大利益者。百论云达分三昧。因果俱乐者。河西云。谓佛所得定。入出自在始终常乐。念觉观者。善恶觉观俱是过患。观生灭者。人多于生灭起断常观。十一切处者。但列地水风不明火者。有人言。经本误失火字。河西云。行人观身内四大。非观外四大。身内三大显。骨肉等是地。洟唾等是水。气息是风。此三显现。火大劣有少暖。所以但三。而言不用处者。明自下地至不用处。招提云。火大不恒。假薪而有无薪不发。三大恒有所以用之。不用处者。明此观成穷不用处。故数为一。慧有二种者下。广出慧体。般若正是慧。毗婆正是观亦名见。阇那正是智。释般若云。名一切众生者。显般若是慧。能知一切众生数故。又释毗婆是总相。亦言是三昧。所以三昧慧能总知也。常涂解云。慧是不痴故在凡夫见名小。胜故在圣人智是决断最胜。在诸佛别相总相破相。亦据优劣。兴皇云。凡夫分别是别相。二乘圣人总。前诸法无常是总相。诸佛菩萨皆破此。故是破相。今明不然。斯乃论一心三智。破相是照空。别相是照假。总相是照中。三智一心中得论。不思议慧。不云舍者异体非故。四功用如文。

同类推荐
  • 大光明藏

    大光明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LBONE

    MALB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溪志

    仙溪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首楞严经疏

    首楞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自幼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回了城里读书,时隔多年再回农村,居然迷了路撞了鬼!小时候就听村里人说过冥婚的故事,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什么亏心事都没做过啊,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我对着那鬼就问道,“能离婚吗?”那鬼愣了愣,眼神里透出失望,半晌才摇摇头认真的答道,“通婚书已经烧到了阴司判官处,记录在案,离不了。”
  • 百千诵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百千诵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后宠妻

    婚后宠妻

    新婚前夜,未婚夫和闺蜜偷情私奔。她两眼一黑,抓住民政局前的男人:“墨总,你新娘未到,我新郎落跑,不如……我们拼个婚?”婚前,她说:“就算上床,我和你之间,什么也不会干!”婚后,他说:“那我把你放床上,什么也不干,只干你!!”
  • 你我的相遇终是离别

    你我的相遇终是离别

    他们的缘分是叉形的相交线,上天安排他和她从不从的方向而来,到一个交点相遇,然后渐行渐远。她和他本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毫无交集,命运却鬼使神差地安排了他们的相遇。高中,他以自己的方式倾尽所有去对她好,然而距离,给这段爱情的布匹割了一道口子,因为猜忌,吵架被越扯越大,终于不可挽回。他却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她不明白他有多爱她,在乎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终于,他在佛前求一个答案,想通了便放下了。对于这两个人来说,相爱就是他们命运中的交点,然而沉浸在爱情的蜜糖罐里人从来不曾知晓。恋爱即是如此,浓情蜜意时,又怎会料到其实如黄沙,抵不住风吹,握得越紧流失越快。
  • 水晶少年

    水晶少年

    “即便如此,我也想为弱者做点什么?”少年冷虫曦带着些许羞赧喊出这句话。一场灾难,虫曦带着妹妹逃离家中。数年漂泊流离,世道无情摧残没有改变他那颗水晶一般的美丽心。在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虫曦该如何守住初心,找到幸福的所在?偶遇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他们与虫曦将交织出什么样的命运?来往不迎,过往不恋,不忘初衷,方得始终。在充满魔法,科技,并渗透着东方文化的西元大陆,虫曦与他的同伴们将经历着一场场九死一生、惊心动魄的奇妙冒险。
  •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鬼医为后:皇帝大人是渣渣

    “等着吧,你欠我的定是要还的!”她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吼了出来。那一夜一个女孩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被黑暗吞噬殆尽。一抹怨魂迟迟不肯消散。。。。。。她又重生了,可好景不长,本应幸福的她,一夜间家破人亡。恨成了她活下去的支柱。她被命运玩弄的遍体鳞伤,为了报仇,拜鬼医,修得名号鬼隅阁主!亦正亦邪,却一手操控两种势力。“敢挡我复仇者,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山东灵异鬼事

    山东灵异鬼事

    鬼,一个扎眼的字眼,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少的鬼出现,从而现代人渐渐淡忘了这个字眼。许多人会问:鬼真正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有极少的一部分人遇到罢了。现在就让我带你们一起追寻屌丝的撞鬼笔记吧!!!!!!!
  • 虚空神殿

    虚空神殿

    虚空万神殿,入侵无限空间;赵无量十次重生,终于觅得一线生机,奋而崛起;三千小千世界,三千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吾等必将重建天庭,执掌仙皇至尊之位,九霄天界理当威压诸天万界!
  • 小儿初生护养门

    小儿初生护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脉圣皇

    天脉圣皇

    【火爆玄幻】天武之道,十二重脉门;脉门全开,武道不灭,生生不休;少年洛夕乃神族遗脉,一步步自大山而出,燃赤焰之血登顶九天,一怒之下扫尽诸天神皇,成就万古无一众皇之尊!;普群:480680697/vip群:八荒皇族479298326【缺管理,需要粉丝值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