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没有自我评价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父母应该尽可能地欣赏孩子、赞扬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孩子才能自强自信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赏识是培养孩子的第一心态
作为父母,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质,只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法,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神童。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和赏识是使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它可以激励孩子改正不足,鼓励孩子去实现更高的目标。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没有自我评价的认识或者对自我评价的认识不够,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能够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就可以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心态。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欣赏他、赞扬他、信任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学生名单交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所有学生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还再三嘱托任课老师要暗中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这些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事实上,这些孩子的资质原本很普通,与其他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之所以最后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其原因就是老师对这些学生有了较高的期望,这使学生愿意按照老师所暗示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最终按照老师希望的方向取得了进步。
由此可见,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力,而赏识则是开发孩子的这种潜力的有力工具。只要父母学会赏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积极地发掘出其潜在的优势,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20世纪初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路易·诺勒早年丧父,母亲对小诺勒给予厚爱,同时也寄予厚望。她常常利用一切机会教育他。在母亲的教育与熏陶下,诺勒立志成为一个不畏强暴,不怕权势,宁死也要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后来他被人称为“20世纪初国际间唯一权威公判人”。
可以这样说,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将这张白纸变成一幅精美图画的画图者,换句话说就是,父母怎样去描绘这张白纸就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你怎样影响孩子,他们就会按照你所影响的那个样子成长。你说他是个无赖,他就会真的变成无赖;你说他是个天才,他就会越来越像个天才。”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做的是欣赏自己的孩子,鼓励他、爱护他,而不是贬低他、放弃他。
有些父母也许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于是仍然像对待幼儿一样呵护孩子,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其结果只能让孩子丧失独立做事的能力。教育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受到尊重。如果父母能给他们提供个体发展的环境,孩子就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因此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做的是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承认孩子的优点,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并给他积极的暗示,而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生活,或者打击贬低孩子。
戴尔·卡耐基说:“大多数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才能,但这种潜能是酣睡着的,需要被激发。一旦激发,人们便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孩子也不例外。可以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自豪的,好父母要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从内心去赏识自己的孩子。
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只凭长相、学习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当然,父母还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只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凡的人,当你在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时,你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他。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父母要赏识孩子,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要因此而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而是要做到该指出的问题就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就及时批评,帮助孩子及时克服缺点和弱点。
赏识孩子的第一步是相信孩子
要想赏识孩子,就必须相信孩子,否则对孩子的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一方面抱怨孩子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人,另一方面又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于是,除了学习,他们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更不要说把一些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孩子。就这样,在父母的不信任中,孩子没有了施展本领的机会,也不会产生责任感,使得父母愈加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双方的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最后,父母在孩子身上看不到一点优点,孩子也离父母越来越远。事实上,如果父母能够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好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做得很好,父母也可以由此看到孩子的优秀。
彤彤11岁了,但是他完全不像同龄人那样能够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也不想去做、不想去关心这些事情,父母为此有些失望。后来,妈妈生了一场大病,而爸爸当时又出差在外,一时赶不回来。妈妈既不放心彤彤,也不放心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身体不好的奶奶,临进手术室前,她郑重地对彤彤说:“儿子,奶奶的身体不好,你爸又赶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照顾好奶奶,经常提醒奶奶吃药,晚上睡觉要关好门、关好窗、关好煤气。你一定要记住妈妈的话,家里就拜托给你了!”对于妈妈的“拜托”,彤彤十分吃惊,但是他认真地点了点头,向妈妈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家的,还让妈妈放心。
