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5100000015

第15章 砺志

做人从立志开始

【原典】

君之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译文】

君子立志,有以民众为同胞,并奉献出民众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胸襟气度。有对内振兴民族,对外开创博大业绩的雄心壮志。这样奋发有为,才无愧于父母生养恩情,不愧为人世间最崇高的人。所以,值得他忧虑的是,为事业成就不如舜帝不如周公而忧虑,是为不修道德不精通学业而忧虑。因此,当社会腐败,坏人顽固不化就忧虑;外敌入侵,干扰人民就忧虑;小人当道,优秀人才被排斥埋没就忧虑;平民百姓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惠帮助就忧虑,这就是常说的忧国忧民、怜悯贫弱的优秀品质,是君子们担忧的大事呀。至于一人的成败,一家的温饱,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荣辱得失、地位、名誉等,具有壮志的君子是没有闲工夫为这些去忧虑伤神的。

砺志修德,志向高远

培养砺志精神,注重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古人认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关键就在于能否进行道德修养;而“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古人把“德量涵养,躬行践履”本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如果说,在古人看来人们的一切德行都是同他自身的道德修养分不开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美德,也是同古人注重“德量涵养,躬行践履”的美德紧密相连的。

“砺志图强”是道德修养的起点,也是其内在目标和精神动力之所在。这里讲的“志”,也就是一种道德理想。古人指出:“志当存高远。”又说:“志高则品高,志下则品下。”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道德之“志”,价值都是一样的。同时,即使是高远之志,若只讲不做,徒托空言,并不能成为德行,只有躬行践履,高远之志才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所体现的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所以从道德上讲,“砺志”实质上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品性。正是这种精神和品性,数千年来激励着我们的先人创造了伟大民族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志士仁人,也展示了我们民族无限的智慧、生机和活力,成为今天每一个炎黄子孙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历史依托和精神上的鞭策。

说到砺志修德,志向高远,出身低微的刘邦是个典型的人物。

刘邦,原名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生于公元前256年或公元前247年。

刘邦出生于一个平凡的需要用劳动来维持生活的家庭。劳动,是刘邦从小就无休无止的、必须去做的事情。面对拼命努力地生产劳动的农人,面对自己手中日日摆弄的锄、铲、耙,他的心里并没有产生“再多打一把粮”的需要和愿望,相反,他厌恶劳动,不愿“生产作业”。显然,可以说这是一种“逃避心理”的作用,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他青少年时期的主导心理便是逃避劳动。能够使刘邦“逃避劳动”的可能无外乎这样几种:成为一个有田有钱的地主豪绅,这对他来讲颇有些可望而不可即;或成为一个可免劳作之苦的统治机构中的一员,很明显,这是最便捷的途径,刘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当上了泅水亭长。在秦朝官制中,亭长还称不上是“官”,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但尽管如此,毕竟满足了他“逃避劳动”的愿望。而且在一方乡里,也算个了不起的人物。因此,当上了亭长后,他便常常置酒而饮,直至大醉方休。这一阶段在他的生活中,既“避免”了劳动,又能酒肉常足,他的心理肯定会得到暂时的满足和慰藉。

“逃避劳动”这样一个小小的、单纯的需要的满足,并没有给刘邦带来更多的欢乐,反而加重了他心灵上的另一层阴影:过去,父母就责怪他不能像其兄弟刘仲那样多治产业,善于劳作。当上亭长后,他同样不能满足父母的愿望。因而,他需要证明他存在的价值,需要同兄弟在“治产业”上一较高低。他有这样的需要和动机,并且常常要以干一些大事业的语言表现出来。这种需要和动机,实质上是对自己心理缺欠的一种补偿。至少有两件事可以证明刘邦有这样的需要和动机。当他第一次去后来成为他的岳父的吕公家作贺时,人家规定,贺礼不够一千钱的,要在堂下就座。当时刘邦囊空如洗,分文没有,却说“贺万钱”,引得吕公大惊,请坐上座,而且见他貌非常人,十分敬重,竟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当时在座的沛县主吏,后来成为刘邦得力助手的萧何曾告诫吕公说:“刘邦固多大言,少成事。”可见刘邦平日的“豪言壮语”是传播很广的。

