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900000022

第22章 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2)

叙得虽相当详细,但显然使用着小说家的笔法,茅焦所说的话也不过把《史记》的文句略略扩充了一下而已。照那样的说话,不仅不能说动秦始皇,而且反会激怒他的。什么“假父”,什么“两弟”,秦始皇受得了吗?故尔像这样写小说,也是蹩脚的小说。我们如细心地从嫪、吕两氏的消涨以及前后事实的脉络来推测,茅焦所以解说于秦始皇的,一定是替太后与嫪氏洗刷,而对于吕氏加以中伤。这是很容易的,便是说要吕氏才有篡夺的野心,而太后与嫪氏是忠于王室的人。要这样说,才能够转得过始皇的意念,而始皇的意念也就正转了,故尔迎回太后,即逐出不韦,而且还大下逐客令。直至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其宾客数千人窃葬于洛阳北芒山,“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而到了秋天来,则“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如没有对立相克,这事实的错综是无法说明的。特惜茅焦之说,内容失传,谅亦无法传于外,太史公只是信笔敷衍而已。

但要说吕不韦有篡夺的野心,有什么根据可以赢得始皇的相信呢?有的,这根据就在一部《吕氏春秋》。我们请研究《吕氏春秋》吧,从那儿你可能知道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冲突,就在思想上已经是怎么也不能解的一个死结。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县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本传)

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汉书·艺文志》)

《吕氏春秋》这部书到现在还存在,虽然次第已经改变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内容也略略有些夺佚或错简。这书是在一定的计划下编成的。《十二纪》每纪各五篇,尾上附一篇《序意》。《八览》每览应该是八篇,但开首的《有始览》只有七篇,可知定然脱落了一篇。《序意篇》也系残文,题名下标注“一作《廉孝》”,则《有始览》所夺的一篇或许怕就是“《廉孝》”。《六论》每论各六篇。以上合共一百六十篇,论理是应该有一百六十一篇的。古人著书,序文照例在书后,《序意》虽在《十二纪》之后,但就全书看来,《十二纪》应该依着《史记》的序列,是在《八览》、《六论》之后的。

吕氏辑成这部书的年代,《序意篇》里面表示得很明白,便是“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云云。“维秦八年”就是秦始皇八年,先秦列国纪年,在金文中每每有这样的例子,如越国的《者钟》称“隹越十有九年”,《鄀公钟》称“隹鄀正二月”,《鄀公平侯盂》称“隹鄀八月”,《邓伯氏鼎》称“隹邓八月”,《邓公簋》称“隹邓九月”之类。前人不明此例,又以涒滩之岁与后世甲子纪年之逆推不合,遂多立异说,或以为“八”乃六或四之讹,又或以为乃统庄襄王而言,都是削足就履之论。古人太岁纪年乃依实际天象而得,与后世甲子并不一贯,即此也就是证明。今要破此证明而求其一贯,那真是以不狂为狂了。

成书于八年,草创或当在六七年时。在这时候,内则始皇已近成人,而嫪氏势力日益膨大,外则六国日见衰颓,天下将趋于一统。吕氏在这时候纂成这一部书,综合百家九流,畅论天地人物,决不会仅如司马迁所说,只是出于想同列国的四公子比赛比赛的那种虚荣心理的。这书在《汉书·艺文志》被列于“杂家”,而“杂家”中的各书事实上要以本书为代表作,所谓“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正好是对于这部书的批评。“杂”之为名无疑是有点恶意的。这书不仅在思想上兼收并蓄,表现得“杂”,就是在文字结构上也每每饤泄沓,表现得“杂”。因为篇数有一定的限制,各篇的长短也约略相等,于是便有好些篇目明明是勉强凑成,或把一篇割裂为数篇(此例甚多),或把同一内容改头换面而重出(例如《应同》与《召类》,《务大》与《谕大》,《去尤》与《去囿》),因而全书的体裁,在编制上实在也相当拙劣的。然而这书却含有极大的政治上的意义,也含有极高的文化史上的价值;向来的学者似乎还不曾充分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注意,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因为奴隶制度解纽了,知识下移,民权上涨,大家正想求得一条新的韧带,以作为新社会的纲领。儒、墨先起,黄老继之,更进而有名、法、纵横、阴阳、兵、农,各执一端,各持一术,欲竞售于世,因而互相斗争,入主出奴,是丹非素。即在本书中对于这种情势也有叙述: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不二》)。故反以相非,反以相是。其所非方其所是也,其所是方其所非也,是非未定而喜怒斗争反为因矣。吾不非斗,不非争,而非所以斗,所以争。故凡斗争者是非已定之用也。今多不先定其是非而先疾斗争,此惑之大者(《安死》,据卢文弨校,二文当衔接)。

像这样对立争持的局势,在做《庄子·天下篇》的人便抱的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而在吕氏则企图:“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不二》)。

