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非常大张旗鼓的接待了刘备。而刘备的眼神中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当刘备还在流浪的时候,公孙瓒已经成了都亭候,统领幽州兵的实力派人物。而他这么夸张的接待刘备,朝廷早就知道了,但也不好说些什么。公孙瓒见势,趁热打火,上书请求朝廷封官给刘备。朝廷见刘备背后竟然还有公孙瓒这层关系,也就给刘备了个别部司马的官。
刘备这个官,表面上是朝廷封的,实际上是董卓封的(当时董卓已经控制了整个朝廷)。董卓想要得民心,所以勉强给刘备混了个别部司马的官。
虽说官不大,但刘备还是很认真地去做:帮公孙瓒操练步兵与袁绍对抗。这时,他的老同学早已同河北大元帅袁绍展开对抗。袁绍起初很是狂傲,根本不把公孙瓒放在眼里,结果巨马水之战惨败于公孙瓒,丢了青州平原。这时袁绍才开始用心了。公孙瓒这也抽不出人手管理平原,就命令刘备前去当任平原县令。后来因为干得不错,被升任为平原相。
刘备非常认真的干,感动了平原的老百姓,但有一个人对刘备非常不满,甚至做出了出格之举。据《三国志》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制,语之而去。”
这投话的意识就是:郡中人刘平一向看不起刘备,以受他的管辖而感到耻辱,派人刺杀他。刺客不忍心杀了刘备,于是把这件事告诉刘备后走了。
这段话表现出了刘备在事业上的成功深受人们的爱戴,也注定了刘备的字一一玄德的产生。
虽然刘备深得民心,但他的同学一一公孙瓒,却在暴君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公孙瓒杀了刘氏宗族的仁德之君一一刘虞。这件事给刘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公孙瓒。与他同时离开的,还有一个人。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
刘备刚见到赵云就对他十分敬佩,赵云也对刘备十分尊敬。他们交成了好朋友。所以刘备打算走,赵云也打算走了。他们在分离前,都很舍不得。
刘备向公孙瓒要了三千兵马,便打算离开。作为同学,公孙瓒也不好说什么,任由刘备去了。
刘备走后,公孙瓒被袁绍大败于幽州。公孙瓒自刎。
恶噩传来,刘备哭了,毕竟公孙瓒帮助过他。
就在他哭的同时,一员大将找到了他。
这员大将叫太史慈,他既不是来投靠刘备的,也不是来杀他的,而是来求助的。
原来,黄巾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但各个地方还是有残余部队的,比如孔融管辖的北海郡。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儒学教授,在北海郡中创立多所学校,推崇儒家思想,这一方面他有种。
但在武这一方面,他实在是失败。黄巾军时常来北海抢些东西,有几次甚至想攻城,要不是前来投靠他的大将太史慈勇猛,北海早被踏成肉泥了。
这一次,黄巾军围城了,城内虽然有粮草,可以供上十年余,但这么围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孔融决定派大将太史慈前去寻找人求助。而对刘备,他也有所耳闻,所以他决定找刘备。
而刘备得知后,欣喜若狂,大呼:“孔北海焉知世上有刘玄徳乎?”二话不说,倾主力三千,杀奔北海。
黄巾贼目见有援军,担心两下夹攻,于是便撤了,孔融开城迎接刘备,表彰刘备为大英雄。
这下,刘备的民心暴涨,天下都知道有一种专门帮助别人的部门一一刘备军团
刘备尝到甜头了,但他的屁股还没坐热,又一个人向刘备放出了求救信号。这个可怜的人便是时任大汉帝国徐州牧一一陶谦。
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人。
中平五年(188)冬十月,他升任徐州牧,之前他是幽州刺史。
至于陶谦因何而求救于刘备,这还得怪他的手下一一张闿。
当初,曹操为了把他的老爸曹嵩与老弟曹德等接到兖州来,就让陶谦派人去接。陶谦命张闿去接应。没想到这个张闿无比喜欢金钱,他见到曹氏家产时,起了邪念。
第二天,曹操一家全部被杀害,财产全没了。张闿干的。
曹操得知这件事后,便把火全发到陶谦身上。他起兵攻打徐州,所到之处,屠城。
第一次攻打屠杀后,曹操没了粮食,撤了回去,带够了军粮,又杀了回来。
陶谦无语了,他找来了救兵田楷,但二打一还不是对手。
陶谦急了。再这么下去,自己的小命就得完完。
于是他向刘备发出了求助。
这时,曹操已经杀到郯城了。
郯城是徐州东海郡的一块不大的城池,虽说不大,但若丢此城,徐州危在旦夕。
刘备毫不犹豫的率领军队杀奔徐州。但是,三军战曹操,仍然不是对手。
陶谦绝望了,刘备也绝望了,但这时,曹操却撤兵了。
是吕布,他与陈宫(曹操原手下)进攻曹操大本营兖州,很快便攻下了一半,只有荀彧与程昱镇守的鄄城、东阿、范县尚未失守。而曹操的心腹大将一一曹仁,则与吕布苦战无法取胜。
曹操傻眼了,刚要搞定徐州,兖州就出事了。于是,撤兵。
曹操这一撤,让刘备捡了个大英雄的便宜,还被拜为广豫州牧。
刘备三十四岁时,陶谦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他的别驾糜竺求见,问他谁可以接任徐州牧,陶谦说出了刘备的名字,然后撒手而去,终年六十三岁。
刘备在糜竺等人的拥护下接过了沉甸甸的徐州牧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