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以“兄终弟及”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式继承皇位,为了避免众臣的闲议,他极力表现出一个皇帝的“慷慨”。
宋太宗即位后,便把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提拔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由于赵光义自己便是以开封尹之衔继承帝位,故而此举颇有立弟弟为皇储的意味。宋太祖的两个儿子也得到优待,赵德昭任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阴差阳错没能当上皇帝的赵德芳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仅如此,宋太宗把赵匡胤、赵廷美的子女与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都称为皇子皇女,这也暗示赵德昭、赵德芳仍然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表示上看,宋太宗没有食言,他严格遵守对孝章皇后所做出的“共保富贵”的承诺。可是,从性格上说,宋太宗真的不是豁达之人,至少与他的哥哥相比,他心胸明显要狭隘得多。一个例子,宋太祖容得下南唐后主李煜,可是宋太宗即位没多久,就毒死这位构不成任何威胁的亡国之君。
还记得当初孝章皇后那句恐惧万分的话吗?——“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给官家了。”她是否杞人忧天呢?还真不是。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北征辽国,赵德昭随行。
有一天夜里,辽军偷袭,宋兵营大乱,皇帝不知去向。这时,有一批军官,或许是出于忧心,或许是出于阴谋,打算拥立赵德昭为皇帝。若是把黄袍披到赵德昭身上,那几乎就是“陈桥兵变”的翻版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宋太宗回营了,拥立新皇帝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这件事令宋太宗内心充满狐疑。要知道他乃是当年陈桥兵变的参与者,他不相信有人能抵御住黄袍加身时的诱惑。从这一夜起,皇帝对侄儿赵德昭已经不信任了。
伐辽之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失败令宋太宗很沮丧,他迟迟不对战场上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当时很多将士对此颇有微词,人心浮动。赵德昭为平息众怨,亲自入宫向太宗皇帝进谏,建议早日论功行赏。岂料这一进言,竟然令宋太宗勃然大怒,他带着讥讽的语气训斥说:“等你当了皇帝,再来论功行赏也不迟!”
这一句话,无疑有弦外之音,你赵德昭,不就是想当皇帝嘛。
语言不是刀,有时却比刀更锋利。
赵德昭的心猛然一沉,如同置身于冰窖之中,恐惧如癌细胞扩散全身。当他回到王府时,神情恍惚,忽然问左右:“你们带刀了吗?”左右侍者一听,都觉得不对劲,便说道:“宫府之中,不敢带刀。”赵德昭也不多问,他走进茶酒阁,把门反锁了。他记得茶酒阁有一把刀,很小的刀,削水果用的,但是够了,因为小刀,同样可以致人于死地。
当侍从破门而入时,赵德昭已经倒在血泊之中了,他自杀身亡了,时年二十九岁。宋太宗不失时宜地作秀一番,他扑在赵德昭的尸体上,抚尸大哭道:“痴儿,何至于此?”
有人会问,赵德昭是不是过于敏感呢?皇帝不过就是斥责了一句,犯得着自杀身亡吗?可是我要说,他其实并非神经过敏,而是看清了事实。自杀,至少死得明明白白,至少犯不着夜夜惊魂。
相比之下,赵德芳就死得不明不白了。
赵德芳死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即赵德昭死后两年。与父亲一样,他也死得莫名其妙,死时年仅二十三岁。对于养尊处优的皇子来说,二十三岁意外死去,这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历史学家们多怀疑赵德芳之死,与宋太宗有着直接的关系。倘若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被毒药毒杀于睡梦之中,那么赵德芳也完全可能是被毒杀,只是他的死所受到关注度远远不及父亲宋太祖。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先后死了。这证明了宋太宗上台前信誓旦旦的“共保富贵”不过是忽悠人的把戏罢了。宋太祖的两个儿子,已经被淘汰出局了,那么小弟弟赵廷美呢?他真的有机会成为皇帝的接班人吗?