但是,这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满足的脆弱的动机,还不足以激励刘邦去奋斗和拼争,他还有更强烈的动机,并且逐渐强化为他的人生理想。这样的动机才是促使刘邦舍生忘死、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的动力。这种强烈的动机便造成了他心理上的强烈的不平衡,而一旦这种动机以目标实现的形式得到了满足,那么,与此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心理失衡就能一同得到纠正。这就是说:刘邦在与父母兄弟关系中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在他的人生理想成为现实以后得到了调整。那么,他的主要心理动机,或者说由此产生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萧何说过,刘邦“固多大言”。从刘邦的心理及其后来的行为分析,刘邦是一个不甘心一时满足的人,亭长的位置绝非他追求的终极目标。他在做亭长时就“固多大言”,看来在那时,他就是一个常常露出胸怀大志的人。

刘邦人生理想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高祖尝游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就是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大丈夫”就等于皇帝。这对当时身为草芥小民的刘邦来说,的确可以说是惊人之语,狂妄之想了。但是,成为一个“大丈夫”或者说当皇帝,确实激励着刘邦百折不挠地去奋斗。从史书记载来看,刘邦在观秦始皇出行时明确表达出了他想成为一个“大丈夫”的志向,但这种想法在此之前即已存在。如前所述,刘邦从青少年起就不爱劳动,就好说“大言”,而他逃避劳动的方式就是设法出人头地,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他的“大言”,想来也多是表达此类意向。因此,当他一见到秦始皇出行这样威武壮观的场面,心中的理想图像便豁然开朗,这使他明确认识到,他的人生价值就是成为一个如秦始皇一样的“大丈夫”!那么,刘邦观看秦始皇出行的一瞬间,就明确了他人生的理想模式,显然是有心理基础而非一时冲动的狂言妄语。刘邦将“大丈夫”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从他个性心理的发展脉络上看,是合乎逻辑的。

刘邦确立这样的人生理想,同他的气质、性格有密切联系。我们所知,刘邦的个性遗传性质极其有限。司马迁曾说他“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可见刘邦的性格比较豪爽,不拘小节。他当亭长后,常赊酒而饮,毫无愧色。不持一钱去别人家祝贺,却诈言“贺万钱”,居上座,竟还凭空得了个妻子。性格上的豪爽、豁达,似乎与刘邦人生理想的确立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但是,一般而言,志向远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性格上都是开放型的,其行为比较通达。刘邦性格及行为上的“豁如”,使他更易于接受和树立大的志向和理想,而远大的理想,又影响着他的行为和性格。

凡成大器者必要砺志

人生来世,纵横天下,无不希望生前建功立业,死后万古流芳。然而欲成大业者,非有卓越之智慧和才干方行。而智慧才能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进,所以,古今中外成功之人莫不讲求治学之道,高度重视知识的作用。

治学之道,最紧要的是立下坚卓不俗的大志,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学问长进得越快。

治学,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务实精神,避免奢谈,踏实认真。要明白学问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学问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深越博越好,这样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求得高精尖。

做学问,必须重视读书的方法。不要贪多,而要专注于一书,力求吃透。同时,治学须避免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能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依赖于不俗的才学,一个人就可以为国立功,为己立德,为人立言,受到后人的敬仰。

曾国藩一生成就,可以说都是在砺志中,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化下取得的。而曾国藩的家书,是其毕生奉行“砺志”生活的最为可信的实录。在数千封家信中,他以亲切的口吻、流畅的文笔,真实地表达了在励志过程中的成功、失败、得意、困惑等种种感情。

