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5300000005

第5章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三藏法师,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第一、依中国及以此土大德所行者。余五翳面墙,岂宁自辄?但以游历披勘,敬有师承。何者?谓中国大乘法师,流支三藏;次有大德,呵避名利,则有慧宠法师;次有大德,寻常敷演,每感圣僧来听,则有道场法师;次有大德,和光孤栖,二国慕仰,则有昙鸾法师;次有大德,禅观独秀,则有大海禅师;次有大德,聪慧守戒,则有齐朝上统。然前六大德并是二谛神镜,斯乃佛法纲维,志行殊伦,古今实希。皆共详审大乘,叹归净土,乃是无上要门也。

问曰:“既云叹归净土乃是要门者,未知此等诸德临终时皆有灵验已不?”

答曰:“皆有不虚。如昙鸾法师,康存之日常修净土,亦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是以无问一切道、俗,但与法师一面相遇者,若未生正信,劝令生信;若已生正信者,皆劝归净国。是故法师临命终时,寺傍左右道、俗,皆见幡花映院,尽闻异香,音乐迎接,遂往生也。余之大德临命终时皆有征祥,若欲具谈往生之相,并不可思议也。”

第二、明此彼诸经,多明念佛三昧为宗者。就中有八番:初、二,明一相三昧,后六就缘依相,明念佛三昧。

第一、依《花首经》:“佛告坚意菩萨:‘三昧有二种:一者、有一相三昧;二者、有众相三昧。一相三昧者,有菩萨闻其世界有其如来现在说法,菩萨取是佛相以现在前,若坐道场,若转法轮,大众围绕。取如是相,收摄诸根,心不驰散,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是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菩萨尔时深生恭敬,听受是法,若深、若浅,转加尊重。菩萨住是三昧,闻说诸法皆可坏相,闻已受持,从三昧起,能为四众演说是法。’佛告坚意:‘是名菩萨入一相三昧门。’”

第二、依《文殊般若》明一行三昧者:“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一行三昧?’佛言:‘一行三昧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应在空间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念无休息。即是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即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是名菩萨一行三昧。’”

第三、依《涅槃经》:“佛言:‘若人但能至心常修念佛三昧者,十方诸佛恒见此人,如现在前。’”是故《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恒与此人而住受施。’”

第四、依《观经》及余诸部,所修万行,但能回愿,莫不皆生。然念佛一行将为要路。何者?审量圣教,有始、终两益。若欲生善起行,则普该诸度;若灭恶消灾,则总治诸障。故下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寿尽必生,此名始益。言终益者,依《观音授记经》云:“阿弥陀佛住世长久,兆载永劫亦有灭度。般涅槃时,唯有观音、势至住持安乐,接引十方。其佛灭度,亦与住世时节等同。然彼国众生,一切无有睹见佛者,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此即是其终时益也。所修余行回向皆生。世尊灭度有睹不睹,劝后代审量,使沾远益也。

第五、依《般舟经》云:“时有跋陀和菩萨,于此国土,闻有阿弥陀佛,数数系念。因是念故,见阿弥陀佛。既见佛已,即从启问:‘当行何法,得生彼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当念佛身三十二相,悉皆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第六、依《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念佛也;第二、有诸菩萨自云:“我从旷劫以来,得蒙世尊长养我等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禅定、智慧、无量行愿,由佛得成。为报恩故,常愿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宠,常念其主。”第三、有诸菩萨复作是言:“我于因地遇恶知识,诽谤般若,堕于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于一时依善知识边,教我行念佛三昧,其时即能并遣诸障,方得解脱。有斯大益故,愿不离佛。”

第七、依《华严经》云:“宁于无量劫具受一切苦,终不远如来、不睹自在力。”又云:“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善财童子求善知识,诣功德云比丘所白言:“大师!云何修菩萨道,归普贤行也?”是时比丘告善财曰:“我于世尊智慧海中唯知一法,谓念佛三昧门。何者?于此三昧门中,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能令众生远离颠倒。念佛三昧门者,于微细境界中,见一切佛自在境界,得诸劫不颠倒;念佛三昧门者,能起一切佛刹,无能坏者,普见诸佛,得三世不颠倒。”时功德云比丘告善财言:“佛法深海,广大无边,我所知者,唯得此一念佛三昧门,余妙境界,出过数量,我所未知也。”

第八、依《海龙王经》:“时海龙王白佛言:‘世尊!弟子求生阿弥陀佛国,当修何行,得生彼土?’佛告龙王:‘若欲生彼国者,当行八法。何等为八?一者、常念诸佛;二者、供养如来;三者、咨嗟世尊;四者、作佛形像,修诸功德;五者、回愿往生;六者、心不怯弱;七者、一心精进;八者、求佛正慧。’佛告龙王:‘一切众生具斯八法,常不离佛也。’”

问曰:“不具八法,得生佛前,不离佛不?”

