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4800000003

第3章 戏曲,你知道多少(2)

山东沂南汉晋墓出土的百戏画像被视作描绘百戏表演的精品之作,其场面尤为壮观。画像右边画有两匹奔驰的骏马,其下为一辆用三头鹿拉的车,车上立三橦(高竿),中间的带有建鼓,一幼童在之上做着各种惊险的表演;下面的车厢里有奏乐者四人,一人奏茄、一人手执鼓槌、两人吹萧(排萧),这个节目便是李尤所说的“戏车高橦”。它的左边,为“鱼龙曼延”,该节目由五人手拿鞀鼓引逗一条化装的鱼和一条龙,并有一幼童在龙身上做着各种表演。鞀鼓主要起敲击节奏的作用,又名鼗鼓,故谓“节以鞀鼓”。“鱼龙曼延”其右便是由化装象人的演员表演的“凤凰戏”和“畏兽戏”,其上为“陵高履索”,有三人在绳上做种种惊险动作,绳下还立有数把尖刀。

在凤凰戏之上,有三人席地而坐,这可能就是畏兽戏与凤凰戏的伴奏乐队,其中一人吹笛(即今竖吹的萧),一人拊掌高歌,一人袖手而坐。画面的右处有一人头顶一木架,架上有三个幼童做各种表演,这就是所谓“缘竿”或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提到的“都卢(今缅甸境)寻橦”。其左便是“飞丸跳剑”,一人拿着几把尖刀与圆珠在一起轮番抛掷。另外,还有一个盛大的歌舞表演的场面在“缘竿”的右边,一男子挥舞着长长的衣袖,在地面的七个盘鼓之中唱歌跳舞。其舞姿与舞具大致和东汉张衡《舞赋》中讲的“盘鼓焕以骈罗,抗修袖以翳面,展清声而长歌”的“盘鼓舞”相同。

盘鼓舞,是汉代盛行的一种歌舞形式,亦称七盘舞。其演员或男或女,表演形式或单人或多人,伴奏乐队或大或小,均无定式。

百戏画像图中所绘的乐队应是规模较大的一种,是汉晋盛行的一种钟鼓乐队。第一席坐着五个女乐工,面前放有四个节鼓,中间三人一边手拍鼓面,一边形似歌唱,第一人拂袖而坐,只有最里面一人一手执有鼓槌,另一手在拍击鼓面。第二席有五个男乐工,里面一人击铙,外面两人吹笙,中间二人吹萧(排萧)。末席为四个男乐工,由外至里第一人吹竽,一人袖手端坐,一人击筑,一人弹瑟。移目三席之上,还置有一人单敲编磬,一人演奏编钟,一人击奏建鼓。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剧目——《东海黄公》

百戏里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即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

百戏中还有一种象人之戏,就是由人来装扮一些难以驯化或根本不存在的动物和神仙进行表演,这些表演者就叫“象人”。

在徐州铜山出土的洪楼百戏图中,有一条大鱼尾随在仙车后,底下露出四条人腿,这鱼显然是由两位象人装扮的,就像现在的舞狮子也是由人装扮的一样。这种象人之戏,是早期歌舞的萌芽,对后世的戏剧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海黄公》是角抵戏的代表作,它被视为中国戏曲第一个剧目。

《东海黄公》的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有一个通法术的人名叫黄公,一日到东海去降服白虎,法术却意外失灵,自己遭虎所杀。表演中的两个人,都有与扮演对象相对应的装扮:一人装扮黄公,红绸裹头,身佩赤金刀;一人装扮白虎,身着白衣,装成虎形。在表演中,不乏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固定情节。

《东海黄公》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人物开始服从故事发展,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它初步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融合起来,奠定了戏曲形成的初步基础,首次打破了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讽刺与逗乐,但这已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显然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

据此,有戏剧史家把百戏视为孕育中国戏曲的摇篮的同时也把《东海黄公》视为中国戏曲的雏形。

由于在同一地方有许多伎艺演出,《总会仙倡》以歌舞表演为主,《东海黄公》以角抵表演为主,这使各种伎艺融汇交流,后来便使戏曲逐步形成了一门融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总而言之,汉代百戏对中国戏曲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九部伎

