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5400000007

第7章 弘法扬善·一念一清静(1)

2.1求法行僧法显

公元412年的5月,一场突来的狂风席卷印度洋。海浪如狂魔般嘶吼,而在这汹涌的巨浪里,有一只单薄的海船,在风雨中艰难地东行。船上的旅客们在摇晃的商船中,四处逃窜,或疾呼,或祈祷,或哭喊。

在惊慌中,法显平静端坐在船中,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若他身后这些珍贵的佛家典籍,随他一同消失在这大海,这必然是他最大的遗憾。因为若是没有了这些典籍,他不知道故国的佛子们,还要在这求法的路上,迷茫多久。

暴风雨无情地拍打着脆弱的商船,危及着商旅们的生命,然而一个更可怕的阴谋暗暗浮起,信奉婆罗门的商旅们,认为这个佛教徒带给商船不幸的厄运,他们商议着要将法显投入大海,平息神明的愤怒。

当前路风雨飘摇,未来生死未卜之际,年迈的法显正平静地等待他的命运。

“我不顾艰险,志有所存,置生死于度外,就为达成这万一之希望。”

而法显,又是否能完成这万分之一的使命?

(一)乱世慈悲

东晋晋成帝咸康年间,三岁的法显被父母送入了庙堂。并非父母狠心抛弃,只是法显之前,已有三个孩子夭折。而贫寒的家境,更是让这个孩子变得格外脆弱,面对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郎中无奈摇头。这对贫寒的父母,已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这对痛心的父母不知道生机到底在哪里?

然而,远处传来的钟声,给这对贫寒的父母带来了启示。父母最终决定将他们的孩子送到庙里,以求佛祖保佑。

年幼的法显站在庙堂里,望着父母不忍离去又频频回首的身影,充满了不解与牵挂,却不得不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命运,自此,开始了佛家生活。

渐渐地,青灯古佛的生活逐渐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时光的打磨,佛法的浸润,让年幼的法显习惯了清规戒律,对佛法也有了超越常人的参悟。这参悟,非关书面的经文,而是对世人的怜悯和宽恕。

东晋时代,还未摆脱战争的阴影,在那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与饥饿为伴,寺庙中的僧众也必须自食其力,靠种植农作物得以生存,生活格外艰辛。而这残酷的世事,却孕育了法显慈悲心肠。

一日,法显正和其他僧众在稻田里劳作,一群难民来抢夺田里的庄稼。僧众们非常害怕,都仓皇窜逃,只有法显留下来,他像一尊佛,纹丝未动。

他看着那些面露饥色的难民,温和而慈悲地劝解他们,不仅让那些难民把粮食带走,还为他们布道,讲解因果轮回的道理。

“佛家慈悲,粮食你可以随便拿,但你们今世遭如此贫困,是前世不施舍行善而得到的惩罚,如果再行抢劫之恶行,来世的遭遇只会更坏。”

佛家因果循环的道理虽然简单,却给了人们未来的希望,约束现实的行为。难民们听了法显的话,纷纷把手中的粮食放下,羞愧而走。这也让法显感受到了佛法神奇的力量。

回到寺中后,僧众们知晓了这件事,都为法显过人的胆识和对佛学的领悟非常叹服。面对身陷疾苦的众生,年轻的法显用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怜悯众生,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佛理,弘扬着慈悲的佛法。

二十岁时,法显受了大戒(沙弥进入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受具足戒之后的法显,更加坚定了对佛的信仰,行为也更加整肃,有人称誉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与佛经相伴的日子,安宁而空明,时光静默地流转,转眼便是四十余年。法显对于经文的参透程度逐渐提高,对于经律越来越熟悉。日复一日地勤奋学习,对于信仰,对于弘道,法显更加执着,同时,他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随着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佛教信徒逐渐增多,也形成了许多僧教组织。但是法显生活的时代,来自于印度的佛教戒律并不齐全,再加上翻译的曲解,更是远离了佛法的本意,而僧人们更是没有一套系统的佛家戒律。众多的僧团组织,很容易在迷茫中失去修行发展的方向。

虽然一代大师道安,曾为自己的僧侣团体制定戒律制度,然而,道安毕竟是一位晚辈,缺乏权威性,很难大规模地在寺院僧团中推行。

面对这样混乱的现状,法显心中充满了疑惑,“佛祖的律藏在哪里?完整的戒律又是什么?僧人们究竟该遵循怎样的修行方式?”

