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9900000002

第2章 做人稳慎,贵而不显(1)

好炫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少人都有此弊病,有的人喜欢卖弄才学,有的人则喜欢炫耀身份。其实,这并非聪明人的做法。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求稳慎,贵而不显。有道是“高处不胜寒”,那些智者都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一个人名气太大、地位太高,总会遭人怀疑、嫉恨,一旦行为有偏差,就会成为他人的攻击对象。曾国藩做人稳重谨慎,身居高位而不显,平时谨言慎行,不露锋芒,因而,不仅能够得享高位,还能避灾免祸。

谨言慎行方是长久之道

做人,谨慎是良药。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谨慎对待,鲁莽行事是大忌。俗话说,一言不慎就会招来祸端。与其以后招来麻烦,授人以柄,倒不如今天谨言慎行。

有道是:“十语九中未必有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成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遭到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励,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计谋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有修养、会做人之人宁肯沉默寡言,也不会随便乱说;做事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

曾国藩就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年少的时候,曾国藩就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等到他出人头地时,对自己的行为与言谈就要求得更加严格。由于处于比较高的地位,自然会有很多人来找他帮忙,这些人大多是遇到了一些危急的事情而找到曾国藩,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从来不会贸然行事。

曾国藩对世事理解得透彻,也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他知道世情的繁杂,因而处理这些事情时总是谨慎异常。他遵守祖父的做法:“银钱则量力相助,办事则竭力经营。”他希望家人都这么做,但有一条是不能违背的,那就是家人莫干预公事。

曾国藩曾经这样说:“做官的人比一般人办事方便得多,做大官的人往往自己想都没有想到,就已有人帮他把事办好了。”不仅他自己是这样,就是他的家人往往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位高权重的人就不能不对自己的行为特别小心,包括对自己家人的言语也应格外谨慎。

曾国藩嘱咐家人,千万不能到衙门里说公事。他认为,闯入衙门一方面有失气度,会使自己蒙受羞辱;另一方面会使地方长官难堪,让地方长官鄙薄自己,甚至怀疑自己仗势欺人。所以,即使自家有事,曾国藩情愿吃亏也不愿与他人争讼。

一次,曾国藩的叔父打着他的旗号去干预地方公事,曾国藩知道后立即写信予以制止。最初,他的叔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气愤。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就此放任叔父的行为,他最终搬出“祖训”才让叔父收敛起来。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地位更高,权势也更大,按常理来说,曾国藩大可扬眉吐气,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做人反而更加谨慎了。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中写道:“捐务公事,我的意思是老弟绝不多说一句话为妙。但凡人官运极盛时,他们的子弟经手去办公务也是格外顺手,一唱百和,一和百应。然而闲言碎语也由此而起,怨恨、诽谤也由此而生。所以我们兄弟应在极盛之时预先设想到衰落之时,在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先考虑到衰时百事拂逆之际。弟弟,你以后到长沙、去衡州、回湘乡应把不干预公务作为第一重要的原则。这是为兄我阅历极深之言,望弟千万铭记在心。”

以谨慎为怀也许不是曾国藩成功的原因,却是曾国藩免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万事小心为好。慎言慎行,言行有矩,就可以立足、立身、立世、立名、立功,不慎则必输、必败、必毁。

谈吐必定要谨慎,言语不谨慎者,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喋喋不休、大谈空话者为人所讨厌,直言乱语、失口伤人者则为人所恨。如果说话没有深思熟虑,总以快人快语为能事,只怕惹祸上身也尚不自知。

行为举止更要谨慎,慎行是一个人成就功业的准则,做任何事都要宁可谨慎万分以求稳赢,也不为求快速而打没有把握之仗,欲速则不达是人生战场上的至理名言。

“谨言慎行”不仅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睿智的处世方式,若能谨言慎行,遇事常能深思熟虑,这对于为人处世是大有裨益的。

锋芒不可太露

在生活中,有些人平淡从容,有些人锋芒毕露。实际上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好人缘。锋芒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示自己的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有时应该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自视过高,锐气旺盛,即便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其人生旅途也将波折重重。

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他深谙藏锋的道理。梁启超说曾国藩“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而曾国藩自己也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他处。”又说:“吾乎生短于才,爱者或以德器相许,实则虽曾任艰巨,自问仅一愚人。”

很显然,曾国藩不是钝拙、愚柔之短才,其一生所表现的才智可谓超逸绝伦,实为百年难遇的将帅之才。然而,为什么他还要自称愚钝呢?

