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5100000014

第14章 盈虚

势不使尽,否极泰来

【原典】

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夬也者,姤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则由吝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悔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

【译文】

我曾思考《周易》经中讲的道理,考察盈虚升降的原因,才知道人不可能没有缺陷。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没有总是十全十美而一点缺陷也没有的事物。《周易》中的“剥”卦,是讲阴盛阳衰,小人得势君子困顿,可这正孕育着相对应的“复”卦阳刚重返、生气蓬勃,所以君子认为得到“剥”卦是可喜的。《周易》中的“夬”卦,是讲君子强大小人逃窜,可这也暗藏着相对应的“姤”卦阴气侵入阳刚,小人卷土重来,所以君子认为得到“夬”卦,也仍然潜伏有危险,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本来是吉祥的,由于吝啬可以走向不吉祥;本来是不吉祥的,由于改悔而又向吉祥发展。君子只有知道有灾祸,知道世上有许许多多不吉祥的灾祸,才可以忍受得住缺陷而不去追求过于完美的东西。小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时时要追求完美,完美既然得到了,而吝惜和不吉也就跟着来了。如果众人都有不足,而一人常十全十美,如果是老天爷的缘故,难道会如此不公平吗?

功成身退,天下之道

曾国藩深悉“盈虚”之间的转换之理,不求十全十美,只求平稳退路。认为平定大功足以“千古”,其他则听之任之,而关键是怎样收场。

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人生之路,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进不退,定生祸端,只退不进,无所作为。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下之道。”管子也说:“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间,曾国藩的日子过得郁郁寡欢,其实他本可以高枕无忧。一则自己兵霸一方,水陆两部均在旌下;二则自己劳苦功高,战绩威震天下,金陵(太平军首府)唾手可得;三则自己对皇上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心直身正;四则弟弟曾国荃也厉兵秣马,相互照应。

然而曾国藩仍然“郁郁不自得,愁肠九回者”,一是因为军饷拮据,害怕军营哗变,功败垂成,丢城失地,遗患江西;二是户部奏折似有意在他与皇上间为难;三是因为自己用兵太久,担心朝廷内外怀疑他擅权专利。兵权太重,权力太大,这才是最值得忧虑的啊!

曾国藩在想,自古以来,位高权重的人,没有一天不是在忧患之中,现在自己上下难当,左右难处,怎么办呢?曾国藩在想,江西争厘(设卡征税)的事如果不成功,那么就会饷缺兵溃,当然可忧;即使争厘成功,那么专权的名声就更为显着,更是可惧。

反复思考,再三筹划,曾国藩做出决定:解去兵权,告病引退。一来可以平息别人的怀疑诽谤;二来向朝廷表明自己不敢久握重柄;三来对自己还有避其重取其轻的意思。曾国藩想,如果从此事机日顺,四海之内不再兵刃相向,那么我就长期引退并终老山林,不再出山参与政事,这于公于私都是值得庆幸的。

对曾国藩来说,引退山林并不是迫不得已,即使他不引退,同僚也无可奈何,就是皇上也无可奈何,并没有证据表明他图谋不轨,况且他屡次拜恩受赏,他有什么理由归隐山林呢?然而若这样想,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曾国藩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角逐功名,治国平天下;但他也受老庄出世思想的影响,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当他叱咤风云时,俨然一儒者;当他功成身退时,仿佛一道家。

曾国藩得意之时,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深得“阴阳盛衰”之道。他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人生最苦于不知足,方苞讲汉文帝终身常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天子的职责,最善于形容古人的心曲。大抵人怀愧对万物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具,修德之门径。比如觉得上天待我深厚,我愧对上天;君主待我恩泽优渥,我愧对君主;父母待我过于慈爱,我愧对父母;兄弟待我非常友悌,我愧对兄弟;朋友待我恩深义重,我愧对朋友,这样就觉得处处都是和善之气。如果总觉得自己对待万物无愧无怍,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上天对自己刻薄,那么觉得处处都是违戾不顺之气,道德因自满而会受到损害,福分会因骄傲而折减的。

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中曾国藩又写道:

