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800000003

第3章 封朝鲜箕子东去

上文言及微子、萁子,那微子、萁子乃是商朝先王帝乙之子,帝乙有三子:长子微、次子纣、三子萁,微子忠厚,萁子仁善,二人皆知书达礼,为人谦逊,孝悌敬友,宽容祥和,有帝王风范,帝乙爱之。纣聪明过人,能言善辩,高大英俊,气宇轩昂,更兼勇力过人,善博猛兽,文武全才,帝乙亦喜之。立何人继嗣,皇叔比干曾荐箕子或微子、箕子二者择一,帝乙犹豫,也该商朝气数当尽,一日,帝乙游御花园,领众文武观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纣力大无穷,托梁换柱,有救驾之功,大臣上本,乃立纣为太子。帝乙在位三十年崩,传位纣王。

纣王即位天子,无有管束,贪图享乐,沉迷酒色,初时不理朝政,继而残暴不仁,犯有十恶大罪,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终断商汤天下。

殷有三仁,乃比干,微子,萁子;三人帝室之胄,忠心辅佐,然纣王日趋残暴,不听谏言,亡国在即,三人虽心急如焚,但大厦即倒,无挽狂澜之力。微子清楚,路只两条:一死于尽忠劝谏;二逃离纣王,但此奈江山社稷何?微子甚难。此时,传来比干剖心之事:纣王和妲己在鹿台观雪,看到溪边一老年和壮年过河,河凉老者过而不畏,壮者畏而不过,纣王奇之,妲己解析,年老为少年夫妻交合而生,骨髓饱满身体健壮,年少为老年夫妻交合而生,骨髓浅体格弱故而怕凉,若不信,剖断二人腿茎骨可立判,无道昏君,派武士刳断腿骨,无辜送了二人性命,纣王验看,果如妲己之言。那妲己又道:善断阴阳,知妇孕之男女,纣王即派武士拿朝歌城五、六孕妇,剖肚取子验看,真是毫无人道,惨绝人寰。比干听后震怒道:“主上有过,臣不谏,乃不忠,臣畏死,乃不勇,谏而死,乃大忠大勇也。”闯殿进谏,不意妲己言比干有玲珑七窍圣人之心,纣王令武士剖胸挖心,比干死于非命。群臣吓得胆肝俱裂,无人敢谏。

比干惨死,微子知纣王无救,亡国大祸迫在眉睫,乃道:“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为使祖宗不受侮,到太庙包裹好神主牌位,连夜逃出朝歌城去了。

比干死、微子走之讯传于萁子,萁子痛苦至极,人劝箕子亦走,箕子道:“君王错,臣当谏,不受自走,必扬君之错而记已名,不忍也。”知比干既死,微子逃亡,自己祸不远也。苦思一计,诈疯于市,扯乱衣裳,污秽脸面,脏乱不堪。一者避难以进谏之苦,二者避纣王之加害。纣王闻知微子出逃,令武士追之,武士知微子贤,纵之。纣王恨恨不已,听萁子之事,亲为望之,见其蓬头垢面,浑身污秽,胡言乱语,混于市井,果疯癫也。令武士将萁子关于囚牢为奴,以视监听。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后人为比干建“忠烈坊”。楹联上为:“刚之,忠之,仁之,勇之;下为:惨也,酷也,悲也、伤也。”可见人之感叹。

武王克商,萁子释囚,随武王到镐京。一日,武王坐殿,和群臣谈起先朝兴亡之事,见萁子站班,武王赐坐道:“爱卿先朝贵公子,请卿析商亡之因。”萁子跪伏朝堂,恸哭不已:殷商六百年天下,断送于己辈手中,愧对祖宗,有何脸面论是道非;虽深恨纣王之暴,但难于他人之面责纣之罪。看到萁子如此伤心,武王感动,叹曰:“卿真贤公子也。”

话说武王分封微子、武庚为诸侯,殷人安定。萁子听说伯夷叔齐亡故之事,叹道:“若殷人皆如伯夷叔齐,国何以亡?今人故事非,天道已变,武王如此对待先朝人士,自此以后,天下义士复辟殷商为不能矣。想我萁子,帝室之胄,愧不能像伯夷叔齐死节,又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受周王之封。”萁子跪伏于地,泪水潺下,不求封诰。武王大德天子,何等智慧,明了萁子之心,既然萁子不仕,焉能勉强,但国不能闲置贤才,萁子如此仁德,若不见用,岂不是君王之失。