特别是儒、墨,在当时是斗争得最剧烈的两派,差不多彼此之间是不以人相看待的,诚如本书所说:“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下贤》)。然而吕氏却竟把它们兼合了,书中单是以孔、墨对举的辞例便一共有十一处(《当染》、《尊师》、《不侵》、《谕大》、《慎大》、《顺说》、《贵因》、《高义》、《博志》、《有度》、《务大》诸篇)。给予了这两位大师及其徒属以同等的尊敬,这决不是儒、墨两家自动地所能办得到的事,也不是道家所取的那种“二者交讥”的态度(只《有度》一例多少露此痕迹,盖刊落未尽者,说详下)。

其次,它对于各家虽然兼收并蓄,但却有一定的标准。主要的是对于儒家、道家采取尽量摄取的态度,而对于墨家、法家则出以批判。这是最值得注意的本书的一个原则,也可以说是吕不韦这位古人作为政治家或文化批评家的生命。而且我们还要知道,他是在秦国做丞相,在秦国著书的人,在秦国要批判墨家、法家,与在秦国要推尊儒家、道家,在这行为本身已经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秦法自商鞅以来便采取了法家的精神,而自惠王以来又渗入了墨家的主张。墨家巨子的腹是惠王的“先生”,唐姑果是惠王的亲信,还有田鸠、谢子这些墨者都曾先后在惠王时代入秦,故秦自惠王时已有墨,而在昭王时却还没有儒。

荀卿,先秦儒家最后的这一位大师,在昭王时曾入秦,昭王见他时开口便说:“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儒效》)。昭王的丞相应侯范睢问荀卿“入秦何见”?荀子答应他:山川形势胜,民风纯朴,百吏忠实服务,士大夫不朋党比周,朝事无留滞,然而说不上王道,其原因就是“无儒”(《荀子·强国》)。这可见在昭王时儒术还没有入秦,而道家是更无用论了。

惠王享国二十八年,武王继之,仅四年而没,昭王继之,在位凡五十六年。荀子游秦当在四一年范睢为相以后、五二年蔡泽代范睢为相以前,或者与吕不韦的初入秦是约略同时的吧。墨术入秦后已七八十年而秦尚“无儒”,这是事实。而在这“无儒”的秦国,仅仅十年之后,吕不韦却把大量的儒者输入了,这却也是事实。这个事实在论吕不韦的为人和政见上是必需注意的。

把这些主要的关键弄明白了之后我们再去读《吕氏春秋》,你可以发觉着它并不“杂”,它是有一定的权衡,有严正的去取。在大体上它是折衷着道家与儒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尊重理性,而对于墨家的宗教思想是摒弃的。它采取着道家的卫生的教条,遵守着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论,行夏时,重德政,隆礼乐,敦诗书,而反对着墨家的非乐非攻,法家的严刑峻罚,名家的诡辩苟察。它主张君主无为,并鼓吹着儒家的禅让说,和“传子孙,业万世”的观念根本不相容。我们了解了这些,再去读《吕氏春秋》,你可以发觉它的每一篇每一节差不多都是和秦国的政治传统相反对,尤其是和秦始皇后来的政见与作风作正面的冲突。

吕不韦可以说是秦始皇的死对头,秦始皇要除掉他是理所当然而亦势所必然。他既要除掉吕氏,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体贴意旨,替吕氏的反对党太后与嫪氏说话的人,如茅焦,难道还不晓得利用这种思想的冲突,作为挑拨离间的工具吗?茅焦或许不必就是太后党,但他是“齐人”,他要对敌国的君臣离间,他要中伤吕不韦,在他或许也就如魏国的“或人”那样,正是出于忠于祖国的政略。又看秦始皇对于吕不韦的弹压,终不像对于嫪氏那样放手,也足以证明他自己是有些顾忌。那么,凡在吕不韦名下的一些污秽事迹,我们是不能无条件地认为真正的史实的。

折衷着道家与儒家的那种宇宙观和人生观是怎样的呢?它是认为宇宙万物出于一元,这个一元叫作“太一”,又叫作“道”,更素朴一点的时候便叫作“精气”。由这浑沌的一元而判生天地,便分阴分阳;由这对立的阴阳两气的推移而生出变化,便有万事万物出现。一既生万,万复归于一,循回返复,无有终穷。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

你看,这“太一”,岂不就是《易传》上的太极?《易传》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分阴分阳,递用柔刚”,和这儿的话不正是大同小异?注重变化,所谓“剥极必复,复极反剥”,不也和这儿有同一的声息?但这“太一”却本是“道”的别名: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大乐》)

这不又纯全是道家的口吻?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一〕”(《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道”,这“太一”,究竟是什么?是观念,还是实体,从这些文句中判断不出。看情形,似乎就是别的篇章中所说的“精气”。

天道圆,地道方。……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圜道》)

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良)。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尽数》)

这和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或者“夜气”,显然又有一脉的相通了。写这些字句的人显然在做诗,他在这些观念中感受着高度的陶醉,他的精神在随着宇宙的盈虚而波动,随着精气的上下而抑扬,他在宇宙万汇中显然是看出了音乐。

这些文辞明显地是把儒家与道家折衷了。但是从这里我们仍然只看得出变化,看不出进化,宇宙万物只是在那儿兜圈子。这兜圈子的观念表现得更具体点的,是它采取了五行生胜与五德终始的说法,这表现在《十二月纪》和《荡兵》、《应同》诸篇。