而这些疑惑,却又无人能够解答。

于是,法显立下宏誓,要寻求最权威的佛家律法,便决定要到西方的天竺(古印度)佛祖的故乡,去寻求最权威的律法,誓要让众人都能够了解到佛法的大义。

(二)古稀的起点

六十余岁的法显,将要用自己的人生暮年完成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他以信仰为拐杖,走上了求经之路。

他不像玄奘大师一样被人津津乐道,进而延展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不像郑和一样,带着国家的使命下西洋。法显的行走,远远超过政治所承载的意义,它是人生最高意义上的完成,也是信仰最深处发出的叩响。

晋弘始二年(公元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一同,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旅途。

那一天,风猛烈地吹着他们立身的尘土,如同荆轲告别易水的“壮士一去不复返”。此时的法显,已经年近古稀,而在这沧桑年华里,他是否还能完成传奇?

临别时,法显举头回望长安,他知道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举头可见月,却再也不能得见长安。长安是法显旅途的起点,也是他旅途的终点。

法显一行人,西出玉门关,开始了取经之路。很快,他们就面临西行路上的第一个难关。

在法显六十年来的佛学生涯中,未尝见过如此穷凶极恶的环境。“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并不是一条河,而是沙漠,如同《西游记》里流沙河的湍急凶猛,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凶险让往来的商旅望而生畏,据法显在《佛国记》中描述,这片“沙河”里,有着恶鬼、热风,一旦遇到,不可能有人生还。

在这片渺茫无依的沙漠中,法显一行人,在这片没有生机,没有颜色的穷凶之地,艰难前行。在“沙河”里,抬眼望去,没有任何的标志,死人的枯骨成了沙漠里的路标。

天空湛蓝,却没有一只飞鸟,沙漠无边,却没有一只走兽。这正是法显必须接受的试炼,穿越这片死地,才有资格达成所愿。

他们在经历了17个昼夜的前行后,终于抵达了西域的第一个小国,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这个国家还有一个更闻名遐迩的名字,楼兰。如今,战乱和流沙吞噬了这个曾经繁华的国度。相比之下,法显是幸运的,因为他到达楼兰时,正值它最后的辉煌时期。楼兰国王非常重视佛教,这里有四千多僧人修习小乘佛法,这也更加坚定了法显向西求法的信心。在楼兰修整一个月后,法显一行人继续西行。

公元400年春,法显和他的弟子们来到了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这对于普通的商旅来说,可能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遮风避雨的一个好场所。但是,对于信奉大乘佛教的僧人来说,却并非如此。因为此前一百多年里,信奉大乘佛法的中国僧人,不被于阗所融。中国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高士行,也因此受到了阻挠,止步于此。如今,法显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此地,他面对一个未知的答案。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克服宗教的分歧,将中国僧人求法之路,继续延伸,答案无从所知,他只能向着佛祖默默地祈祷。

法显到达此地时,正值一场盛大的佛事——佛诞节。壮观的仪式,规模宏大,给法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此时的于阗国来说,宗教的分歧,已不再重要。而且,这里规模宏大的瞿摩帝寺,也已经是大乘佛寺。法显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欣喜。

在瞿摩帝寺里,法显惊喜地发现了许多非常珍贵的佛家典籍,而且这是中土没有的。可惊喜之余,也给法显带来了困惑。前方路途凶险,很有可能命丧黄泉。将这些佛典带回故国,便会获得无上的荣光。也许,法显的心中,也曾有过一丝犹豫。可山的那边,便是法显魂牵梦萦的佛国,冥冥中,他仿佛听见佛祖召唤。于是,在于阗修整了三个月后,再次迈出了西行的脚步。

他们途经许多西域小国后,来到了竭叉国(今新疆库尔克地区),在经历了凶险的葱岭后,来到了雪峰,经过一个多月,求法的僧人,成功走出了雪山。来到了天竺(今印度),他们越过陀立国后横渡汹涌的印度河,开始了天竺求法之旅。

法显不远万里来到此地寻找戒律。然而,北天竺诸国,都是由法师代代口授,并没有经律可以抄写。这个发现让人感到沮丧。于是,法显决定继续前行,到佛教的发源地中天竺去寻找佛祖的戒律。而此时,法显求法的队伍,对前路去向,发生了分歧。于是,同伴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开始分道而行,有到别处求法,有的先行回国。最后,只剩下慧景与道整两人留在了法显身边。

公元403年3月,法显将第二次翻越雪山。在翻越“小雪山”(今阿富汗的苏纳曼山)时,刚刚爬到了山的北阴,突然一阵寒风暴起,同行的慧景承受不住寒冷的折磨,口吐白沫。在生命垂危之际,慧景跟法显说道:“我亦不复活,便可时去,勿得俱死。”然后慧景便死在了无处埋葬、天地为庐的雪山之上。

此时跟随法显的人只剩下了道整一个人。法显面对慧景惨白的面庞,对着远处被风雪遮盖的蓝天悲号:“本图不果,命也,奈何!”