曾国藩的祖父曾经对他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了。”曾国藩并非无才,而是大智若愚。因为他深知才是靠不住的,如果恃才傲物,就容易泛滥横流,招来祸端。曾国藩不仅才高八斗,更重要的是他能将才气内敛,这才是他真正高明之处。

屈是为了伸,藏锋则为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则不来。曾国藩认为,人单有志不行,还要修炼自己,蓄势而发。而要做到这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戒傲气,少言实干。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犯“自以为是”的毛病,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看到别人锋芒毕露,自然就会心中不舒服,尤其是身居上位者,见到下属锋芒太露,心中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他们自然会让锋芒毕露的下属没有好日子过了。

按道理来说,贡献越大,功劳越大,所应得的好处也应该越多,然而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相反的。一个人的功劳越大,其得到的好处不仅不多,反而还可能因为功劳大而遭到打击,尤其是那些自彰其功的人。

有志于做大事业的人切记要含而不露,否则必会招人侧目,惹来祸端。

同治三年,湘军攻破天京,红旗报捷,曾国藩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表示谦让之意。太平军被剿灭后,曾国藩深知自己功高位重,让皇帝担心。同时,他也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处处谨慎。而当时,他手下的众多将领却想重演一幕“陈桥兵变”。在南京城,一天深夜,众将领冲入曾国藩的卧室,准备拥曾“黄袍加身”。曾国藩一看事态严重,一语未发,大笔一挥: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随即,他开始裁减湘军。曾国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收敛锋芒。因为不裁湘军,恐怕权高震主,危及身家。与此同时,他又吩咐门生李鸿章保留淮军,按兵不动,这样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朝廷对自己痛下杀手。

从古至今,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之人,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反之,谦虚内敛、等待时机、蓄势而发之人,往往会取得大成功。

《易经》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才华对于你有益,但锋芒对于你无益。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锋芒毕露往往会遭受很多打击,而藏锋不露的人却有足够的时间来反思自己、获得经验,他们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和牺牲,获得更多的空间去发展。

离雷池越远越好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理想和追求,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想功成名就之后又该如何?

历史上不少名人在初创崛起之时事事争先、当仁不让,而在成功得势的时候则求淡、求平、求退。

有人对此大惑不解,其实这是人生进退的一种成功哲学。曾国藩说过:“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一个人要识时务,要懂得收手。功成名就,自然可乐,但是要保全自己,就要知进退。

常言道:“枪打出头鸟。”对有大志向的人来说,功成名就之时安于平淡、不再贪功冒进,并非苟且偷生,而是高风亮节。

当曾氏兄弟满门封侯之时,身边的人也与有荣焉,有些人的头脑便开始发热了。

有一次,曾国藩的门生彭玉麟给曾国藩送了一封信。曾国藩打开信一看,信上并无上下称谓,只有彭玉麟亲笔所写的12个字:“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曾国藩看到这几个字后,脸色立变,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的字)他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说完,曾国藩便将信纸搓成一团,咽到了肚子里。

攻克安庆后,湘军将领欲以盛筵相贺,但曾国藩不许,只准各贺一联。

当时,李元度第一个撰成一联,曰:“王侯无种,帝王有真。”

曾国藩见后大怒,当即就将其撕毁了,并斥责了李元度。此后,曾国藩还多次戒勉李元度,希望他谨慎处世。

李元度联被斥,其后又有“曾门四子”之一的张裕钊写了一联,曰:“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还。”

曾国藩看到这副联语后大加赞赏,立刻传给属下将领们观看。然而,有人认为此联中“麟”字对“蔡”字不工整。曾国藩听了勃然大怒,说:“你们只知拉我上草案树,以取功名,图富贵,而不读书求实用。麟对蔡,以灵对灵,还要如何工整?蔡字多意,其中有‘大龟’之义,与麟同属四灵,对仗当然工整。”

“草案树”是湖南土话,意思就是“荆棘”。曾国藩利用自己的语言功夫,就此“镇压”下了这场“对联劝进”风波。

一个智者最高明的归宿就是光明正大地适时收手。知退是一种成熟,是一种眼光,是一种睿智。

每个人在有所收获之后,都应该懂得收手。所有高明的人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没有更多的成功,他们也会见好就收,因为他们知道接踵而来的好运往往都会伴随着更大的危险。

做人,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是英雄,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至于引来他人之怒,祸患己身。有时,一个人过去的选择将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湘军将领左宗棠极为自负,志向远大。他曾经写了一副对联,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的,联曰:“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言下之意,透露出对天下的觊觎之心。左宗棠写好对联之后,便派专差送给胡林翼,并请转交曾国藩。

胡林翼看完对联,心中明白,于是一字不改,加封后转交给了曾国藩。

曾国藩看过对联之后,不假思索,便拿笔将下联的“似”字改成“未”字,又原封退还给了胡林翼。胡林翼见到曾国藩的修改,便在联语旁批了8个字:“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曾国藩为人之慎重。与曾国藩相比,左宗棠就冲动得多,尽管到了老年,其脾性有所收敛,但始终还是不免随性而为,后因襄助胡雪岩而遭到朝廷的打击。

谨慎做人,就必须做到不越雷池。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做了,即便不遭横祸,只怕也将身败名裂。

