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9900000003

第3章 做人稳慎,贵而不显(2)

大学士肃顺洁身自好,洞察时事,是当时少有的开明之臣。因此,曾国藩比较敬重他。而肃顺的幕僚,如王岂运、郭嵩焘等人,又与曾国藩的湘军交往密切。政变发生之后,慈禧要肃清肃顺一党,曾国藩多少受到一些牵连,当他看到这些位高权重的顾命大臣被处死时,心中充满了恐惧。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1861年),曾国藩给两位弟弟写信,叹道:“昔太无权,今太有权,天下事难得恰如其分也。”二十四日,又写信说:“余自十五至二十二日连接廷寄谕旨十四件,倚畀太重,权位太尊,虚妄太隆,可悚可畏。”曾国藩这些表述大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意思。惊惧之余,曾国藩开始反省自己有无过错,力图避免一切缺点,使别人无暇指责,从而不授人以柄。

同治帝继位后,曾国藩受到了隆重的封赏,被加协办大学士衔。几个月间,朝廷又数次封赏他,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四省军政,巡抚、提督以下均归节制,并加太子少保衔。而其弟曾国荃赏头品顶戴,升为浙江按察使,赏穿黄马褂。

这样的封赏可谓恩宠有加。然而,曾国藩则受宠若惊,在他的家书、日记中,找不到一个欣喜的字眼,反而透露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说:“至阿兄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其中没有任何喜悦之意,读之如同遗书一般。

正是这种战战兢兢、时刻处于危机之中的心态造就了曾国藩的成就。有道是:“高处不胜寒。”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

随着镇压太平军建立的赫赫战功,曾国藩的官位越来越高,其权势也越来越大,然而,他不以为荣,反为其忧。他表示:“官位越高,权势越重,就越容易招致大祸。”

为了安全起见,曾国藩将事情尽量做得更周全,不留下缺点或漏洞,以免受到别人的指责,或避免使一些异己分子抓住把柄不放,导致自己因小失大。

于是,曾国藩常常反省自己,他曾在给弟弟的信中说:“余三年以来,因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默思所行之事,唯保举太滥,是余乱政;不办团,不开捐,是余善政,此外省不了了。”

在长期的为官生涯中,曾国藩推敲出了终生受用的观点。他说:“凡吏治之最忌者,在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若犯此症,则百病丛生,不可救药。”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有所忌惮,尤其是为官之人,没有忌惮就很容易招来祸患。

官做得越大,地位越高,越要头脑清醒,一言一行都要小心,手中的权柄越重,审批画圈时越要谨慎。有如履薄冰之感,才会珍惜自己的身家,从而保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不败的人生。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绝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曾国藩虽身居高位,却时时如履薄冰,大功告成之日,更是益觉如踏危局。正因为如此,使得曾国藩得到了长久的富贵以及巨大的成就。

知足乃是大智慧

人都会有欲望,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欲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欲望是个无底洞,如果纵欲过度很可能自取灭亡。一个人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跟自己是否知足有很大关联。心不知足,天底下所有的名利都填不满自己欲望的口袋;心若知足,则幸福就会充满自己的生活。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清朝张英曾在《聪训斋语》中写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一生功名卓著的曾国藩也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由此可见,知足之重要。

知足不仅是修身之道,更是自保之术。曾国藩一生功名卓著,而不堕其功,就在于他善于从“知足”两个字上下工夫。

在给儿子的《忮求诗二首》中,曾国藩写道:“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顶戴。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意思是说,富贵时要求有千乘车,尊贵时追求万顶戴,没有得到又要求迅速赏给,得到后又求永久占有。这两句诗描写出世人的不足之心。

曾氏兄弟平定叛乱,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咸丰皇帝曾有过金口玉言:“攻下金陵者王之。”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荃攻下南京城,太平天国覆灭,但清政府爽约,不仅湘军上下愤愤难平,发出“兔死狗烹”之叹,就连满清权贵也认为两宫吝啬,不合罪罚功赏之义。

对于朝廷的爽约行为,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更是牢骚频发,郁结成疾。然而,曾国藩并没有愤怒,反而约束下属、规劝兄弟,极力地避免他们与朝廷发生冲突。

在九弟曾国荃生日时,曾国藩给他赠诗数首,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此诗表达了曾国藩知足、淡定的心境,同时,他清醒地认识到不知足者的危险。他认为:“功名之际,终之始难,消长之机,盈之必缺。”他在日记中还写道:“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一粒耳!知天地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天地之大而吾所历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知足淡定,不争不伐,曾国藩知行合一,说到做到。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才能保住自己的功名与地位,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名利心太重,会让自己急功近利,而忘记了藏在底下的危险;做人太盛气凌人,就会招人怨尤,一举足便会有障碍,这些行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屑做的。

一个不能将名利思想彻底拔除的人,即使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还是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播于四海甚至遗留给千秋万世,其影响往往也只能是花哨的表演。

追求荣华富贵,没有知足,将会越来越委顿,各种祸害往往也会纷至沓来。而知足者则能涵养精神,并且远祸避害。“知足”并不否定“取”与“得”,“知足”是说“取”、“得”有道,“取”、“得”有度。

古语云:天道忌盈。曾国藩很欣赏这句话,他认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多使,做人更不能事事求全。他说:“我曾经考察《易》道,研究其中的盈虚消长之理,从中知道人不可能没有缺陷!太阳到了中天就会西斜,月亮满了就会亏缺,天有孤虚,地有东南陷落的时候,从来没有十全十美没有缺陷的东西。小人常常求全,而一旦得了全,吝与凶就会随之而来。如果别人常缺而一个人常全,天道屈伸的规律,会如此不公平吗?”

