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已经是一个奔三十的大龄青年了,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己的春天终于要来了!吴起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当然替他高兴,自己的男人终于可以出人头地了。可惜没高兴多久,鲁王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说什么吴起你的老婆是齐国人,要是让你当上鲁国将军,谁敢保证你不会偏向齐国?就算你不偏向齐国,谁又能保证你老婆不会给你吹枕边风,套取军事机密告诉齐国?要你当我国的将军,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吴起听了,整个人呆住了。对他而言,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一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想到家乡人对他鄙视的眼神,想起自己的老师将自己扫地出门的场景,想到自己年近三十还碌碌无为……吴起不甘心,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等了多少年才等到这个机会。错过这一站,自己这一辈子可能真的就一事无成了。想到这,吴起下了狠心,要想取得鲁国国君的信任,只能牺牲自己的妻子了。反正自己已经背了三十多条人命了,也不差再背一条人命。
于是,下定决心的吴起手起刀落,狠心将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斩于刀下,割下脑袋,提着去见了鲁王。鲁王看见人头,脸色吓得发白,小声对公仪休说:“这家伙太狠了吧,为了当将军连自己的老婆都舍得杀死,这到底是个什么心理?”公仪休却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吴起杀死他老婆不是因为他们夫妻感情不好,而是因为在吴起眼中,当一个将军比拥有一个老婆更加具有吸引力。他看重的只是功名,像他这样,既有才华,又行事果断的人,对我国而言利大于弊啊。如果大王不用他,让他跑到齐国去就麻烦大了!”
鲁王听了顿时感到头大,心里一阵纠结。不过仔细一想,鲁王觉得,重用吴起也不是什么坏事。让吴起这么一闹,朝廷上下对吴起的信任感肯定大增,自己可以趁机表现得大度一些,让吴起当鲁国大将军。这样一来,既能解决鲁国现在面对的问题,又可以体现自己用人不疑的英明,还可以征得一名优秀人才,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于是鲁王当场敲定,封吴起为大将军,带领鲁国军队迎击齐国。吴起自然感恩戴德,大呼陛下万岁万万岁。
就这样,通过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吴起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起飞,吴起心狠手辣,刻薄少恩,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阴暗一面也表露无遗。
吴起确实不负众望,带领鲁国军队大败齐国,胜利凯旋。吴起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心想自己立下了赫赫战功,怎么着也能连升几级。正所谓树大招风,此时的吴起难免不引起一些小人的嫉妒,何况吴起的发家史本来就不怎么光彩。于是,一些红了眼的人就在鲁王面前说:“吴起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小混混,因为别人说他坏话,就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自己的老母亲去世了都不会去送终,连他的老师都跟他划清了界限。现在为了当将军更是狠心杀掉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这一切,都说明吴起根本就是一个贪图功名、薄情寡义的小人。大王您重用这样的人,怎么能让百姓们信服?再说了,鲁国和卫国素来睦邻友好,现在他在卫国杀了人,跑到我们鲁国却当了大将军,您让卫国怎么看我们呢?这不是抽卫国的大嘴巴子吗?”鲁王听了,觉得十分有理,为了这样的人去得罪卫国,得罪百姓,实在是不划算。于是,满心欢喜的吴起非但没有被提升,反而被鲁王直接炒了鱿鱼。
后来,吴起接连出任魏国和楚国的重要职位,也在自己的位置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魏国和楚国变得强大兴盛。可惜,吴起这个人性子太直了,得罪了不少人,最后更是在楚国被一众贵族乱箭射死。
吴起因为杀妻弃母,最终飞黄腾达,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不过也是因为这个污点,留下了千古骂名。白居易说吴起是“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直把他说得禽兽不如。其他像什么“盟母戕妻亦骇闻”啊、“吴起为鲁将,杀妻殊不仁”之类的评论也比比皆是。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进入新世纪了,但是周围的“吴起们”还是不少。多少人为了升职不择手段,牺牲自己的老婆、牺牲自己的亲人,不知道这些人的下场是否就是吴起的翻版呢?