法显无可奈何,在埋葬了慧景后,和道整一起翻过这座雪山,继续走下去。历经千辛万苦翻过“小雪山”的法显,回头仰望这座吞噬了自己同伴生命的雪山,永久地记住了此时风的呼喊。

(三)孤独的归途

法显终于来到了中天竺境内,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佛教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古天竺仿佛自由的天堂,给法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沿着佛祖走过的道路,行走在恒河流域,将他所见所感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佛国记》中。这也成为了一个民族失落的记忆。

公元404年,晋元兴三年,法显满怀希冀地来到了佛祖的诞生之地,然而,当法显驻足于此的时候,却发现往日佛祖的荣光,已经暗淡,佛法在此已经凋零。看到这一切,法显不禁心生悲伤。法显一处一处参拜佛祖的遗迹,但是他心中不禁怅然。

在佛祖的故乡,他没有找到想要的律藏,那么到底要去哪里去寻找?

405年,法显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巴连弗邑城。这里是天竺最兴盛的国家,人民富裕和乐,佛教兴旺发达。这里有一位名叫罗沃私婆迷的大乘佛法学者造诣高深,所以法显慕名前来拜访。而在这里,他终于寻找到了他一直寻找的律藏。于是,法显留了下来,一边学习梵文,一边抄写经律。在当时的天竺,还没有造纸和印刷术,经卷是写在贝叶上的。所以抄书是一项极其考验人耐力的工作。陌生的语言,陌生的地域,对于年迈的他来说是一种挑战。然而,他的心中,却没有感到任何疲倦。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沐浴在了佛祖的光辉之下。

他最先抄写了一部《摩诃僧祗众律》,然后又抄了《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等多部经书。

随着时光的流转,法显已经将所有的典籍抄写完毕。看着眼前的经书典籍,法显知道,是时候离开了。然而终于可以启程的时候,一起穿过雪山活下来的道整决定留在天竺,法显不得不一个人孤身上路。

这一年,法显已经七十岁,没有同伴陪同,携带着大量的经卷,要回到万里之外的祖国,又谈何容易?

顺从一位商人的指引,法显一路南下,搜集法典,一边寻找回国的渡口。

公元408年,法显来到了多摩梨底国(今孟加拉国的塔姆鲁克),这里是水陆交通的中心,而且佛教发展繁盛。佛经典籍和佛教绘画极为丰富。这一切,让法显暂时停住了回国的脚步。法显在这里,抄写佛经,绘制佛像,日升日落,便是两年的时光。在学得了佛像绘制之法后的法显,又乘船南下,寻找回国的港口,随后他来到了一个岛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在这个佛法昌盛之地,无畏山寺浓郁的寺庙氛围,深深打动着法显。那些佛家的戒律典籍,更是让他难以割舍,所以他在这里停留下了脚步,他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到故国。

在无畏山精舍,法显看到商人用故乡的一件白绢扇子供佛,不觉潸然泪下。白色的扇子,在长安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件小物,却勾起了法显浓浓的思念,因为他已经是十几年没有看到了这熟悉的白扇。这一刻,法显想回到长安的心情无比强烈。

公元411年,法显结束了艰难的求法之旅,他双手合十,告别了佛祖的故乡,踏上归程。然而,海上气象变幻莫测,他又是否能成功地穿越大海,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四)彪炳史册

一路上,面对着肆虐的狂风和波涛,流连辗转几个月,被海浪狂风损毁的商船漂泊到了一个岛上。

公元412年的5月,法显乘上了修复的商船,开始东归。然而,一场突来的狂风席卷印度洋。船上的旅客们在摇晃的商船中,四处逃窜。在惊慌中,法显平静端坐在船中,守护着自己的经书。

暴风雨彻底失去了控制,信奉婆罗门的商旅们,认为是这个佛教徒带给商船不幸的厄运,人性的丑恶,笼罩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们商议着要将法显投入大海,平息神明的愤怒。

