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9900000004

第4章 做人稳慎,贵而不显(3)

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正所谓“驰逐于外,修治于内”。一个杰出的人,即使功勋在外,也不能没有内心的修为。相反,一个真正有为的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为。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就在人格上对自己有一种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为此,他的价值取向使他很自然地走上了自省、自责、自胜、自强的圣贤之路。

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曾国藩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吾有志学为圣贤。”何谓圣贤?曾国藩认为,圣贤不仅要能名传海内,更要能降服自心。

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发现有许多人有能力征服别人,甚至征服天下,却没办法征服自己。有一句古语:“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服自心。”在人生路上,有美人关、金钱关、名誉关、权势关……大多数人都过不了这些关,他们可以降服别人,却不能降服自己,因此,始终成不了圣贤。

在曾国藩看来,圣贤就是有本事“降伏自心”的人。曾国藩以他们为榜样,可见其志趣的超凡脱俗。“降服自心”也就是征服自己,也就是《四书》、《五经》中的“正心”、“诚意”,而用功的方法就是“慎独”。

在曾国藩四条日课中,第一条“慎独则心安”是这样写的:“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从曾国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一个人要自修,就要养心,而要养心要寡欲,更要内省。在曾国藩看来,慎独是做到内省、寡欲,并达到养心、修身的办法。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慎独是可以“切实行之”的事情。

关于慎独,曾国藩不仅有理论阐述,更能自觉地实践慎独功夫,严格地对待自己,并反省自己的行为。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1842年),曾国藩与一位叫小珊的朋友闹了一场别扭。事后,他下定决心重新做人。初九日,曾国藩即撕下“面子”,主动找小珊认错。十三日,他又与另一位朋友请小珊吃饭,释怨于杯酒之间。

关于这件事情,曾国藩在日记中有相关的叙述,同时,他还写下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自责:“晡时,赴小珊处。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礼人以敬,何至人有慢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漫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若此?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反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之严,行为之慎。在曾国藩的著述中,反复出现诸如“戒”、“慎”等语,其对于自己的要求之严苛,可见一斑。在去世前的第四天,曾国藩已经62岁,但那种惭愧自责的心情与他30岁初修慎独时的心情几乎一模一样,他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正因为他没有一天不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人格为人所敬,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齐家、练军、治国,所在功绩赫然,天下瞩目。他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他慎独,心地干净,从而感动了他人。全军上下都自觉地服从他的约束,地方官民都自觉地谨守他的教化。他的后继者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播弄之。唯事曾国藩,有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这种不怒而威的感化效果,充分证明了曾国藩慎独之功的深厚。

不显山,不露水,谨慎持我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只有那些愚笨的人才会自作聪明,把自己的一点机巧拿出来显摆。即便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也要适当地隐藏起来。

永远不做别人的箭靶,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尤其对于位高权贵者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露出锋芒的同时更要小心不割伤自己。曾国藩一向谨慎,他认为“锋芒则露杀气”。其处世之慎,第一个表现就是不轻易露出锋芒。

据民国初年的掌故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是当时天下奏牍三把手。胡林翼曾对左宗棠说:“天下奏牍仅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一男。此三子者,名次高下,尚待千秋。自问总不出三名之下。倘其抑志拊心,储精厉学,则不肖尚未可量也。”胡林翼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前不久自己奏陈“李续宾阵亡”事,语言极沉痛诚挚,打动咸丰帝禁不住涕下。为此,胡林翼很得意,将自己与曾、左并列,称天下奏牍三把手,并说自己“尚未可量”,实则有以自己为首之意。而左宗棠则说:“当今善章奏者三人,我第一。”

事实上,从学问根底而言,曾国藩要比胡、左二人高一些。曾国藩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不仅被誉为晚清国手,其文章还开创了湘乡派文风。可是,曾国藩从未争过第一。

深藏不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处世方式,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掌握。若不隐藏,就有危险出现;若不掩饰,就可能被敌人消灭。一个人如果过于显露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甚至招来外力的攻击。大智慧的人不会争锋,只会藏锋。

曾国藩不仅不争锋,反而尽力地隐藏自己的能力,事事示人以拙。曾国藩有“尚拙”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时常自称“钝拙”,因而主张去伪崇拙,不尚机权。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据很多史料传记描述,曾国藩是一个毫无情趣、生活乏味的人,即便不是如此,其行动也有点土、有点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平生败仗无数,最终凭借四场有决定意义的胜仗——武昌、九江、南京、安庆而大破太平军,取得全胜。

当人们评述曾国藩的军事理论和处世哲学时,殊不知这一切都建立在“傻”的基础之上,不求于讨巧,安于守拙,这是一种大智慧。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守拙而不争,不显山,不露水,就出于其谨慎持我的修身之道。尤其是在湘军击溃太平军、名震朝野之时,曾国藩更是战战兢兢,避免因才华过露招人嫉妒、招引灾祸。他常用“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教育家人及僚属。他在奏请裁撤湘军的同时,还奏请其弟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这是因为此时曾国荃攻陷天京,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藩见此就奏上此折以保全其弟。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曾国藩的谨慎。

当时满族贵族官员官文任湖广总督,与湘军发生矛盾。曾国荃被任命为湖北巡抚,官文则用计把他调离武昌,并保奏使其成为一个无权的“帮办军务”,这让曾国荃大为恼火,就写奏折参劾官文。