不肯越雷池一步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操守。现在有许多人走向失败,就在于他们无所顾忌,任意妄为,总想事事成为人先。殊不知,任何一个名利的诱惑之下都深埋着一个陷阱,稍有松弛,就有可能落入圈套,再也没有机会爬起。曾国藩的一生能有非凡的成就,与其为人谨慎是分不开的,他恪守自己的本分,更将越名越位的事情视为做人的大忌,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对于成大事的人而言,越名位的事应该慎而又慎,应该远离雷池。

时时要如履薄冰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前,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在接受着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诱惑与考验。在诱惑面前,一个人怎样做到处事不惊,少犯错误,从而平安到达自己的人生彼岸呢?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你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对于“如履薄冰”,很多人以为是不好的状态,其实不然。如履薄冰的状态使整个大脑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以让人全神贯注,沉着冷静,这对于做人做事都是有好处的。

为人处世应该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如履薄冰会给人一种压力感,让人尽可能做到三思而后行,杜绝轻率、盲目。

自古以来官场多是非,做官的人更要保持如履薄冰之感。关于做官,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故不能不自省、察人。”这句话无不说明如履薄冰的为官之道。

一个人有所畏惧,办事就会认真不苟,必深思熟虑而后行;有所畏惧,则无论何时都不会自满骄傲,不致因骄傲而败。曾国藩之所以如履薄冰,是因为他知道权力可能导致的危险。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高位重权,盖无日不在忧患之中。”位越高,权越重,所受祸患则越大。纵观历代遭受奇祸的官员,多为权臣。

咸丰十一年九月(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不久,清廷署内发生了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相互勾结,将八位顾命大臣囚禁。随后,又将顾命大臣中的四人革职,将另外四人处死,包括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还有大学士肃顺。

同类推荐
  • 博弈论不是教你诈

    博弈论不是教你诈

    本书讲解了博弈论的理论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分为18章,内容包括:生活无处不博弈、良性竞争的博弈策略、脱颖而出的博弈策略等。
  • 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
  • 职业的晋升(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职业的晋升(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30秒看透对方:e时代数码相人术

    30秒看透对方:e时代数码相人术

    本书内容包括从外表上识别人,从表情上观察人,从姿态上判断人,从声音上分辨人,从语言习惯上洞察个性,从个人喜好上甄别性格等了解别人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在商业界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女将,有着上百亿的身家,还有一个在演艺圈和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女儿,人人羡慕,但是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了她辉煌的外表,没有人知道她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痛苦。
  • 天降萌宝,妈咪矜持点

    天降萌宝,妈咪矜持点

    当林柠终重新为当上国民女神,嫁的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继续为娱乐圈发光发热的时候,记者问她目前人生还有没有其他愿望的时候,林柠只是笑而不语。某男:“那你的愿望是什么?”某女:“愿望是……你,诶,你干什么?”某男:“给你。”
  • 宏时空

    宏时空

    2047年,13号扇区的宇宙支柱率先崩塌引发了一连串的链式连锁反应每个世界之间的时间轴都发生了的重叠引发了时空驳论风暴在时空风暴即将给整个宏宇宙造成毁灭之际,以宇宙中的光和生命为基础存在的命运开启了独立整个宇宙之外的世界与宇宙中的随机一个星球连通。那个世界是无害的,没有生命存在,没有时间概念,只有以可见光为辨别信息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生命最初之时的情感力量。但是在人类得到这种能源之后却依靠这种互生互克的能量争夺资源和权利,却完全忽略了他们的公敌——几一万光年外疾驰而来的黑暗和死亡。
  • 龙城飞虎之白衣苍狗

    龙城飞虎之白衣苍狗

    一直想写一些关于历史的文字,但是长期沿用的思路是一个架空历史和玄幻的集合的题材,行文十万以上,便觉空洞无味,这次我将改变思路,写一个在八王之乱中为和平奔走的义士。然而世事如白衣苍狗变幻难料。
  • 楼兰吸血种

    楼兰吸血种

    楼兰城中月色正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最卑微的吸血种也不例外。她是吸血种最美的女子,她倾城,她倔强,却难逃进入皇族的命运...
  • 腹黑校草求抱抱

    腹黑校草求抱抱

    阴差阳错之下,她,和她的冤家同桌同居了!渐渐地,一些暧昧的情愫蔓延了.但这时,他,又出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能保持下去吗?
  • 大千武界

    大千武界

    无尽大域,万族林立,百家争鸣,唯武独尊。少年莫铮因武脉受损,修为尽失,在机缘之下巧遇绝世圣尊,从此逆天改命,塑金身,修神通,夺造化,悟天机,踏上强者之路,一领天下风骚。吾不求与世无敌,只欲与苍穹争锋!
  • 浑然仙成

    浑然仙成

    讲述了一个因为善缘而踏入仙途的孩子,如何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人丁凋敝的没落宗门成为一代仙侠巨擘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