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有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现代保尔——张海迪大姐姐自学成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海迪大姐姐是高位截瘫者,五岁就瘫痪了,从来没有上过学。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完全靠自学,学完了高中课程,学会了无线电修理技术,还学会了几门外语,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医疗知识,治愈不少病人,为老百姓分忧解愁……一个严重病残的人,不悲观、不失望,高唱着《生活是多么美好》的歌,走出了一条光辉的路。是什么力量鼓舞着她勇敢地生活下去,在知识的高峰上不知疲倦地攀登呢?她说得好,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只要有一份光,就要为人民发一份热。正因为张海迪大姐明确了人生的意义和学习目的,所以,她百折不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堡垒,成为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
波儿:你今年十二岁,是个中学生了。你们是八十年代的幸福花朵,正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成长。再过十年,你们就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党和人民盼望你们能成材,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你们的聪明才智。记得你们教室里写着遒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勤奋学习、任重道远。是啊,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多么艰巨,担子是多么重!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只要你牢记这八个字,就会浑身都是力量,鼓舞着你在学习的道路上去攀登、去奋斗。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从不甘心落后。我读书,既不是死记硬背,也不靠短期的“冲劲”去取得所谓的好成绩。我认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懂就要勤学好问,非把问题弄清楚不可,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彻底理解。只有彻底理解的东西才能牢牢记住。我认为你学习上的最大缺点是不懂装懂,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些似懂非懂的东西既不问老师,又不问同学,甚至不了了之。这次你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数学,错题不少。但是,你把试卷放到一边,既不修改也不检查,晚上还心安理得地看电视,难道你看得下去吗?电视是可以看的,它可以帮你扩大知识面。但是,要有选择地看,内容不好的不看;作业不做完不看;错题没修改不看;不懂的问题没有彻底弄懂不看。我在这里讲一件我自己学习上的故事吧!去年我读电视大学,有一道高等数学《微积分》的题我没有弄懂,我想呀想,做饭的时候想,走在路上的时候也想,后来在洗澡时,我终于把问题想出来了,澡还没洗好,我就赶快穿起衣服,回家把那道题做出来了。当我把作业写完之后,我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只有勤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的。妈妈年纪不小了,而且身体很不好,我都能这样做,难道你学习条件那么好,你就不能有半点独立思考的精神?
波儿:每当我目送你背上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的时候,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我,既是母亲,又是教育者,有责任把下一代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振兴中华,责在我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放一份光、发一份热吧!
你的妈妈:林云香
1984年5月27日
家书故事
2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林云香完成了儿子汪颖波的家庭作业——由父母写家书。在信里,林云香谆谆教导,鼓励儿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对祖国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业家书成范文
林云香写给儿子汪颖波的这封信是儿子考上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快一年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家长写一封家书。老师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以及家长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
意外的是,这封信被儿子上交后,成了范文在全班朗读。后来儿子告诉林云香,这封信被老师称为“最典型、最优秀的家书”,希望好好珍藏。
林云香和儿子之间的通信原来有半箱子,共八大捆,大都是儿子上大学后通的信。因为林云香搬了几次家,有好几次迫不得已,信件有的丢了,有的烧掉了,这是她留下的写给儿子的第一封信也是唯一一封珍藏的信。2005年,林云香参加了“中国抢救民间家书”征文活动,但没舍得把原文寄过去,只寄了一份复印件。
在林云香眼里,信中“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愉快地学习”的话语,到现在仍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现代人写信决不会用这样口号式的语气和词语,但在那个时代,各族人民都在积极生产学习,林云香要求儿子确立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每一字一句都是真情流露。
和儿子一起当学生
林云香的老家在广东兴宁县,1965年从兴宁县一中高中毕业的她来到新疆,那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无法上大学,到现在为止,林云香做梦都想进大学校园。令人欣慰的是儿子一步步踏上成功之路,实现了她一直没有实现的愿望。