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受到了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严重影响,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走向相对稳定。此间,像“黄公”那样有人物、有故事的表演也还没有出现,有的君主对“百戏”中的一些杂技有所增修,但这除了使民间艺术得以流行外,并没有对戏剧的形成作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北朝的后周宇文时代,出现了男扮女妆的《辽东妖妇》,即所谓的“广召杂技……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妇人服而歌舞”之说。

据《魏书·齐王纪》中记载,某日,齐王和俳优郭怀、袁信等在建始的芙蓉殿上举行宴会,并命他们赤裸着身子在殿前做戏,且在观下扮作辽东的妖艳妇女来戏耍、表演,这过分猥亵的嬉戏使得过往的路人都不堪入目,纷纷用手遮眼。《辽东妖妇》的演出不过是歌舞百戏一类的节目,但也有了新的发展,如男扮女妆,这对于后来的戏曲中男扮女妆戏的源头。

“九部伎”和散乐的集中,是中国戏曲形成的转折点。至隋朝统一后,朝廷设“九部伎”,下令把外国引进的乐舞以及各封建割据势力的宫廷乐舞集中起来,并邀集四方“散乐”到洛阳来表演,统一归入。

所谓“九部伎”,即请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九部乐到唐代发展成为十部伎,十部伎分别是:燕东、清商、西凉、扶南、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康国、高昌,合在一起被称作“燕乐”,其含义是因为十部伎多用于宴会。

同时,又因用于宴会的“燕乐”有坐着与站着之分,即分为“坐部”与“立部”两类。坐部为坐着演奏乐曲,立部则包括歌舞杂耍,这种分工则被认为是日后演员与乐队的源头,但演员和乐队到了戏曲成形后就有了严格的区别,发展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行当。

唐戏有弄参军,也有踏摇娘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首推唐代,唐代的文学艺术在此间也同样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还有加快繁荣经济等这都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有力促进了戏曲艺术自立门户。最雄厚的唱腔、表演基础也由于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所拥有,加之梨园教坊的正规化训练,专业性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艺人们的演艺水平,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加快了歌舞戏剧化发展的历程。

唐代戏剧尽管形态仍缺乏完善,但已经接近了成熟的面貌,这为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铺垫了决定性的一步。

弄参军和《兰陵王》

唐代优戏的表演内容已经趋向于社会类型化,当时的人开始为优戏分类,依据文献大致分如下类型:

1.弄参军;

2.弄假官(假吏);

3.弄孔子;

4.弄假妇人;

5.弄婆罗门。

除了以上五类以外,还有些学者依据类似划分,进一步归纳出其他分类,如:弄神鬼、弄三教,等等。此间,优戏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员,使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的演出记载众多,无论是宫廷、州府,甚至是乡间,都有其表演的身影。

弄参军由于主要以官吏为表现对象,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都普遍受到欢迎,成为了唐代优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并且在宋以后参军戏进入了宋杂剧的表演,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唐朝时期,宫廷演出弄参军的时候公主也观看,民间则如同李商隐的《娇儿诗》中描写小儿天真情态时写道“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艳阳词”记载了一则浙江民间戏班演出“陆参军”的逸事,显示出与歌舞戏结合的趋势。

此外,唐代艺术的极其兴盛还体现在歌舞戏上,此间的歌舞戏都具备了初步的情节结构和载歌载舞的特征,为它以后与优戏结合形成戏曲奠定了基础,著名的有《钵头》、《大面》、《苏中郎》、《苏莫遮》、《樊哙排君难》、《秦王破阵乐》等剧目。其中,《大面》是一种戴面具的戏,起源于北齐,胜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编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这是在为数众多的歌舞戏中的一颗耀眼明星,曾东传日本,今属日本雅乐。

《大面》也叫《兰陵王入阵曲》,简称《兰陵王》,此曲是歌颂高肃英勇善战的一支舞曲,大致产生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兰陵王》表现的是兰陵王戴面具突阵征战的故事,其表演带有格斗的成分,犹有汉代角抵戏的遗痕。此曲的诞生还有一个传说:

