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某一特定的空间。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与某一特定的空间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经济。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运行规律,以有效地把握并运用规律,创造更加高效、更加丰富的区域经济就是本学科研究的内容。
一、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一)区城的概念
区域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用。20世纪以来,社会学家、行政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区域问题日渐重视,区域已经成为大众化的词汇。
不同的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定义。从地理学的观点看,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遗漏性;从行政学的观点看,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并且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区域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居区。
关于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目前尚无定论。我们比较赞同陈栋生教授所用的苏联区划委员会的区域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经济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第一,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来考察,这是区域经济的本质特征。
第二,区域特指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调控权,并负有推进它的发展的责任;它的繁荣与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央政府与区域的这种关系是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并产生预期效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第三,区域是一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部分职能,且经济结构相对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第四,经济区域具有同质性和集聚性。同质性是指区域内部具有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这些要素包括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集聚性是指某些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异质部分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内聚力。
经济区域与行政区联系紧密。因为:第一,行政区的划分也要考虑经济的内在联系。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济区与行政区重合程度相对较高。第二,行政区便于政府计划和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取得统计资料开展分析。因此,在分析经济区域问题时,常常离不开行政区。
(二)区域的类型
广义的区域有三大基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就经济区域而言,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多种多样的类型。
按空间覆盖范围来划分,经济区域相当于行政区来说,可以分为错位区和重合区两大类型。错位区是跨行政区域的,最高层次是跨国的,最低层次是跨基层行政区的,中间层次是跨国内或省内行政区的。重合区不跨行政区,两者的区界大体一致,一个国家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区域,一个省、一个州、一个县也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区域。重合区大多存在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合区将具有向错位区演变的趋势。但无论是错位区还是重合区,它们的存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按自然特征来划分,流域区是一种最主要的经济区域类型。尽管地表的自然特征多种多样,但是,能够形成被我们称之为经济区域的,只能是江河开拓的流域区,而山区、平原地区,一般都可归属于某个流域区。考古学家早已证明,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遥遥领先的也大多是江河开拓的绿洲、平原地区。江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对经济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内聚力,使流域不仅成为一种最古老的经济区域,而且也是蒸蒸日上、永不衰退的经济区域。各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区域的开发和建设,流域区也就成为一类重要的经济区域。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就是典型的流域区。
按经济特征来划分,经济区域可以按主体经济的构成分为比较单一型的经济区域和综合型的经济区域。所谓主体经济,就是区域中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主体经济的构成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标志。某些区域的主体经济比较单一,如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区域,以牧业经济为主的畜牧区域,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域等等,这样的区域是一种单一型的经济区域。某些区域已不是哪一类经济占主体地位,而是多种经济复合体,就主体经济的特征来讲,这是一种综合型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比较单一类型的经济区域具有向综合型经济发展的趋势。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区域经济比较落后,或者是区域层次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着某种较为单一型的经济区域。二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形成了若干专门化生产部门,但是,区域生产专门化总是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因此,这类区域已不是单一型的经济区域,而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按区域经济的经济运行特征来划分,经济区域可以分为自发经济区和自觉经济区。这两类经济区域实际上是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自发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的运行处于自发阶段的经济区,其区域界限十分模糊,它主要反映生活生产的地域差异和经济活动的地域集散,体现出一种自然式的被动型的作用功能。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自发经济区将转化为自觉经济区。自觉经济区反映了人们为了某种经济目标,运用经济手段组织和规划区域经济活动,区域范围相对稳定,它的作用功能已由自然式的被动型转化为经济式的能动型。很显然,自觉经济区是自发经济区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经济行为的人根据区域经济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的系统组织,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大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区目前正处于由自发经济向自觉经济区的过渡期间。
按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区域可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很显然,发展水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发达与不发达区域也是相对而言的。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可以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划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而每个国家内部,甚至是每个省等国内的局部地域单元,也同样可划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由于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上述三类地区在发达程度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经济已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些不发达国家内部的发达区域,甚至要比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区域要落后许多。尽管如此,这三种区域类型的划分,无论是对于宏观区域分析,还是对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制定,都是十分必要的。
从分析和认识经济区域的方法论着眼,也可以把经济区域分为不同的类型。西方的区域经济学家们通常把经济区域分同质区域和结节区域。同质区域是基本舍掉了区域的内部差异,认为区域内部是均衡一致的,这实际上是把整个区域聚合在一起,是一个无“空间”的区域。同质区域概念对从宏观上分析区域的外部关系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为国家制定不同的地区政策,提供了较为简便的方法。结节区域与同质区域相反,它舍弃区域内部的统一性,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把区域经济运动看成是区内的结节点或中心通过其内聚力的发挥而实现的。结节区域着重分析区域内部的形象,为研究区内经济问题提供了分析方法。