《十二月纪》同于《礼记》中的《月令》、《淮南鸿烈》中的《时则》,《逸周书》中也有这一篇,这论理不是吕氏门下所撰录,但不能出于战国以前。在这里已经采用着石申(战国时魏人)二十八宿的完整系统,而渗透着五行相生的配合。

这里中央土一项是为吕氏所没有的,依《礼记·月令》补。五性与五事只《孟夏纪》有“礼”与“视”,其他据别种资料补入。五兵据《管子·幼官篇》补入。《管》书无矢,《易》言“金矢”“黄矢”故据补。

同类推荐
  • 张岱集

    张岱集

    《张岱集(修订版)》为绝世散文家张岱的佳作选集,其内容包括《西湖十景》《蝶恋花(山水精神莺燕喜)》《葑门荷宕》《小青佛舍》《伍公祠》等。张岱散文广汲市民文化和通俗文艺的丰富养料,既雅且俗,亦庄亦谐,洋溢着十七世纪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热门推荐
  • 无上圣灵

    无上圣灵

    灵荒大陆,传闻上古时期存在无数巨灵;巨灵者,天地精华,翻江倒海,指天覆地,威力无匹!少年天纵奇才,却因血脉魔咒而境界倒退,后得圣灵授艺,学无上功法,至无上大道!人、兽、魔、妖;蛮、仙、神、佛!大道之上,无上巨灵!
  • 吸血鬼恋人:殿下别咬我

    吸血鬼恋人:殿下别咬我

    她只是好奇那座被人们称为“鬼屋”的房子长啥样,可谁也没想到,那里面竟然住了5位帅气的吸血鬼,可偏偏就她慕北北碰到了,更可怕的是竟然又与吸血鬼校草同在一个学校。在不安与恐怖之中,慕北北的悲催的校园生活开始了,与这五位帅气的吸血鬼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慕北北,以后要哭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慕北北,你不需要听任何人的话,除了我。”哎呀,一不下心落入了恶魔的魔爪。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她喜欢呀……
  • 夜若离萧歌

    夜若离萧歌

    【弃坑误点】一世倾城,双双对对;冷月如霜,银丝苍茫;桃花树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当年,错过;来世,终不负你
  • 地府归来

    地府归来

    学渣小子偶得阎王传承,绝美校花深夜敲开房门……“定人生死、执掌轮回!这一世,我为在世阎王!”——邓九灵
  • 见鬼异事录

    见鬼异事录

    如果你能看到鬼,你会有什么感觉?水底的水鬼,满怀怨气的地缚灵,还有镜子中的恶魔。他们无时无刻的在虎视眈眈的瞧着你们,趁你们稍微不注意,便会被吞嗤其中。安茉从小就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她的生活将会不普通。她看见的,遇上的,仿佛都是厄运……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个驱魔人,虽然这个驱魔人有些奇怪,有些凶,有些视财如命。但是却会在她陷入危险之中全心全力救她的人,会在她难过的时候偷偷哄她开心的人。这个世界上,安茉觉得没有谁比他对她更好,没有谁能代替的了他给安茉那独一无二的安全感。
  • 石仓

    石仓

    杨根善是个拐脚儿,他娶了个小自己十八岁的哑巴女人,偏远的石仓山小村炸开了窝,各种评说闲话四处而起.....杨根善的弟弟叫杨根孝,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画人民币严打坐了牢,后来却成了大画家出了名,五十六岁他提出要娶小她十多岁的学生......杨根善的妹妹叫杨根娣,辣子嘴豆腐心,年轻的时候一直反对老大杨根善娶哑巴女人的事,自己嫁了个市保卫科干部,谁知患了病。回归自然,感受那段属于父母的爱情,请关注石仓,谢谢。
  • 对着世界说爱你

    对着世界说爱你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经历了许多困难,终于走到了一起,他却不曾对她说过一句‘我爱你’那年,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当着电视机前所有的人对她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从没说过那三个字吗,那是因为,我要留到最重要的日子,对着全世界说‘我爱你’!
  • 有一种帅能当饭吃

    有一种帅能当饭吃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大明星,她们只是普通人家的小女孩。一次偶然的相遇,从他们从心中萌生出小小爱的种子。于是,一场不可能的爱情开始了。
  • 霸道校草:我比想象中更爱你

    霸道校草:我比想象中更爱你

    她,一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他,一个天生高冷的霸道校草,直至他遇到了她..........
  • 逆世杀神

    逆世杀神

    天武大陆,无数大轮回前诸神轮回,上古大帝转世重修,无上天尊留下传承的不朽传承都在同一大轮回出现,是巧合还是惊天谋划……然而一个在远古战场由滔天杀伐之气凝聚的绝世杀体,被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无天的灵魂入住后,一代杀神的诞生引起天武大陆的动荡,打乱了诸多神魔,上古大帝,无上天尊等诸多大道至尊强者的谋划......堪破大道,杀入轮回,百世重修,滔天阴谋,只为让你的重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