只见班部中周公出班奏曰:“国土之东有一朝鲜国,数次来使求婿,我王可封萁子为朝鲜国主,既成全萁子之意,又可满陛下爱才之心,望我主应允。”武王大喜,即封萁子于朝鲜。原来朝鲜国主为一女子,年已及屏,慕中华男儿,愿以国委之,周公知箕子不仕周之意,故提之。武王令周公、召公筹办应备事项,择日送行。

话说萁子回到馆舍,有结义四兄弟出来迎接,那四兄弟:乃盖文、盖武、铁苏、铁胆两对昆仲兄弟也。四人侠肝义胆,血气方刚,能文能武,只因纣王无道,奸臣盘剥,四人因不满苛捐杂税,且又拳打了纳税官,逃跑不迭,和萁子一样,被纣王关押起来,一同押往石场为奴,可怜萁子,虽为皇家贵公子,一旦囚为奴,与匹夫何异。四人和萁子关在一起,吃住劳役朝夕相处,自然一切明了,对萁子的的遭遇深表同情,对萁子忧国忧民之心深受感动,箕子受其照顾,自然心存感激,逐结为莫异之交。只因武王破纣,释放囚徒,四人不舍,和萁子一同来到镐京。

萁子和兄弟四人落座,只见萁子话未开口泪先落,一脸悲凄道:“殷商六百年天下,一旦被纣王断送,岂不可惜,我身为帝室之胄,不能死忠,岂不羞愧。”盖武站起来说道:“公子不必悲伤,想天下之人,不忘成汤之德,一旦时机成熟,我等可东山再起,恢复殷家江山。”

萁子叹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纣王残暴,天下共知,我为帝室之胄,与纣王血亲同袍,站立朝堂,不寒而栗,大臣们上殿,那个不是战战兢兢,朝不保夕。我和武王相处时间虽不长久,始终感觉春风化暖,亲和有加。殷商江山名为周武所夺,实为纣王所送,这是天命,我辈岂可逆天。武王仁德布于四海,天下无不悦服,此次分封,令人感动,非大德天子,不能为此。比干之子葛,兄长微子都封以大邑,伯夷之子也封于申地,就是纣王之子武庚,也有所封,此等恩德,亘古无有,使人膜拜。就我而言,不想就仕于周,武王不为诛之,反而封为朝鲜国主,以成我志,真令人感叹。我苟活于世,不能死难于纣王,如今,更难就死于武王,如何是好?”

只见四人哈哈大笑道:“兄长何其愚也,此乃喜事,失此国得彼国,应该庆贺才是。兄长既已言知天命,为君者当申大义,休为小节悲戚乎?我等既然结义,誓同生死,愿随从兄长同赴朝鲜,助兄长共伸大义,现兄长既已为朝鲜国主,君臣之义已明,我等当跪拜。”说完,兄弟四人跪在萁子面前,齐声唱道:“祝我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慌的萁子赶忙扶起四人道:“贤弟不必如此多礼,我与贤弟乃是患难之交,非他人可比,你等不知,那朝鲜国离镐京不远万里,两国风俗甚不相同,在我商朝时期,国主虽受我朝封典,但因多年战乱,两国并无过多来往,听说现在朝鲜国主是一女子,向往我华夏文化,到我周求取婚配,想我年近四十,年貌已不相当,必不能满国主之意,此一去,定是凶多吉少,有何可喜可贺的?”

其君臣正在议论中,门公来报:周公、召公前来拜见。

周公、召公奉武王之命,为萁子备完车马钱粮之物,前来看望,听说萁子忧虑,周公笑道:“君侯何必烦脑,武王多次欲封你于中原,只因贤弟志不在此,不能全意,但天赐君才,不能埋没,那朝鲜国主举国相让,正是君侯施展抱负之机,岂不是千载难逢之美事,君侯如忧国主不堪匹配,则为谬也,听朝鲜来使诉说,那朝鲜国主芳龄刚过二十,年轻貌美,仪表端庄,志向深远,多次言:‘非天下英雄不配之’,老国主溺爱,为此未能成婚,如今,国主登基,向往我中华人物,遣使前来求取婚配,君侯如何能不答应?”