经济特区也是一种经济区域,这类区域是出于对外发放的需要,在国内领土范围内划出小块地方,实行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以吸引和鼓励国外投资者来兴办工商业和其他经济事业。经济特区对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陆续兴办了这类经济特区。早期的经济特区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由贸易区,如自由港、关税自由区、外国贸易区等;二是加工出口区,如出口特区、工业自由区、投资自由区等。自由贸易区历史较早,加工出口区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步兴起。我国于1979年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厦门市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在沿海14个城市开辟了出口加工区或对外开放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逐步走向高科技化,科技园区就是高科技的经济特区,它是区域的技术创新、科技示范区,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要素
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就它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而言,具有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就它的空间特征和区域性而言,又具有区域特征。它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区域经济的两类要素,即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和经济区域构成要素。
(一)区域构成要素
经济区域同其他区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具有自身特定的三大构成要素: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
1.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域三大构成要素的核心。经济中心的形成,是区域由一般的自然区发展为经济区域的重要标志。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运动,使城市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所谓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运动,首先表现为商品交换活动的空间聚集,这种聚集规模增大的结果是城市的产生。随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工业生产向城市的聚集,使城市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逐步走向成熟。
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三个空间特征:第一,它是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城市的聚集能力不同,经济吸引或辐射力也不同,从而形成多等级、多层次的经济中心。第二,它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城市,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经济中心。第三,区域经济中心并不是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而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
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经济区域三大构成要素的基础。没有经济腹地,就不会有经济中心,区域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经济腹地是指经济区域内经济中心以外的地域范围。
经济腹地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第一,经济运动的多元性。多元的经济运动是经济腹地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域经济运动的基础。经济腹地的经济运动包括多种生产要素的运动,多种生产部门的运动,多种经济形式的运动等。第二,多元运动的相关性。即经济腹地的生产要素、生产部门和经济形式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关联,一种形式的运动必然对其他形式运动发生影响,因此是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的复合运动。经济腹地作为这种复合经济运动的地域依托,多元经济相关运动成为它的重要特征。第三,经济腹地的多层次性。与多层次的经济中心相对应,经济腹地也是多层次的、重叠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地域来说,它既是那个较低层次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同时又是那个较高层次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从经济腹地的这些特征出发,评价经济腹地的丰度不能只看其面积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经济运动的规模和水平。丰度是一个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多元要素复合运动的立体概念。
3.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经济网络表示经济联系的渠道,其物质构成是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第二,经济网络表示经济联系的系统,其基本构成是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之间有序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交往。第三,经济网络表示经济联系的组织,其基本构成是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之间所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的贯通和技术的推移等。
经济网络是区域经济的动脉和神经,离开它,区域经济就会陷于瘫痪。经济网络的三层含义:渠道-系统-组织,有层次递进关系,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比如经济联系的“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时经济网络的一种主要形态,而“渠道”则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的主要形态。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三种形态总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罢了。
区域构成要素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两个区域比较,只有质量上的差异。
(二)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构成它们的要素也就完全不同。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是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它着重反映区域的空间构成和经济运动空间联系的依托,是一种区域要素;而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存在于区域之中的经济发展要素,它反映区域经济运动的物质构成和物质变换,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要素。按照这种理解,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它的历史基础,自然资源,人口和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以及组织管理等,都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根据各类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特征和功能,我们把它分为以下四类。
1.自生性要素——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
区域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区域的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集,前者对于人类来说是自生的,后者对于区域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自生的,因此我们将之称为区域的自生性因素。
区域的自然资源包括区域的气候(包括温湿度、降雨量、热量、日光、水分等)、水文(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等)、地质(包括矿产的蕴藏量、品位、矿层结构、矿层厚度等)、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丘陵、平原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动植物种群的分布等)、土壤(包括它的各种类型结构和理化性质等)等。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它便具有某种稳定性,而稳定的自然资源是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然基础和外部条件。人们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必须占有自然资源,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河流、日光等天然的物质条件,通过人的劳动,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加工与转换,才能获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因此,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的关联及运动规律,对区域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由于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的多种差异,农业内部的结构就大为不同。但从发展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作用日趋减小。
