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9100000002

第2章 千奇百怪话茶史

美丽的传说——“神农尝百草”

在我国古代,民间盛传着关于神农的故事。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尚无“茶”字,曾有人考证,“茶”字就是“茶”字的古体字之一。此外,《尔雅》中亦载有“茶”的古体字“槚”等。据古书记载,神农即神农氏,是生活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氏族部落的首领,他带领部落的人们种百谷,植桑树,从事农业耕作。

为了治疗人们的疾病,神农氏经常寻草药于深山大川之中。传说神农氏有着透明的身体,草药入肚后,药行到何处,药效及治病机制明晰无疑。他每日口尝数种草药,有的含剧毒,使他口干舌燥,五内若焚,每当遇到此种情形,神农氏就找寻茶叶放在口中慢慢咀嚼,其味苦涩而后甜,随之舌底生津,身体诸种不适便逐渐消失,且神志愈发清醒。有一天,神农氏尝了一种草后,肚肠突然一节节断了,而茶叶又找寻不到,于是就断肠而死。

神农氏的传说,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历史的真实性。可以说,神农氏是传说中世界上对茶叶最早发现、认识和利用的第一人,是中国古代农业和医学的创始者。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奉神农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炎帝”。

巴蜀——茶的起源之地

《茶经·一之源》载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最早产于滇、贵、川,那里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肥沃的土壤,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约1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川时期,大部分亚热带作物被冻死,而滇、贵、川特有的温湿地理环境,使这一地域中的许多植物,包括茶树得以幸存下来。据考证,滇、贵、川地域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其中,在滇南勐海县大黑山原始丛林中发现的高达32.12米的野生大茶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茶树。

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茶的传播以滇、贵、川为中心,向外辐射。南迁因气温变暖,则向乔木化、大叶种发展;北迁因气温变寒,则向灌木化、小叶种进化。有人认为,地球上北纬45°以南,南纬30°以北区域内的50多个国家所种植的茶,全部源于滇、贵、川。同时,茶的饮用也最早从滇、贵、川开始。

汉代《华阳国志·巴志》中有确凿的文字记载,曰:“自西汉至晋,二百年间,涪陵、什邡、南安(今剑阁)、武阳皆出名茶。”还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且园有芳翡、香茗。”文字表明,巴蜀地区远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有人工种植的茶园,茶已经是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和朝贡给天子的礼物。

对于茶树的人工种植,虽然文字记载始于周,但茶学界公认是在汉代,即蒙山茶的种植。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曰:“西汉有僧从表岭来,以茶实蒙山。”《四川通志》载曰:“汉代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手植,至今不长不灭,共八小株。”蒙山是位于四川雅安县和名山县之间的历史名山。“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这是后人对蒙顶茶的最好赞誉。

“以茶养廉”的故事

茶之饮,始于周,盛于汉。两汉时期,社会崇尚简约、朴素和节俭,传世的汉代艺术品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马、汉隶碑刻、铜印等,均向我们展示其古拙、雄强、浑厚、阳刚的气息,折射出汉代社会俭朴的时代特征。

自汉入两晋南北朝,时尚去汉甚远,官吏士人皆好奢侈,聚敛财物,夸豪斗富。《晋书》卷三十三载曰:“何曾性奢,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于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提出力纠奢靡、恢复两汉清廉之风的主张。

至南朝齐世祖武帝,下旨其死后灵位前只以干饼、蔬果和茶祭之。“以茶代酒”,且“以茶养廉”,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茶,第一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了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实现了茶由简单的物质功能上升至文化功能的飞跃。鉴于此,“以茶养廉”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史的起源。

