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9900000004

第4章 做人稳慎,贵而不显(3)

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正所谓“驰逐于外,修治于内”。一个杰出的人,即使功勋在外,也不能没有内心的修为。相反,一个真正有为的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为。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就在人格上对自己有一种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为此,他的价值取向使他很自然地走上了自省、自责、自胜、自强的圣贤之路。

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曾国藩给儿子纪鸿的信中说:“吾有志学为圣贤。”何谓圣贤?曾国藩认为,圣贤不仅要能名传海内,更要能降服自心。

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发现有许多人有能力征服别人,甚至征服天下,却没办法征服自己。有一句古语:“威震四海,勇冠三军;只没本事,降服自心。”在人生路上,有美人关、金钱关、名誉关、权势关……大多数人都过不了这些关,他们可以降服别人,却不能降服自己,因此,始终成不了圣贤。

在曾国藩看来,圣贤就是有本事“降伏自心”的人。曾国藩以他们为榜样,可见其志趣的超凡脱俗。“降服自心”也就是征服自己,也就是《四书》、《五经》中的“正心”、“诚意”,而用功的方法就是“慎独”。

在曾国藩四条日课中,第一条“慎独则心安”是这样写的:“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从曾国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一个人要自修,就要养心,而要养心要寡欲,更要内省。在曾国藩看来,慎独是做到内省、寡欲,并达到养心、修身的办法。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慎独是可以“切实行之”的事情。

关于慎独,曾国藩不仅有理论阐述,更能自觉地实践慎独功夫,严格地对待自己,并反省自己的行为。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1842年),曾国藩与一位叫小珊的朋友闹了一场别扭。事后,他下定决心重新做人。初九日,曾国藩即撕下“面子”,主动找小珊认错。十三日,他又与另一位朋友请小珊吃饭,释怨于杯酒之间。

关于这件事情,曾国藩在日记中有相关的叙述,同时,他还写下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自责:“晡时,赴小珊处。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礼人以敬,何至人有慢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漫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若此?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反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之严,行为之慎。在曾国藩的著述中,反复出现诸如“戒”、“慎”等语,其对于自己的要求之严苛,可见一斑。在去世前的第四天,曾国藩已经62岁,但那种惭愧自责的心情与他30岁初修慎独时的心情几乎一模一样,他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正因为他没有一天不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人格为人所敬,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齐家、练军、治国,所在功绩赫然,天下瞩目。他成功的核心原因在于他慎独,心地干净,从而感动了他人。全军上下都自觉地服从他的约束,地方官民都自觉地谨守他的教化。他的后继者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播弄之。唯事曾国藩,有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这种不怒而威的感化效果,充分证明了曾国藩慎独之功的深厚。

不显山,不露水,谨慎持我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只有那些愚笨的人才会自作聪明,把自己的一点机巧拿出来显摆。即便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也要适当地隐藏起来。

永远不做别人的箭靶,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尤其对于位高权贵者来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露出锋芒的同时更要小心不割伤自己。曾国藩一向谨慎,他认为“锋芒则露杀气”。其处世之慎,第一个表现就是不轻易露出锋芒。

据民国初年的掌故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是当时天下奏牍三把手。胡林翼曾对左宗棠说:“天下奏牍仅三把手,而均在洞庭一男。此三子者,名次高下,尚待千秋。自问总不出三名之下。倘其抑志拊心,储精厉学,则不肖尚未可量也。”胡林翼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前不久自己奏陈“李续宾阵亡”事,语言极沉痛诚挚,打动咸丰帝禁不住涕下。为此,胡林翼很得意,将自己与曾、左并列,称天下奏牍三把手,并说自己“尚未可量”,实则有以自己为首之意。而左宗棠则说:“当今善章奏者三人,我第一。”

事实上,从学问根底而言,曾国藩要比胡、左二人高一些。曾国藩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不仅被誉为晚清国手,其文章还开创了湘乡派文风。可是,曾国藩从未争过第一。

深藏不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处世方式,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掌握。若不隐藏,就有危险出现;若不掩饰,就可能被敌人消灭。一个人如果过于显露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甚至招来外力的攻击。大智慧的人不会争锋,只会藏锋。