曾国藩很喜欢古人的“花未全开月未圆”7个字,认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他主张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到了晚年时渐渐可以收场。

曾国藩做人知足,为后世所敬佩。梁启超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这一评语是极为得当的。做人最难的不是进取,而是收敛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的道理。

当你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你越来越远了。做人要知足,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不知足会给自己带来烦恼、祸患,而知足则能让人心态平和,让人感受到幸福。

君子慎其独也

古代儒家君子做人讲求“慎独”。“慎独”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过去的读书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所以对“慎独”可谓无人不知。但是,光知道慎独理论,没有实践则是枉然。而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对这一古老真理做了一辈子的实践,这不仅使他自己大受其益,还使他的家庭大受其益,更使社会大受其益。

曾国藩在逝世前的一年零一个月,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在这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是“体”;其他三条是枝叶,是“用”。由此可见,曾国藩对于“慎独”的重视。

那么,“慎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同类推荐
  •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宽心,滚滚红尘中听星云大师讲包容的智慧;舍得,拈花微笑问随星云大师点亮一盏心灯。震聋启聩的心灵诊疗书;照进现实的人生经营课!
  • 感悟人生99个第一次

    感悟人生99个第一次

    本书是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来献给那些想提升的人。分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老年时代。
  • 主宰你的情感

    主宰你的情感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健康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情感?情感是怎样形成的?成功需要怎样的情感素养?怎样培养自己走向成功必备的情感素养?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有关成功的心理奥秘。主要内容有:情感的探秘、人生不能没有情感、主宰你的情感世界、调控你的情感生活、战胜你的消极情感、克服你的考试焦虑、善待你的初春恋情、情感自我测试等。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以及心理咨询案例,帮助读者在亲切轻松的交流中把握情感培养的心理奥秘,行文活泼,深入浅出。
  •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本书揭示了穷忙一族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从人生目标、时间管理、工作态度、做事方法等方面,阐释了“忙”的真谛和内在规律,帮助穷忙族摆脱疲于奔命的命运,走出忙碌的误区。轻松自如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个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 人际博弈论:掌控绝对优势的交际策略

    人际博弈论:掌控绝对优势的交际策略

    本书采用哈佛商学院最著名的教学法一一案例法,把读者带入一个由哈佛人趣味十足的经历所组成的博弈论世界中。本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博弈论;然后讲解哈佛人与博弈论之间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接着以哈佛人的亲身博弈经历讲述了常见的、不可不知的博弈模型;最后,使渎者跟随哈佛人一起在职场、情场、社交等各种场合中实践博弈论的智慧,让博弈论真正成为人生助力,而非生硬的理论。
热门推荐
  • 冰水知心

    冰水知心

    在星夜大陆上一般不分族群,看中的都是你的本体属性,这个大陆分为:金,木,水,火,风,雷,电,光,暗九族,本来在这里百姓安居乐业,各族之间其乐融融,可是暗族突然向其他各族发动攻击,他们,不甘心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在战争持续了千百年后人们厌倦了,他们从各族选出最强的人分别传给了他们一些力量,他们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最终把暗族驱逐到一片小地方为了预防暗族之人再来骚扰,他们建立了一所学院:圣翼学院,教授人们抵御暗族的力量。可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在那次战斗中冰使失踪了,为了稳定人心,其他各使只好宣布冰使正在受伤闭关修炼,从此冰使成为人们心中最神秘的使者……圣翼学院各使却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冰使……
  •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血族狩猎:华丽盛宴!

    血族狩猎:华丽盛宴!

    她和他原本就如同平行线一般,后阴差阳错因为一次任务,命运把他们交织在一起。他爱她,明知是毒药,却甘之如殆;她爱他,清楚自己的身份,心却依旧沦陷。他说:“不管你是谁,总之……你走不掉的。”彼此深爱,却又因为一桩桩事情逼不得说谎。在婚礼当天,她决然选择离开,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他痴,为了她愿意放下一切;她傻,为了他愿意承受严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满身伤痕的她,是否能保持一颗初心,对他说出:“我爱你。”
  • 重生之游戏娱乐人生

    重生之游戏娱乐人生

    王彪:既然重生了,就做到最好!这个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
  • 钝吟书要

    钝吟书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情血月

    无情血月

    原本阳光的少年家族一夕之间覆灭他该怎么办?“成为我的传承者。你将有能力复仇。代价是打破杀戮的极致。”曾经的修罗说道“成交”
  • 郎来了!

    郎来了!

    这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古代痴傻剩女和一匹狼王制造了春天的故事。
  • 魔噬天

    魔噬天

    九天大陆,武道为尊,弱者,任人欺辱,强者,移山填海,更有甚者,武破九天,遨游虚空。莫欺少年穷,一支剑,一情殇,战天下。
  • 废物小姐逆袭

    废物小姐逆袭

    她、本是天上修为最高,但却不受宠爱的公主,结果因为一场预谋,导致她差点灵魂飘走,永生永世游荡在天地之间,最后,是自己情同姐妹的侍女白欢,用尽最后的灵力才得以保住灵魂,使其附身在一个女孩身上……涅槃重生之后,发现自己附身的竟然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最后她发现,这个身体不只是天才,而是超级天才、不仅是全系灵师,还是稀少的炼丹师、召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