第三节文种苦心竭力助勾践,劳苦功高反被杀
现在一提到越王勾践,首先想到的是他卧薪尝胆,在吴国忍辱负重,终于得以报大仇,成为了又一代霸主。可是世人都遗忘了,遗忘了他在当上霸主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势力,他背信弃义,痛下杀手,除掉了跟自己一起在吴国受辱等待复国的文种。现在这段历史要被慢慢地开启……
在中国,不知道“卧薪尝胆”这句成语的人恐怕极少。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距今二千四百多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话说那时候,越国和吴国为争领土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打打杀杀了几十年,一直打到我们故事的两位主角上场。这两位主角就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
当时辅佐越王勾践的有一文一武两个能人,文官叫范蠡,武将叫文种。越王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导,一意御驾亲征吴国,妄图一举吞掉吴国。不料却被夫差打得节节后退,一直打到会稽山上。此时,越国大军已不足五千人。勾践这时候肠子都悔青了,心想自己恐怕要交待在这里了。
这时候,文种跳了出来,跟勾践说道:“想要活命,其实没那么难。我有伐吴七术,能保越国无忧。”随后为勾践和范蠡详细解释了伐吴七术:
“一术”是拿钱砸,把越国的奇珍异宝拿出来献给吴国拉拢人心;“二术”是大量买进吴国的粮食,让吴国粮食短缺;“三术”是美人计,把吴国的君臣拉下水;“四术”是把越国的工匠和建材都送去吴国,在吴国大搞建筑业,花光吴国的钱财;“五术”是贿赂吴国的奸臣,让他们兴风作浪,扰乱国内秩序;“六术”是让吴国忠臣和吴王相互猜忌,最后起内讧,除去吴国忠臣;“七术”是越国加紧国内的休养生息、军事操练。
文种现在是勾践的左膀右臂,他的话,勾践自然会言听计从。于是,勾践一边让文种去向夫差求和,一边贿赂吴国的大臣伯嚭,同时设计除去了吴国唯一的忠诚脊梁伍子胥。后来,勾践更是听从文种的建议,在夫差生病期间,以品尝夫差的大便为名,为夫差“治病”,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返回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为了让自己时刻记住在吴国受到的屈辱,每天都睡草席、尝苦胆。同时,运用文种的“七术”之计,将绝色美女西施等人献给夫差,让夫差日夜淫乐,不理国家大事;勾践还将上好的工匠与建材献给吴国,在吴国刮起建筑风;与此同时,暗地里积极练兵备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军队实力。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勾践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最终成功复仇,灭掉吴国,将夫差赐死,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津津乐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如果故事到了这里,那么就是一个俗气但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大圆满的结局。不过,历史总是会让我们惊讶。
我们知道,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够实现“卧薪尝胆”的伟大成就,完全离不开大臣文种和范蠡的辅佐,尤其是文种,更是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文种的伐吴七术,就没有现在的越国。不过,文种和范蠡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却迥然不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心里非常高兴,大摆筵席,论功行赏。作为范蠡最得力的两个大臣,范蠡被封为上将军,勾践视他为左膀右臂,称他为“王弟”,说他“辅王成业”,意思是说:“我能安稳地当越王,全靠你王弟的辅佐才得以成功。”
不过范蠡很了解越王勾践,在他眼里,勾践是一个可以同患难,但是难以共富贵的心胸狭窄的小人。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来说就是“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范蠡出乎意料地推掉了勾践的封赏,并且向勾践辞官还乡。
勾践心里很诧异,问他:“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帮我?”
范蠡回答道:“古人常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要不是臣等无能,也不会让大王蒙受耻辱。现在既然已经报仇雪恨,希望大王饶恕我当初的无能,准许我回家养老。”
勾践本来就不愿意多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江山,再加上现在自己已经难逢敌手,于是表面上客套了几句,就准许范蠡回家了。范蠡当晚就携带家人,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后来成为古代最着名的富豪陶朱公。
不过,范蠡在走之前,没有忘记与自己共同患难的文种。于是范蠡前去劝说文种,让文种跟自己一样,赶紧辞官回乡。关于这一段,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一段很生动的描述。范蠡劝说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翻译成白话就是:“俗话说得好,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越王勾践这个人长得脖子长,嘴巴尖,一看就是心胸狭窄、阴险狠毒的人。这样的人,你能和他一起患难,但是不能一同享受富贵,你看我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走呢?”