曾国藩不仅不争锋,反而尽力地隐藏自己的能力,事事示人以拙。曾国藩有“尚拙”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时常自称“钝拙”,因而主张去伪崇拙,不尚机权。守拙用浑是曾国藩性格特质中智慧的显现。尤其是到了晚年,这位深谙世事的政治老人更讲求“拙浑”二字。他说,“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据很多史料传记描述,曾国藩是一个毫无情趣、生活乏味的人,即便不是如此,其行动也有点土、有点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平生败仗无数,最终凭借四场有决定意义的胜仗——武昌、九江、南京、安庆而大破太平军,取得全胜。

当人们评述曾国藩的军事理论和处世哲学时,殊不知这一切都建立在“傻”的基础之上,不求于讨巧,安于守拙,这是一种大智慧。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守拙而不争,不显山,不露水,就出于其谨慎持我的修身之道。尤其是在湘军击溃太平军、名震朝野之时,曾国藩更是战战兢兢,避免因才华过露招人嫉妒、招引灾祸。他常用“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教育家人及僚属。他在奏请裁撤湘军的同时,还奏请其弟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这是因为此时曾国荃攻陷天京,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曾国藩见此就奏上此折以保全其弟。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曾国藩的谨慎。

当时满族贵族官员官文任湖广总督,与湘军发生矛盾。曾国荃被任命为湖北巡抚,官文则用计把他调离武昌,并保奏使其成为一个无权的“帮办军务”,这让曾国荃大为恼火,就写奏折参劾官文。

曾国藩闻此事后,惊骇不已。他知道,官文此举自然与清廷对汉人的不放心有关。如果湘军不肯退让,始终锋芒毕露,必招致很多的麻烦。于是,曾国藩连忙拟密折保官文,并请清廷不要深究官文之罪。曾国藩此举不仅挽回了满族权贵对湘军的忿恨,也减少了清廷对汉人官员的不放心。

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进行到后期,曾国藩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特别注意调整自己与清廷之间的关系。他时常提醒自己“富贵常蹈危”这一历史教训,推美让功,不显山,不露水,以保全自己的身家。

同类推荐
  • 女人性格书

    女人性格书

    好性格女人的三大优势: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婚姻中,温婉、宽容、独立,注重在沟通中保鲜自己的爱情。她们知道幸福的婚姻是对彼此性格的接纳与完善。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职场上,谈笑风生,从容自若,不被压力击垮,不为自身情绪所左右,她们总能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展示出最好的自己。 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女人在人际交往中,总能坦然地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懂得自爱与爱人,她们身上散发的性格魅力使她们时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
  • 做对的人做对的事

    做对的人做对的事

    本书从目标、职场、交际、礼仪等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放弃才能在前进的征途上披荆斩棘,一览人生大好风光。
  •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这样思考,人生就不一样

    22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这关键时期,拥有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成功学家指出:22岁以后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将决定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曾经的心态,造就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阐述了22岁以后的年轻人在初涉社会应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相信本书会成为你成功处世的好帮手。
  • 用等待一朵花开的时间守望幸福

    用等待一朵花开的时间守望幸福

    花开需要等待,幸福需要坚守。本书是一部灵动脱俗的情感暖心美文集,是关于生活、关于幸福、关于忍耐的励志经典,文字清淡,回味隽永,温暖感动。让你的内心沉淀下来,淡然面对繁华落寞,坦然面对得失荣辱,笑着面对困苦磨难,拥有安静坚持的力量。无论这个世界怎样,都能不慌不忙地坐在流年里等待花开,稳稳地守住幸福。生命终会经过岁月的沉淀磨砺生香,幸福便如期而至。
  •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王源之爱你不悔

    王源之爱你不悔

    风,猛烈的吹着,雨,倾流而下,在这雷雨交加的夜里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 殇神论

