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800000014

第14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5)

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积精”可以“全神”,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说明精气足才能使神的活动健全。《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血气精微是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因为精神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来供应,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神志不宁,外表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三)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从本原上说,神生于形,但从作用上说,神又主宰形,形与神的对立统一,便形成了人体生命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只有血气、五脏、精神、魂魄毕具,才会表现出生命力,才会是一个活体的人。同篇又说:“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明确指出了死亡的概念就是形神分离。张景岳在《类经》中,进一步阐发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他说:“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形神俱备,乃为全体”。可见,人体生命运动的特征,即是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的总体概括。

人生的生命活动是十分复杂的,以物质、能量代谢为特征的脏腑功能活动,和以脏腑的生理活动相应的高级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感等)的协调统一,是在“心神”主导作用下完成的。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并不是人类情绪变化的唯一刺激因素。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样可以引起情绪发生相应变化。如四时更迭、月廓圆缺、颜色、声音、气味、食物等,都可作用于人体,使之发生情绪改变,进而影响人体生理活动。这说明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是随时随地互相转化,相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形神合一”的生命观的具体内容,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长期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且为现代科学进一步研究生命的本质,提供了可贵的线索。

二、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一)守神全形

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观是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清静养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和情畅志,协调七情活动,使之平和无过极。②四气调神: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变调节精神,使精神活动与五脏四时阴阳关系相协调。③气功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④节欲养神:虽说性欲乃阴阳自然之道,但过度则伤精耗神、节欲可保精全神。⑤修性怡神: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雕刻、种花、集邮、垂钓、旅游等,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总之,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以及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二)保形全神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因此,保养形体是非常重要的。张景岳说:“形伤则神气为之消。”“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这很着重强调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体衰亡,生命便可告终。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人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形”重在保养精血,《景岳全书》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者,要滋养精血。可用药物及饮食调养,以保养形体。此外,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保养身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避其外邪、坚持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养神和养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要同时进行。“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论指导下,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第六节 动静互涵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阴阳相互对应的作用,在阴阳交错的往来中,阴退阳进,阳隐阴显,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王夫之《周易外传》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中医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阴阳互涵互根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是生命活动的要谛。《思问录》谓:“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又《张子正蒙注》说:“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这就是说“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所以王夫之又说:“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遂于动而不返,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神也。”(《张子正蒙注》)只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朱熹亦明确指出:“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代哲学认为,既无绝对之静,亦无绝对之动。“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

二、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事物在平衡、安静状态下,其内部运动变化并未停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要破坏而呈现出新的生灭变化。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里清楚论述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生命活动也正是合理地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周述官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体的动静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从生理而言,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形属阴主静,代表物质结构,是生命的基础;气属阳主动,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就具体的脏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属火,主动:肾属水,主静。只有“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状态。实际上,人体有关饮食的吸收、运化、水液的环流代谢、气血的循环贯注、化物的传导排泄,其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等,都是在机体内脏功能动静协调之下完成的。因此,保持适当的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促进和提高机体内部的“吐故纳新”的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从病理而讲,不论是“六淫”所伤,还是“七情”所致的病理变化,都是因为人体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发生障碍,导致体内阴阳动静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但并不表明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方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他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对古代养生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养生方法上虽然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静以养神

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由于“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故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万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赋于“静神”新的内容。他说:“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曹氏对“静神”的解释使清静养神思想前进了一大步。“静神”实指精神专一,屏除杂念及神用不过。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大有益处。但心动太过,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内守,则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病变。静神养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欲、调摄情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等。就以练静功而言,其健身机制却体现出“由动入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习练静功有益于精神内守,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

(二)动以养形

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所以,《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儒门事亲》)。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华佗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长寿。动形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等,以动形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三)动静适宜

