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提出既表明中共新领导集体的战略眼光,也是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智慧求解。虽然我国信息化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距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非均衡发展和向国外学习,这两个改革开放大法宝也可以用在信息化建设中。
首先是非均衡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让全中国同步发展是不现实的,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先富起来的这些人显示出巨大的榜样力量,为后面的改革扫清了很多障碍。同样的战略也可以用在发展信息化上,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发展信息化,然后靠这些地区和行业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的发展。2013年4月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李克强总理考察上海浦东自动化码头的情况: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设备精良,是国内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之一,采用集装箱无线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实时控制,电脑与海关联网,多家国际著名船务公司在此安营扎寨。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所在的外高桥港,每天进出口船只超6000艘,这些船只的全部指挥调度工作,都集中在一个几十平方米大小的中控室中。在这里,通过港口的信息化操作系统,进港船舶的每个动作,都由系统发送指令,指挥调度。
公司负责人说,浦东正在建设一个更加高度信息化的无人操作码头,“希望总理三年后再来浦东,看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
李克强称赞说:“我当年参观香港、新加坡的码头,现在,我们码头的信息化管理也完全进入了世界级水平。”
其次,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向西方学习是我们国家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一大法宝,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这一法宝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以信息化工业为例,如果我们重新建立起这一工业体系,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发展的过程中也肯定会多有挫折。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比我们起步得早,向他们学习才能加快我们发展的步伐,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颁布多种措施:政府主导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鼓励私有企业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加强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实施电子政府战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继美国之后,欧盟、日本也相继提出适合本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如欧盟制定推出了关于构建新型科技信息社会的一整套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对信息化产生重大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还同时出台了《促进21世纪的信息产业的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行动计划;日本以“IT特区”推进社会信息化,通过财政与税收政策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并制定产业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由从事农业转变为从事工商业的过程。城市一直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当说起发达国家时,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画面首先就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从19世纪中叶开始,我国进入缓慢的城市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我国的城镇化已经驶上了快车道。那么为什么总理还要提“城镇化”呢?为了纠偏——纠正我们的城镇化出现的偏差!吴敬琏先生曾经总结旧城镇化的三大错误思维:
旧型城镇化有三大特点:土地城市化优先于人口城市化;“摊大饼”式城市发展;建成的城市运作效率很低,产生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2013年11月24日,吴敬琏在2013新型城镇化论坛上的演讲)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特别是在很多地方官员的心目中,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土地变成城市土地,就是把平房改成楼房,就是把人口从农村迁到城市。至于这些城市土地能否有效利用,这些楼房是否有人住,这些人口能否就业、能否拥有城市居民应该有的社会福利,都不用费心考虑。如此城镇化后果不言自明,当一个城市一边是大量空置的楼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另一边是大量失去土地又找不到工作、徒有城市居民身份的农民,那这个城市可能离破产就不远了。
耗资50多亿元打造、面积达32平方千米的内蒙古康巴什是一座豪华新城,但同时也成了一座无人居住的“鬼城”。花5年时间建设的康巴什,原意要成为鄂尔多斯对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却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
偶尔出现的行人,看起来就像幻觉,拖着沉重的脚步沿着人行道走着,仿佛恐怖电影中大灾难过后一名孤独的幸存者。
…………
只是,地图上的这个新地名,不仅是座新城,也是个“空城”——一期工程方圆32平方千米的城市,街道上鲜见行人,没有人气。(2010年4月1日,东北新闻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就是人口的城镇化。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考察时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什么是人口的城镇化?人口的城镇化是人可以在城市有一处自己的房子,是人可以获得城市居民应有的社会保障,是人可以在城市里找到工作,是人可以在城市里找到情感寄托而没有漂泊感。
房子——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在城市里有一套房子是一个农民变成市民的第一步。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宅基地置换、农村居民回迁等方式让许多农民有了一套甚至多套城市房子,但这些措施都难以惠及农民工。如何让农民在工作的地方拥有自己的房子是我们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
保障——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户籍制度起,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就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民进城以后,他们就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后的保障,只有给予他们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他们才能安心在城市生活。
工作——农民失去土地又找不到工作,势必会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让农民进入城市以后能够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情感——当一个中国人初到国外的时候,都会有身无所依的漂泊感。当一个农民初到城市时,可能也是如此。消除入城农民心灵上的孤独感,是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进一步说,新的城镇化是心智的城镇化,只有这些城市的新住民从内心认可自己是“城里人”,只有这些城市新住民从内心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的城镇化才算真正成功了。
农业现代化:制度和科技是新农业的根基
从旧“四化”到“新四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农业现代化。虽然相对于半个世纪前,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当下的经济情况,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紧迫。我国耕地总量因为经济的发展不断减少,但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却不断增加,结果我国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如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了。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和制度就是农业起飞的两翼。
有人说过,科技是一切革命的起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业。当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带来了我国农业一次质的飞跃,如今我们更要依靠科技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我国非常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这种技术路线上,逐渐意识到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问题,渐渐将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与技术路线的执行相结合,会更有利于开创新型农业化道路:在技术结构层面上,确立并实现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的方向指标;在技术路线层面上,确立将生物技术与有机技术相结合,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综合发展,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制高点,从高新技术方面寻找突破,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业化道路,促使农业产业化。
习近平表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1年11月28日,新华网)
另一个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在于制度。好的制度可以极大地释放生产力。1978年,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现在有多项农村的新制度在实践中,例如家庭农场制度。
在工商部门注册建立家庭农场不仅在永丰是头一回,在全国也属新鲜事。“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情况下,今年5月,永丰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永丰县家庭农场认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大胆先试先行,引导全县已经具有一定数量和优势的种养大户们走出了家庭农场经营的第一步。尝到家庭农场的甜头后,全县的“家庭农场”风生水起,创造日平均诞生1户家庭农场的奇迹。据工商部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家庭农场达191个,注册农场数量占全省的1/5多,位列全省第一。(2013年12月5日,《江西日报》)
家庭农场通过自我革新、制度创新,释放了发展活力,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出无限的潜力,或将成为城镇化的坚实基础。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大幅增加了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关键是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低收入问题,维持了社会稳定,这两者协调发展,将有效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