答曰:“得生不疑。何以得知?如佛说《宝云经》时,亦明十行具足,得生净土,常不离佛。时有除盖障菩萨白佛:‘不具十行,得生已不?’佛言:‘得生。’但能十行之中,一行具足无阙,余之九行悉名清净。勿致疑也。又《大树紧那罗王经》云:‘菩萨行四种法,常不离佛前。何等为四?一者、自修善法,兼劝众生皆作往生,见如来意;二者、自劝、劝他,乐闻正法;三者、自劝、劝他发菩提心;四者、一向专志行念佛三昧。’具此四行,一切生处常在佛前,不离诸佛。又经云:‘佛说菩萨行法有三十二器。何者?布施是大富器,忍辱是端正器,持戒是圣身器,五逆不孝是刀山、剑树、镬汤器,发菩提心是成佛器,常能念佛往生净土是见佛器。’略举六门,余者不述。圣教既尔,行者愿生,何不常念佛也?又依《月灯三昧经》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住于是三昧,摄念行于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来,亦值无量恒沙佛。’”

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三昧有种种利益。有其五番。

第一、问曰:“今云常修念佛三昧,仍不行余三昧也?”

答曰:“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余三昧,但行念佛三昧多故,故言常念,非谓全不行余三昧也。”

第二、问曰:“若劝常修念佛三昧,与余三昧能有阶降以不?”

答曰:“念佛三昧胜相不可思议,此云何知?如《摩诃衍》中说云:‘诸余三昧,非不三昧。何以故?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嗔痴;或有三昧,但能除嗔,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嗔;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第三、问曰:“念佛三昧既能除障,得福功利大者,未审亦能资益行者,使延年益寿以不?”

答曰:“必得!何者?如《惟无三昧经》云:‘有兄弟二人,兄信因果,弟无信心,而能善解相法。因其镜中自见面上死相已现,不过七日。时有智者,教往问佛。佛时报言:“七日不虚。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还告阎罗王。阎罗王索符,已注云,由持戒、念佛功德,生第三炎天。’又《譬喻经》中,有一长者,不信罪福,年已五十。忽夜梦见刹鬼索符来欲取之,不过十日。其人眠觉,惶怖非常。至明,求觅相师占梦,师作卦兆云:‘有刹鬼必欲相害,不过十日。’其人惶怖倍常,诣佛求请。佛时报云:‘若欲攘此,从今已去,专意念佛,持戒,烧香,然灯、悬缯幡盖,信向三宝,可免此死。’即依此法专心信向。刹鬼到门,见修功德,遂不能害,鬼即走去。其人缘斯功德,寿满百年,死得生天。复有一长者,名曰执持,退戒还佛,现被恶鬼打之。”

第四、问曰:“此念佛三昧但能对治诸障,唯招世报,亦能远感出世无上菩提以不?”

答曰:“得!何者?如《华严经.十地品》云:‘始从初地,乃至十地,于一一地中,皆说入地加行道。地满功德利已,不住道讫,即皆结云:“是诸菩萨虽修余行,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上妙乐具供养三宝。”’以斯文证得知,诸菩萨等乃至上地,常学念佛、念法、念僧,方能成就无量行愿,满功德海。何况二乘、凡夫求生净土,不学念佛也?何以故?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通行、通伴故。”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闇室,若然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闇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第一、泛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第二、此彼禅观比挍劝往;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比挍;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往。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一、明延、促者。但一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慧、舍、护法、发愿、回向,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迳一万劫始证不退位,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据《菩萨璎珞经》,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愿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于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六波罗蜜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漫威做超人

