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求法行僧法显
公元412年的5月,一场突来的狂风席卷印度洋。海浪如狂魔般嘶吼,而在这汹涌的巨浪里,有一只单薄的海船,在风雨中艰难地东行。船上的旅客们在摇晃的商船中,四处逃窜,或疾呼,或祈祷,或哭喊。
在惊慌中,法显平静端坐在船中,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若他身后这些珍贵的佛家典籍,随他一同消失在这大海,这必然是他最大的遗憾。因为若是没有了这些典籍,他不知道故国的佛子们,还要在这求法的路上,迷茫多久。
暴风雨无情地拍打着脆弱的商船,危及着商旅们的生命,然而一个更可怕的阴谋暗暗浮起,信奉婆罗门的商旅们,认为这个佛教徒带给商船不幸的厄运,他们商议着要将法显投入大海,平息神明的愤怒。
当前路风雨飘摇,未来生死未卜之际,年迈的法显正平静地等待他的命运。
“我不顾艰险,志有所存,置生死于度外,就为达成这万一之希望。”
而法显,又是否能完成这万分之一的使命?
(一)乱世慈悲
东晋晋成帝咸康年间,三岁的法显被父母送入了庙堂。并非父母狠心抛弃,只是法显之前,已有三个孩子夭折。而贫寒的家境,更是让这个孩子变得格外脆弱,面对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郎中无奈摇头。这对贫寒的父母,已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这对痛心的父母不知道生机到底在哪里?
然而,远处传来的钟声,给这对贫寒的父母带来了启示。父母最终决定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庙里,以求佛祖保佑。
年幼的法显站在庙堂里,望着父母不忍离去又频频回首的身影,充满了不解与牵挂,却不得不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命运,自此,开始了佛家生活。
渐渐地,青灯古佛的生活逐渐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时光的打磨,佛法的浸润,让年幼的法显习惯了清规戒律,对佛法也有了超越常人的参悟。这参悟,非关书面的经文,而是对世人的怜悯和宽恕。
东晋时代,还未摆脱战争的阴影,在那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与饥饿为伴,寺庙中的僧众也必须自食其力,靠种植农作物得以生存,生活格外艰辛。而这残酷的世事,却孕育了法显慈悲心肠。
一日,法显正和其他僧众在稻田里劳作,一群难民来抢夺田里的庄稼。僧众们非常害怕,都仓皇窜逃,只有法显留下来,他像一尊佛,纹丝未动。
他看着那些面露饥色的难民,温和而慈悲地劝解他们,不仅让那些难民把粮食带走,还为他们布道,讲解因果轮回的道理。
“佛家慈悲,粮食你可以随便拿,但你们今世遭如此贫困,是前世不施舍行善而得到的惩罚,如果再行抢劫之恶行,来世的遭遇只会更坏。”
佛家因果循环的道理虽然简单,却给了人们未来的希望,约束现实的行为。难民们听了法显的话,纷纷把手中的粮食放下,羞愧而走。这也让法显感受到了佛法神奇的力量。
回到寺中后,僧众们知晓了这件事,都为法显过人的胆识和对佛学的领悟非常叹服。面对身陷疾苦的众生,年轻的法显用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怜悯众生,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佛理,弘扬着慈悲的佛法。
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沙弥进入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受具足戒之后的法显,更加坚定了对佛的信仰,行为也更加整肃,有人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与佛经相伴的日子,安宁而空明,时光静默地流转,转眼便是四十余年。法显对于经文的参透程度逐渐提高,对于经律越来越熟悉。日复一日地勤奋学习,对于信仰,对于弘道,法显更加执着,同时,他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随着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佛教信徒逐渐增多,也形成了许多僧教组织。但是法显生活的时代,来自于印度的佛教戒律并不齐全,再加上翻译的曲解,更是远离了佛法的本意,而僧人们更是没有一套系统的佛家戒律。众多的僧团组织,很容易在迷茫中失去修行发展的方向。
虽然一代大师道安,曾为自己的僧侣团体制定戒律制度,然而,道安毕竟是一位晚辈,缺乏权威性,很难大规模地在寺院僧团中推行。
面对这样混乱的现状,法显心中充满了疑惑,“佛祖的律藏在哪里?完整的戒律又是什么?僧人们究竟该遵循怎样的修行方式?”