文种不以为然,说:“你的话不太靠谱。想我已经辅佐君王二十年,功勋卓着,忠心耿耿,越王又怎么会加害于我?除了越国,我哪儿都不去。”文种坚决不离越国的国府朝廷。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种也慢慢地看出越王勾践对自己是日益疏远。文种想起范蠡当初的告诫,心里相信了三分,于是上朝也懒散起来,有时候干脆称病躲避。
范蠡文种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年,勾践对他两人的才能可谓是深有体会。勾践知道,这二人都有卓越才干,毫不夸张地说,他俩既有移星转斗之才,又谙鬼神莫测之机,即使二者得一,也能安定天下。勾践知道,正因为有这样的人辅佐,自己才得以灭吴兴越,成为一方的霸主。可现在强敌已除,如果还留下这样的强人在身边,那无异于把吃人的老虎放在身边一样。而且,这两人当初一直陪着自己在吴国受虐待,自己卑躬屈膝的样子都被他们看见了,尤其不能忍受的是,这两人当初还让自己尝夫差的大便!一想起这些,勾践便如芒在背,浑身不自在。
好在范蠡这家伙挺知趣的,自己走了,于是勾践便做做样子,铸了一座范蠡的金像,时常带在身边,体现自己对范蠡的怀念之情。勾践也想铸一座文种的金像,可是文种这家伙偏偏不走,留在身边终究是一个祸害。勾践不知道有多恨文种,更是时常想要杀了文种。
可惜,文种这个人为人比较低调,对朝廷也是一片忠心,这让勾践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文种的任何罪名,他要诛杀文种也无计可施。这可把勾践给急坏了。
不过,老天似乎“开了眼”,一个大好的机会终于被勾践等到了。不久之后,文种又称“病”不来上朝,勾践便风风火火地以“探病”的名义赶到了文种府上。
此时,文种心里还不知道,勾践对自己已经起了杀意。文种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来迎接勾践。勾践看了心里很不爽,心想,装,继续装,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勾践冷哼一声,便坐了下来。落座之后,勾践把随身的佩剑取了下来,放在茶几上,对文种说道:“我听说,有志青年对自己的富贵存亡不太关心,反而比较在意自己的主张能不能实现。你对我说,你有‘伐吴七术’可以灭吴,现在我只用了你的‘三术’就将吴国灭了,我很好奇,剩下的四术,你打算用在哪里呢?”
文种茫然说:“我不知道该用在哪里!”
越王勾践装出愤怒的样子,指着茶几上自己的佩剑说:“剩下的‘四术’,你就替我到阴曹地府去对付夫差的祖宗吧!”
勾践说完,潇洒地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文种此时知道了,自己已无生路,于是将勾践放在茶几上的剑拿起来,一看竟是名剑“属镂”。文种对这把剑可不陌生,当初就是自己利用“伐吴七术”,陷害吴国的忠臣伍子胥,导致伍子胥被夫差用此剑赐死,越国才有机会报仇雪恨。夫差灭国身亡之后,“属镂”剑便落到了勾践手中。如今勾践又要用这把剑赐死自己。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老天爷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呢!
文种拿着“属镂”剑,心头百感交集,仰天长叹说:“唉!古人经常说,功劳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什么能够报答的了。现在看来,真是这样啊!我文种为越国立下盖世奇功,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辞官回乡啊!勾践啊勾践,你真愚蠢至极啊!”
然而此时再骂勾践又有什么用呢?文种不得不用“属镂”剑引颈自杀了。一代名臣,就这样陨落了。
文种的死,固然和自己不知功成身退的道理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勾践这个人,长颈鸟喙,有帝王的才能,却没有帝王的气量。文种落到如此地步,也真让人感叹不已!
第四节汉武帝雄才伟略,偏信巫蛊诛灭三族
汉武帝精心耕耘汉朝,继续推行养生息民的政策,近一步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并且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确定了儒家的中心地位。他开拓疆土,平定了两越、匈奴,打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的尊严,赐予了一个国家的自信,他的国号“汉”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名字。然而,他也生性多疑,好岐黄之术,听信谗言杀死了太子,赐死了皇后,自己灭了自己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