那时,林云香和丈夫都在乌鲁木齐建筑机械厂工作,她算是厂里学历相对较高的人,任过车间主任、工会主席、支部书记等职,直到女儿、儿子出生,她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培养上。
因为工作关系,林云香主要负责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儿子5岁时,林云香买菜、逛街都带着他。她通过买东西让儿子学习算术,没多久儿子已经会算账了。那时候,乌鲁木齐市分厂矿户口和地方户口,老师特别希望汪颖波能报考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但由于他是厂矿户口不能报考。后来,老师打听到一个好消息:只要能考上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就能转成地方户口。
林云香得知后对儿子说:“儿子,凭你的实力,咱们共同努力考实验中学吧!”为增强孩子的信心,林云香一下班就和儿子一起学习。儿子做一道题,她也做一道,他们对照答案,几乎每天都熬夜。到了周末,林云香便陪着儿子去书店看课外书。
学海迪精神考上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张海迪精神,尽管汪颖波通过学校海报、书本了解了张海迪的事迹,但林云香每次写信时仍会将张海迪的精神再向儿子重申一遍。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处在比较迷惘的阶段,像张海迪这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精神激励了一批人。
在林云香的带动下,本来就聪明、善于学习的儿子更加有了学习劲头。1983年6月,汪颖波参加了中考。那一年,报考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的学生有700多人,都是各个学校毕业的尖子生,但学校只录取106人,汪颖波还是考上了。
几年后,汪颖波考上了解放军郑州高炮学院大学本科,后来又考入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林云香写给儿子的信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妈妈愿意当你的铺路石,也愿意让你踩着妈妈的肩膀走上成功路。”
如今,汪颖波在新疆武警指挥学院工作,有了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
(王霞)
父亲写信叮嘱做事先做人
四城儿见字:
来信和电话均已收到,现家中各事平安,你两个哥哥跑车顺利……艳丽(收信人刘贺魁的二姐)工作顺心忙一点,企业嘛总是要效益的,以后资格混老了也就好了。玲玲(刘贺魁的大姐)工作照旧,她的对象也没着落,叫人焦心。几个孙子都活泼可爱,奶奶身体健康,我把这里安置好了以后,又回四道河去查看她们过冬的准备工作,三天后回到沙湾,总之全家大小都有事干,有上进心,确实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塔城严寒,望你不可学三哥,一定穿暖,不可只求好看。吃的方面不可求省钱而亏了发育,现特寄四百元可买些防寒衣物,星期天上街买些水果和肉食,增加营养,收到后来信。你哥他们塔城去得很少,如果去一定会去看你。想念家乡和亲人是人之常情,可好男儿志在四方也是从适应而来的,从今后你已是出窝之鸟,要善于自重、自立、自强,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求生存,做父母和其他亲人的,也只能是适时指导而帮助则鞭长莫及。
四城:一定要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遇事冷静思考,克制自己,宁可自己吃些亏,万不可从一钱一物上占别人的便宜,遇有同学们有难处尽力帮助,不可漠不关心。做老师的也不容易,要像对自己家长一样对待他们是你的本分。上了中专不但要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社会知识,做人的知识。细心观察揣摩,向好的人学习,做有自己人格的人。说实话,在家时你的文学底子和做人方面实在是差了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悔恨自己知识太少,做人太难,所以要时时谨慎、恭温,待人宽厚有礼,对己严格要求,小心做事,人生犹如在大海中遨游,处处有暗礁、浅滩,稍有不慎,悔之终生。像你几个哥哥姐姐,悔向谁说,肚子里空空如也,无一才可展,只有下苦力,天寒地冻,车走万里,父母揪心,妻儿坐等,给工作不能胜任怎么办?尽管做父母的煞费苦心多方求告,花钱舍脸,终究有限,四城不可不引以为鉴啊!
你不必担心家中任何人,我们年过半百,世界上见的人和事多了,一般艰难难不倒我们,各事均能摆平,我们最大的心事就是:哺育了六个儿女,让他们能成家立业,自力更生,不落人后,不被人歧视。大人脸上增光,死也瞑目。赡养老人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奶奶年龄大了,我尽力尽孝,让她安度晚年。只要你们都能奋发向上,也就对得起我们一生心血了……
夜深人静,情长纸短,父母之心,随信而去,好在元月上旬就可相聚,一个多月转瞬即逝,希望在各个方面努力,春节时定有让我们高兴的事出现。
望自强不息!
(写信时你妈就在边上她就不另写了)
(注:省略号处为书信删节部分)
爸妈同谕
1997年11月28日
家书故事
今年69岁的刘承雷老人是沙湾县一名有文化的农民,这封家书是他1997年写给16岁小儿子刘贺魁(小名四城)的。
刘承雷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都已成家立业。大女儿刘艳玲(当时29岁)在乌鲁木齐做图书发行代理,二女儿刘艳丽在沙湾县棉麻公司做检验员。刘贺魁的3个哥哥以前在沙湾当司机,现在他们3人和父亲在克拉玛依承包经营了100多亩地。
在孩子们的眼里,父亲的一封封家书倾尽心血,既饱含深厚父爱,又寄予深切期望;既不厌其烦地指导生活常识,又谆谆教以做学问、做人真理,尽显父爱的伟大与无私。用刘贺魁的话说,父亲的信“就像一道光芒,引领我们走向光明,教育我们做事先做人。”
儿上中专全家欢喜
说刘承雷是“有文化的农民”,是因为他是个有着高中毕业学历、还当过5年中学教师的农民。
刘承雷于1959年从山东来到新疆谋生,当时在乌鲁木齐建筑公司工作,但因为成分不好,恰逢乌鲁木齐市精减人口,将他们一部分人分流到沙湾县和乌苏市,刘承雷便在沙湾一所中学当起了民办教师。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刘承雷一家9口人分到54亩地。那时,刘承雷一个月只有70元的工资,国家给民办教师补助22.5元,养活不了一大家人。经过权衡,刘承雷辞去了工作,带着老婆、孩子开始种地。
1997年,小儿子刘贺魁考上了中专学校——塔城地区农机学校经济管理专业。
那时的中专毕业生都包分配,刘贺魁考上中专的消息对全家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因为当时在农村,几个村的孩子都没有考上大学的,一个村子能出个中专生,已经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