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是个大作者。他的成就可以一句话来概括——退五经,进四书。在朱熹之前,五经地位高,四书地位低。儒学一过朱熹的手,五经下去了,四书上来了,自孔子以来,一千多年的格局就此改变。当然,朱熹并不是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摞在一起,装订成册,加个腰封写上“朱熹老师倾情推荐”就完事了。朱熹集注四书,看起来是“述”,实际上是“作”。经过他的集注,四书就不再是以前的四书了。孔孟的东西像一杯原味咖啡,朱熹往里面放了一记“朱氏方糖”,咖啡的味道就化开了,糖的味道也溶在里面了。而那一记“朱氏方糖”并不仅仅是朱熹一个人的味道,自孔子至朱熹一千多年来的儒家大手笔的味道它都有。所以,朱熹表面上干的是注释的活,实际上是个大作者。
今天好多人不乐意当“述者”,非要当“作者”不可。用所谓“跨学科”、“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方法来治学,要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研究结果出来,或许可以让没怎么入门的学生读来眼睛一亮,耳目一新。但是内行只要一看,就晓得它的分量。有次,L兄拿着iPad看东西,给我念了一段:“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问我是谁说的,我说出自谭嗣同的《仁学》。L说他讲得好极了。我说,其实这是陈词滥调,谭嗣同只是换了一种表述,显得生猛而已,况且道理也不对。
我跟L讲,刘伯温的《郁离子》里有一段,说圣人才是天地间的大盗。某个说法看起来很新,其实只是表述新,所以听起来很有感觉,但其道理古已有之。我们往往被表述上的新颖所迷惑,但只有剥掉包装,你才知道里面是什么,看人要卸了妆看才好。有人只看字面,会觉得谭嗣同和刘伯温观点相似,其实相去十万八千里,谭嗣同是佛教徒,刘伯温是排斥佛老的儒家。刘伯温把圣人比作大盗,是换个表述褒扬圣人,和谭嗣同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新的表述层出不穷,包装层出不穷,但要说到想法本身,许多是古已有之的。比如,近年“云计算”的概念甚嚣尘上,网友根据“云”的概念发明了一个新词汇“云装×”。意指在你想装的时候,发现周围人没到齐,怕效果不够好,就先把素材储存着,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再表演出来。殊不知几十年前,钱钟书在《围城》里,就讲了同样的故事:哲学家褚慎明被旁边人问了一个问题,他要借此机会装一下,发现女客人苏文纨还没到,于是装作没听见,等苏文纨到了之后,他才对旁边人说,你刚才是不是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子的……
我自己写了一些小文章,观点上的东西也无非是各处拈来的,即便有些自以为是自己所悟,回头却发现别人早讲过了。以前我写过一篇《感性的人最理性,理性的人很感性》,后来读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发现同样的观点戴震在几百年前就提过了。再如《最大的勇敢,是征服自己的意气》一文的核心观点,是王阳明写给他弟子的一篇书信里所讲的,只是拿来评价我的故事特别吻合。还有《你看到的都是招数,不是内功》一文被转载次数也蛮多,但观点一点儿都不新,只是表述上新。《庄子》开篇便说“名者,实之宾也”,而我那篇文章的观点就是“你看到的都是名,不是实”。如果你知道惠能和尚有个偈子里说“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就会觉得我的观点完全是在山寨惠能,我只是自己找了几个例子列上去而已。我看起来是“作者”,其实只是“述者”,并没有自己的东西。
惠能和尚的表述深刻得多。那些让我们觉得眼花缭乱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貌似很厉害很带劲的事物,其实就是两个字——“名言”。名言(这里的“名言”并非“名人名言”中的“名言”,而是“名”和“言”,即名字的意思。有读者于此理解错误,故注出。)者何?概念而已。
这个道理可以推而广之。太阳底下无新事,很多新事物、新观点只是旧东西换了一个包装,这样就足以忽悠人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卖轮椅、卖担架,来回变化的只是“名言”,如果你不了解小品里赵师傅这个人如何,只听他讲的道理,就会被他忽悠得团团转,因为你只看到了“概念”。可是,常人总是只对概念感兴趣,而对概念背后的事实毫无洞见。股市是相当能反映大众心理的晴雨表,一只股票几天内接连暴涨,并非是企业的效益在这几天有了飙升,很可能只是一个消息出来了,哪怕是假消息。玩创业板,玩的就是“概念”;搞广告,搞的也是“概念”。我妈常跟我说人体各器官排毒之类的东西,我说那不就是新陈代谢嘛,但我妈执意认为排毒和新陈代谢不一样。很多人像我妈一样,都只是对那些概念、表述感兴趣,而丝毫不关注东西本身。
于是你就会发现,只有内功没有招数的人很难吃得开。因为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格斗的时代,而是一个卖艺的时代。纵然你有内功,也不可能随随便便一掌就把路人甲打翻吧;而让你去街头卖艺,你又没有那些花架子。所以你看,哪怕是在技术改变世界的时代,搞技术的人也只能充当着民工的角色,在许多领域,都是外行领导着内行,业余者监管着专业者。范晔写《后汉书》之前,已经有许多后汉史料流传,范晔的《后汉书》一出,别人的都死掉了。可见招数并非毫无意义,仅玩招数也可以玩得很炫。不仅内功有心法,招数也有心法。
总之,生存很难。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练好内功很重要,但出来混饭吃还得靠招数。
另,我会告诉你末尾那句是孔子早就说过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吗?