兰陵王高肃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一名孝瓘,字长恭。其貌美俊逸,为了阵前震慑敌人,故做凶恶面具戴之,其战无不胜,战功卓著,先后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大将军、大司马等。

一次,北周十万大军围困北齐重镇洛阳,为解洛阳之围齐武成帝急召各路大军,兰陵王高肃亲率五百名精骑,在三军突破周军围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线后,乘胜冲入周军重围,直抵金墉城下,使得守城的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击溃重围,大败周军,终解洛阳之围。

此后,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以歌颂兰陵王。此曲浑厚悲壮,悠扬古朴,很快在民间流传,至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

随着当时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兰陵王》传入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后,此舞在日本民间进一步广泛流传。随后,古代日本无论是在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还是在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就连宫中的重大活动和宴会,甚至天皇即位,也要演奏此曲。直到现在,《兰陵王》仍被作为封面和第一章印在日本古典《舞乐》一书上,此曲也仍被作为第一个节目在日本奈良一年一度的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古典乐舞表演时表演。

《兰陵王》在东瀛日本的宫廷舞乐中被长期保留了下来,在我国却由于在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声”,下诏禁演,目前已经失传。今天在日本奈良寺正仓院可以看到一件署年为“天平胜宝四年四月九日”,即唐代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题款为“东寺唐古乐《罗陵王》接腰”的服装,可见隋唐时期的日本曾经传习了许多中国歌舞,《兰陵王》只是其中之一。

日本保存有《兰陵王》最早的两件歌舞面具,上有1211年(宋代)铭文,且共计收存历代面具64件。另外,日本古画《信息古乐图》(约画于12世纪,相当于北宋时期)里也绘有包括《兰陵王》在内的一批唐代歌舞图。

其实,以上所述的参军戏、《大面》、《苏莫遮》、《苏中郎》等,都还偏重于歌舞形态,个性化的扮饰和叙事因素在表演中仍不占主要地位,《踏摇娘》才是真正接近戏剧的剧目。歌舞小戏的雏形——《踏摇娘》

《踏摇娘》边歌边舞,表现的是一个女子被醉鬼丈夫殴打的故事。之所以名为“踏谣娘”,是《教坊记》里说它的歌舞与当时民间的“踏谣”形式类似,但是《旧唐书·音乐志》说:“踏摇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尝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之管弦,因写其夫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其它史籍里仍有不同的解释,并多作“踏摇娘”,认为《踏摇娘》的得名来自于妻子状摹悲戚情态的摇动身形表演。《踏摇娘》被唐代宫廷吸收后,成为其主要歌舞剧目之一。

在朝廷大臣中,工部尚书张锡会《谈容娘舞》,在教坊中也有“苏五奴妻张少娘善歌舞,亦姿色,能弄《踏谣娘》”。在教坊的长期演出过程中,《踏摇娘》的表演路数逐渐被改变,《旧唐书·音乐志》说:“近代优人颇改其制,殊非旧旨也”,也致使崔令钦曾抱怨道:“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踏摇娘》在民间的表演情况可从唐常非月的《咏谈容娘》诗中反应出来:“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马围行处匝,人簇看场圆。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诗中的情境表明其表演的歌舞成分已经加浓,对于人物心理情绪的表现也走向了细腻化。

综上可知,《踏摇娘》在运用歌舞装扮等综合表演手段揭示人物心态方面已逐步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其表演形态已经趋于后世的歌舞小戏,因此它不愧被认为是唐代歌舞戏的突出代表。

同类推荐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陶器、陶俑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热门推荐
  • 错跟总裁潜规则

    错跟总裁潜规则

    啊!你是谁?她大喊,自己身旁竟躺着一个陌生的男子。我才要问你谁吧!男人大怒,爬到我床上想干什么?我勾引的人不是你啊!她解释。但是你吃干抹尽的却是我!男人大吼……她居然爬错了床!为保住工作,她本想勾引暗恋已久帅气的设计部副部长,来一把潜规则,但没想到进错房间,对方竟是总裁大人。
  • 唐朝大明星