萁子答:“二位贤候不知,不是国主不堪匹配,实是弟不能匹配国主,那国主年轻貌美,而弟年已三十有六,如何能满的国主之意,如不成就,岂不是一件笑料,也污我朝脸面。”

周公哈哈笑道:“君侯如何如此不自信啊,想朝歌人民曾有民谣:‘花开见莲子,莲子如萁子,美且实’。君侯美丽而且诚实,人皆赞誉,不必过谦。况君侯是帝室之胄,有帝王之表,龙凤之姿,觅我中华男子,无有过君侯之貌者,那朝鲜国主,既然有治国之志,绝非凡夫俗子可配也,君侯正当壮年,饱读诗书,有吞吐天下之志,经纬天地之才,焉能不满国主之意,君侯大可放心。”

周公说完,召公道:“君侯不必忧虑,那朝鲜和燕国边境相连,我提一旅之师为君护送,如有难解之事,弟为君破之。”听罢周公、召公之言,萁子略为宽心,拜曰:“谢君侯之言,谨从命。”三人欢乐握手,议定出行日期。

是日,萁子和召公就国,武王送行。光禄寺典膳官预先至北郊,整治下九龙饰席,一色齐备。只见众文武百官与萁子,召公爽等先至北郊候驾;周公旦在朝内伺侯武王御驾同行。话说武王升殿,传旨:“排銮驾出城。”周公旦随后。一路上香烟载道,瑞彩缤纷,士民欢悦,俱来看天子和萁子,召公饯别。此次送别,与别样不同,更有一番深意在中,送萁子就好像皇上嫁女一般,更何况就任朝鲜国主,真是千古兴事,送召公就任燕国,乃是君主送弟,更是不同凡俗,人人要看朝鲜国主,又要看天子如何送亲,真是哄动一城居民,齐集郊外。

只见武王来至北郊,众文武百官上前接驾毕,萁子、召公上前叩谢曰:“臣等有何德能,敢劳陛下御驾亲临赐宴,使臣等不胜感激。”武王用手挽住,慰之曰:“数日以来,朕与李靖多位仙家和太公等多位大臣告别,今日卿等就国又与朕分别,朕心中无限悲伤。今日当痛饮尽醉,以解愁伤也。不然,朕心何以为情哉?”萁子,召公顿首称谢不已。须臾,当驾官报:“酒已齐备。”武王命左右奏乐,各官俱依次就位。武王上坐。只见箫韵迭奏,君臣欢饮,把盏轮杯,真是畅快。说甚么炮凤烹龙,味穷水陆。君臣饮罢多时,周公旦唱诗罢宴,萁子,召公爽谢宴告辞,武王亦起身,执手萁子,再三劝慰,又饮数杯。

武王道:“天下贤才,归于他国,从今以后,与朕兄弟相称,愿兄光大朝鲜,两邦之国,永世友好。”萁子深感武王之恩,泪流满面,跪拜武王道:陛下洪恩齐天,罪人得此恩典,无以未报,此去朝鲜,如能顺利就国,当世代为潘,永为臣下,付侍天朝。”说完跪叩于地。

武王看萁子心意甚诚,不觉也潜然泪下,扶起萁子,解下身上所披红袍,赐予萁子道:此红袍乃元始天尊之宝,受燃灯道人所赐,当日红沙阵,朕陷阵百日无伤,全靠此红袍,如今贤弟远去朝鲜,路途遥远艰难,当善保贵体,以慰朕望。”说罢,展开红袍,送于箕子。只见那红袍红光闪耀,与别样不同,有诗为证:

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遶,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元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果然是仙家宝贝,不同凡响。武王将红袍系于萁子身上,又对召公道:“你是朕的弟弟,与别人不同,当安全护送萁子就国,安顿好封国,立即回镐京辅佐,不得耽误。”周公请辞行,萁子、召公拜奏道:“陛下当善保天和,则臣等不胜庆幸。俟他日再图晤可也。”萁子、召公跪地拜谢。武王不得己,君臣洒泪而别。

