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3000000004

第4章 清冷与小温——汪曾祺故里行(2)

老人找出两幅画,告诉我这就是老汪的真迹,一幅画的是花鸟,用墨尤其好。墙上挂着一幅汪老水墨淋漓的书法,看内容,是:“焦循雕菰楼词话云,秦少游品令,掉又月瞿,天然个品格。此正秦邮土音,今高邮人皆然也。”

——“个”确实是高邮人的土音,读二声,扬州所属县市也只有高邮把“个”读得扬起来,我记得老汪在《词曲的方言与官话》里对此曾专门提及的。清说起老汪的书画,一时似乎有些打不住。冷汪曾庆老人说起,汪曾祺的儿女用父亲的稿费出了与一本《汪曾祺书画集》,是非卖品,只送给亲朋好友的,问小我想不想看。

温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老人便爬上阁楼取来这本书画集:红色的封面上只一个丁聪画的老汪像,装帧朴素典雅——我听说过这本《汪曾祺书画集》,一直心向往之,因为是非卖品,原以为无缘识见,不想无意中竟在这里碰上了,也算幸事!

这本书画集是汪曾祺子女寄给汪曾庆的,一直没拆封,老人要我拆了细细看,见我有些犹豫,老人说:“拆吧,没事的——反正是要拆的。”遂小心翼翼地拆了塑封,一张张细品,读汪老的画,如读着汪老那平和精美的文字,宁静之外,却又被一种笔墨之外的东西攫住了你,吸引着你。老汪自己说过喜爱徐青藤、陈白阳等人的画,有逸气,无常法,所谓画如同小说散文一般,不今不古,不中不西。

我想他的画大多如白石老人所说的“即兴一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书画对他来说,如同写字一般,原只是自娱遣兴,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态,无论文字,还是书画,也就具有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境界——他的画是真正的中国文人画一脉,如同他的文字具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一般。

看了几幅画,不得不感叹他老人家的笔墨,尤其是留白功夫。一枝普普通通的花,淡墨随意那么点几笔,成一朵花瓣,然后三两片叶子,便以一笔恣意直拖下来,这一笔是叶茎,靠的全是书法的底子,干净利落,笔墨间却又极富韵致,题款顺势便与那一笔平行下来,有味极了。

金先生介绍说老汪颇为自负的是他的荷花,是这样,收入书画集中的一百多幅作品,荷花至少也有十多幅,算是最多的了——这十多幅却是风格各异,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一幅题为《残荷不为雨声留》的荷花图则纯用焦墨,三四枝莲蓬,两张交错的荷叶,其间是飞白一般的荷茎,奇支斜曲折,自然穿插,若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谁敢这样画?!

这个老头儿,真能折腾——老头儿骨子里应当是不安分的。

书法作品里有汪老喜爱的宋儒名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也有:

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老人自称是“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从这两句他最喜欢的诗里是可以了解一二的,如同他的文本,在平淡素净的背后,却弥漫着温馨的悲悯情怀。

见了汪曾祺的妹妹汪丽纹,感觉和汪老有些神似。汪丽纹夫妇和汪曾庆翻出一九九七年给汪老送别时的照片集,一张张翻着,除了家属,还有张兆和、李陀、林斤澜、李锐、余华等人。金家渝说,那天给汪老送别,张兆和来得最早——作为沈从文夫人、汪曾祺的师母,照片上的张兆和眼睛里满是泪水,浸满了悲痛,谁也想不到这个汪老头儿会走得这么快,他曾经说过他要写到八十多岁的。

他还有那么多愿望,《七十书怀》里这样说:“活着,就得做一件事。我希望再出一本散文集,一本短篇小说集,把《聊斋新义》写完,如有可能,把酝酿已久的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帝》写出来。这样,就差不多了。”

说起汪老未完的心愿,金家渝先生不无伤感地告诉清我:老人生前,美国的聂华苓、法国的居里安女士等人因冷为喜爱汪曾祺,曾经提议,出资在高邮湖边建一个像美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那样的地方,就以老汪的名字来小命名,每年邀请一些作家住在这里,但遭到了老汪的拒绝,老头儿对家里人说:“用人家的钱,心里不安,何况,高邮有自己不少房子的。”——老人为写长篇小说《汉武帝》准备了很久了,有那么多卡片(金家渝比画着给我看),他一直盼望着高邮地方能给汪家落实房子,这样他也好回来静下心来写他的《汉武帝》,老人曾对金家渝说:“我要回去写《汉武帝》。在北京,干扰太大了。我不要住宾馆,我不要过奢侈的生活。我想住在自己家里。”可惜这一切一直没能实现。

汪曾庆和金家渝两家五口人还是挤在竺家巷这两间局促的老屋里。

其实高邮是有个汪曾祺文学馆的,设在当地名胜文游台内,是启功老人题的馆名,我看过,却感到在那里终没有原汁原味的“汪味儿”,若把那个文学馆建在竺家巷内,再适当恢复一些老汪童年的旧居(哪怕只是十分之一),与附近的酒坊、老虎灶、大淖巷等旧观一起,一定会让海内外的汪曾祺爱好者喜不自胜吧。

可惜这仍然只是个愿望而已。

无论如何,老人对故乡是充满感情的,这样的感情没有任何功利关系,如天真的孩子深情依恋着母亲,老人有打油诗写道: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边栽着垂杨柳,树下卧着黑水牛。

那些充满温情与悲痛的文字,那些美丽的苍凉,那个平易的老头儿,真的就去了吗?

