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国家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理论渊源是19世纪初叶创立的区位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加强,传统的以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为主要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步演变为主要为宏观区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区域经济学。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间不平衡日益显著,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贫困地区经济更加恶化。为缓和矛盾,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如美国在1941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了完整的流域开发规划,由政府出面对这个因棉业凋敝、河流泛滥成灾而陷于困境的区域进行全面整治和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为国家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其经验为后来许多国家所吸收。
西方国家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广泛重视和实施干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后西方各国狂热地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不惜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到那些条件好、见效快的发达地区,结果加剧了地区间的两极分化,落后地区劳动力过剩,人口外流,经济状况日益恶化。这种情况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过去,西方理论界一直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地区差距。实践证明不是这样。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论”明确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他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了差距,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增多,处境更加困难。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证明了缪尔达尔的理论的正确性。60年代,战后的繁荣时期结束后,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即一些发达地区暴露出许多潜在的问题,主要是:地区两极分化使贫困地区丧失购买力,甚至无力还债,导致发达地区的市场萎缩,金融业受损;贫困地区失业严重,人口外流,造成发达地区的人口压力;贫困地区无力接受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使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无法更新和升级。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地区间差距过大,不但落后地区难以发展,发达地区也终究会受到影响而减缓发展速度。
鉴于地区间差距不可过大,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又不能缩小这种差距,西方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开始运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增加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投资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区域差异,研究如何在各地区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最佳产业结构,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政策工具援助落后地区发展、控制大城市过度集中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些研究吸收了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由于这个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术界都投入力量研究,使这一新兴学科很快发展起来。
二、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区域经济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大问题。建国以后,我国在效仿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在引进苏联生产布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研究。传统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实践以平衡布局为指导思想,以国家为主体,有计划地在全国进行资源配置,在各地区建立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的生产布局,对于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落后特别是内地工业落后的格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它强调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国家,排除各种经济主体的存在以及它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第二,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视国家指令性计划为实现生产力布局的机制,尤其是国家预算,它决定项目的布局区位、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地区产业结构以及各种比例关系,完全抛弃了市场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巨大作用。第三,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所强调的原则,严格来讲是非经济性原则,它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政治问题,资源配置效率常居次要地位。第四,尽管提出专业化与分工问题,但我国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分工基本上是垂直分工,中西部地区为原料和燃料生产地,东部为制造业基地,正因为这种垂直分工,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为东部地区带来大量的财富而中西部地区获得的财富很少或没有,加大了区际差异。第五,忽略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执行中央的指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很快突现出来,主要是:第一,地区发展模式问题。改革带来地方自主权加大,发展区域经济成为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经济调控权的扩大以及责任、利益的强化,使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各地区都在探索发展经济的路子,制定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不同地区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地区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加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地区发展政策由以平衡布局为主,转向以效率目标为主。国家的战略调整确实带来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沿海地区与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以省一级为单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相对差距约十倍。显著的差距加大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如何在追求较高效率、较高速度的同时,使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由于利益驱动,各地区盲目追逐高附加价值的产业,而不顾本地区是否有优势,是否可以达到规模经济。结果造成地区分工弱化,资源极大浪费。此外,还有城市化问题、三农问题、城乡统筹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在传统的生产布局理论的基础上迅速开展起来。许多专家、学者加入实践和研究的行列,在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制定等实践活动的同时,深入展开理论探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影响总体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解决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问题,又不致影响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非均衡发展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多层次扩展和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学也逐渐扩展了研究领域。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等区域经济的诸多方面,以及区际分工与合作、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微观领域研究开始涉及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研究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竞争力等,这些研究为我国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
(3)西部、老工业基地、中部等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进行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讨论。①为精心设计西部大开发,许多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从比较优势、梯度推移、增长极、可持续发展等角度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同时,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许多学者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提出了综合发展思路、发挥区域优势的开发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思路、城市化发展思路、以人为本的开发思路、政策和市场推动的开发思路、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等诸多开发思路。这些研究为我国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②围绕振兴东北战略,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理论主张,但主要的理论仍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制度创新理论。许多学者提出振兴东北应着重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以传统产业改造为主,新兴产业导入为辅,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改造三个方面同时入手。③关于中部崛起,学者们指出,中部崛起的核心是中部城市群的崛起,是中部综合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是工业化得到极大发展和城市群得到极大发育,是农业基础性地位得到充分稳固。为实现这种目标,中部应积极发展有竞争优势,培育大市场,构建大网络,加强区际合作,推动中部城市群的整合。
这一时期,我国学者出版了许多区域经济学专著,翻译了一些重要的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文献,并把这些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走上了新的台阶。
应该指出,西方区域经济学对我们的学科建设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几十年,他们在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和区域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但是,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相比,我国的学科建设难度更大些。从建立学科的背景看,西方是在由完全依赖市场,转向在市场运行的基础上强调政府干预和调控,以弥补市场不足的状况下形成区域经济学科的。其社会经济背景的特点是市场在大部分领域运行正常且已规范,有缺陷的部分已充分显现,国家干预的对象和目标明确,政策针对性强,因而政策效应显著。我国是在由排斥市场、完全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调控,转向承认市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间接管理的背景下建立区域经济学科的。其特点是:其一,市场体系才开始确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建立市场体系过程中常常受到行政的干扰;由于市场运行规则不能很快制定并实行,市场运行无序现象严重。这就是说,规范的市场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其二,政府角色正在转换。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难度要比由不重视政府干预到强调政府干预大得多。而且,政府职能转换与市场体系建立是相对应的,转换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大背景下,虽然我们的区域经济学科也强调在市场运行基础上的政府宏观管理,但是由于市场和政府职能的不到位,在许多问题上不能不考虑体制的因素,这样就使问题变得复杂。因此,建立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科难度更大,任务更重。
尽管如此,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科仍在不断向前发展,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贴近我国的实际,这是广大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