话说萁子与召公爽出了北郊,一路北行,途中风沙雨雪自不必说,不日来到燕都幽州,少不了一番宴请。召公为送萁子,又是一番整顿,护送之旅,熊罴之师,刀光剑戟,衣甲鲜明,既为送亲队伍,又是虎贲之师,好不威风,一路行来,来到长白山下。

那长白山乃两国边境也,自有那迎亲队伍在迎接,迎亲者乃是朝鲜国舅也,萁子,召公向前与其叙礼,召公奉上武王礼物,萁子入就朝鲜境内,召公欲派军士护送,萁子阻道:“两国本为和亲,不可兵戊相见。”召公道:“贤候不知,当婿还可,如当国主,其国大臣或有参商,我当在此驻扎,以示警戒,候有君侯佳音,再行撤离。”萁子拜谢。那萁子面向南方,赴地而跪,祭拜三揖三叩,就此分别,穿山而来。但见那长白山山峰耸立雄壮,树木参天,花草眴丽,真是北方第一高山胜景也,有诗为证,诗曰: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冰河蟒蛇流。登封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鞭石渡沧海,絮花漫天舞,溢漫牛郎渡,乘槎望斗牛。

天际豁龙门,飞瀑落九洲。天池玉镜澄,万里破幽冥。

值太阳西下,大家旅途劳累,于山中避风处停顿安歇,萁子宿在中间大帐,盖文,盖武,铁苏,铁胆分宿周围小帐,以为护卫,夜过三漏,大家昏昏睡去,只有萁子碾转反侧,不能入睡,想起过去时光,朝代更替,万分感叹,如今抛弃故国,只身去他乡别国,也不知国主是否愿意,朝鲜国能否接纳,一切都不予确定,如何能睡的着?起身穿衣披上红袍,来到帐外,只见月光明亮,大地一片佼白,夜深人静,夜景光鲜,萁子远远的听到似有人音,且有一缕缕乐声传来,令人陶醉,萁子本是音乐大家,精通音律,在此烦闷之时,如何不去。随着乐声,信步走去,爬过一个山坡,又来到一座山上,此乃是山中山也,端的一个好所在。有诗为证:

匝地远天,凝烟带雨。古树参天,绿藤蔓地,密密搓搓初发叶,攀攀扯扯正芬芳。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绿云茫。蒙蒙茸茸,郁郁苍苍。风声飘索索,日影映煌煌。那中间有松有柏还有竹,多梅多柳更多桑。薜萝缠古树,藤葛绕垂杨。盘团似架,联络如床。有处花开真布锦,无端卉发远生香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满座清虚雅致,全无半点尘埃。水自石边流出,香从花里飘来。

萁子欣赏不已,只见一块巨石,前面一块平地,绿草如茵,绿地上面摆了石桌石凳,桌边坐有男男女女十余人,个个仙风道骨,风姿多彩,或站或坐,吹拉弹唱,谈笑风生,着实一番热闹,中间围坐着一个长者,年约四十,也正是壮年,长的白白胖胖,身上穿着白衣裤,头上戴着绿丝巾,丝巾顶上一簇红冠珠球,手擎一杯清茶,分外馨香,笑吟吟的看着小辈们歌舞,小辈们穿黄挂绿,一般打扮,各个娇娜多姿,仪表天真,嬉闹欢心,真乃世外桃园,令萁子身旷神逸,不由的走向前去,鞠躬拜揖,长者笑问:“客从何来?”萁子道:“自西方大周而来,”长者问:“所来何事?”萁子一一道来,长者庆贺,让坐于旁,奉上清茶一杯,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那有几回品,萁子慢慢品茗,只觉津入肺腑,格外清香,有诗道那茶的清香,诗曰:

