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从事合纵连横的称之为纵横家,相传为鬼谷子所创,其门下弟子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不世之材,有名的如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左右天下局势,纵横天下,可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
……………………………………………………………………………………………
燕国蓟城,许多过往的商客或游人在舟车劳顿后,便来到蓟城里较有名气的燕城客栈打尖或住店。
此时,燕城客栈里也是热闹异常,因为有一位口才绝妙的说书者在内驻场,向店里的客人讲述着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讲到精彩处,赢得众人阵阵掌声。
“各位看官,接下来,老夫要讲的就是那佩六国相印,连六国从亲的苏秦。话说那苏秦本是韩国一落魄士子……”
“好……”
“好……”
“燕之兴也,苏秦在齐。可惜那苏秦如此大才,却惨死在齐。”说书者同情道,台下的众人一阵惋惜。
“先生,你说那苏秦如此大才,口若悬河,当真是他头悬梁,锥刺股,勤奋读书,自学而成的吗?”台下一位听客好奇地问道。
“这位看官问得好。想那苏秦如此本事,除了他头悬梁,锥刺股,勤奋苦读外,更是有一位奇师指点。”说到这,说书者故意卖了个关子,静静地看着台下的众人。
“是谁?”
“是谁?”
“先生快说。”台下的人纷纷催促道。
见已吊足大家的胃口,说书者便不再卖关子,说:“苏秦的这位奇师,乃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深谙三韬六略,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他从不轻易收徒,若是他的弟子能学到他十分之一的本事,就足以纵横天下。”
“先生,这位奇师是谁,姓甚名啥?”
“是啊,是啊,他到底叫什么名字?”
台下众人纷纷问道。
“各位见笑了,不知这位奇师是哪国人士,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知道他有一名号……”说到这,说书者又想卖个关子,但看到几个听客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立刻接着说:“叫鬼……谷……子……”
一间由绿竹搭成,顶上铺着茅草,但又不失别致的屋子前,一位一袭白衣的男子在草地上练剑,步伐轻盈,剑若游龙,利剑划过,发出“沙沙”的破空声。
这时,房门大开的竹屋里,走出来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袍的老者,是在归谷将白何拍醒,称自己是“鬼谷子”的老者。
鬼谷子站在屋檐下,一脸满意地看着男子在那舞剑。
留意到出来的鬼谷子,专心致志练剑的男子身形微微一顿,让人看清了他的样貌:约摸二十出头,身形有些修长但不显单薄,脸庞光洁白皙,深邃的眼眸上横着两道剑眉,英气逼人,乌黑的长发仅用绳子扎起,更显得飘逸。
嘴角微微一翘,男子忽然斜身翻转,握在右手的长剑随之转动,脱手直指鬼谷子,如离弦的弓箭,闪电般飞去,直取他的面门。
面对袭来的长剑,鬼谷子从容不迫,缓缓抬起他的右手,速度很慢很慢,但却难以置信地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了须臾奔至眼前的长剑。
长剑虽被鬼谷子轻描淡写接住,但长剑带来的剑气却是吹得他的须发一阵飞舞。
瞄了夹在指间的长剑一眼,鬼谷子满意地看着眼前的男子,说:“阿阖,你的这招‘纵剑千里’,精进不少啊!”
男子是鬼谷子的弟子白阖,也就是先前被他救起的白何,被他改名为白阖。
“师父,您这话,我听着,有点像是在讽刺啊!”白阖笑着回道,“我的‘纵剑千里’被你的‘一挥弹指’轻而易举地接住,哪里算是进步啊!”
“怎么,阿阖,难不成你还想这招‘纵剑千里’要了为师的性命,才算是进步吗?”鬼谷子反问道,将手里长剑向白阖扔去。
接住师父扔回来的剑,白阖耍了一个剑花,把剑插回到剑鞘中,向他那边走去,边走边说:“师父,您这纯心是要给我扣个欺师灭祖的罪名啊!您的功夫高深莫测,我的‘纵剑千里’就算再练个几十年,也是不能碰到你分毫。”
“贫嘴,剑不好好练,这阿谀奉承的功夫倒是练得如火纯青。”嘴上骂是这样骂,鬼谷子心里还是很欣喜的,不是因为的奉承,而是徒弟的进步。刚才,徒弟出剑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他只用了五成的功力,不然,自己还真不能如此从容地接住他的“纵剑千里”。
“师父,您这话教训得有些不对了。难道您忘了,这嘴上的功夫,也是我鬼谷纵横要练的本事吗?”白阖笑着反问道,人已经来到台阶下,鬼谷子的面前。
“阿阖,来,坐下吧。”鬼谷子招呼道,随后坐到地上,白阖跟着走上台阶,坐到他的面前。
“阿阖,今日的武艺已经练够,教授谋略为时尚早,为师就……”
鬼谷子不紧不慢地讲着,白阖顿觉有些不妙,脸上露出了一丝异色。见状,鬼谷子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悦地问:“怎么,阿阖,为师下面要讲授的东西,你不想听吗?”