宋太宗与宋太祖一样,迟迟没有正式立太子,但是在大家看来,其弟赵廷美应该是接班人。难道宋朝真的要改变父子相统的传统吗?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想把继承权交给儿子呢?可是宋太宗实有难言的苦衷。若他非要把皇位传给儿子,那么如何解释他继承哥哥的皇位,却不向下传给弟弟呢?
赵廷美起初也心安理得,自以为接班人非自己莫属。可是当赵德昭、赵德芳兄弟相后毙命后,他开始变得不安了。作为开封尹,他也有自己的一帮势力,他与执掌中枢大权的宰相卢多逊来往甚密,势力不可小觑。可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宋太宗要拿他开刀了。
皇帝自然不必亲自出马,自有一班察言观色的人揣测圣意,替皇上办事,替自己升官发财。柴禹锡是宋太宗早年的幕僚,他揣准皇帝心思,便告发赵廷美“将有阴谋窃发”。这种告密,绝属空穴来风,注意哦,他不是发现赵廷美的“阴谋”,而是说他“将有阴谋”。——现在没有,但未来有。
无凭无据,如何能扳倒开封尹赵廷美呢?
宋太宗想起一个人了,他就是大宋开国名臣赵普。
说起赵普,那是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事件中,都活跃着赵普的身影。在宋太祖时代,赵普当了十年宰相,后来干了一些非法勾当,阴沟里翻船,被贬出朝京师,担任河阳节度使。宋太宗即位后,赵普回到京师,当了太子太保,但没什么实权,又受到政敌卢多逊的处处掣肘,令他郁郁不得志。
赵普与卢多逊是政敌,而卢多逊与赵廷美是盟友,那么岂不是可以利用赵普这个老臣,来对付赵廷美、卢多逊吗?想到这里,宋太宗赶紧召赵普前来,给他看了柴禹锡关于赵廷美“将有阴谋”的密奏,并询问他的意见。
精明过人的赵普马上意识到,自己重出江湖的机会来了。他马上向皇帝提出:“只要我能进入中枢,就能查出他们的奸变阴谋。”这是向宋太宗讨要权力,皇帝并没有马上答应。这天晚上,赵普上了一道密奏,道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声称他手上有一份“金匮之盟”,乃是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母亲)临终前的遗命。这个遗命,就是要宋太祖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令人惊讶的是,这份“金匮之盟”的存在,只有赵普一人知道。
我们来看看赵普是怎么解释的。
那是在大宋开国不久的建隆二年(961),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病重,眼看快不行了,便召太祖及赵普前来。杜太后问赵匡胤说:“你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回答说:“这都是祖先与太后积福的结果。”
杜太后身体虚弱,思维却颇清醒,说道:“不对。你能得天下,乃是因为周世宗把皇位传给幼子。假若大周由年长的人来统治,你是没有机会的。因此,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就应当把帝位传给你弟弟,这才是国家之福。”赵匡胤听了后跪着说:“我怎敢不听太后的教诲呢?”于是太后吩咐赵普拿来笔墨,写成誓书,藏在金匮(就是金柜)之中,故而又称为“金匮之盟”。
以赵普的说法,这份“金匮之盟”签订时,只有他与杜太后、宋太祖三人在场。如今杜太后、宋太祖都去世了,他就成了唯一的知情人。那么这份文书在哪里呢?赵普说,就藏在宫中,秘无人知。
既然赵普是密书的唯一知情人,为何在太宗皇帝登基时,他不掏出这份盟书呢?为何要在七年之后,才向皇帝泄露这个秘密呢?考虑到赵普这个人老奸巨猾,善于权谋,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纸盟书的真实性。不管这份太后遗嘱是不是伪造的,赵普在这个时候抛出来,用意何在呢?