玉蕊一枪称绝品,仙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边上一绿衣男子奉上一摇琴,只见那琴古色古香,萁子佛袖一试,音韵园净,音声清翠,箕子心情高兴。也有诗单道此时弹琴的妙处,诗曰: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山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萁子抚琴一曲,自有那少年少女扁扁起舞,分外乐融,萁子一扫愁闷,相处甚欢。这时,只见一缕凉风吹来,原来,此时已是深秋季节,萁子见那长者穿着单薄,脱下武王所赐红袍,送给长者穿戴,长者双手推辞,不意萁子心地诚实,早已把红袍披在长者身上,袍上红丝带系在长者的脖子上,只见那长者面红耳赤,作挣扎状,萁子甚感奇怪。霎那间,月没天黑,一切不见,萁子好生惆胀。呆立一会,只好顺原路返回,

回到帐篷,天已交五更,北方天象,日升较晚,众人还在憨睡,萁子经过此番走动,睡意上来,也沉沉的睡去,睡梦中只见帐外走进一老太婆,象萁子做一揖曰:“大王安好,”萁子赶忙拜答:“老人家安好,”抬头看那老妇,真乃一副好面相,看如何打扮:

穿一件织锦深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系一条结彩鹅黄锦绣裙,下映着绣帮花鞋。时样鬏髻皂纱漫,相衬着二色盘龙发;宫样牙梳朱翠晃,斜簪着两股钏金钗。云鬓半苍飞凤翅,耳环双坠宝珠排。衣着华丽且端庄,慈眉善目女如来;

萁子问道:“老人家自何而来,有何事吩咐,晚辈自当办理。”老妇道:“我乃长白山老母也,我的儿子被大王捉住,老妇前来求情,望大王留子放孙,存有长白山之一脉,将保你世世安康,国运长远。”

萁子道:“原来是仙家,多有得罪,”萁子再次向前行礼,拜道:“晚辈不知此事?何曾去捉您的子孙?老人家不是记错了吧。”

那老母道:“大王有所不知,我的儿子乃是长白山上一颗修行千年的人参,昨晚你和我儿相处,你用武王所赐袍将我儿系住,我儿虽有道行,也只是千年,你用万岁的袍去罩,我儿焉能逃脱。况且,我辈生长在山林中,命中属木,忌者火也,你的袍红色,意火也,万物相生相克,此也是劫数。”

萁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忙答道:“仙母放心,此事好办,天明我就上山,解开红袍,放你儿孙归去,是否可好?”

老母道:“诚谢你的慈心,只是我儿命该遭劫,我岂不知,若要能救,我自会救之,何劳公子?你不必内疚,这是天数。你那红袍,乃是玉虚宫元始天尊之宝,我儿焉能受得了此宝。你将红丝带系在我儿脖上,命运已绝,不可挽回。更况我儿乃是佐证你为朝鲜国主之物,落于你手,乃是天意,望你天明即去刨取,不可耽误,我儿受不得日晒,一经日光,即行枯萎,刨取后用红袍包裹,可保肉身不坏。红袍所罩,乃是众孙辈,望大王高抬贵手,留有余脉,拜托,拜托。”说罢不见。萁子惊醒,甚感奇怪,忙叫醒众弟兄,议论此事。

众弟兄来到大帐,萁子一一细说此事,众弟兄看萁子衣服靴子沾满霜露,武王所赐红袍也不见了,大感惊奇,只见盖文,铁苏祝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此乃上天所赐,天助我等一行成功,不可耽误了,应快去刨取。”不由分说,拿了锨镢,拥着萁子,众人来到山上,这时天刚报晓,一丝光亮显现,果然巨石下一块平地,红丝带系着一棵硕壮的人参,红袍下多棵人参围在一起,只见叶片碧绿,果实丰盈,人参上顶着那已经熟透的红红的果籽,着实令人可爱。

箕子不忍挖取,铁苏道:“贤侯不知,我等居于北方之人,早就闻说长白山中藏有参宝,只是千百年来,何人见过?多少人家,不顾性命,不畏虎豹,进山挖宝,遇有三五十年的,不知要有多么高兴。此参本地叫‘棒槌’,见有‘棒槌’当用红绳系着,否则自会遁走。挖取时,当围绕着‘棒槌’转三圈,面向大山高叫三声‘棒槌’,以表示对山神多年看管的敬意。看此参如此枝繁叶茂,定是硕大无比,俗语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此参千年,不知要有多重份量,看来武王赐君侯红袍,不惟健身,而要用于此处,君侯若不用红袍系他,焉能获得此宝,此皆天意,老母之言是也。”