陆羽与《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竞陵子,湖北竞陵人。

竞陵,即今湖北省天门县。唐代时,竞陵宛如江南,为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诗人皮日休在《送从弟皮崇归复州》有诗赞曰“竞陵烟月似吴天”、“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等。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隐逸·陆羽传》载曰:“陆羽为弃儿,由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唐代寺院多植茶树,寺院众僧以茶助禅,故陆羽自幼熟练茶树种植、制茶、烹茶之道,虽年幼已是一等茶艺高手。面对晨钟暮鼓,黄卷青灯,陆羽志不在佛,终于在智积禅师欲为其剃度皈依佛门时,跑离了寺院。陆羽时年约12岁,此后浪迹江湖。

天宝五年(公元764年),陆羽得识竞陵太守李齐物,为太守府座上客。李齐物欣赏其诗书,勉其学业,劝其弃杂戏。陆羽又与礼部员外郎崔国辅结为忘年之交,而崔国辅与杜甫友善,长于五言古诗,陆羽受其指授,学问大进。在其22岁时,陆羽拜别崔国辅,告别家乡,开始了云游天下、结交四方挚友、立志茶学的研究生涯。

公元755年,陆羽住乌程苕溪(今湖州),结识了许多著名文人,如大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诗人孟郊、皇甫冉等。多年的云游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各地茶的资料,江南清丽宜雅的山林水郭,友人的倾力支持,都使他从心底萌发出写就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的激情。经过一年多的整理构思,即公元763年,陆羽时年28岁,人类历史上关于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诞生了。

《茶经》对茶的起源传说、历史记载,采摘、加工、煮烹、品饮之法,水质、茶器,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习俗等内容皆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从而使茶学升华为一门全新的、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崭新学科。《茶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步入成熟时期。

宋人斗茶

斗茶亦名“茗战”、“点茶”,其法承传唐朝烹茶技艺。唐人用釜煮茶,宋人则改用茶末置碗中,注沸水,用“茶筅”搅拌、和匀,使茶汤成乳液状,表面泛起白色泡沫,茶碗内沿与汤面沫花相接天然,无水痕,沫花持久不散,称之“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云脚散”,由此评定茶的胜负高下。

蔡襄《茶录》记载斗茶之风出自贡茶之地建安北苑山(今福建省建瓯县凤凰山麓北苑)。因产制进贡,需定高低,则日久形成品评之道,蔡襄称之“试茶”。此法大得文人雅士喜爱,是以宋徽宗《大观茶论·序》载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

著名词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曰: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斗茶初创于民间茶区,其技巧性强,过程富于趣味,故为文人士大夫接受,乃至皇帝也加入到斗茶行列。几乎漫及各阶层的斗茶之风,促使宋代饮茶之风更胜于唐代。器具的讲究、技艺的精湛是宋代茶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朝纲凌乱,社会反复动荡,茶人也只能寄情与此。但此时与唐代陆羽时那种炉火旺红,釜中汤沸,茶气弥漫升腾,至人以潜心静虑,问茶悟禅,充分享其天人合一、宇宙大同而道法自然的情景相比,斗茶的格局意蕴要逊色得多。当然,宋人士大夫尚意式的品茗,追求茶饮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以山水泉壑佐茶思,抒胸中浩然之气,融茶于文学、书画艺术之间,可说是茶文化发展的新亮点。

宋人的另一种烹茶技艺是“分茶”。这种茶艺形式初创于北宋时期,人们在斗茶评定茶的优劣之暇,尚进行着分茶观汤的游戏。同斗茶一样,分茶即用釜煮茶末,汤沸时产生无数白色泡沫汤花,再倒入茶碗中,用小勺搅拌茶汤,宋人茶碗多为黑釉建盏,而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汤花与茶碗之黑色、茶汤的嫩黄浅绿相映成趣,共同组成许多不可名状的图案,宋人称之为“水丹青”。陆游在其《临安春雨初霁》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茶禅一味