曾国藩闻此事后,惊骇不已。他知道,官文此举自然与清廷对汉人的不放心有关。如果湘军不肯退让,始终锋芒毕露,必招致很多的麻烦。于是,曾国藩连忙拟密折保官文,并请清廷不要深究官文之罪。曾国藩此举不仅挽回了满族权贵对湘军的忿恨,也减少了清廷对汉人官员的不放心。

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进行到后期,曾国藩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与清廷之间的关系。他时常提醒自己“富贵常蹈危”这一历史教训,推美让功,不显山,不露水,以保全自己的身家。

同类推荐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本书内容有:为什么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什么说围棋起源于中国?为什么运动后回口干舌燥?为什么青少年要“坐有坐样,站有站样”?等。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代案例解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着作,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应该懂得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汇集了成功者的100条人生经验,以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讲述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重塑自己的命运、怎样用信念去赢得机遇、如何用智慧为人处世、学会把说话变成艺术等道理,旨在帮助读者积累丰富的经验,拥有黄金人脉,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不断成长。
  • 人生紧要关头的手段

    人生紧要关头的手段

    本书立足于现实,收集了人生紧要关头的各种手段。内容包括:“成功做人,超越人性的弱点”、“闯出自我的天空,从点滴做起”、“掌握做人方法,成功需要技巧”等。
  •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情商课

    对于女人而言,智商可以让女人成功,而情商不仅能让女人成功,更能让女人幸福。一个幸福的女人不但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本书以哈佛大学情商课的观念为核心,将女人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的所需要的智慧娓娓道来。结合生动实用的例子,教女人开发自我潜能、拓宽思维方式、掌控不良情绪,巧对人际关系、学会处世的智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茶碗

    重生之茶碗

    查婉者,茶碗也;大口深腹平底,滚圆圈足。查小婉其实一点也不胖,只是有点发育过满。小时候的烦恼长大后自然是千好万好,只是,还没等她好好享受一把,就又回到了小时候,苦得很,苦得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春虐恋:邓超,我爱你

    青春虐恋:邓超,我爱你

    “邓超!邓超!”邓超回转身(一脸嫌恶):“干嘛,又要我去喝你家过期的可乐呀?”“瞧你说的,浪费是……”“浪费是自我毁灭地球嘛!条件:帮我写作文。”我双眉下弯嘴角下撇一脸苦相:“你杀了我吧……哎别走呀!要不,我捣个鸟窝咱们吃鸟蛋吧?”“成交。”
  • 惑乱三界:诱拐绝色天妃

    惑乱三界:诱拐绝色天妃

    一个是修罗界风流邪魅的小王爷,紫眸黑发,笑若桃花。一个是九重天赫赫威名的天帝之子,眸黑如墨,丰神俊秀。一个是修罗场上身经百战的顶尖杀手,眼角泪痣,清俊孤傲。一个清丽冷漠,偶尔又带着点小调皮的女子茫然的游走于众人之间,还带着一只爱捣乱的红狐狸。经历了一个个奇妙的旅程,一桩桩诡异的事件,只为了寻出那前尘往事!知道了,又如何?还不是要被迫做出选择!经历了友情和亲情变故,种种磨难的洗礼,沧海桑田后,是不忘初心?还是在不经意间初心已变。
  • 茅山侠客行

    茅山侠客行

    现代茅山弟子张小齐,生来即背负永世诅咒。为破解诅咒,张小齐勇闯都市,并结实了同是茅山弟子的玉算盘、拥有神秘身世的收妖师和误入人间的神女。与人斗、与鬼斗、与神斗,且看张小齐笑傲红尘,与兄弟们一起逍遥天下!
  • 精灵城

    精灵城

    一只不安本分的黑暗鸦,牵起黑暗帷幕的一角;一位辞乡廿载的神秘客,扯开神秘组织的谋图;一段珍藏数月的诡异画,引发诡异难测的迷局。一个追逐梦想的少年郎,踏上复杂多变的征途,迷惘与抉择,困惑和取舍,他将如何登上那个巅峰?欢迎点击阅读小说《精灵城》。
  • 孤侠寻家

    孤侠寻家

    孤僻,沉默,永远是他的代名词,爱情,归属,才是他最终的渴望,修士,妖魔,无一能阻挡他寻家的脚步!
  • 异域邪盟

    异域邪盟

    天罡三十六星为守护地球不惜以本源之力与黑洞同归于尽在苍穹之上,其中九星更是随着黑洞的溃散消失在无垠的宇宙之中…天罡化尘,再入轮回。坠落异域的天罡九星创立“邪盟”,誓将“邪盟”推至时代之颠的九星聚兄弟之义逆势而起。
  • 慈悲天地劫

    慈悲天地劫

    微寒的高空中,水绿身影又凭空出现,沉默着、远远地看着这一家人的欢乐融融。晃约间,她那美丽的脸庞似乎露出了片刻笑意,不过转瞬,终是化作了漠然,整个人静静地矗立于空中犹如俯视人间的神邸,淡漠无情。只是,那深藏体内,千万年来不曾停止跳动的心,始终如昔如昨!热了血,炙了身,那横亘于心的爱恨始终不想放,不能忘!皓月当空,有风微寒,薄衫冷袂,玉肌渐凉,夜未央,有谁呢喃:你等我......
  • 贞观风云

    贞观风云

    李世民即位之后,招贤纳士,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和军力,使大唐日益强大。唐军先后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和薛延陀等,开疆拓土,四方臣服,最终打造了一个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