盖文道:“铁苏之言是也,上天所赐,不可不取,想当初武王伐纣时,船过黄河,有鲤鱼跳入舱中,武王欲活而放之,丞相太公曰: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不可违了上天之意,随令烹之,鲜味入口,逐得有天下。今我入的朝鲜,遇有参宝,况有长白山老母嘱托,焉能不遵。”

箕子高兴,按着铁苏教的办法,众人趁着红日未出,立即动手,小心翼翼刨取,分明明见着白白胖胖的一个人参娃,想不到已是千岁,那硕大的人参下又连着一棵人参,这棵也可有数百岁了,枝节相连,分离不开,好似连体兄弟一般,只好一并挖出。

那红袍下的人参,盖武,铁胆又想挖出,萁子止之道:“我已答应长白山老母,留有余脉,君子不绝后人,况此乃是仙家苗裔,子孙繁衍,应留有后人享用,不可绝根。我等收取成熟果籽以备栽用即可。”众人听令,摘取果籽。萁子用红袍包了人参,小心抱着步下山岚,回头一望,那还有什么巨石参苗,只见一片高大林子耸立在山,众人不由的深深的感叹:“吉人自有天助”,萁子等人信心大增,欢天喜地回到帐中。

在帐中,只见朝鲜国舅早在等待,萁子解开红袍,拿出人参给国舅观看,国舅一看,万分惊奇,立即跪了下来,朝着萁子连连嗑头,顶礼膜拜,原来朝鲜国视人参为国宝,得人参王者为国主,正如中国后代皇帝玉玺一样,萁子得此国宝,不是大富大贵焉能得之,几朝几代人何曾见过如此大的人参,如今有了新的国主,焉能不拜。

自受封武王以来,箕子遇到的都是喜事,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又得到国宝,有了仙母的叮咛,一扫以往悲情,信心大增,再看这箕子,不同往昔,耳目一新,人虽清瘦,精神饱满,不愧为皇家公子也。萁子一行人走过了几府几洞,一日,来到了朝鲜国都平壤。看那国都,别有一番景致。

但见:

城楼高耸,垛迭齐排。周围活水通流,南北高山相对。六街三市货资多,万户千家生意盛,绝域梯航至,遐方玉帛盈。形胜连山远,宫垣接汉清。虽然不如朝歌繁华,却也处处壮丽朴实。果然是东方帝王处,国都天府平壤城。

话说那朝鲜国,国主号曰檀君,世代相传,传至这代檀君名俭,生有一子一女,女名蕙年方二十,子名建刚过十岁,老国王晏驾,其国俗为:男女视同一体,立长不立幼。群臣立女惠为檀君,老国王溺爱女儿,不为指定婚姻,遗言:“婚姻由其自配,大臣不得干预。”那檀君,非一般人物,生的千娇百媚,有诗为证,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亸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好似天仙在瑶池。

檀君登基,贤明治国,深得臣民爱戴,大臣们多次劝国主选配驸马,但多不如意。只因殷商纣王无道,武王伐纣,商民为躲战乱,逃入朝鲜,述说中原之事,檀君深慕夏华文化,欲觅中华英才为婿,言若为盖世英才郎,情愿以国相委。

国舅将萁子之事派员禀告了国主,檀君很为高兴,听说萁子一行将到平壤城,立即下旨迎接,那朝鲜国主,不像中原女子羞蓄,落落大方,自出宫门迎接,看到萁子龙眉凤目,皓齿鲜唇,飘飘有出尘之姿,冉冉有惊人之貌,真乃英姿超群,不觉心花怒放。那萁子皇家公子,举手投足之间,自有那英豪之气逸出,满朝文武,军民百姓,观者如睹,无不啧啧称叹,怎见得萁子: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腮下飘三缕美胡,胸中藏万斗金珠,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帝王。”