区域的历史基础包括区域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的发育程度、法律的完善程度、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条件等。历史基础和自然资源一样,对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历史基础较好、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好,起步较高一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产业到此发展;而历史基础较差、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区域,对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等的吸引力就较小。但历史基础对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再生性要素——人口、技术和资本。
人口、技术和资本,尽管它们的形态和作用不同,但都具有流动性和衍生性,故而称为再生性要素。在多元的区域要素中,人口、技术和资本不仅是最为活跃的因素,而且是对区域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要素。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都对区域活动有重要影响。人作为生产者,一定区域的人口密度、数量及文化技术素质的高低均对区域经济活动有明显影响。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人的文化技术素质高,说明区域内劳动力要素供给良好,对经济发展有利。因而人口稠密和人的文化技术素质高的地区,往往产业密集程度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而在人口稀少地区,人的文化技术素质一般较低,由于劳动力资源供给不足,产业与厂家均难以实现空间集中,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就比较低下。当然,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下,如果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区域社会劳动就业容量的限度,反而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人作为消费者,一定区域人口的多少与密度实际上表示这个区域的社会需求与市场容量的大小,这会对主要供给本区消费品的生产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人作为消费者所形成的社会需求与市场容量,不仅取决于人口的数量,而且取决于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如果人口的过快增长超过了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提供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总量限度,不仅会影响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技术作为人类驾驭客观事物的方法和手段,本身并不是以独立的区域要素出现,而是以其他区域要素为载体出现而发挥作用。技术的发展变化或是强化某些区域要素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或是弱化某些区域要素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也就以其他区域要素为媒介间接地发挥自身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技术虽然是间接地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但这影响力本身却可以非常之大,有时甚至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核能的使用,使矿产资源比较匮乏地区的能源供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可以发展更多的高耗能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技术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将越来越大。
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特别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来说,是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表现为推进和加速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而对矿山、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还有负担沉重、任务艰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提高区域内资金积累能力,建立健全资金市场,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区外、国外资金,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3.牵动性要素——市场。
市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已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要素。市场凝集着供给与需求关系,它以价格信号显示出供给流和需求流的状况,通过供求关系的不断反馈,调节着区域经济运行,而且这种调节作用无所不包、无时不在,从而产生出一种强大的机制力量,牵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故而称为牵动性因素。
市场要素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牵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沟通了区域内外生产要素的流通渠道,不仅调节了生产要素的余缺,使区域内外生产要素互补,而且牵动了区域生产要素的增长,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适应了区域经济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创造多样性的市场条件,从而形成不同等级、不同方位的牵动功能,对于区域经济的多样发展和区域内各种优势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牵动作用;第三,它显示了区域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的显示将通过多种渠道而渗透于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激发区域内外的投资者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增加自己的活动容量,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全面牵动。市场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的牵动,使之作为区域要素的作用日益增强。
4.制动性要素——组织与管理。
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对区域经济活动起着引导、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出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适应,又体现出区域经济活动在人的意愿下发展。组织与管理是从更高层次上发出,同时又渗透于区域经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之中的制动性要素。
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首先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一种大跨度、长时期的发展蓝图,从资源的开发到经济部门的发展,从生态、人口到社会文化事业,从乡村居民点到城镇体系布局,从总体建设规模到重点项目实施的时序安排,都囊括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国土规划,二是区域发展战略。前者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后者作为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总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对规划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明前进的方向,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行动纲领。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短期具体化,这种具体化不仅包括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而且包括保证计划实施的政策措施等。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计划对规划期内区域经济活动起着引导和控制作用。其次是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不仅要面向未来规划、计划区域经济发展蓝图,而且要在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使区域经济活动能够沿着预期的目标持续、健康的运行。组织和管理对区域经济的调节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硬性调节和软性调节。所谓硬性调节,是组织和管理的制度调节,不同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对区域经济运行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产生相应的调节作用;所谓软性调节,是组织和管理中的瞬时调节,它是对硬性调节的一种瞬时校正和修补,使区域经济运行不偏离制度所规定的轨道。硬性调节和软性调节一般都是共存的,正确地运用硬性调节和软性调节,发挥组织和管理因素的积极功能,就能够把区域生产要素和生产单元(如企业、公司、商店、农场、农户等)引向更合理、更有效益的综合层次。