很明显,赵普是要与皇帝做一个交换。
他知道宋太宗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皇位的得来并不合法,既没有太祖皇帝的遗诏,也破坏了“父子相传”的继位传统。如今赵普突然抬出杜太后的遗诏,并且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宋太祖百年后,由弟弟赵光义来继承皇位。这份“金匮之盟”,不管是真或是假,宋太宗都非常需要。有了这个护身符,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宣称,自己皇位的得来,乃是完全合法的。
当了七年的皇帝后,宋太宗终于觉得扬眉吐气了。在此之前,他不得不面对着各种置疑的压力,以至于不得不表面上假装把赵廷美当作接班人,以堵众人之口。如今,有了赵普所谓的“金匮之盟”,皇帝可以用太后遗诏回击各种流言蜚语,他不再是一个来路可疑的皇帝,而是杜太后与太祖皇帝所认可的帝国合法接班人。
赵普为皇帝洗去了篡位的恶名,皇帝则重新将他提拔为帝国宰相。
这就是交换的结果,各得其所。
当然,宋太宗之所以与赵普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还有另一个原因。宋太宗有一日特地拜访赵普,向他询问接班人的事宜。赵普的回答可有些不客气:“太祖已是犯错,陛下岂可再犯错呢?”言下之意,赵普认为弟弟继承哥哥的皇位,这是不对的。宋太祖没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已是犯错,宋太宗怎么能一错再错呢?
赵普重掌大权,矛头直指皇储赵廷美。据史书记载:“(赵)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有皇帝当他的后台,赵廷美的命运已是可想而知。
次年(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三月,赵普终于找到机会了。皇帝正打算泛舟前往新建成的金明池水心殿,这时就有人告密了,说赵廷美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搞政变。真的有这么回事吗?这恐怕只是赵普瞎编的一个故事罢了。但是没关系,宋太宗利用这个借口,把赵廷美的开封尹一职给撤了,调任西京留守,这无疑就是宣布取消他继承人的身份。
紧接着,大规模的清算开始了。
左卫将军陈从信、禁军列校范廷召等人,被指控与赵廷美勾结并私下收受其贿赂。同时,赵普的政治死敌卢多逊被指控与赵廷美勾结图谋不轨,被逮捕入狱。同时被逮捕的还有赵廷美府中的一帮官吏。
作为皇弟的赵廷美究竟是否有谋反的举动呢?
官方正史一口咬定赵廷美有谋反事实,可是究竟他有什么计划,做过什么,一概都没有记载。朝廷给赵廷美及卢多逊扣的罪名是“顾望咒诅,大逆不道”,从这个罪名来看,也仅仅看得出赵廷美、卢多逊等人对宋太宗有所不满,发发牢骚罢了。但是在赵普的怂恿下,朝廷七十四位重臣上书皇帝,要求判处赵廷美、卢多逊死刑,“以正刑章”。
这时宋太宗倒站出来充当好人,他格外开恩,赦免赵廷美与卢多逊的死罪。至于赵廷美、卢多逊的手下涉案官吏,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一概处死。卢多逊被流放崖州,赵廷美则遣往西京。
西京就是洛阳,这也是一个大都市,赵廷美待在洛阳,赵普仍然不放心。他再施诡计,指使人上书皇帝,称赵廷美非但不悔过自新,还心有怨言,应该把他迁徒到更偏远的地方。宋太宗把亲弟弟再贬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湖北房县)。虽然宋太宗并没有杀死弟弟,但赵廷美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两年后,郁郁成疾的赵廷美死于房州,可以说,他是被哥哥赵光义逼死的。
权力之下,父子情尚不可靠,何况兄弟情。
清洗赵廷美、卢多逊后,宋太宗终于在接班人一事上扫清了障碍,从今往后,他的子孙将统治这个国家。在消灭赵廷美集团一事上,赵普是立下赫赫大功,同时他还以“金匮之盟”确保宋太宗政权的合法性。可是赵普虽然老奸巨猾,却仍不免只是宋太宗利用的对象。赵廷美案发后第二年,即公元983年,失去利用价值的赵普又一次被免相。
宋太宗是有雄心壮志的,不想生存在哥哥的阴影下,他要建立伟大的功业,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
他有这个能力吗?
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