茶的饮用在唐代得到了迅猛发展,起源在于佛教禅宗的流行。禅,意为坐禅静虑,讲究的是参禅悟道,正所谓“顿悟”。坐禅入定,茶可破睡提神,茶味之先苦而后甘的过程似与问禅的渐入佳境相似。当然,茶味之苦更多与佛教的青灯苦寂吻合,或者说茶的本性与佛理有诸多贯通之处。唐代赵州观音寺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和尚。《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那里,禅师问僧人:“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去吃茶去,不曾到也去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这便是日后禅林法语“吃茶去”的由来。吃茶就是坐禅、问佛乃至顿悟,故后世有“茶禅一味”之说,茶饮之法正式列入禅宗《百丈清规》。赵朴初先生曾作诗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启功先生又有诗云:“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讫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

书斋品茗与世俗清饮

元代蒙古人主朝,与豪放粗犷、以酒为饮的游牧民族生活习性相比,过于细腻精致甚至繁复的茶艺自然沦落到前所未有的低谷期。文人士大夫有感于山河破碎、国朝倾覆,加上汉人备受歧视,文人地位低下,故而纷纷隐于书斋,隐于山林,“推开世尘事,不在五行中。”先朝热闹异常的茶艺也逐渐成为文人书斋中更趋雅致的品茗活动。这一变革,恰好修正宋代因茶技的穷极精致而导致茶文化出现的弱化之势,进一步发展了宋代尚意式的文人饮茶之法,为茶文化高潮的到来奠定了人文和物质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明清文人书斋式典雅的饮茶方式。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文人实行高压政策,文人士大夫虽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只能寄情于山川泉壑、琴棋书画。这些文人士大夫大多为饱学之士,其爱茶,艺茶,以茶雅志,“养吾胸中浩然之气,涤心中之块垒。”“吴门四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丁敬、汪士慎等,他们于绘画、书法、琴棋之艺,可以说是无所不精,同时于茶饮一道又极为嗜好,茶饮题材成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唐寅的《事茗图》、郑板桥的《墨竹图》、金冬心的《双井茶饮隶书轴》、汪士慎的《墨梅茶熟图》、丁敬的《茶荈相对册页》等,皆以茶融自然与自身情感为一体,以慰藉他们以及无数文人的心灵,在归隐的生活中,昭示他们一片绿色的憧憬。

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这种用沸水冲泡整叶茶的瀹饮法,简便异常,尽茶之真味,可谓天趣悉备。散茶的饮用、书斋式品茗的特定环境及文人对茶艺的钟情,促使紫砂壶制作有了崭新的变革,壶制更宜于把玩,更宜于雅赏。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明清茶饮从文人书斋到平民大众的普及,使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又被人们认同为高洁的民族情操。人们不断通过茶事活动,完善茶艺、茶礼、茶俗在各阶层、各地域的发展,这一品饮的世俗化在茶馆的历史变迁中得以显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市井茶肆;宋人的《梦粱录》对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遍及大街小巷的茶馆、茶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绘写清末市井生活,其中茶坊百业之态是其笔墨重彩之处。

今江南某地的湖心亭茶室是旧式茶馆的典范,馆堂布置、器具饮式均让人品味到传统茶馆的深厚历史积淀。上海“南香茗茶行”则是现代茶庄的代表,其连锁经营已形成茶业新的品牌。店内不仅有各地名茶,并以专营安溪铁观音和云南普洱茶为其特色,且展示茶庄收藏丰富的陈茶及茶具,间以名人书画,客人可三五小聚,相约品茗。尤其是店内珍藏近百年历史的古董普洱茶可赏可尝,茶汤甘滋醇厚,妙不可言,堪称一绝,在此可赏鉴茶艺历史的雪泥鸿爪。

茶馆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文人雅士可以高谈阔论,山野村夫也可以说古道今。茶馆是民间人际交流的室所,是百姓大众抒发情感的场地,是打发人们闲暇时光的空间,是滋养培育朴实民风、民俗的摇篮,是社会生活历史留痕的窗口。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成长电影》为私人电影典藏系列之一,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电影,共收录了100部未成年电影。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扑到王爷:王的萌妃

