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喜讯也很快传到了高石村,在村中大樟树的浓荫底下,蒋先生高兴地给大家念着报纸,村里人围在一起热烈地议论开来,有的说小日本走了日子会好过些,有的说鬼子丢下那么多东西国民党去接收,派去的接收大员有的发财了,来逃难的城里人更是高兴地盘算着怎样回家……喜欢热闹的石屏,这些天一直围着大人转,虽然还不完全明白大人们谈话的内容,但看到大人们兴高采烈,想到日本飞机再也不会耀武扬威,心里头也很高兴,对打败敌人、国家胜利有了一个深刻的体验。
年岁大一些的同学经常会在一起谈学习,谈今后的打算,有的说将来要做教师,有的说要做医生,有的说要继承父业。这些人家里都比较有钱,谈起来信心十足。石屏非常羡慕他们,想到自己家里穷,体质又差,怎么走得出去?有时候,他会有点失落。但少年石屏更多的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一次,听同学谈论去县城考初中的事,石屏上了心。他想,“他们能考,我为什么不能考?我并不比他们差!”这个时候的石屏,完全忽视了读私塾的学生到县城考初中需要到县里请老师补习,除了补习算术,还要补习包括地理、历史、时事等知识在内的“常识课”,比如要背中国有多少省份,简称是什么,省会在什么地方等。还要买辅导资料,这些都需要钱!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量吸引着石屏,他只有一个念头,去考初中。这是石屏长这么大第一次自己做出重大决定。
石屏12岁那年,他便准备考初中了。他向同学们打听去县城的时间、补习的地方。石屏把心事告诉了母亲,表示过几天要到县城二哥那里去,母亲听了只是叹了一口气。当时,二哥为了方便看病,在县城租了间房子。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后,还有一件事让石屏放不下心。从小到大,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叫他四嘞,没有正式叫过他的名字,他也不喜欢“石宠发”这个名,而且笔画太多、太麻烦。报考时该写个什么名字呢?这时,一个名字闪现在他头脑中,他不假思索地填上了“石屏”两个字。早些时候石屏看见先生桌上有一本厚厚的《辞海》,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趁先生出去的时候,他匆忙翻开《辞海》,找到石字条目顺着看下去,当看到“石屏”两个字时,他念了两声,觉得既响亮又好写,于是暗暗记在了心里,决心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石屏”。多年后,他才明白,原来《辞海》里介绍的“石屏”,是指云南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县城名。今天,当我们在互联网搜索“石屏”两个字时,有两种解释,一是介绍云南省石屏县,二是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K-8、教8飞机的总设计师石屏等内容。
一切准备就绪,12岁的石屏一个人踏上了去县城考中学的路,也迈出了他人生征途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显得有些幼稚和冲动,但又是那样充满勇气,充满新鲜活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步行,石屏到了二哥住处。二哥支持他报考初中,但却拿不出钱来帮助他。石屏找到已经在县城里补课的同学,请他们为石屏要求旁听。可老师说,旁听也要付钱。石屏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和同学一起学习,石屏决定只到二哥家吃饭,和同学们住在一起。同学们是上午听课,下午复习,石屏根据补习同学的学习情况,见缝插针地借阅他们的复习材料及笔记本。同学们都很忙,石屏旁听他们背诵的内容,那些“常识”听几天也就记住了。盛夏的中午,非常炎热,石屏去二哥家吃饭要走很远的路,一路听着蝉声已经不再是他放牛时愉快的感觉,而是凄楚无助的声音。
不久就开始报考了,那时考中学不像现在实行统一招考,而是由各个学校自设考场,自出试卷,自行录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学校。这一年县里有3所中学招生,2所私立、1所省立。石屏在报名表上填上了新名字。正当他先后考完了两所私立中学,准备考省立鄱阳中学时,大哥突然来到县城,对石屏说:“考什么学校呀?!跟我回去割禾。”并蛮横地把他带回家去。大哥是反对他读中学的,反对的理由有两条:一是没有钱;二是大哥认为读书的人都没有好结果,读了书就会远走高飞,不会回老家了。这些宿命的思想都是大哥从旧地方戏曲中看来的,一直植根于他的脑海中。起初,让石屏读书只不过想让他认几个字,算几个数,根本就没想让他读中学。加上当时家里正在割禾,人手不够,所以一听说他考中学,就赶到县城来了。
知道大哥要带自己回去,石屏死活不肯。大哥不由分说,拉起他就走,“长兄为父”,在一旁的二哥也不敢阻拦。就这样,石屏怀着对大哥的不满回到了村里。
不久,同学捎来消息,两所中学都录取了石屏,这使他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他有能力考取初中,难过的是他不能去上学。那段时间,他谁也不理,一个人生闷气,以无声的行动向大哥抗议。在地里割禾、干农活时,甚至吃饭时,他都是满脸愁云,有时候怒形于色。后来,大哥告诉母亲说:“四很有主意,他说长大了要找我讲理。”
心情不好的石屏经常做梦,半夜会呜呜哭起来,赌气的时候,还会摔东西。母亲看到石屏这样,十分心痛。她跟大哥商量说:“石屏想读中学都想疯了,明年就让他去吧!”大哥听后,只轻轻地叹了口气,算是默认了。
村里开学时,石屏已经成了学长。同学们都听说他考取了中学,知道他很厉害。可是,少年石屏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个学校里,也不在村里。虽然没能读上初中,但他却看到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天地,也多了一份自信。
冷静下来的石屏学会了思考,他知道,真正阻止他上中学的不是大哥,而是贫穷。面对残酷的家庭环境,石屏逐渐养成了一种倔强、自尊而敏感的性格,也促使他下定摆脱贫穷命运的决心。对他来说,眼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去,读书,而不是像大哥那样圈在三分地里。他决定,第二年再考。
心里有了目标,做事就有了方向。有了前一次考试的经验,石屏显得更加沉稳。他从同学那里打听到,私立中学每学期的学费要一担[2]五斗②米(国民党时期,币值变数太大,所以学校收费是以市场米的价格来计算),而省立鄱阳中学只要5斗米。石屏知道,对于他这样的家庭,他只能选择考鄱阳中学。
鄱阳中学,始建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的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是江西省6所老牌重点中学之一。初名为饶州府中学堂,后按省立中学排序,称为江西省立第五中学。学校师资雄厚,学风浓淳。“勤朴公勇”的校训,激励着莘莘学子,造就和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那是鄱阳县和临近县青少年向往的学校,不过,不为人所知的是,石屏当时考这个学校不仅仅是为它的“名”,还因为它收的“米”相对较少。
报考鄱阳中学的人特别多,学校录取率很低,是一所非常难考的学校。石屏更加勤奋了,在他即将离开私塾的日子里,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他明白,这事只能靠自己。为了能够上学,他必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