    殇神论

    三千世界,一叶之花,一叶而华,一切,只是因为你。
  • 碧水天香

    碧水天香

    轻松、娱乐、搞笑、练功外加解谜的一本多风格小说,很适合收藏和品味!江湖有云:‘南有建康司马府,北有幽州玉君堂;’两大世家、府堂,均是当时称霸南北的两大势力。碧水神剑,一把传世的江湖名剑,为南建康司马府历代当家所拥有!但司马府当家司马舍却很早的将神剑传给了嫡子司马玄。司马玄手握碧水神剑,身上涟漪神功闯荡江湖,上可报效朝廷,下可为了黎民,很是侠义之风。虞凝香,长安‘五绝’秘书郎虞世南之女,经常女扮男装、神出鬼没,学会了关中一百三十六派的武功秘籍,颇为了得。宋天嫣,闻名天下、富可敌国的徐州第一员外宋大员外之女,美艳动人、倾国倾城,被誉为徐州第一美女,擅长九宫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 都市命说

    都市命说

    在大多数人眼里,命运是抽象的,有时我们想抗争却似乎找不到一个实体可以发泄,它是神秘却又存在的。当有一天我发现它只是一个类似于高端AI的系统,我想,一切皆可改变了......
  • 生命轮回

    生命轮回

    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那么,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体中的生命群体,那又算作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害虫!或者说我们都是----病毒!
  • 极武封神

    极武封神

    藏经阁系统开启,地震中牺牲的特勤队员陈闲穿越至以武为尊的极武大陆。这是一个门派即为国家,掌门人即为国王的世界——王侯将相,皆为上乘修为者。然而陈闲不过是贫民之辈,手间还牵着幼年的邻家妹妹……前有贵族嫉妒陈闲绝顶天赋;后有魔教欲绑架其来挖掘绝世心法秘籍;上是门中前辈疑他歪门邪道,下是师兄弟间避之不及。陈闲对此淡淡息叹!立门派,定正魔,风生水起惊天变,笑傲江湖山南峰。用最强大的修为来证明,神是无敌的存在!
  • 弱冠彼岸

    弱冠彼岸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传说,分别有两个叫彼和岸的人,上天规定他们永世不能相见。彼和岸违背了天规并相互爱慕私定终身。上天知道后将他们变作了一株花的花和叶子,花开时叶落,叶落后花开,花叶生生世世永不能见面。机缘巧合之下,现实中和传说里有着相同名字的两个少年走到了一起。弹指之间,十年已过。他们有着永远年轻如斯的容颜,时光似乎在他们身上停止了,生命的流逝却从没因此停留过半分。十年羁绊,转眼离别。褪去了传说凄美浪漫的衬托,没有男欢女爱,不沾世俗人情,与生死命运苦苦抗争的两个弱冠少年将何去何从?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 宋朝张大炮

    宋朝张大炮

    一个顶级火炮技师穿越到了南宋时期,成了一个起义军小卒,他发现这个时代不安全。既有金国围剿,南宋暗中使绊子,更可怕都是成吉思汗即将带着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作为一个火炮技师,他只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开始放大炮了。“金国人来围剿?我炸得你人仰马翻!”“南宋拖后腿?我这暴脾气,你皇宫那火箭弹不是我发射过去的!”“高丽棒子和岛国鬼子,别以为我就治不了你了,我们的大炮足以把你们打回石器时代!”“成吉思汗,你有一万怯薛军,我有一万门火炮,谁怕谁?”“欧罗巴各国你们听着,告诉你们一句话,真理在我的大炮射程之内!”多年后,雄霸世界的张飞扬大声喊道:“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无数美女喊道:“张大炮又放大炮了!”
  • 军事枭雄故事会

    军事枭雄故事会

    本书用轻松的笔法,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军事史上的枭雄们的一些鲜为人知、发人深省的故事。全书透过数千个新颖独特的故事,多侧面横看战场百态,众领域纵览军史风云,鸟瞰战史上奇人奇事,细玩军史上奇情奇趣。可谓备正史之信,具稗史之奇,存野史之趣。
  • 玺从天降

    玺从天降

    他是一教之主,原本打算迎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那个人,谁料到,阴错阳差中被从天而降的他搅乱了阵脚。既然如此,他决定将错就错,娶他为妻!他是一城之主,原本打算若此生不能遇到那个人,便孤独终老,就此一生。谁曾想,居然在能够和他得以再次相见。既然如此,他决定从他手中抢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