    扑到王爷:王的萌妃

    一跃古代,22世纪全能萌妹看见各种型男直流口水。“王爷跟我回家吧”锦柃一个熊抱抱住青阳傲。青阳傲看着抱住自己的人儿一口闷气“本王后宫只容你一人,但是你的后宫何时解决?”锦柃看着自家王爷生气了,但是后宫不能散啊……不行不行!锦柃眼睛一亮:“王爷我把后宫转让给你吧!”青阳傲脑袋那个疼啊“本王不是弯的,要不今晚你试试?”
  • 恋爱计划ing

    恋爱计划ing

    木堇堇,一名智商220的天才少女,缺点却是一大堆,怕黑,恐高,迷糊,又懒又爱吃……直到遇见了转学生夜瑀宸,傲娇霸道又很孩子气的富家少爷,然后莫名其妙的答应帮他追校花!追就追呗,最后把自己搭进去了!“啊啊啊啊啊!夜瑀宸,混蛋啊!我可是智商220的天才啊!”“哦?我怎么看不出来?你就是一爱吃爱玩的小胖子!”“夜瑀宸,我讨厌你,你是全世界最讨厌的人,我真希望从没见过你!”“是,我是全世界最讨厌的人。可是,木堇堇,怎么办呀?好像有点喜欢你了?”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格斗无双刃

    格斗无双刃

    天元400年中午,14岁的姜龙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认证书,探索人类起始星球——地球!意外却发生在飞船降落,飞船和一切通讯设备的崩坏,让初来乍到的姜龙等人陷入了绝境!一万名少年和一万名少女,以及数千名天元管理人员,在一颗荒废的星球上,能发生什么故事呢?不一样的血脉,不一样的躯体,在绝境中如何生存?魔女的蹂躏,萝莉的追杀,怎样才能结束?管理者的刁难,强者的嘲讽,如何去改变?——————最终又是否能够离开这绝地?群号:创世丶读书会①155485780创世丶读书会②203432896
  • 邪之眼

    邪之眼

    他醒来时世界已经毁灭,他在想怎么会这样?难道是我得邪眼毁灭了世界?不可能!!!!!我要拯救这个奇幻世界!!生命女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从死神手里醒来,他的人生之路改变了,一路高歌,手持方天畵戟;掀起一阵血雨,不知不觉中,世界被他拯救也被他踩在脚下……即大怒:挡我者----死!!
  • 都市邪魅帝王

    都市邪魅帝王

    前世他是黑夜中的鬼魅杀手;这一世他是白昼中的邪魅帝王!前世他屠戮无数生命;这一世他妙手回春,悬壶济世!前世的他冷漠孤独放纵自我;这一世的他心中有爱,守护着心爱的绝代佳人!前世的他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独闯天涯;这一世他依旧鏖战各地,可背后却站满了兄弟、朋友和家人。
  • 逃不脱的缘

    逃不脱的缘

    “缘”——一个很玄妙绝美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幻感觉。太多的不期而遇,让米乐真的无法用常理来解释在她身上所发生的这一切了!从林诚到凌诚,从幽静的小村落到富饶繁华的大都市,从彼此相依到空白尘封的六年时光!当心已成死灰的米乐把“凌诚”这个名字深深埋葬在心底时候,也许她连做梦都没敢想过六年后他们还会有这样的相遇``````
  • 王者战迹

    王者战迹

    世间之寂寞,莫过于无敌,吗?沧海桑田……轮回之后又是一个新纪元,故事还在书写,你依然还在吗?青莲剑划过的天空,无双风卷过残云,白龙啸,地狱劫,又是一场大战的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一直都记得我们的承诺

    一直都记得我们的承诺

    他的冷漠,她无视,他有了女朋友,她无所谓。因为一个承诺,她一直执着着呆在他身边只是他却把她忘了,当他记起她后,对不起…
  • 学院之神电

    学院之神电

    平凡学生叶谦因触电觉醒神电异能,从此制霸校园、纵横都市、傲视天下。泡校花,踩纨绔,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