近年来,中韩之间关于古人之争不断,如孔子、屈原、李白是哪国人等,引起余之兴趣,查阅了一些古籍,知道了些许历史。孔子为宋国微子的二十五代孙,而微子、纣王、箕子是嫡亲兄弟。商朝灭亡,周武王封微子于宋国,封箕子于朝鲜,史称“箕子朝鲜”。既见于我国典籍,也见于朝鲜古史。孔子和微子、箕子有血缘关系,究竟是哪国人,角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已无必要。

本章写周武王封箕子去朝鲜,箕子为朝鲜建国之祖,究竟有无“箕子王朝”。古之《尚书》《史记》皆有说明,就是朝鲜、韩国之古籍也有记载。只是现今社会,朝鲜金日成主席为提倡“主体思想”,反对“事大主义”,为证朝鲜血统之纯正,否认了“箕子朝鲜”的存在,且于1956年在平壤掘掉了箕子的古墓。就像韩国一样,把首都之名改为“首尔”,“汉城”在历史上就不存在了。政治之需要,在此不便多说。

感谢争论,使之看了很多古书,也产生了写书的兴趣。朝鲜、韩国皆把檀君视为朝鲜始祖,神话中檀君活了三千多岁,担任国王一千多年。这不可能,人生在世,没有这个岁数。遂产生一个疑问:“檀君何许人也?。余不是史学家,无能力去考证。凭想象而言之,檀君好像是古之国王的称号,就像匈奴把其国王称为“单于”一样,这样,就好解释了。为写书之需要,余设定“箕子王朝”的存在,檀君王朝统治了朝鲜一千多年,最后一代君主檀君,恰由箕子去朝鲜,箕子王朝代替了檀君王朝。历史不是文学家写的,真与否?就由史学家去定吧。

按照这个思路,书中需要设定主人公。本人之意不想引起无谓的争论,是从加强友好之意出发,如何友好?人世男女之中,莫过于结婚为最好,本文之中箕子为男性已无法更改,只有将末代檀君设想为女性了。恰值韩国女士朴槿惠竞选总统成功。余佩服韩总统,就以其为原型书之,本不敢写,见网上有言:“朴槿惠总统少女时期的偶像是赵子龙。”眼前顿觉一亮。赵子龙是中国古代三国的英雄,那箕子更不是凡人,讲起血统,箕子乃是商汤之后裔,甚为高贵,孔夫子尊之为“殷三仁”,本书也书为“义圣”,非一般人也。箕子忠厚仁慈,饱学多才,相貌俊美,有龙凤之姿。朝歌人赞美:“花开见莲子,莲子如箕子,诚且实”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形象之高。檀君德惠贤淑,乃女中典范、二人成配,乃佳偶也。此不是亵渎,而是衷心祝愿两国人民像亲人一样友好。

同类推荐
  • 小妇人

    小妇人

    这部小说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马奇家的四姐妹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米,虽然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
  •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走投无路;看见老婆就内疚,丈母娘面前更是抬不起头;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有一天……
  • 轮椅上的英雄

    轮椅上的英雄

    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做积累,精心编织出一幕幕浮世绘式的精彩故事,主题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作品常以情节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来写人生的大喜大悲。故事谋篇布局以严谨著…
  • 皮囊之下

    皮囊之下

    我的妻子叫许戈,是一名双重人格分裂者,她的第二人格叫连翘。巧的是连翘和许戈曾经是情敌,她们共同爱上的男人叫厉列侬,也就是我。在我妻子人格分裂之后,我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在她变成连翘时,我得陪着她说许戈的坏话;在她是许戈的时候,我得努力运用那些能讨女人欢心的技能讨她欢心,在这之前我从不干这种事,不仅如此,我还对她做了不少混蛋事。
  • 幸运女郎上错床

    幸运女郎上错床

    奇怪,是他变丑了还是她的眼光特殊?对他无往不利的迷人笑容她视而不见,抓住他的小辫子把他当男佣一样使唤。别的女人如狼似虎的只想爬上他的床,唯有她躺在他身边仍能呼呼大睡。是她秉持人性本善,认为他不具威胁性;还是她压根不把他当成男人看待?她总是戴着冷漠的面具面对所有人,偶尔流露的柔情和羞赧却让他怦然心动。气人的是这女人老是为了食物推开他,所向无敌的男性魅力竟比不上美味食味,这残酷的事实教他如何能不郁卒……
热门推荐
  • 穿越网王世界的爱恋

