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莱丹收到了莱锲的来信。信中声称,当他知道浩澜城被鱼兽族入侵之后,迅速赶回来,积极指挥,无奈对方势力太强而且袭击突然,使得浩澜道的防守吃紧。道内其他地方的守军已经抵达了浩澜城,帮助城内守军共同抵挡鱼兽族。现在正在激战中。
可是在莱锲的来信抵达皇宫之后的第二日,就在朝会开始前的一个时辰,树根部队的密报也寄到了皇宫。此时,莱丹、莱羽和我正在商讨如何在战后恢复浩澜道的海上防御系统。莱丹拆开信,看完之后,气得把信拍在桌子上。
我和莱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莱丹说:“看看树根部队怎么说的吧。”
原来,树根部队的士兵到达浩澜城之后进行了秘密观察。他们问过城内百姓,得知这次鱼兽族入侵的人数很多。它们突然就从安静的海里出现,冲到岸上,仅半日便将港口攻占。当时,浩澜城的守军一片混乱,打了没多久就被对方杀得一片狼藉,无心抵抗,很快撤退了。其他地方倒是有援军赶来,但是看到浩澜城的守军都逃走,他们也不愿卖命。城内百姓家中的粮食被掠夺一空,浩澜城的可燃木材储存仓库也被搬空了。就在莱锲来信的那一日,浩澜城内的鱼兽族早已经带着十几条船的可燃木材和粮食离开了莱国,留下了一座空城。
“也就是说,莱锲在说谎。他假报军情,让皇都误以为他在率领浩澜道的军队奋力抵抗。”我看完了信,心痛地说。
“这个莱锲,朕不杀他都不行!”莱丹恨恨地说。
“信里还说,他们会尽快控制住莱锲,将他押送回皇都。”我说。
“莱萨,给树根们回信,说朕会尽快派援兵。让他们务必尽快逮捕莱锲。”莱丹说。
莱羽司马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他自知愧疚,没有严格监督浩澜道守军的军纪,才使得这次事情闹得那么大。但话又说回来,莱锲曾经有萨提贡家族撑腰,岂能甘愿让莱羽指手画脚?这些年来,莱羽这大司马也当得着实辛苦。
可是莱丹并没有过多指责莱羽,不知是因为她需要莱羽的支持还是处出于一个“女儿”对亲生父亲的感情。
我给树根部队写好信,递给莱丹。她仔细看了两遍,点头道:“可以,就这样发吧。莱喀素弥在吗?”
莱丹冲外面喊这个陌生的名字,一个高大结实、身着皇宫守卫部队服装的男孩子从门外进入了房间。
“大王有何吩咐?”这个叫莱喀素弥的战士声音和他的脸一样干净。
“你要把这封信亲自送到宫门外传信官手里,并且要求他务必在一日半之内送到浩澜城。”莱丹嘱咐他。
莱喀素弥说了声“遵命”,双手接过莱丹已经封好的信离开了。
“这是?”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问莱丹。
“这是莱喀素弥-纳咖氏,新的皇宫守卫部队指挥官。他以前是莱赤八手下的弓箭手。”莱丹说着,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作为臣子,我没有权利问莱丹为什么选他做指挥官。可是我如果是她,就会选一个相貌平平的人。毕竟皇宫守卫部队的指挥官是大王的贴身护卫,找一个太好看的难免引得群臣猜忌,以为女王和她的护卫之间会有什么纠缠。
辰时马上就要到了,我和莱羽先到明泰殿和其他大臣们一起等候。莱丹换好朝服后没多久也进殿了。
浩澜城被抢光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皇都。在朝会上,有十几位大臣集体上书要严肃处理莱锲疏忽职守以及私吞国家林木的事情。莱丹看过了上书,将它放在旁边,什么话也不说。她扫视了一下朝堂,问道:“各位觉得莱锲怎么处理比较好?”朝堂上沉默了一会儿,莱羽出来说:“莱锲丢掉了浩澜城,理应军法从事,处以死刑。”莱丹听了,又问大司礼手下掌管法制的司典官:“司典大人,国法对于这种情况怎么论处?”司典官想了想,说:“莱锲的案件尚未有定论,仍需调查。如果上书控诉的内容全部成立,根据国法,莱锲会被判处死,收缴家庭全部财产;其子孙也要被罚永不得离开浩澜道,不得为官、为师、为商,家庭子辈、孙辈不得接受任何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
莱丹说:“树根部队已经抵达浩澜道,疏忽职守的罪名是否成立,等他们的报告寄回来便知晓了;但是私吞国家林木的罪名已经是确凿的了,林火官宇文大人有他搜集了十多年的资料作证。”
朝堂上鸦雀无声。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次是莱锲自己犯的错,谁也帮不了他。就是以前和他交好的大臣也都哑口无言。
树根部队用了四日把衣衫凌乱的莱锲和他的四个亲信带回了皇都。他们对莱锲审问了许久,事情的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原来,莱锲掌管浩澜道守军这几十年来,并没有认真操练士兵,而是将心思放在了敛财上。他属下的军队很少操练,天马也不怎么上天,整个部队的战斗能力已经非常弱了。之前莱仁将军、我、莱胥莱措勒将军和莱本则将军去浩澜道视察的时候,莱锲临时组织士兵操练了一个月,然后给我们表演训练成果。由于走访任务繁重,而且那次视察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全国军队的大体情况,所以我们当时并没有时间去细查军队中的问题,也根本没想到浩澜道的战斗力竟然这么弱。当时鱼兽族攻占赫赫港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轻轻松松地就拿下了港口,进而攻占了浩澜城。
莱丹听过树根部队士兵的报告之后很生气,按照国法判处莱锲死刑,收缴家庭全部财产。她还按照司典官的建议,罚莱锲子孙流放到莱国以北二十日船程的荒岛群——定风岛,永世不得回到莱国。
莱锲被处以死刑之后,莱丹命令莱羽将军的儿子莱立到浩澜道赴任,担任守军长官。她知道莱立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会全力支持自己,加上他又在军队中口碑不错,便毫不犹豫地任命了他。