就在这危机的时刻,一位中国商人挺身而出,保护了法显。

公元412年,东晋义熙八年七月十四日,法显回到了故土。在为跌宕的旅途画上句号后,法显用尽自己生命的最后力量开始书写人生的最后的使命。

同类推荐
  •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赵武松散文选

    《在路上》所收录的散文作品,其关键词无外乎城市、乡村、游历、亲情、感怀、读书、情趣等等,将它们连缀起来,不难发现,这是一本叙述作者多年生活亲历的心情与心灵简史。作者注重内心体验的倾诉,善于发现包涵于平凡生活中美的趣味,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化为个人真实的感悟,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转化成自己的心灵世界。
  •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丐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每一篇作品在词章上都干净、利落,极少疵累之病和雕琢之痕。他的说理散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具有典范意义。《夏丐尊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夏丐尊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热门推荐
  • EXO灿白之命中注定我爱你

    EXO灿白之命中注定我爱你

    这是一部萌系的小甜文,很能满足少女心。剧中以灿白为主线,勋鹿,繁星,开度为副线。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如果有什么写的不好的地方,可以给我提出,尽量改正,但是不可以骂人。
  • TFBOYS之没履行完的诺言

    TFBOYS之没履行完的诺言

    她们是最好的闺蜜,一个是中韩混血,一个是大家闺秀。他们是最好的兄弟,一个是英姿煞爽,一个是高冷男神。‘’以大海为证,我易烊千玺许下诺言,今生今世都不会让王悦离开我的。‘’‘’以大海为证,我王俊凯许下诺言,这一辈子,我都会陪在夏雨晴身边。‘几年后,第三者的插足让他们的感情破裂。雨晴,等我。千玺,我不会离开你的究竟他们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 左家娇女小白兔

    左家娇女小白兔

    从刚工作时自我满足的状态,到经历某些事情以后处心积虑的算着每一步,左娇娇小心翼翼的坐到了公司最大股东的位置,拥有了无数以前不敢想象的东西,她始终坚定的认为:名和利,才能让人快乐。爱是什么?爱什么都不是。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乱尘剑雪

    乱尘剑雪

    神州大陆,浩瀚无垠,乱世降临,红尘过客,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少年重生,不得不提起手中剑,杀一条血路,踏出一条大道,这是剑与剑纷争的时代,唯有握紧手中剑,才能问鼎九霄!
  • 千年祸害:哎呀你别闹

    千年祸害:哎呀你别闹

    千年前她是一只狐妖,被不可一世的魔王救下。她爱了他一千五百年,等了他五百年。他不懂人情世故,情丝再生。千年后轮回去寻她,她却早已心死。既然你不再在乎我,那么就换我来守护你吧!
  • 探索苍穹之美蓝幻想

    探索苍穹之美蓝幻想

    从远古时期就对头上的这片天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我们总是仰望苍穹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孤独,我们是否是这个茫茫的宇宙当中的孤儿?如果不是那么是不是有一颗跟地球一样的蓝色星球存在?如果这颗星球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人类将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现这颗星球?如果发现了这颗星球那么这颗星球上是否有跟人类一样的高等智慧生物的存在?如果有的话他们跟人类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的话那么有什么不同呢?作为一名普通的人类我无从得知,但是我的思想却让我不断的幻想
  • 还魂缘

    还魂缘

    滚滚红尘名利场,叩门一入七情殇。长路漫漫多无奈,众生随流命无常。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有多少人丢弃了情义,有多少人抛掉了骄傲、放下了尊严,又有多少人失去了人性、握住了屠刀…………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那肮脏的“名利”二字。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命运强迫众生作出不愿作的选择,无数人主动或被动地改变、放弃、妥协,到最后变得认命、麻木、无所谓,失去曾经的赤诚,让心灵和污浊混淆。叹老天的不公,恨命运的多变,又有哪些人能守住本心,在命运这条江河中,逆流而上,在红尘这个大染缸里不被浸染。
  • 仙元醒世诀

    仙元醒世诀

    天元大陆灵气匮乏,一日天降大球撞向大陆,顷刻之间山林原野跌宕起伏,火光四射天崩地裂,高山群林之间夷为平地…………事后一年,天元大陆混乱不断,皆因一本“仙元醒世诀”。天元大陆武者死伤无数,开创了天元大陆几千年来最混乱的时刻。一名乞丐父母双亡,一次逃亡时,得到了这本奇书,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 禁花抚月

    禁花抚月

    水中月,镜中花,都是折射出的真实景象,当触摸水月镜花时,水中的月,镜中的花都变成为触摸真实的景象时,那又将是一中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