    穿越漫威做超人

    穿越到1962年美国,梁正原以为这是非常普通的世界,没想到两个人出现。“打扰了,我是查尔斯·泽维尔。”“我是艾瑞克·兰谢尔。”我的天啊,是年轻时候的X教授和万磁王,自己这是穿越到X战警了?
  •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

    本书是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杨力教授继《杨力养生23讲》一书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的又一新作。四季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是最富东方特色的养生瑰宝。杨力教授将有五千年实践的四季养生方法,结合《易经》、《黄帝内经》的阴阳平衡理念进行了升华和提炼,从而把四季养生理念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能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健康长寿带来新的福音。
  • 你还有我i

    你还有我i

    小时候,一场“火灾”使她失去了父亲,正值十六岁花季患有严重自卑感的她,看着妈妈倒在血泊中的身影。。。一次意外让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让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她的世界再次充满欢笑。。。。奈何,意外总是不断地在她身上上演,被修改的记忆全部回归,她还会是她吗。。。
  • 无存之人

    无存之人

    “确认一下,人生未来的规划——一,父母养老费;二,复仇;三,自首。”少女背后,燃起了漆黑的火焰。“我应该,能活到三十岁的……既然是复仇,可不能让她们死的太痛快啊……”神秘与异能尚被封锁的时代,身为复仇者的特异少女,与明显是走错片场的“属者”的故事。很杂的书,不过主要是异能。半月更新一次。
  •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本书收录了43则令人感动、感悟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令人感伤,令人感悟,于不经意间会触摸到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令你的心灵震撼。
  • 异想不到,遇到你

    异想不到,遇到你

    21世纪的傻白甜凌安安,从出生就不平凡,五岁那年出去玩捡到了一条亲嘴鱼项链,21岁时,凌安安大学毕业,男友出轨自己唯一的朋友,伤心欲绝独自去了洛阳,接收BOSS得令执去一个不知名的古墓,穿越?重生?什么跟什么?穿越时的她正戴着那条亲嘴鱼项链!
  • 完美天使的复仇之恋

    完美天使的复仇之恋

    她们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拥有自己珍惜的人和挚友,可那所谓的挚友却背叛她们、伤害她们……因此她们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她们经过训练,成为了圣君,她们开始了她们的复仇之计……
  • 剩下的盛夏之前世轮回

    剩下的盛夏之前世轮回

    他,穷人之子,盛夏。她,豪门贵族,韩安辰。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走到了一起。事与愿违。他们私奔之夜,他出了车祸。她苦等不见人影。最后,她与家族决裂,孤身一人前往远离家乡的地方。三年后,她带着独自一人打拼出来的事业,回到这里。她遇见了一个与盛夏无比相似的人,她,改如何选择?
  • 愿世界和平

    愿世界和平

    故事的主人是一位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一位年轻人,出生BJ,H市长大,民族满,父母都是退休职工家里三个孩子俩姐大姐大她十岁二姐大九岁,大姐身材高挑靓丽是一名退役运动员大龄圣女事业型女青年未婚二姐在H市安安稳稳结婚生子而我却是家里最不老实的可能也是因为是全部家里的唯一的男丁从小就娇生惯养,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呢我辈分最小我有7个姐姐,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娇生惯养长大的我看上去好像真的是一个小矮人,我的命运在16年年底就此改变。我叫李飞
  • 倾世妖孽:绝色魔妃戏鬼帝

    倾世妖孽:绝色魔妃戏鬼帝

    她,是杀手界的传奇,上官九潇!腹黑心肠的她,一朝竟穿越到异界?本该坐享荣华富贵,却悲哀的被鉴定为:“乱世灾星”!看她如何华丽丽地血洗前耻,再上巅峰!什么?白莲来挑畔!放马过来吧!姐姐绝对让你吃不了死着走!他,是妖孽嗜血的鬼帝。黄泉路,三生石……种种奇艺神话,他通通展现给她!她所向往的,他不惜一切!“能帮助喜欢的人,是种幸运。”“小九儿,人类之所以可以创造人类,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不可违背的使命!”某男笑得一脸妖孽无邪。“所以……”“为了不违背这种使命,我们今天就来***吧!”“滚!”杀手卯上妖孽,又是怎样的一番爱恨纠缠?尽在《倾世妖孽:绝色魔妃戏鬼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