    穿越网王世界的爱恋

    一个喜欢看网球世界的15岁女孩,因为一场车祸逝世,等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她已经有了不同身份,在那里她是一天才少女著称的,而且还是越前南次郎的长女``一直喜欢不二周助的她会谱出怎样的恋曲呢?她又会给青学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青春忆鸾:摇曳的曼珠沙华

    青春忆鸾:摇曳的曼珠沙华

    醉酒冥空,百星燃丹烛。夜凌影优,北落恋晚风。素霜忆鸾,落花倚星海。花开叶落,此生再无见。予魂指引,予魂安慰,此即彼岸花。
  • 原来责任就是一辈子

    原来责任就是一辈子

    她说:天亮了,我要走了。我非常难过的问她:你是小倩吗?如果是那就别丢下你的宁采臣!
  • 来自地狱的小鸟

    来自地狱的小鸟

    飞鸟落入泥沼,却无法挣脱,只有选择适应与沉沦,而梦想不过一场以后还会被人想起的梦本文以黑道为题材,但是更加贴近真实,四个人,一座城市,不会主角无敌,不会权倾天下,没有商业帝国,只有四个年轻人在黑道这个泥潭里,为了生存,被迫一步步往上爬,或许,这部作品可以唤起你曾经的回忆,可以满足你年轻时的幻想,可以让你看见一个城市最真实的黑道
  • 中华处世绝学大全集

    中华处世绝学大全集

    本书囊括了本书囊括了《道德经》《百喻经》《处世悬镜》等十大处世智慧奇书的精华内容,涵盖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从政、治家、经商、聚财智慧之大成,可谓治世、处世、劝世、醒世之宝鉴。简单明了,行之有效。
  • 燃烧阿拉德

    燃烧阿拉德

    已经不再是阿拉德纪元历了,距离寂静之城的降临过去了不知多少年,其中发生的事情早已随着阿拉德大陆二次毁灭而尘封起来。在这场横跨了三个世界的交锋中,以阿拉德世界受创最严重,曾经富饶美丽的中部地区随着二次毁灭而成为无人区,而无数流难的人们开始聚居在大陆的边远之地,交流开始日益困难,无数有识之士开始了艰难的救世之旅......
  • 灭世神祖

    灭世神祖

    远古初期,黄帝斩灭十大魔尊,仙界一统大陆,数万年后,仙界离奇消失,华夏王朝支离破碎,上古神宗惊世,在这拥有传说中的炎黄神话,仙术神通,魔尊后裔,蛮荒妖兽的神奇世界中,韩逸怀着追梦之心,踏上远古征程。古怪刁难的系统任务,新怡独特修神之路,九死一生的血腥征战,扑朔迷离的仙界之谜。一剑在手,舍我其谁,天若逆我,我便弑天。
  • 腹黑二王爷:拐个王妃种宝宝

    腹黑二王爷:拐个王妃种宝宝

    五年前,她强上了他。第一次见面,她玩笑似的吐槽他那玩意。第二次见面,他还是他,她身边却多出来四个小崽子是咋回事!“说实话,四小包子是不是本王的?”她瞥了他胯下一眼,“王爷,您行吗?”“行不行,晚上见分晓。”早上,她下不了床。敢说本王不行,就算是她也不行!女人,你是本王的,永远!该死,我为什么要说他不举?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当天,她颤颤巍巍的爬起来,暗自悱恻。招惹谁,也不能招惹这个男人,因为他太凶残!太污!太流氓!
  • TARTUFFE OR THE HYPOCRITE

    TARTUFFE OR THE HYPOCRI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坟仙纪

    坟仙纪

    一念悟成仙一念迷成魔人之一字须两笔却要用一生去书写岁月轮转,王朝更迭,究竟是怎么的幕后推手在推动着世界在前行,主宰着众生的命运轨迹风陵渡口的相遇,迸溅出来的火花足以燃灭整个世界杨帆自微末中崛起,在血与火之间得到磨练,上击九天,下探九幽,扶摇而上九万里,横击三千界,终得只手遮天,化为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