而这些疑惑,却又无人能够解答。
于是,法显立下宏誓,要寻求最权威的佛家律法,便决定要到西方的天竺(古印度)佛祖的故乡,去寻求最权威的律法,誓要让众人都能够了解到佛法的大义。
(二)古稀的起点
六十余岁的法显,将要用自己的人生暮年完成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他以信仰为拐杖,走上了求经之路。
他不像玄奘大师一样被人津津乐道,进而延展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不像郑和一样,带着国家的使命下西洋。法显的行走,远远超过政治所承载的意义,它是人生最高意义上的完成,也是信仰最深处发出的叩响。
晋弘始二年(公元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一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旅途。
那一天,风猛烈地吹着他们立身的尘土,如同荆轲告别易水的“壮士一去不复返”。此时的法显,已经年近古稀,而在这沧桑年华里,他是否还能完成传奇?
临别时,法显举头回望长安,他知道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举头可见月,却再也不能得见长安。长安是法显旅途的起点,也是他旅途的终点。
法显一行人,西出玉门关,开始了取经之路。很快,他们就面临西行路上的第一个难关。
在法显六十年来的佛学生涯中,未尝见过如此穷凶极恶的环境。“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并不是一条河,而是沙漠,如同《西游记》里流沙河的湍急凶猛,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凶险让往来的商旅望而生畏,据法显在《佛国记》中描述,这片“沙河”里,有着恶鬼、热风,一旦遇到,不可能有人生还。
在这片渺茫无依的沙漠中,法显一行人,在这片没有生机,没有颜色的穷凶之地,艰难前行。在“沙河”里,抬眼望去,没有任何的标志,死人的枯骨成了沙漠里的路标。
天空湛蓝,却没有一只飞鸟,沙漠无边,却没有一只走兽。这正是法显必须接受的试炼,穿越这片死地,才有资格达成所愿。
他们在经历了17个昼夜的前行后,终于抵达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这个国家还有一个更闻名遐迩的名字,楼兰。如今,战乱和流沙吞噬了这个曾经繁华的国度。相比之下,法显是幸运的,因为他到达楼兰时,正值它最后的辉煌时期。楼兰国王非常重视佛教,这里有四千多僧人修习小乘佛法,这也更加坚定了法显向西求法的信心。在楼兰修整一个月后,法显一行人继续西行。
公元400年春,法显和他的弟子们来到了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这对于普通的商旅来说,可能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遮风避雨的一个好场所。但是,对于信奉大乘佛教的僧人来说,却并非如此。因为此前一百多年里,信奉大乘佛法的中国僧人,不被于阗所融。中国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高士行,也因此受到了阻挠,止步于此。如今,法显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此地,他面对一个未知的答案。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克服宗教的分歧,将中国僧人求法之路,继续延伸,答案无从所知,他只能向着佛祖默默地祈祷。
法显到达此地时,正值一场盛大的佛事——佛诞节。壮观的仪式,规模宏大,给法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此时的于阗国来说,宗教的分歧,已不再重要。而且,这里规模宏大的瞿摩帝寺,也已经是大乘佛寺。法显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欣喜。
在瞿摩帝寺里,法显惊喜地发现了许多非常珍贵的佛家典籍,而且这是中土没有的。可惊喜之余,也给法显带来了困惑。前方路途凶险,很有可能命丧黄泉。将这些佛典带回故国,便会获得无上的荣光。也许,法显的心中,也曾有过一丝犹豫。可山的那边,便是法显魂牵梦萦的佛国,冥冥中,他仿佛听见佛祖召唤。于是,在于阗修整了三个月后,再次迈出了西行的脚步。
他们途经许多西域小国后,来到了竭叉国(今新疆库尔克地区),在经历了凶险的葱岭后,来到了雪峰,经过一个多月,求法的僧人,成功走出了雪山。来到了天竺(今印度),他们越过陀立国后横渡汹涌的印度河,开始了天竺求法之旅。
法显不远万里来到此地寻找戒律。然而,北天竺诸国,都是由法师代代口授,并没有经律可以抄写。这个发现让人感到沮丧。于是,法显决定继续前行,到佛教的发源地中天竺去寻找佛祖的戒律。而此时,法显求法的队伍,对前路去向,发生了分歧。于是,同伴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开始分道而行,有到别处求法,有的先行回国。最后,只剩下慧景与道整两人留在了法显身边。
公元403年3月,法显将第二次翻越雪山。在翻越“小雪山”(今阿富汗的苏纳曼山)时,刚刚爬到了山的北阴,突然一阵寒风暴起,同行的慧景承受不住寒冷的折磨,口吐白沫。在生命垂危之际,慧景跟法显说道:“我亦不复活,便可时去,勿得俱死。”然后慧景便死在了无处埋葬、天地为庐的雪山之上。
此时跟随法显的人只剩下了道整一个人。法显面对慧景惨白的面庞,对着远处被风雪遮盖的蓝天悲号:“本图不果,命也,奈何!”