    唐朝大明星

    屌丝男吴卫,偶得游戏手机,穿越到大唐。他的美食,传入千家万户。他的现代诗,惊得李白,杜甫为之感叹。他的娱乐节目,红遍整个大唐。他还逼得大唐美女纷纷减肥,以瘦为美他的梦想只有一个:将自己打造成为大唐子民心中的大明星。这是一场现代文化与唐朝文化的碰撞,这是一场现代娱乐与唐朝娱乐的碰撞,且看吴卫,在大唐,撞出多少灿烂的火花!
  • 遥忆长卿

    遥忆长卿

    韶华回首,已是百年。百年之前,他只认识一个心怀天下的女子;却从来不知道,原来红尘还有这样的女子……他第一次毁坏教条,第一次洗手作羹汤……皆是因为她可他是掌门……她却是掌门之徒……
  • 都市骄子

    都市骄子

    凡是对我好的人,我都会记在心中。凡是对我坏的人,我也会记在心中。而通常的情况下,对我好的人都会活的很好,而对我坏的人,对不起,请下地狱去吧。该我的,谁也别想夺走,想要的,劝你最好还是乖乖的送上来吧,不然的话,结果会如何我就不知道了。哦,对了。我最喜欢有挑战的事情,如果你想和我作对,最好是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斤两,要知道我的时间很宝贵的,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玩。
  •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本书包括醉里挑灯看剑、路转溪桥忽见、人间秋月长圆、燕子来时新社、故人锦字天涯、不知春上花枝等7卷内容。
  • 真假太子妃

    真假太子妃

    杨萌萌从小就被大家称之为天才,才18岁,就成了某大医院的主治医生。阴差阳错魂魄穿到异世一个和太子订了婚,却被杀的郡主身上。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人当尸体扔到了山崖底下。大难不死,萌萌又一次醒了过来。可是萌萌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她利用自己男孩的装扮,顶着欧阳海洋的名子,建医院,开学馆,训练特种小队来寻找那名疯老道。她把二十一世纪的先进理念融入到了异世。她用她的善良、乐观向上的态度赢得了她周围人的喜爱,更赢得了太子的情有独钟。情景一:“那我得多拍你两下,你这么聪明,我那机会养你。”“谁用你养,你有恋童癖呀!”情景二:“我想跟你白头到老。”“你,你是断袖吗?”“我是不是断袖,你心里明白。”
  • tfboys之陌染那年

    tfboys之陌染那年

    他在那年巧遇了她,从此……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守护她她在图书馆不小心撞见了他,从那以后他天天缠绵这她他恨她、爱她、欺负她、疼她……可是命运捉弄把那个深爱她自己的她从他身边带走,十年的约定她回来了……只是他们都变了,变的如此陌生……十年后,他们相遇了……她和他却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日子,每天要提防狗仔,记者还要瞒着公司,终于在经历了那坎坷无比的地下恋爱后收到了所有人的忠心祝福……让我们一起期待《tfboys之陌染那年》
  • 浮生若梦之离殇未央

    浮生若梦之离殇未央

    离殇是她的代号,因为所在的国家容不下她这种能力者,害怕被威胁所以在一次任务打算除掉她。可命运的安排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国家而且所在的身躯还是一个废柴小姐。她邂逅了暴君王爷白墨宸,遇上了痴情王爷夏侯熙泽两位人物,可是命运却没那么好掌握,惊云岛一个只看实力的地方她该如何生存下去呢!虽然简介写的不是很好但是文章荀会很用心的表达!
  • 红尘猎手

    红尘猎手

    是逼娼做良、过桥拆河的红楼老板,机关算进、必死无疑的先知;还是医术通天、七锁连环,只为让气运之子更绝望更凄惨死去的红尘猎手。
  • 青春的时间

    青春的时间

    所走的路是青春。所干过的事是时间。因为走过,因为做过。所以不曾后悔。即使遍体鳞伤,那又怎样。18岁的我,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也许开始的迷茫,也许曾经的失落。不过这不能阻止我成长的阻碍,我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的开始。来吧,迎接属于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