人们可以从这些信中,具体地看到生活现实与理性教条的碰撞,在一生居高位者心中激起的千般情绪;可以看到他怎样在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坚持“孝悌忠信”,而使他内对长辈、平辈,上对皇帝、上司以及同级、下级都能通权达变,获得成功。他的这些故事生动有趣,更有价值的是,在这些故事中包含的许多内容即使在今天的生活中,也是很有意义的教训和经验。有人说,它是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一部正直、严肃的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应该说,这些家书的最大的魅力在于诚恳。曾国藩一生以“砺志”相标榜,在家书中,对待亲人,他的字里行间,更有一种真诚的热情在流露,其中,没有夹杂着世上常见的虚伪和造作成分,这是最能感人的。在家书中有许多篇是曾国藩教训其弟弟的,之所以能不引起对方的反感,恐怕就在于这个“砺志”上。

励志必须“用世”,也即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曾国藩和同乡好友刘蓉、郭嵩焘结为“湘乡三剑客”,互相勉励的事足以传为佳话。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被顺利地点中翰林后,更加助长了其锐意进取的精神。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他的诗歌中,经常有抒发高远志向的篇章。他自比李斯、陈平、诸葛亮等“布衣之相”,自信地表示:“莫言书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他在给亲友的信中,阐述得更为明确。如在给刘蓉的信中写道:“凡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其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乡党。”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也表示:“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也就是说,他要按着传统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来要求自己,以实现“澄清天下之志”的宏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麦克阿瑟(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
  •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热门推荐
  • 甜心公主掠爱记

    甜心公主掠爱记

    黑道上的魔鬼,现实中的富家千金。因为婚约她们一个个偷跑回国,等待她们的又将是什么。。。。。。
  • 重生金凤凰

    重生金凤凰

    谁说当了村姑就一辈子走不出山窝窝,看她这山窝窝里的土鸡,重生发家致富努力成为金凤凰!
  • 龙血旗兵

    龙血旗兵

    话说盘古开天,天下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洲分别由赤帝,青帝,白帝和玄帝统治。龙血旗兵,是玄帝身边的特种兵,天下最厉害的旗兵,由玄帝直接掌管,忽一日,玄帝被害,龙血旗兵落入奸人之手,从此腥风血雨,天下大乱
  • 一缕消散

    一缕消散

    我们的再次相遇,会不会只是上天开了个玩笑。
  • 我叫逆命

    我叫逆命

    这是一个关于修仙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关于修道成仙的故事。这是一个超级天才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帆风顺的故事。希望这是一个你能从书中找到你自己的故事。
  • 夜色人生

    夜色人生

    女友怀孕,我不得不去夜场做公关赚钱,好给她做最贵的无痛人流,结果我深陷夜场泥潭,却发现女友的孩子竟然不是我的!面对一掷千金的富婆,还有想要包养我的辣妹,我的人生轨道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偏离了……
  • 王俊凯星光不陨你我不散

    王俊凯星光不陨你我不散

    王俊凯,其实我很爱你,但我也恨你---洛天依一女和一男的爱情故事。让青春加点料!
  • 像雄鹰一样蜕变:不断迎接挑战的雄鹰精神

    像雄鹰一样蜕变:不断迎接挑战的雄鹰精神

    这本书深度挖掘雄鹰精神的精髓,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以主动思维融入工作,以激昂的斗志投入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创新工作,以完美的业绩完成工作。是一部职场生存与发展启示录,一部卓越员工潜力开发指南,一部团队竞争力与执行力的提升宝典。
  • 我的世界,我的DNF

    我的世界,我的DNF

    这是我的世界!待吾重临世界之日,诸等逆臣,皆当死去!当然~如果像赛丽亚那样乖乖臣服,吾辈也是可以原谅过去的一切的~最后——"DNF!你们的神!回来了!"
  • 炽羽大陆

    炽羽大陆

    那一年大雪倾城……李小玖是如何撼动天宗鬼府又如何身闯死亡大漠踏入蛮荒幽林又为何苦苦觅寻传说中的忘忧寺……由青狐带你带你走入一个异样的修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