近年来焦虑非常多,没有一天是坦坦荡荡地度过的,总是由于名利之心太切,世俗之见太重所致。名利之心太切,所以对于学问无成,德行未立,感到不胜疚愧。世俗之见太重,所以对于家人的疾病,自己子孙及兄弟的子孙财产多寡、身体强弱、德行贤愚萦绕心怀,因此忧虑惭愧,局迫狭促,犹如作茧自缚。现在要想消除这两种弊病,必须从“淡”字上着力。不只是功名富贵及家庭境界的顺逆,子孙后代是否兴旺都由上天去定,就是学问德行是否有所成就,也多半由上天而定,一概淡然忘却,这样差不多可使心境自由自在。

“势不使尽”主要体现在曾国藩苦心在事业的延续上,即事业传人,一是从幕僚、下属中寻找,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就是,更主要的是保持家族处于盛时,这体现在他对儿子曾纪泽的教育、培养上。

曾纪泽年幼患过病,记忆不太好,但悟性较强,曾国藩要求塾师“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十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曾国藩更重视教育后代如何做人。他告诫曾纪泽:“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规定曾纪泽由新宅黄金堂到老宅白玉堂,“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练习筋骸”。曾国藩还教育曾纪泽等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规定儿辈“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

曾纪泽严遵庭训,循父所示,在家课读经史,苦攻诗文,练字习画,在咸丰八年(1858年)的乡试中,原湘乡县中三名,即曾纪泽、傅泽鸿、黄麓溪。

曾国藩修身内容的综合表述

曾国藩大概是喜欢“三”字。咸丰九年(1859年)十一月,他曾归纳了十个“三”字,说:“日内,每思吾身能于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进境。”十个“三”字中,三经、三史、三子、三集,均指须要着重读的书籍,另外几个“三”则属于修身处世。

三实: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有时,他又称天道“三忌”为“三恶”。咸丰九年(1859年)九月,他写道:“念天道‘三恶’之外,又觉好露而不能浑,亦天之所恶也。”他还解释道:“贰者,多猜忌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

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三薄德”,有时,他也称“三凉德”。其中所谓“逆命亿数”,他有个解释:“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位思尊位,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

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八日,他又写道:“‘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

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他将“三乐”改为:“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此外,他还有“三致祥、三不信”等。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庸医误人,因医德差而误人,此种情况,委实不少,但曾国藩的“不信医药”之说,却过于偏颇,读者须明辨。

曾国藩还常把治学为人之道,概括为几个“八”,如“治家八好”“八本”等。

八德: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后四字,后来改为“忠、恕、谦、浑”)。

他解释说:“‘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处;说人家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晚年的曾国藩,经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人事上的纷纷纭纭,最讲求一个“浑”字。“浑”字,是曾国藩老于世故的表现,是他从反面接受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的结果。

自儆八语: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思诚则神钦,内讼以去恶,日新以希天,宏奖以育才,贞胜以蒙难。

他说,前四句与后四句“互相表里,而下手功夫各有切要之方”。

曾国藩的几个“三”和几个“八”,是他对修身内容的综合表述,可与他修身的四大特色互相补充。

同类推荐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回顾过去的日子,我吃惊地发现——令我成长的不是那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刻,反而是在奔向这些时刻的过程中经历的风雨和体验的甘苦。这是我第一次向这么多人讲述自己走过的路,我把曾经的徘徊、忧郁、坚持和信心与大家分享,除了总结过去的岁月,更大的希望是通过我的经历为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种参考。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热门推荐
  • 帅哥恐惧症

    帅哥恐惧症

    她——美丽温婉,她——善良可人,她——害怕帅哥!没错,她因童年阴影十分恐惧帅哥。只要见到帅哥,她就会打嗝。虽然,他与她的虚拟情人一模一样。怎么办呢?他怎么才可以接近她?
  • 封神麦块记

    封神麦块记

    我的世界同人版。只身单手能造车,魔法驾驶很能作;打洞挖矿升经验,野地造房甜蜜说;萝卜喂猪能生崽,抢了村民到处窜;英雄救美欢乐多,僵尸猪人当狗玩。创世神上很腻害?被我欺负只能当怂蛋!(不保证节操)青玄构造的麦块奇幻世界——欲观之,请入之!*******************看望请留下您的书评,推荐收藏无所谓,但读者的建议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谢谢。
  • 觉醒宇宙