我平白地觉得老人一直就没走,老人仍在那个蒲桥边自得其乐着,在袅袅的烟雾里,用他的文字和字画温暖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

他说:“自己写作或是画画,只是送人间一点小小的温暖。”

其诗云: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木随目见,鱼鸟略为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

——其实,能在文字或是画作里给人间送些小小的温暖,谈何容易!

李陀先生在《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里说:“我深信汪曾祺不是一般的作家,这个和蔼平易的老头儿所应该得到的尊敬,会远远在许许多多今日正声名显赫的诸般人物之上。”

又说:“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把现代汉语从毛文体解放出来这样重大历史转变中,做了一名先行者,一名头雁。如今头雁飞走了,留下一片清冷。”

汪老生前大概从来没想过“头雁”这两个字——头雁是真的飞走了。

临别汪曾祺故居时,忽然想起,这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差一天,离老人仙去的一九九七年五月十六日不正是五周年么——竟有这样巧合的事?!

头雁飞走已经整整五年了。清雨不知什么时候已停了。冷地面湿湿的。与竺家巷汪氏一家人站在九号门前,微笑着招手再小见,就要走出这小小的巷子了,这条古街,不能不回头看一看——这个飞出过头雁的小小地方,仍是那样的温情。隐约间,似乎看得见大淖水边的蒌蒿,田埂上美丽的脚印,牧鸭而归的小舟,听得见幽冥寺“当——当——”的钟声,李三“笃——笃——”的更声……所有的这些,因为那些文字将会永远保留着。

我相信,那个飞去的头雁给人间留下的,除了那些清凉着这个世界的文字,更多的,还是他所希望的片片小温——安静地温暖着每一个有会于心的人。

2002年5月16日至17日,于汪老仙去五周年之际

同类推荐
  • 爱之弦

    爱之弦

    本书系作者的个人诗集。诗集分“爱的日记”、“爱之梦呓”、“爱如流星”三个部分,共收录现代诗歌150余首。诗作虽多浅白,有些甚至略显笨拙,但清新、自然,且由于作者的哲学博士背景,诗作吟诵的虽然是“爱”,但折射的却是“人”,是人生、是世界、是人与世界的联系。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晚风集(卷四)

    晚风集(卷四)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办公室实用资治通鉴 2

    本书以《资治通鉴》中具有借鉴意义的事件为素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为润滑剂,将一部古典巨著打造成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用职场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通篇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并穿插有精彩的职场案例,寥寥数语就能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让读者学到如何在职场人生中进退自如,获得成功。
  • 极品随机能力

    极品随机能力

    身为一个死宅,张桓觉得自己可以说是完成了广大宅男的大部分梦想。穿越?这个张桓做到了……天上掉下一个萌妹纸被自己捡到?这个张桓也做到了……至于带着金手指在都市装逼打脸?哈,这个不是废话么,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问?最后还有建立一个诺大的水晶宫?这个……好吧,如果在你身后顶着一把柴刀,你还有勇气的话,那就请你来吧……(ps:其实,这不过就是一本猪脚在异世界和现实中来回穿越的吐嘈日记罢了。)
  • 年华似水有轻重

    年华似水有轻重

    有很多的东西,我都快记不得了,但是那些我的爱情或许还是值得一看的。
  • 金钱世纪

    金钱世纪

    钱,世界进步的原动力。看完这本小说,你也许会对世界有新的认识。
  • 凤舞红尘:莲劫

    凤舞红尘:莲劫

    拥有神秘空间的凤清莲在与丧尸的战斗中“牺牲”,再睁眼面对的便是一个异世大陆...原本以为是人生的尽头却成了人生的开端...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一剑邪尊

    一剑邪尊

    雁孤鸿一个小叫花子,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一把黑色断剑。却不知其黑色断剑的前身,居然是一把至高无上的神器。可以吞噬天地灵材,来提升自己的威力。神器有灵,黑色断剑中残留着一个破损的器灵,教雁孤鸿修炼,开启剑眼,领悟剑力。从此踏上征途,演绎一段一剑在手,天下我有的剑修之旅。
  • 念神北归

    念神北归

    末世废土,一个乡野少年被卷入一场争夺上古神器“众神的遗产”的阴谋和大战中。念力的三型六式,一百一十八定式,千变万化。在念能力所构建的神秘而诡异世界里,战斗的形式诡异莫测,故事发展波诡云谲。丰饶之神留下的曼陀罗华,生命女神留下的都铎福音,自由之神留下的渡山神典,死神留下的万念俱灰……都不及雪痕的念神北归。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循环套路,只有电影流崭新流畅的阅读体验,和作者的一片苦心。念神北归,众神来朝!
  • 只是在夜里丢了你

    只是在夜里丢了你

    爱,是否丢失了你?她不是放纵,不是宠爱,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那样平实那样坚定。但爱就是把你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