孔子的内功有多深
金庸说,一流高手过招,反而不如二流的好看。《倚天屠龙记》里,某场武林大会,两个超一流高手过招,围观者看得越来越不起劲,有的人几乎昏昏欲睡了。因为他们看不到一点儿打斗的场面,两个高手在台上,谁也不动,好像在比谁站桩站得久。他们当然不是在站桩,他们比拼的是内力,武学修为差的人根本察觉不到。
围棋初学者看比自己水平稍高一些的人下棋,往往感到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每一招杀气腾腾,大龙苦苦求活,不禁感叹道:“真是厉害!”如果让他们看李昌镐、聂卫平、马晓春之辈的对局,他们会看得打哈欠。太软了吧?怎么一点儿打斗都没有?他们当然有打斗,激烈之极,只是肯定到不了亮出兵刃打打杀杀那一步,在初学者能看出哪一块有作战端倪的时候,这一处的作战可能早已结束了。
所以,叔孙武叔在朝堂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仲尼。”
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冉雍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司马耕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
孔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做“仁”?为什么对“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呢?如果有定义,孔子就二流、三流了。今天有些学者写专著,研究儒家,首先便来给“仁”下定义,解释“仁”有三十多种含义,“道”有六十多种含义……这些总结毫无意义。第一没有汉学的工夫,第二没有宋学的工夫,既不懂训诂,又不懂理学,就只能做些门外汉的工作,都是空中楼阁。就好比有人患了感冒去找医生,医生说治感冒有一百种方子,我一一给你罗列出来。但这没有意义。最紧要的是,你要知道我的感冒应当用哪一种方子。所以,司马耕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这是给司马耕的一剂最对症的方子。如果你不是司马耕,禀赋气质和司马耕相去甚远,你就不该把“仁”当“其言也訒”来理解。如果学者只罗列“仁”的含义,又不讲司马耕的病痛所在,就太拘泥了。
孔子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看语境,要看对谁讲,抑或是自言自语。“克己复礼”,是孔子传授给颜回的心法,子贡、子张、曾参他们都得不到孔子这样的回答,因为他们或者功力不够,或者气质不同。朱熹说:“此章问答,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故惟颜子得闻之。”一个功力不够的人,看到“克己复礼”那段,觉得很简单。我记得某次王剑坤和一名女棋手共同讲解马晓春的一盘棋,王剑坤看了良久说:“马九段这下真的无力回天了。”然后马晓春下了一手,王剑坤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说:“高!太高了!”继而感慨,“真不愧是马九段,一般人想破头也想不到。”旁边的初段女棋手愣了半天,根本不知道那一步高在哪里。
所以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功力长进可能很难。即便有一本武功秘籍摆在你面前,你也很可能直接无视它。秘籍上的内功到了至深处,要么你看不懂;要么你貌似看懂了,实际把它理解得简单肤浅,甚至错误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论语》上的话,子夏说的。这句话如果单独拎出来,根本就不是儒家观点。你如果出去跟别人讲,儒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那就讲错了。这句话和儒家立场恰恰相悖。司马耕病了,对子夏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我没有。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安慰司马耕的话。毕竟,至亲手足和四海之内的“兄弟”意义完全不一样,如果视为一样,那就是墨家的“兼爱”,是释家的“无分别”,而儒家的哲学,是差等的,是亲其亲,然后推及周围人。子夏这么说,代表他这么认为吗?当然不。他自己的孩子死掉时,他悲伤得哭瞎了眼睛。所以,理解话要看语境,不看语境,就会错意了。