半个月过后,妈妈出院了,回到家以后,奶奶高兴地告诉妈妈:“你生病的这段日子,彤彤好像突然长大了,也变得懂事了,他对我十分关心,每天晚上还按时关门、关窗、关煤气……”这时,妈妈突然想明白了,之前彤彤的行为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不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才造成的。于是,在家休养的那段时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于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妈妈就会对彤彤说:“一切全靠你了!”而彤彤也不辜负妈妈的信任,总是积极地帮助妈妈。等妈妈的病好了以后,彤彤已经像一个小男子汉一样承担了家里许多家务活。看到彤彤这段时间的变化,妈妈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有责任感,也懂得关心人、照顾人。
案例中的彤彤之所以能够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妈妈的信任。信任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能尽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并最终成为父母所希望看到的那种人,同时,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由衷地欣赏。
作为父母,必要的时候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一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显得过于能干、过于刚强,把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当当,孩子就没有了施展本领的勇气和天地,他就会真的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没有责任心,渐渐地,孩子在父母眼里就会真的一无是处;相反,如果父母表现得“弱”一些,孩子会变得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此外,父母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大人的忧虑和难处,了解一些家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让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也参与到美满家庭的建设中。家庭的重大决策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要让孩子分担;家庭的经济状况要让孩子知道;家里有什么重要活动要让孩子参与组织。必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务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他从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使孩子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孩子尽快成长起来。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什么责任也不担负,他就很难对这个家庭表示关心,久而久之,可能会真的变得自私冷漠,好像是这个家的“局外人”,父母自然也就很难欣赏自己的孩子。所以,为了孩子考虑,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并相信孩子能够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赏识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许多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思想古怪,是不会有什么好前途的。但事实上,无论是古今中外,犹如灿烂群星一般的天才人物、卓越人物,以及在某个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物,其家庭出身、智商学历、生活境遇以及个人的条件等都是多种多样、有好有坏的,他们也并非个个都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甚至还有很多是当时人们眼中的“坏”孩子。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和闪光之处,只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或忽视了孩子的优点。那些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除了父母严格而正确的教育方式之外,来自父母的赏识也是促使他们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的出现,也往往是因为父母的抱怨所造成的。所以作为父母,无论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都是尽可能地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在赏识中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症下药,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引导,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成长,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爱迪生是美国的“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正式登记的就有1300件以上,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都是他的专利。然而,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发明家却未曾接受正规教育,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上小学也只有3个月。他的“学生”时期是在家里度过的。
爱迪生的父亲叫山墨尔,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木工。母亲名叫南希,当过小学教师,颇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爱迪生从小就喜欢观察周围事物,凡事他都要问个为什么。父亲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只好拍拍儿子的脑瓜说:“去,问你妈去。”母亲南希懂得孩子的心理,总是尽可能地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并启发他再想、再问,不嫌麻烦。
爱迪生5岁的时候,他问父母:“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吗?”母亲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眯眯地告诉儿子:“这是鸡父母在孵小鸡。那些蛋在屁股底下暖和和的,小鸡就会出来的。你看见的那些绒球似的小鸡娃娃,都是鸡父母这样暖和出来的。”爱迪生听着若有所思地问:“是不是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会出来呢?”“是的,孩子,是这么回事。”父母点头回答。当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结果,爱迪生在邻居的库房里做了个“窝”,里面放了许多鸡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呢!南希没有因此责怪和取笑儿子。
爱迪生7岁开始上学。上学后,在学习上他总爱提一些问题。一次上算术课,讲到2加2等于4时,爱迪生问老师:“为什么等于4呀?”老师回答不上来,认为他是个调皮鬼,存心捣乱,就骂他:“糊涂虫!”然后还勒令他退学。当过教师的南希认为孩子好提问题,是求知欲强烈的表现,只要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她认为学校老师那样对待孩子是错误的。于是,她就自己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任务。
春天,树木抽出嫩芽,母子俩坐在屋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的夜晚,一面乘凉,母亲一面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演变;入秋后,河蛙咕儿咕儿乱叫时,母亲又教孩子读《鲁宾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古典文学作品;冬天,西北风打着呼哨儿,母子二人在屋里烤火,在化学和物理上用心思。
南希看到爱迪生特别喜爱物理、化学,又买了本《派克科学读书》给他。这是当时的一本名著,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明扼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学习起来很起劲,凡是能做的实验,都要自己亲手做一做,做不成就不罢休。有一回,他看了气球飞升原理,就让小朋友奥池喝了一包“沸腾散”,心想沸腾就会冒气,有了气人就会升起来。可是奥池喝了,肚子疼得险些出了事故。南希知道后,马上送奥池到医院抢救,并向其父母赔不是。事后她帮助儿子找到失败的原因,没有责怪儿子。还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试验惹起火灾,差点闯下大祸,引起南希的忧虑。但她并不因此阻止孩子再做试验,而是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腾出来让给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