《类经附翼·医易》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同类推荐
  •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婴幼儿从母体内一个几乎完全清洁的环境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将要面临着一个受到污染的环境,他们娇嫩的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让他们远离疾病,拥有健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帮助父母掌握婴幼儿饮食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对抗婴幼儿疾病,我们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多种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饮食疗法,以便年轻的父母养育出更健康聪明的宝贝。
  • 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对养生而言,每一个时辰都可以开始你的健康之行,终点不在时辰,而在生命的结束。我们与时间同行!千百年来,先民经历了无数病痛,经过反复的尝试验证,得到的经验,规律,教训衍化出非常实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养生谚语。从不同的角度,从各个昂面对我们的生活中违背健康的行为给予警示,并提供了如何养生,如何保持健康体魄的参考意见,这是千百年来通用于每个人的健康准则。
  • 家居·健康

    家居·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家居生活从选房址开始、居室选择有讲究、居室装修与健康、警惕居室潜在的污染、家居环境与健康等。
  •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每个女人都爱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紧身衣、高跟鞋、眼影、口红之类的东西。可女人往往又很胆小,不敢面对美丽过后的健康问题。于是,女人开始在高跟鞋和平底靴之间左右摇摆,迟疑不决,放下哪个都舍不得。《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便教给你一些美丽过后的补救秘诀,让你轻松把握美丽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做女人,就要做到美丽——不受伤。《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包括身体、形体、生活三部分,介绍了99个美女健康生活的补救方案,是女性的必备手册,也是男士送给妻子、女友、女儿的贴心礼物。
  • 闹市听“花”开:性心理咨询个案实录(高校青春季)

    闹市听“花”开:性心理咨询个案实录(高校青春季)

    本书实录了笔者十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经手的12个案例。分为同性之爱、忘年之恋、爱之迷茫、情之困境、性之诱惑五个板块,涉及了青年朋友们在爱情、婚姻生活方面一般性心理困惑的咨询。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法大陆的冒险

    魔法大陆的冒险

    奈奈是魔法大陆上的普通又不平凡的火魔法师,她为了帮助全村人脱离诅咒,踏上了冒险之旅。一路上她结识了可以信赖的同伴,在冒险中,她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 最强厨圣

    最强厨圣

    这是90后青年,“孙越”的故事。PS:新书期求收藏,求推荐票票。顺便说下:系统借鉴的美食供应商,勿喷。
  • 乱葬倾城:死后才知动情爱

    乱葬倾城:死后才知动情爱

    世说她拥有女诸葛之才,却钦慕当朝太子,用命去爱,但是太子登基之时,身边却少了那个坐着轮椅,永远张扬自信的笑容的女子——她已身在乱葬岗。怨念太重,命太硬,她借尸还魂,重活一次!这次她牵动天下,终于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兜兜转转,这一世的她,会选择谁?
  • 她的假面

    她的假面

    作为相府三小姐的时候,她看着自己的国家被灭,失望与绝望充刺脑海,却在被俘入他的国时平静地让人可怕,本以为不过如此,再次相见时却不禁被那一身红衣吸引,她,到底有多少副假面,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事情似乎总能让人出乎意料,他期待与她的交锋。
  • 树立优良的个性

    树立优良的个性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
  • 猫大事 冇大事

    猫大事 冇大事

    书中有猫事、厨事、家事、糗事四个部分,作者将养猫、下厨、文身、居家办公、与家人朋友相伴相处等趣事,以行云流水的不羁风格信手拈来,在千字小文中,以小见大,诙谐机智,总有一种适合你!遍地小确幸字字是真心,正是你目前最需要的温情与快乐。配上近百幅原创手绘喵插图,兼具美貌与智慧,把你的喵捧在手心里!
  • 超级无敌训妖师

    超级无敌训妖师

    “无敌也是一种寂寞。”苏扬领着他的亿万精怪大军,在万界战场上,装逼的叹了口气道。
  • 问情九重天

    问情九重天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是不会老的,也不能老!所以,天是无情的!天无情,天上的众神也不许有情!除了天帝……他是天帝身边执掌刑罚的大神,公正无私,铁面无情,连天帝都惧他九分!他却触犯天条,身遭酷刑,被贬下界为鬼,再为人……少年林隐,自幼孤苦,身世成谜,然因祸得福,修玄天心经,得上古神斧,从此开始了一场傲视苍穹、问情九天的逆天之旅……
  • 花开又香

    花开又香

    我喜欢阳光,喜欢它的温暖和明亮。正如你暖暖的一直温馨到我的心底。爱上你就等于爱上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