“没有,没有,师父,我不是不想听,只是有些激动罢了。”白阖连忙掩饰道。
“如此甚好!”满意地点了点头,鬼谷子接着说:“那为师就给你讲讲我鬼谷前辈们的一些事迹吧。阿阖,自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后,群雄并立,列国争霸,诸子百家,尽相争鸣。而我鬼谷纵横家,虽不如儒墨道等那般门徒广布,声势浩大,但能在诸子百家中傲立群芳,左右时局,覆手之间,大国落,小国起,这是诸子百家难以企及的。盖因我纵横家,无门庭壁垒,集百家之长,归为自用。”
“想那魏国庞涓以兵家战术屡立战功,使魏霸河西,称雄列国;其师弟孙膑,乃兵圣孙武之后,以‘围魏救赵’、‘减灶示弱’之计,挫强魏于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将魏国拉下霸主的宝座,使齐国重新崛起于东方。”
“韩人苏秦以名家手段,合纵六国,佩六国相印,率六国大军兵叩秦国函谷关,使秦军不敢东出……为燕谋齐,令齐离心离德,各国纷纷加入反齐联盟。尔后,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合纵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使东方霸主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全赖其功。”
“魏人张仪,名家和兵家手段齐用,任秦国首相,破六国合纵,外连横而斗诸侯,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真可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前人丰功在前,后人安敢懈怠。阿阖,你是一块璞玉,经过一番雕琢,本该要大放异彩。”鬼谷颇具深意又不失慈祥地看着白阖,问:“为师的意思,你可明白?”
“嗯,师父的一番苦心,弟子明白。”白阖点了点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十分认真地看着鬼谷子,问:“师父,能不能让弟子说几句?”
“嗯,但说无妨。”
“师父,我的家在一个靠山的小村里,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我是哪国人,我也不知道我是哪国人。只是记得我的那个村,前年赵国的官过来征税,去年就变成魏国的官过来征税,半年不到又变成楚国的官过来征税。我爹娘辛苦地耕种,一大半的收成要被他们收过去,剩下的一小半只能勉强养活我们一家三口。”
说着说着,白阖的脸色有些凝重起来,鬼谷子平静地听他讲述。
“我还记得,村头的白根叔叔家有三个儿子,小儿子白山经常找我一起玩,农忙的时候,他的两个哥哥还不时地来我家帮忙。前年的时候,他的大哥被赵国的兵带走了,去年年初,他的二哥被魏国的兵带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后来,后来……”白阖抽噎了几下,眼眶微红,“有一天,一群穿得破烂,也不知是哪国的兵闯进我们的村,进来就抢,还砍人,我娘急忙把我藏进屋里的灶子下……等我出来,全村的人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看着眼眶已经湿红的徒弟,鬼谷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抬手抹去脸上的泪水,白阖止住心中的伤感,接着说:“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一直想,就是想不通。后来,遇到师父,在您的教导下,我学习经史、兵书,偶尔出谷见闻,我才渐渐明白。赵国攻占了魏国的城邑,那魏国的城邑就变成赵国的,赵国自然就要在这里征税,拉人当兵。过一会,楚国攻占了赵国的这座城,这座城就变成了楚国的,楚国又得要在这里征税,拉人当兵。师父,您说这些是我们这些农村里靠种田养家糊口的人该有的遭遇,想有的遭遇吗?”
面对徒弟的问题,鬼谷子无言以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默在那里。
列国纷争,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何等威风。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负多年的苦学,辅佐各国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谈笑间强国灰飞烟灭……只是,这一灰飞烟灭跟着灰飞烟灭多少家庭和多少性命?
想到这里,鬼谷子平静地看着徒弟,问:“阿阖,这就是你一直以来不想出谷的原因吗?”
“嗯。”点了点头,白阖有些愧疚地看着师父,回道:“师父,您不辞辛劳教我兵法、谋略、奇门八卦,除了不想枉费师父您的一番栽培,光耀我鬼谷纵横,弟子也是大好男儿,也想到列国施展拳脚,一显平生所学,名动四方,只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能有这种想法,为师很是欣慰。”鬼谷子赞道,跟着话锋一转,说:“眼下群雄并起,列国争霸,就算我鬼谷纵横不入世,亦有其他百家诸子参与其中,阿阖,你所担心的事依旧会发生。既然如此,作为我鬼谷纵横的弟子,当有纵横天下的气势,也有纵横天下的能耐。时势造英雄,反过来,英雄亦造时势,作为我纵横家弟子,自当选择后者,左右这世局。”
听罢,白阖心中顿时一亮,一扫原先的颓废气势,弓着的身子也直了起来。
“阿阖啊。就算你不出谷一展所学,也总不能一直呆在谷中,陪师父这个糟老头待在这山谷里吧?还是得出谷历练,经历世事,而且……”说到这,鬼谷子脸色有些怪异地看着白阖,说:“你的岁数也不小了,也要出去找一个合适的姑娘,成家立业了。”
听到师父后面的这句话,双腿跪得有些发麻的白阖刚想起身放松,身形一晃,“呦”一声,从地板上滚下,滚到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