    觉醒宇宙

    古往今来的地球人,都以修仙成神式的思维来幻想我们的远古世纪,然而在2514年宇宙人类联盟来临地球后,我们地球人才真正的了解到原来在未知的宇宙中并没有所谓的神仙,只有强大的觉醒者,地球人也因此而觉醒,
  • 武道至尊

    武道至尊

    武神大陆,武者坚信人乃是阴阳分化而出,修炼即是逆反先天,重练阴阳,使人回归原始状态,与天地元气相接,食气而活,转劫不死,融入天地,得享长生。
  • 贵族绝色千金:殿下,别太拽

    贵族绝色千金:殿下,别太拽

    火与冰的对决。。。。心的遗失她嚣张傲慢,善良迷糊,玩心十足,从贵族千金化身为三流穷女,天使面容变身为无敌丑女。圣金高校校花变成一个人见人吐的三女。没脸,没胸,没身材。他,恶魔化身,骄傲无比,皇家王子殿下,可偏偏遇上了这个野蛮,迷糊的“丑女”。。。。。。。。。。两人终极的挑战,天使还是魔鬼的PK.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华丽的童话是否继续。。。。“喂,白痴,我爱你”“什么”“你耳聋了吗,我说我喜欢你”
  •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狂拽酷炫叼!老子是马超,兄弟多、人缘好,东汉末年任逍遥!刮掉董卓肉千坨,追得吕布到处跑!三国乱,太平遥,且看马超手西凉刀,换你个起身拍案叫声好!
  • 爱情驻在意大利

    爱情驻在意大利

    为躲相亲,甘甜甜远走意大利留学,却在这个呆萌逗比的国度,拜某人所赐三观碎尽。甘甜甜履历:坐着警车追过贼,开着跑车拦二黑,扒着军车赶实验,带着手铐见导师……某人名叫Luca,汉语名字卢卡默,身份特殊,职业神秘。在甘甜甜眼里,卢卡默这辈子,中文说得最溜的一句是:亲耐滴,人种不同也能恋爱,你要,嫁我不?
  • 天穹门

    天穹门

    天,并不是单单指天空,而是在高处俯视一切,主导一切的存在,有时天是善良的,引导着俯视对象走向正途,有时天是邪恶的它主导一部分人走向毁灭,就像玩弄提线木偶般玩弄一切的存在,但若提线木偶拥有了生命那么一切都会改变,生命就是奇迹本身。
  • 枫月逆苍行

    枫月逆苍行

    本是平凡的少年为了生存,踏上了修道之路。心地善良的少年,怎能在这险恶的异世大陆上活下去。一心渴望平凡的生活,但注定要经历种种的磨练,解天机,逆苍行,破轮回,弑神魔。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
  • 凰起

    凰起

    唐子柔有很多外号:唐大小姐。唐青天。唐仙子。唐娘皮。唐登徒子。唐名伶。唐大家...唐子柔还有很多事迹:设连环计剿匪、为吃饭去当捕快不料赶鸭子上架去破特大凶杀案、通晓三国语言但如今‘大字不识一个’,却口出成章遇到不懂诗词就笑而不语,装作莫测高深之感...唐子柔做非常人行非常事:自称‘伦家’,见人要么拱手要么作揖,反正就是不做福,抡起袖子吃饭不掩口、饭来手抢、汤来碗倒,说话不伦不类,文不文,古不古还总是夹带现代段子...唐子柔还一把把传国玉玺扔了过去,砸的作者脑袋头破血流:任性的作者你够了,别老拿伦家说事,还不赶紧码字去?本书关键字:爽文书。古代异世。卫道士。礼义廉耻。尔虞我诈。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热血沸腾。宫斗。狗斗。江湖斗...啥都有,但绝对没有腐文化,啊?你说什么?变身不就是腐文化吗?呵呵...读者《凰》群:5003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