法显无可奈何,在埋葬了慧景后,和道整一起翻过这座雪山,继续走下去。历经千辛万苦翻过“小雪山”的法显,回头仰望这座吞噬了自己同伴生命的雪山,永久地记住了此时风的呼喊。
(三)孤独的归途
法显终于来到了中天竺境内,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佛教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古天竺仿佛自由的天堂,给法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沿着佛祖走过的道路,行走在恒河流域,将他所见所感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佛国记》中。这也成为了一个民族失落的记忆。
公元404年,晋元兴三年,法显满怀希冀地来到了佛祖的诞生之地,然而,当法显驻足于此的时候,却发现往日佛祖的荣光,已经暗淡,佛法在此已经凋零。看到这一切,法显不禁心生悲伤。法显一处一处参拜佛祖的遗迹,但是他心中不禁怅然。
在佛祖的故乡,他没有找到想要的律藏,那么到底要去哪里去寻找?
405年,法显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巴连弗邑城。这里是天竺最兴盛的国家,人民富裕和乐,佛教兴旺发达。这里有一位名叫罗沃私婆迷的大乘佛法学者造诣高深,所以法显慕名前来拜访。而在这里,他终于寻找到了他一直寻找的律藏。于是,法显留了下来,一边学习梵文,一边抄写经律。在当时的天竺,还没有造纸和印刷术,经卷是写在贝叶上的。所以抄书是一项极其考验人耐力的工作。陌生的语言,陌生的地域,对于年迈的他来说是一种挑战。然而,他的心中,却没有感到任何疲倦。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沐浴在了佛祖的光辉之下。
他最先抄写了一部《摩诃僧祗众律》,然后又抄了《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等多部经书。
随着时光的流转,法显已经将所有的典籍抄写完毕。看着眼前的经书典籍,法显知道,是时候离开了。然而终于可以启程的时候,一起穿过雪山活下来的道整决定留在天竺,法显不得不一个人孤身上路。
这一年,法显已经七十岁,没有同伴陪同,携带着大量的经卷,要回到万里之外的祖国,又谈何容易?
顺从一位商人的指引,法显一路南下,搜集法典,一边寻找回国的渡口。
公元408年,法显来到了多摩梨底国(今孟加拉国的塔姆鲁克),这里是水陆交通的中心,而且佛教发展繁盛。佛经典籍和佛教绘画极为丰富。这一切,让法显暂时停住了回国的脚步。法显在这里,抄写佛经,绘制佛像,日升日落,便是两年的时光。在学得了佛像绘制之法后的法显,又乘船南下,寻找回国的港口,随后他来到了一个岛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在这个佛法昌盛之地,无畏山寺浓郁的寺庙氛围,深深打动着法显。那些佛家的戒律典籍,更是让他难以割舍,所以他在这里停留下了脚步,他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到故国。
在无畏山精舍,法显看到商人用故乡的一件白绢扇子供佛,不觉潸然泪下。白色的扇子,在长安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件小物,却勾起了法显浓浓的思念,因为他已经是十几年没有看到了这熟悉的白扇。这一刻,法显想回到长安的心情无比强烈。
公元411年,法显结束了艰难的求法之旅,他双手合十,告别了佛祖的故乡,踏上归程。然而,海上气象变幻莫测,他又是否能成功地穿越大海,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四)彪炳史册
一路上,面对着肆虐的狂风和波涛,流连辗转几个月,被海浪狂风损毁的商船漂泊到了一个岛上。
公元412年的5月,法显乘上了修复的商船,开始东归。然而,一场突来的狂风席卷印度洋。船上的旅客们在摇晃的商船中,四处逃窜。在惊慌中,法显平静端坐在船中,守护着自己的经书。
暴风雨彻底失去了控制,信奉婆罗门的商旅们,认为是这个佛教徒带给商船不幸的厄运,人性的丑恶,笼罩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们商议着要将法显投入大海,平息神明的愤怒。
就在这危机的时刻,一位中国商人挺身而出,保护了法显。
公元412年,东晋义熙八年七月十四日,法显回到了故土。在为跌宕的旅途画上句号后,法显用尽自己生命的最后力量开始书写人生的最后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