一个九段棋手和初学者下棋,可能根本就不去布局,上来就和他对杀,如果你以为他不懂得布局,就误会他了。孔子碰到司马耕问仁,也会答一句“仁者其言也訒”。如果是孟子,就不会这么讲。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王何必曰利?”这是孟子的气质,是孟子过乎常人之处,面对一国之君,上来就一棍子打翻,何等犀利。易中天说“尊孔不如崇孟”,大概也是喜欢孟子这里所透露出来的气质。
不过,这也是孟子不及孔子之处。程子说:“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有人问:“哪里能看到孟子的英气呢?”程子说:“和孔子相比就看出来了,孟子像冰块,晶莹剔透,不过如果和玉一比,就觉得冰块太耀眼,没有玉的温润含蓄气象。”
只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看得见英气和圭角,对于不着痕迹的至大至刚之气,反倒觉得平和冲淡了。就像武林大会时,最霸气的那个角色一定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往往在一旁不动声色,只有高手才能察觉到他。
风清扬不会在你背后出现
大概五岁的时候,我爸给我讲了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我听后心潮澎湃,觉得这世界上每个犄角旮旯里,都可能有神一样的存在。那天晚上,我买了一个烧饼,边吃边在外面玩,刚跑过一个屋角,只见钻出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头。他深邃的眼神盯了我一会儿,咧嘴笑了:“小孩,来,把你的烧饼给我咬一口。”我脑子里瞬间闪过黄石公的影子,然后毕恭毕敬地走上前,双手把烧饼递给他。他啃了两大口后,把烧饼还给我,我摇摇头:“都给你吃吧。”他笑笑:“真是好孩子。”然后从屋角消失了。第二天,我准时等候在那里,他没有出现。第三天,我提早等候在那里,他还是没有出现。一连数天,我都去那里等候,他却再也没出现过。
读初中时,我迷上了金庸。常常幻想哪天能得到高人指点,或者在神秘的地方捡到武功秘籍。我每周末都会往田野里、丛林中那些偏僻的地方跑,或沿着一条无人的河道顺流而下。我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人越多的地方,秘籍出现的几率越小。去乡下时,我总是往竹林深处、枯死的树洞、坍圮的小石桥下探索,可从未发现过秘籍。我也常在无人的时候练自创的武功(好在没有尝试过《葵花宝典》),但风清扬从来没有在我背后突然冒出来过。
我知道自己天资浅,根底弱。所以从小就梦想能得到异人传授、高人指点,似乎那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厉害的人的唯一途径。至少在当时,穷极想象,想不出更好的可能。其实不是想不出,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法门了。自己练?练上一百年,顶不上名师传授一句话。
读大学时,没有那么傻了。我知道风清扬不会出现。我长成这个样子,风清扬是不稀罕对我动念头的,能对我动念头想收我为徒的,恐怕只有南海鳄神了。都是学生去找老师,没有老师来找学生的道理。那时候我弃武从文,开始写诗,偶像也从令狐冲变成了曹雪芹。
大一时,一个教授(博导)到珠海校区开诗词讲座。我看了他的简历后很崇拜,那天晚上正赶上英语考试,我草草蒙完交卷,赶去时,讲座已经到了提问环节。我紧张地举起手,结结巴巴地提问,提问完坐下,怅然若失。我忍不住把自己写的诗抄了一首在纸上,跑上讲台,拿给他看,请他批评。他说,看诗太麻烦了,回头再看吧。过了几年,一次开会遇见他并介绍自己,他赠了我他的诗集,还拿笔在扉页写上“王路学弟惠存”(教授关爱学生,不称“同学”而称“学弟”以显亲近)。我虽然天性愚钝,但好歹也抛掷了几年心血,那时候的诗作比之大一像模像样了不少。再打开他的诗集读,老实说,写得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