三、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地理学的角度讲,是由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的,这也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基础原因。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特征是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在区域经济的要素中,土地、矿藏、地形、水文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且其分布也不是均匀的。正因为这些要素的非流动性特征和分布的非均匀性,与这些生产要素相关的生产活动只能出现在这些生产要素富集的地方,这些地方也可以组织专门化生产,这就是李嘉图的绝对优势。如果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则根据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导致要素供给的均等化,各地的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成本趋于均等,最终导致区际经济发展差距的收敛,区域经济的差异性特征也就不存在了。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有些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也可以“流动”,如北方地区的温室大棚是对适宜气候的“再造”,但这些不可流动要素的“流动”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与此相反,有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和溢出是较为容易的,因而也称为可流动要素。第二,有些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时也遇到很大的限制。国家之间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不同,这就成了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常表现为贸易保护。在一国内部,尽管国家宏观政策在各个地区都是相同的,然而各地区实行国家宏观政策时因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总出现偏差。我国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而这些地方政府从地方利益出发常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或采取限制资本、技术、劳动力向外流动的措施。第三,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宗教信仰也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总之,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一国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在空间上均匀分布,这就成了区域经济具有差异性特征的客观物质基础。
(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经济活动最大的特征之一为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任何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总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在一起。第一,许多生产过程可根据操作技术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但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来考虑,这些不同的生产工序不可能在空间上截然划分开来并在不同的地点组织生产。第二,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这就是规模经济。而要实现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不同生产工序必须在某一空间内集中起来。第三,众多企业聚集在某一区位,可以获得聚集经济效益。经济活动的聚集,使各个企业共享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由于技术的溢出效应,企业之间可以模仿和学习,降低学习成本;企业和人口的集中,可以形成较高效率的地区劳动力市场。第四,众多企业的聚集可以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经济活动之间交易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长期稳定的、不稳定的,如果企业之间交易的物质或信息流在形状、质量、密度等方面都是标准化的,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重复和稳定的,此时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较低,因为一次性签订长期协议,则不用经常性地进行谈判。如果企业之间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频繁发生变化,交易的物质或信息流也不是标准化的,此时交易成本就很大,因为企业之间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如果企业之间交易的不是具体的物质或信息流,也不能以简单的订货方式或垂直指令来进行交易,则此时的交易成本最大,因为这些交易都属于个性化的无形交易,或需要特殊中介的交易,这种交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需要“公关”或“忍耐”的交易。这些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的交易、非标准化的交易、需特殊“公关”和中介的个性化的交易,都需要面对面的频繁接触,因而在空间上尽可能相互接近,这也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企业生产工序空间分割的非经济性、规模经济、聚集经济、交易费用的节省,都要求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尽可能聚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不可能在空间上随意分散分布。显然,经济活动的这种不可分性特征无法从资源禀赋的差异角度来解释。
(三)创新能力的区域局限性
根据新增长理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研发所需资源的投入以便提高知识积累率。可以看出,具有垂直效应的专业化知识具有排他性(其他企业无法享受)和竞争性(其他企业须支付高额成本才能享受),正因为这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专业化知识积累的差距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要素收益率的差距使得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差距。而专业化知识的积累与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越多,创新出现的频率越高,反过来某一区域创新能力强,则该区域专业化知识积累也就多。但这种专业化知识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不能直接从外部拿过来,因而这种专业化知识的创新取决于原有知识的积累,即创新能力本身也取决于原有的创新能力,也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正因为这种创新能力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一旦形成创新中心,则这种创新中心不会轻易地发生转移,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区位局限性,它是一个地区长期知识积累的结果,除非社会变迁或政治原因,或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把这些具有很高人力资本的人员转移到新的区位。如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特区利益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高素质人才,使一个小渔村很快转变为全国一流的创新中心。
有一些知识是可以溢出的,这种溢出可以降低其他企业的学习成本,增加知识积累,可以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技术溢出,一是企业不必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支付费用而获得信息,二是信息的创造者或拥有者在现行的法律条件下无法阻止其他企业使用信息。尽管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是一种自发的过程,然而这种溢出并非是全域溢出而是局部溢出,也就是知识和技术溢出强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距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越远,所溢出的知识和技术量越少,这种溢出规律称为知识和技术溢出空间衰减律。也就是说,尽管一些知识和技术可以溢出,但这种溢出仍局限在以原有创新中心为中心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对远距离的区域而言其作用强度很微弱。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区域局限性是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